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穿越重生 >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 第7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节

    赵政轻笑了一声,耐心的把衣衫给董慈穿好了,把她放进被子里让她睡舒服了,这才自己洗漱了出了宫门,吩咐了宫人不得扰她,打算领着赵小宝去练武场。
    三四岁的孩子身手很灵活,门一开他一步就跨了进去,被赵政一把捞出来抱走了,“你母后还在未醒,勿要扰她。”
    母亲还未醒就不能吵醒她,赵小宝董这个道理,就没有再缠着要进去,而且他现在的注意力被别的事情吸引住了,他现在有点激动,因为这是父亲第一次抱他,感觉非常不同。
    毕竟是站得高看得远风景非常不错。
    赵小宝不知道抱着自己的是祖龙陛下,两只短手臂十分逾越的抱着父亲的脑袋,说话激动得嘴里漏风,“好高!好高!”
    赵政:“…………”
    兴平跟在旁边忍着笑,一面觉得小公子有些失礼,一面又觉得自家王上想甩手又没动的表情实在难得一见,琢磨着一来父子天性血脉在着,二来这还是董姑娘的孩子,不会出什么事,倒也没开口喝斥小宝,心说这样也不错,天伦之乐。
    赵小宝的胆子估计随了董慈,很肥。
    赵政把孩子放下来一些,看着赵小宝眉飞色舞之下当真漏风的门牙,蹙眉问,“你的牙怎么了?”
    赵小宝也不觉得丑,搂着赵政的脖颈,笑得阳光灿烂活力四射,“糖果子很好吃,吃着吃着就掉了,兴平爷爷说宝宝这是长大了,很快又会长出新牙齿来的……”
    兴平在旁边解释道,“小公子换牙了,早是早了点,不过也没什么大碍,吃食上注意着点就行了。”
    赵政点头应了,赵小宝又短又软的手臂搂着他的脖颈,脑袋和身体也紧紧贴着他,实在亲近。
    只是这孩子真的太粘人了,性情不稳重,董慈带得太娇气文雅,懂事是懂事了,但也特别弱。
    赵政想了想便吩咐兴平道,“去把蒙恬叫来。”
    蒙恬是武将,而且特别能硬得下心肠,蒙家的子孙启蒙非常早,他家的儿子蒙放年纪不过四岁,却已经在兵营里待了好几个月了,王上这时候请蒙恬来,要做什么兴平多少也猜到了一些,知道事关一国子嗣,孩子早些吃苦成才是好事,因此虽是心疼小宝想劝两句倒也忍不住了,嘱咐了小宝两声,得了孩子乖乖的应答声,这便急匆匆领了命出宫找人去了。
    赵政把赵小宝从脖子上扯下来放到地上让他自己走,边走边道,“赵小宝,没牙齿很丑,你去见母后会吓着她的。”
    赵政原以为赵小宝会害怕,然后他可以顺理成章把赵小宝丢到禁军营里训练一段时间,没想到赵小宝十分想得开,小步跑着努力跟上他的步伐,并伸手去拉他的手,口里脆生生地仰头道,“宝宝知道丑,那宝宝去见母后的时候就闭着嘴巴不说话,父王也不要告诉母后,就像那天的约定一样,这是我们父子俩之间的另外一个秘密,好吗?”
    赵小宝说的是两人比董慈多听到那些声音多看到那些影像的事,一个多月过去了,赵政倒没想过他还记得。
    赵小宝识字,能读会写,也很聪明,这些是张苍荀子他们教授的,他底子不差,就是太文弱了,一点也不像他们秦国的子孙。
    赵政看了眼旁边跟得气喘吁吁的赵小宝,好歹还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脚步稍稍放慢了些,等到练武场,让赵小宝扎着马步,派了个武师看着他,定了时间,自己去练武了。
    赵政提前一点回来,赵小宝还扎着,满头大汗,腿颤巍巍的抖个不停,却还一直挺直着背扎好了,没叫苦也没叫疼。
    武师朝赵政点头示意小公子一直没起来过,足足有半个时辰的工夫,赵政心里有些惊讶高兴,在旁边看着人,等时间到了示意他可以了,这才一把扶住了赵小宝让他站稳了。
    赵小宝聪明,也有些韧性,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赵政直接把人交给了蒙恬,吩咐道,“蒙恬你把他当蒙放看,领去禁军营里呆上半年,看看结果如何。”蒙放和赵小宝差不多年岁,已经在军营里待了几个月了。
    蒙恬与赵政少小相交,也知道赵政的用意,听他这么吩咐倒也没讲客气,爽快应下了,“阿政放心,有臣看着,公子出不了事。”
    赵小宝有些不安,被蒙恬拎着就更不安了,口里叫了声父王,见赵政只朝他点了点头,红了红眼眶就想叫母亲,兴平看得心疼,忙解释道,“蒙将军武艺高强,宝宝去是学本事的,去学了就能跟父王母后一样厉害了,宝宝愿意么?而且十五日后宝宝就能回来见父王母后了。”
    兴平的解释赵小宝认真听进去了,听完没哭没闹不说,反而拖着鼻音红着眼眶朝赵政行了礼道,“还请父王照顾好母后,让母后不要太担心宝宝,宝宝会想念母后的。”
    赵小宝言行举止小大人似的文质彬彬,蒙恬把孩子抱起来朝赵政笑道,“这孩子性子不错,臣下倒是很喜欢,他这脾性跟蒙毅相投,阿政你若是放心,不如也请蒙毅教授他几个月学问看看。”
    蒙恬蒙毅一武一文,赵小宝住去蒙家倒也方便,赵政想了想便点头应了,等蒙恬带着小宝走了,时间差不多便领着兴平去了章台宫,走了几步又把跟在暗处的影卫叫出来,点了几个人跟了过去,咸阳禁卫营比宫里更安全,但以防万一罢。
    章台宫里的文臣武将们今日来得似乎特别早,见君王进来了纷纷起身行礼。
    赵政一路走着只觉今日比之往常很是不同,落在身上的目光热切了很多,唱喏的声音也响亮许多。
    他的臣子们今日似乎很有精神。
    个中缘由赵政也心知肚明,他去洛阳时下令彻查赵姬薨毙一事,牵扯过多搅合得咸阳城里人心惶惶,他一回来朝臣们必定会谏言询问,子嗣的事如吕不韦这些近臣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些风声,如今坐实了谣言,大婚在即,朝臣倒也不会纠缠不休。
    赵政示意他们都起来不必多礼,坐下来便开口道,“子嗣一事想必诸位都知道了,事实确实如长安君所言,大婚册后交由林由风安排布置,雍城加冠还请相国多多费心,至于六英宫一事,凡当日相干之人交由庭狱重新审过,有罪则按律处置,无罪则放归于家,诸位以为如何?”
    君王素来不喜朝臣插手宫廷私事,子嗣一事原本也事公开的秘密,朝臣惊讶的议论的早就议论过了,现在谣言坐实,又有了真正的王子,时间长了事已至此,倒也生不起纠缠不休的心情来了,又听君王自己提了六英宫血洗咸阳城一事,如此处置也妥当,比起君王加冠亲政的大事,这些细枝末节实在不必费心,由吕不韦领头应了,群臣们便也纷纷点头称是,这一篇倒也翻过去了,转而说起了攻打赵国的事宜。
    第100章 简直如做梦一般
    董慈对于赵政把孩子扔去兵营这件事只是怔忪了一会儿就想通了。
    问了去哪家, 交代给了谁,知道赵政考量过小宝的安全后, 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一来各有各的教育方式,在方向没错的情况下她不会插手赵政教育孩子,二来蒙毅蒙恬乃是名臣名将,是有别于荀子和张苍之外的另一种才德,荀子和张苍都是一心治学之人, 学问性情都太出尘, 小宝身在局中,跟着蒙毅蒙恬一段时间, 博[取众家之长, 见识得多了,才知道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赵政把他放到蒙恬蒙毅身边,倒也是一件好事。
    董慈跟蒙恬很熟,甚至与蒙骜老将军都很熟, 有件事她就不得不在意,和赵政的朝堂政事有关。
    四年前赵政灭了韩国,彻底改变了秦国征伐天下的脚步。
    四年的时间里,楚赵魏再结联盟,攻陷了寿陵, 直至函谷关,只是此番没有了魏无忌,赵政手下又有郑林陈泽等谋臣策士出谋划策, 致使五国联军之间貌合神离各有所图,表面上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已经彻底没了当年合纵的气概和战力。
    事情的结果也正如秦王谋划的那样,函谷关大开关门迎战,五国联军不敢交锋,一哄而散。
    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联合抗秦,因为缺失了韩国,越发的一败涂地,如今与秦国疆域直接接壤的魏国,没了其他四国的兵力支持,成了第一只待宰的羔羊,紧张不安又惶惶恐恐的等待着秦国铁骑的处置。
    只毕竟是拥有魏武卒的良兵大国,当真打起来,还是废了不少力气,秦军久攻不下,朝臣们商议良久,命令大将军王翦等人暂且班师回朝,攻打赵国的计划就提了上来。
    赵政正批阅奏报,董慈在旁边的小案几上回复信件,这是宫里人送来与她的,兴平晨间搬出来足足有一马车,大部分都是太医舍和宫里人送来的,虽说近来这一两年少了,但堆积起来还是很可观,董慈只得和赵政要了一间小偏殿来装这些文简,她大概估算了一下,顺利的话光是看一遍都得花去好几天的时间。
    相国府堆着的那些只怕更多,她得抽空去处理了。
    董慈阅览得认真,赵政批阅完了见她还没歇息,便走过去抽了她手里的笔,蹙眉道,“寡人下诏令,让他们有问题的重新呈上来即可,你这样要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董慈摇头,“一诺千金,毕竟之前答应了,还是有始有终的好。”再者她想做生意,也需要一些人才,来找她请教问题的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搞技术研究的,比如说算学,工艺手艺,世事百工,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她需要的人才。
    尽心仔细看下来,她倒也找出几个合适的,只是时间隔得太久,现在究竟如何,还得具体去看看才行。
    赵政正随手翻看着她的文简,董慈见他政事做完了,便问道,“阿政,这几年秦军都打到哪里了。”
    赵政闻言看了董慈一眼,嗯了一声道,“许城鄢陵,朝歌,濮阳,汲县,垣地,蒲城,衍氏,大的就这些了。”
    这些都是魏国和魏国附属小国的土地,看来都是集中火力攻打魏国了,毕竟韩魏相邻,韩国的土地全部归秦所有,攻打魏国是顺理成章的事。
    赵政在董慈旁边坐下来,他现在已经不会为和董慈讨论政事惊讶了。
    赵政不但不以为忤,反倒有些高兴。
    四年前董慈从来没插嘴过这些事,现在问起了,反倒让他觉得她真的是在这里了,并且是真心实意的打算陪着他了,这很好。
    董慈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杵着脑袋走神的模样也很可爱很漂亮。
    赵政忍不住在她唇上吻了一下,把人拉来怀里抱住,低声道,“有寡人在,你什么都不必担心,也不必说什么,安安心心等着大婚就是了。”
    算算年限也该是这几年了。
    董慈问道,“阿政,最近是否打算攻打赵国?”
    赵政笑了一下,嗯了一声道,“阿慈你知道得太多了,寡人要灭口了,呵。”
    赵政说着当真低头要亲她,董慈真是受不了他这无聊起来就当她洋娃娃一样随时抱着亲来亲去的脾气,等他吻够了,这才无奈地挠了挠脸道,“阿政,你都是当父亲的人,能别这么幼稚么?说正事呢。”
    想想也知道赵政不可能听她的,董慈转而直接说了正事,“阿政,你可能不知道,因着韩夫人一直不死心,吕相国一直担心成蟜会威胁你的地位,再加上这次出了子嗣的事,他对成蟜不满到了极点,相国对成蟜误会极深,若是提议让成蟜领兵攻赵,阿政你仔细斟酌一下再做决定。”
    赵政对成蟜素来纵容,董慈也看得出成蟜是真心敬爱兄长,成蟜算是赵政这一生中还算有点人情味的亲人了,成蟜也没有驰骋沙场的雄心壮志,董慈希望他们都好好的。
    吕不韦是提过,主将蒙骜,赵政原本也想过让他这个成日在咸阳城里横行霸道的王弟出去历练一番,董慈特意提了,赵政倒是也斟酌了一番,想着先问问成蟜的意思再下诏令。
    “阿政,此番攻赵我想随军走一趟。”董慈话出口自己也觉赵政不可能轻易答应,但朝中将领攻魏未归,能担当主将的只有蒙骜,当真攻赵,蒙骜非去不可,但据历史记载,蒙骜卒,死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赵国大将庞暖一箭射死的,也有说是病死的。
    董慈与蒙恬走得近不说,蒙骜也是一代战神,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董慈希望他能颐养天年。
    箭伤在这时候的医师手里动辄毙命,有她在的话,或可避过此劫。
    董慈的话对赵政来说荒唐得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赵政倒也没生气,只不言不语,就只看着董慈,等着她解释。
    不如意没当场发难还算进步了,董慈看着始皇帝紧绷的下颌一眼,笑了笑坦言道,“蒙老将军有生命危险,这年头大概只有我能救他,小宝就交给你了……”
    她还给他来真的,都计划好了,赵政气乐了,董慈忙狗腿地把赵小政的龙爪子拉来唇边吻了一下,好声好气道,“阿政,我又不上前线,就在后面蹲着,没有危险的。”
    她还以为他当真能让她去么?蠢。
    赵政失笑道,“这件事寡人来想办法,随军出征你想都别想,就此打住,你那一套医术太医舍早就研究透彻了,光是岱山医术都不知高出你几繁,还轮不上你一国之后东奔西走。”
    赵政说着倒是笑起来,额头贴在董慈额头上碰了一下,眼里笑意流动,“阿慈,你如此劳心劳力不辞辛劳,是为了寡人么?寡人很高兴。”
    董慈倒不知这四年间太医舍有这么大的变化,听了始皇陛下臭不要脸的话,把他又凑上来的脸推远了些,挣扎着想起来道,“我救蒙老将军,是想请他在学宫里给兵家弟子讲实战经验并且颐养天年著书立说,王上你想太多。”
    赵政笑起来,董慈挣扎着坐起来,想赶紧把文简弄完,她事情很多,除了要回家一趟,还得看看在咸阳城郊买庄园的事,最近还得定时去相国府处理这四年堆积起来的信件,《吕氏春秋》已经编著完成,成品她还没看过呢。
    一切都很和顺。
    唯一不好的就是要到一二三月了,阴雨时节来了,她受苦的日子到了。
    每年这个时候一旦天气变化,寒冷刺激过了头,她的脚踝就会疼痛酸困,虽说不是很严重时有时无,但也够她受的。
    以前是没工夫注意,疼也不怕,现在想想真是恨不得全年都是夏天。
    董慈看了眼面前这张俊美得天怒人怨的脸,心里虽然知道当时自己也有错,但还不是忍不住有些牙痒痒,一时间恶向胆边生,两只手伸过去就捏住赵政脸颊上的肉往两边使劲扯使劲拽,始皇帝又咋了,始皇帝现在是她丈夫,她现在心里很不爽,想捏长就捏长,想搓圆就搓圆!
    董慈目光恶狠狠的,心里如同牛魔王一样的刨地喷气,光是拽他的脸还不解气,张口就在赵政伸开握在她手上的龙爪上使劲啃了一口,咬得赵政疼得往外拉扯她了还死死咬住不肯松口,他越疼她心里越解气,这么点疼就受不了了!哈!
    董慈松了口也不想和赵政温存了,起身坐到另外一边开始做起自己的事来,她还是好好奋斗罢,而且就像叶真说的,别的事她不能做,多埋藏点古籍总是更划算些。
    董慈起身的时候连看也没看他一眼,浑身都透出一股嫌弃来。
    赵政摸了摸指头上的两排坑,还有被董慈扯得火辣辣他以为要裂开的脸,看着起身坐到案几边把他撂在一边开始做正事的董慈,如同做梦一样不敢置信,无话可说,也不知该如何反应,“…………”
    想起正事董慈心里的愤愤不平好歹去了一些。
    开学宫教书育人,学宫外再开工作室,目前有几条路可走。
    第一,卖粮种搞粮庄,这个只要把优良的粮种研究培养出来,钱来的哗哗快。
    第二和墨家弟子一起,合搞建筑小分队,承包天下包括修桥铺路,水工坝事,府宅建筑宫殿祠堂等工事,这个行业搞起来是暴力,很有看头。
    第三就是创山门了,不过她现在没有地皮,这个暂且不考虑。
    作者有话要说:  早点更新庆祝第100章 生成,<(~︶~)>
    第101章 你想我了很正常
    赵政过完生日这天, 董慈恍然发现他已经二十二岁了。
    治国者举纲,国之纲为何, 君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