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一人走出。“臣在。”“由你去和突厥真珠可汗以及高丽国国主交涉,封禅之时,两国务必派遣使者,共同见证封禅之礼。”
“臣遵旨。”
“礼部尚书。”萧旻又道。
“臣在。”
“封禅相关事宜由你先行准备,一切用度报于有司。”
“臣领旨。”
“退朝!”
一场近乎是自导自演的戏以“退朝”二字宣告终结,定下了“泰山封禅”之行,这个很多帝王想做但却没有资格做的事情。
从太极殿出来后,宁砚走向章严维,搀扶着他下台阶。台阶走到一半的时候,章严维才开口说话。
“也许真的是我们看走眼了,张云高有能,只是没有外露罢了。”
“但愿如此吧。”宁砚说到,但他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放心。他专门了解过张云高,真的觉得他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甚至连平庸都算不上。
如果没有一个荣得盛宠的女儿,这辈子可能都是城卫军中的一个小头领,然后等他儿子袭爵时再降一等,沦为平民。
如果说他藏拙的话,也说不通,因为他没有什么藏拙的理由。而且要是想藏拙,这次也不会主动请缨去带兵抗倭。
难道真的是他们看走眼了?还是说这场胜仗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巧合而已?
这一切他都不得而知,只能耐心的去等接下来的军情。
两天后,一封同样来自泉州的书信送到了田赋寺,交到了温梅芷的手中。温梅芷看完后,眉头紧紧的锁了起来。“怎么会这样。”
将信折起收到袖口,温梅芷起身吩咐道:“来人,备轿。”她得马上进宫一趟。
※※※※※※※※※※※※※※※※※※※※
注: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白虎通义 》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 》
第77章
泉州府, 光艮县。
一身华服的中年男人被十数人簇拥着送出了酒楼。
“大人慢走。”
喝酒喝的脸与脖子都通红的中年男人摆了摆手, 便昂首阔步的走向了早就候在一旁的轿子。
轿子离开酒楼后,穿过了两条街, 进了光艮县的县衙。到了后院的官舍时轿子才放下。
中年男人下轿后, 打了一个酒嗝,舒服的喟叹一声。“没有那帮子劳什子御史盯着的日子真舒畅。”
一个仆从迎了上来,低眉颔首说到:“大人,您可回来了, 薛偏将已经等了您两个时辰了。”
“知道了,我这就去。”
等在书房中的薛胜见到中年男人, 连忙站了起来。“郡公爷。”
中年男人, 也就是寿远郡公张云高走到主座上坐下后,问道:“今天有好消息没?”
薛胜讪讪的低下了头。“还……还没, 那帮倭寇实在是太狡猾了, 我正在找克敌之法。”
张云高一拍桌子大声喊到:“又败了!你当初在上元府是怎么和我说的?你不是说你祖上受过诸葛武帝的真传吗?!你不是说你熟读兵法韬略,给你施展的机会就能攻无不克吗?!
结果我听你的建议,将抗倭的差事揽了下来。到头来,你却一场胜仗的没有打过,每次都是损兵折,你让我怎么和陛下交待。”
“郡公爷, 没有打胜是因为我从来没和倭寇交过手, 不知道他们的行兵之法。不过现在我已经摸得差不多了, 下次, 下次肯定能胜的。”薛胜信誓旦旦的保证。
张云高咬牙怒道:“就是用十个人去拼倭寇的一个人, 你也要给我胜一场,那封军报肯定已经送到陛下那里了,要是不能真的打一场胜仗,就别怪我把谎报军情的罪名扣到你头上。”
“郡公爷您就瞧看吧。”薛胜脸上挂着讨好谦卑的笑容,心里却是不停的在骂骂咧咧:
明明就是你自己怕打了败仗被降罪谎报了军情,却想着怎么把罪名丢给我。要不是你身为统帅,不但不去军中鼓舞士气,还克扣军饷与抚恤银供自己吃喝玩乐,士兵至于士气低迷,我至于打不了一场胜仗吗?
不行,当了这么多年的幕僚,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张云高那句话说得对,倭寇能有多少人,我就是拿尸体堆也要堆出一场胜仗来。
这样想着,薛胜拢在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捏了起来。
而想起一连吃了几场败仗的张云高本来的好心情一点都不剩,拍了几下大腿,暴躁的说到:
“都是屈良那厮害我,商定好的一同在神女岛海域合力围歼倭寇,钱他都收了,结果他倒是好,我与倭寇对战时,他连个影子都没出现。”
“郡公爷,那屈良本来就是臭名昭彰的海盗,就不能指望他能守信。”
“这主意不是你出的吗?!你现在来说这种风凉话?!我看你就是一个废物!”越说越气,张云高站起来就朝薛胜踹了过去。
“废物!滚!给我滚出去!”
“郡公爷饶命,小人这就滚,这就滚。”薛胜吃痛,吸着凉气连滚带爬的出了书房。
薛胜出去后,一直到出了县衙后才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老东西!要是我有飞黄腾达的一日,一定要将我受的屈辱加倍的还给你。”
念叨了好一会儿,薛胜突然喃喃细语起来;“不行,我得做两手准备,万一东窗事发,我一定不能坐以待毙,替他背锅。”
**
皇宫,紫宸殿。
因为封禅一事,一连几天萧旻的心情都很好,整个人的精神气也好上了许多。正在练字时听到太监通报温梅芷求见,于是就让太监把人带进来。
等温梅芷进殿后,萧旻手下不停,头也不抬的说到:“梅芷,你来的正好,朕正准备一会儿去看母后呢,你等一会儿随朕一同去。”
温梅芷没有应下,而是出声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嗯?”萧旻的手顿住,抬头看了面色清冷的温梅芷一眼,而后放下笔,挥退左右,只留下了大太监庞永。
“陛下,请看这个。”温梅芷将信取出,双手呈给了萧旻。
萧旻接过,将信看完之后,脸色阴晴不定。半晌之后,萧旻将信撕碎,然后丢到了御案上的香炉中,没一会儿,熏香的味道便被纸烧糊的味道取代。
“此消息可信吗?”萧旻沉声问道。
“是先父旧部,如今在泉州府任职的单寒送来的。”
“这件事先不许宣扬出去,朕会另外派人去泉州,查明军情到底如何,若真如此,那人会替换张云高统军。封禅在即,朕,决不允许出现意外。”
温梅芷敛眸,平声道:“陛下,这事瞒不了多久的。”
“瞒不住也要瞒!”萧旻斩钉截铁的说到。“谁敢阻挠朕泰山封禅,朕决不轻饶!”
他励精图治十几年,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为的就是做中兴之主,让万民敬仰,四海臣服。
如今就差泰山封禅这么一步,他就和始皇帝、汉武帝、蜀高祖处在同样的地位了。
这已经成了他的执念,如今既然即将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和事能让它中断,让它终止。
温梅芷见萧旻如此强硬的语气,在心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她清楚,很少有不对泰山封禅不动心的帝王。
“那陛下,可否告知梅芷您准备派何人去接替张云高郡公?”
萧旻拧着眉头想了片刻。“你觉得宁砚如何?”
“不妥。”温梅芷摇头道。“他虽然有经世之才,但只是精于内政,对行军打仗之事甚是懵懂,派他前去根本无济于事,甚至会乱上加乱。”
“这么说来你有举荐的人了?”
“有。”温梅芷应了一声后双膝弯曲,跪了下来。“我举荐我自己。”
萧旻没想到温梅芷会说出这么一番话,皱眉呵道:“胡闹,荒唐,你一个女子怎么会想着往战场上跑。”
“梅芷就是在战场上长大的。”温梅芷抬头看着萧旻,一双黑眸中满是认真冷静。“我跟着父亲乘船出过海,看到过他与倭寇拼杀。战场于我,并不陌生。
论起对倭寇的了解,在父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的我,有资格说不逊于沿海水军将士。
还有,当年温家尽数战死沙场后,父亲所统水军分崩离析,我是温家后人,我可以将先父旧部重新聚齐起来,成为抗倭的中坚力量。”
在萧旻面前,温梅芷没有也不会用“温家军”三个字,而是用“旧部”两个字代表,即使外面已经认可了温家军,但在帝王面前,忌讳绝对不可犯。
萧旻捏了捏额角,头疼道:“你再容朕想想,先起来,别跪着了。”
温梅芷没有再继续请求下去。她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萧旻应该也心动了,她只需要耐心的等答案就是了。
起身后,温梅芷又道:“对倭寇,梅芷还有一策。”
“说来听听。”
“梅芷不久前对宁砚宁大人说过一句话:倭患之根源不在倭寇,而在倭国。”温梅芷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给萧旻思量这句话的时间。
之后才接着道:“倭国从六十年前便陷入南北朝的内乱,诸侯割据。战败诸侯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在大凉沿海打劫商船,劫掠百姓以谋钱财,意图东山再起。
但三年前,北朝兼并南朝,统一了倭国。南朝势力败走,倭患加剧。对如今的天皇来说,这些倭寇就是南朝余孽,他同样想除之而后快。
所以,大凉完全可以与倭国联手,两国一同出兵,前后夹击之下,倭患必然可清也。”
萧旻用手敲着桌子,开口道:“大凉和倭国已经近百年没有往来,出兵不是小事,你怎么去保证倭国天皇会同大凉一同抗倭。”
“交换。”温梅芷吐出了两个字。“近六十年的内乱,想必倭国内已经是百废待兴,亟待恢复,银钱是必不可少的。
然大凉富饶,正好可以趁此机会,重开两国贸易之路。以此为条件,可以与倭国天皇商议出兵剿灭倭寇之事。”
萧旻听完后,沉吟了好一会儿,颔首道:“此法甚好。倭寇毕竟出自倭国,他们对倭寇的了解自然远胜大凉,如果倭国能出兵相助,何愁倭患不除。”
说着,萧旻站了起来,绕过御案之后,背着手来回走了几趟,停下时对庞永吩咐道:“你差人去鸿胪寺把鸿胪寺卿给朕传来。”
“老奴这就去。”
等庞永离开后,萧旻看向温梅芷,惋惜道:“梅芷啊梅芷,为何你就不是男儿身呢,不然内阁首辅的位子朕一定给你留着。”
温梅芷淡然一笑。“女儿身又如何?如今的温梅芷已经不输于大凉十之八九的男儿了,早已不羡矣。”
“说的对,说的对,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女寺卿温梅芷呀。”萧旻大笑了两声。“梅芷,接下来的事情朕与鸿胪寺卿商议就是,你就先去看看太后去。
母后年事已高,近些日子来,身子也不大爽利。朕忙于政事,寿奴又成天待在太子府,多有疏漏的地方,你与她亲厚,就代朕多去陪陪她。”
“我会的。”温梅芷点点头。“梅芷告退。”
“去吧。”
※※※※※※※※※※※※※※※※※※※※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