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
李桂芳满脑子都是那三十块钱,心说你咋有脸在三十块钱前头加“足足”呢?至于那当妈的后边说的那些话,她压根就没听在耳朵里。“哦,对了,是不是北上这一路的花费太高了?我家娃儿就买了一张去省城的汽车票,我叫她哥去买的,这个不算在三十块里头。”
问题是从他们这儿去省城不费什么钱的,如果一路顺畅的话,大概路上得有六七个小时。反正就是早上出发,天黑之前绝对能到的。还有就是,省城的物价肯定没首都那么高……
那个当妈的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抬眼才发现李桂芳傻在那里,她临时又想起一桩事儿,忙问:“你家孩子没去申请那个、那个啥啥补助?我家娃儿就申请了,她跟我说,农村人都能申请的。”
李桂芳回想了一下之前毓秀寄回家里的信,摇了摇头:“她好像没提这个。”
“你让她去申请啊!农村娃儿都能申请的。不过那个好像是分档次的,我姑娘啊,她因为考得好,咱们家里还穷,学校给她批了个十三块的补贴,说是最高的了。每个月啊,发十三块钱,她说每个月只花一半,另一半攒起来等过年回来带给我。”
听了这些个话,李桂芳就一种感觉,快不行了。
“还有那个!”那当妈的临时又想起了一个事儿,一拍脑门,“奖学金!我姑娘写信来说的,她说她要好好读书,考第一名就能拿那个奖学金了。听说大几十块钱呢,说不定还能上百呢!”
师范跟农业、医学类学校一样,始终都是国家首抓的专业。因此,就算没有京大清大那么出名,学校里的各项补助、奖学金却是不少的。
那姑娘高考分数跟毓秀是完全不能比的,可她考的学校跟京大也不能比啊!结果,在她那个学校里,她的成绩居然还是名列前茅的,对于下学期拿奖学金,那姑娘很是有信心。
反正跑了这么一趟,李桂芳非但没有讨到任何主意,反而只觉得更心塞了。
她都没敢说毓秀半学期花了二百多块钱,只说大几十块。就算这样,那个当妈的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连声说她闺女半学期只花了十来块,还从学校那头领了二十六块,至于从家里带走的钱,愣是全攒下来了。
“有啥好花钱的?衣服裤子被褥不都是现成的?我还特地给她多做了两双新鞋呢,能穿到明年去了。你说还有啥要花钱的?饭盒搪瓷缸子不都是高中那会儿就用的?缺啥啊?啥都不缺,啥都不用买。”
最终,李桂芳一副灵魂出窍的模样,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及至回到家里,她还是没能缓过劲儿来,仍旧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看着就跟那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
她啊,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本来还想着,有老甄家塞的那二百块钱,她可算是能省下钱来了。结果倒好,她还是得大出血一回。
呃,也许还不止一回。
**
清大。
甄卓凡从外头回到宿舍里时,就顶着一脑门子的疑问,回来了也是坐在那儿发呆,咋都想不通了。他昨个儿给他妈打去了电话询问苗家给了毓秀多少钱,今个儿又去了一通,得到了一个令他满头雾水的回答。
二百多块钱……
等郝新明从外头回来,就看到甄卓凡坐那儿一副思考人生的表情。
郝新明知道他这两天在跟家里联系,也懒得拐弯抹角,就这么直接问那事儿打听得咋样了。
“我妈说,苗大娘……就是毓秀的奶奶,给了毓秀二百多块钱。”甄卓凡一副想不通的模样,他从听到这话就一直在奇怪,既然带了那么多钱,怎么才这么些日子就不凑手了?想起郝新明最近好像跟毓秀走得挺近的,再说这事儿本来也是郝新明跟他说的,他索性问道,“你知道毓秀买了啥大件吗?带了二百多出门的,咋就不够用了?”
“二百块钱顶啥用?”郝新明比甄卓凡还懵,反问道,“你也不看看她来的时候就那么点儿东西。啥都没带,啥都要买,二百块钱够干啥?”
甄卓凡沉默了。
兴许跟其他人比起来,甄卓凡算是那种较为迟钝的人。可要是拿他跟毓秀比,那他还是很敏感的。别的不说,同宿舍两年多了,甄卓凡肯定能察觉得出来,郝新明的家境不一般。这不单单是一句老京市本地人就可以糊弄过去的,郝家明显就是有背景的人家。
迟疑了一番后,甄卓凡语带无奈的道:“毓秀家里跟你不一样,二百多块钱已经不少了。”
“甭管是不是一样,二百多块真干不了啥。”郝新明有一说一。
甄卓凡干脆换了一种说法:“我妈听毓秀奶奶说,隔壁村出去读书的,就是毓秀的同班同学,出门一共就带了三十块。”
这下轮到郝新明傻眼了。
愣了半天,他才结结巴巴的说:“隔、隔壁村?”
隔壁村这个词用得非常好,郝新明彻底惊呆了。
“不是,毓秀她不是你青梅竹马吗?”郝新明回想起大一那会儿,他是记得甄卓凡说过的,那张合照里,一个是妹妹一个是妹妹的同学?当然,这是套话,是个人都能听出来,甄卓凡喜欢他妹的那个同学,换句话说,可不就是青梅竹马吗?
“……嗯。”甄卓凡听到青梅竹马这个词,略有些出神,随后才点了点头,“我跟她一个村的,苗家在村头,我家住村尾。”
郝新明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儿来。
其实,学生时代包括大学里头,交朋友都还是比较纯粹的,至少没有出社会以后那么现实。也就是说,碰了面以后,问的多是你家是哪儿的?而不是你爹妈是干啥的,你家里有多少钱。
而所谓的,你家是哪儿的,对方回答的也是个大概的地名,一般是什么省,最多也就是到市,你要是说你家住在红太阳乡,那人家也没听说过呢!当初,除非那地儿特地有名,那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甄卓凡报的就是他们省的名儿,在郝新明耳里自动转换成了南方人。反正同宿舍两年多了,他也不知道甄卓凡是农村出身的。
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郝新明又开了口:“不是啊,你家不是个体户吗?我记得我问过你的,而且你不也没申请农村困难补助吗?”
好歹认识那么久了,对于交情比较好的几个舍友家里的大概情况,郝新明还是知道的。他分明记得他曾经问过甄卓凡家里的事儿,那时甄卓凡是说,他爸以前在县运输大队开长途大货车的,后来改革开放了,就承包了一辆小客车。
包车啊,那不就是个体户?
“……农村人就不能当个体户了?”甄卓凡也被他问得有点儿懵,“农村困难补助那个,我爸说,咱们家不是靠天吃饭的农家,让我别去申请。”
申请没通过倒是无所谓,万一申请通过了领了补助后又被人举报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行了,真相大白了。
郝新明自诩也是个能说会道的,这会儿愣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他算是明白了,在不知不觉中啊,他造孽了。
“刚降温那两天,苗同学说她没有过冬的衣服,我就带她去百货商城买了两身……最便宜的羽绒服。哦,还有胶鞋和毛皮鞋。”
胶鞋这玩意儿,甄卓凡也有的。没办法,北方冬日里是必下雪的,以前在老家常穿的千层底布鞋在这儿压根就不管用,一落雪整个鞋从鞋面到鞋底,那是全部湿透了。所以,大一那年的初冬,甄卓凡就买了一双胶鞋,挑最便宜的买,才一块八,质量极好,不光冬日里能用,平常季节要是下雨了穿着也很方便。反正这都两年多了,依旧没穿坏。
至于羽绒服和毛皮鞋,甄卓凡再度陷入了沉默,就算他没买过,那还能没见人穿过吗?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郝新明心知是他坑了毓秀,哪怕不是故意的,看着毓秀那样儿也知道她是涉世未深,估摸着上大学之前都没咋买过东西。
“怨我,都怨我,苗同学头一次来京市,我寻思着女孩子怕冷,就想带她去买两身暖和的冬衣。真就只两身羽绒服和一双毛皮鞋,我还想着她没厚被褥,也没帽子围巾手套的,还打算叫她出去买,结果就发现她钱不凑手了。”
“那几样多少钱?”甄卓凡来京市两年多了,可他一次百货商场都没去过。事实上,他就算要买东西,也是在学校附近解决的,不会特地跑那么远去买好牌子的东西。
“羽绒服都是最便宜的,两件才一百五十,算上毛皮鞋,我记得大概一百八不到一些吧。”
甄卓凡:…………
其实就算这样,毓秀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北方的冬天跟南方真的不能比,也亏得学校宿舍在两年前改造了一番,至少如今能做到教室和宿舍里都集体供暖了。毓秀是从张杨那头知晓的这个事儿,听说以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她早先还在犯愁,这连十一月都没到,天就冷成了这个样子,那以后等到了数九寒天,日子咋过啊?
幸好,张杨告诉她,北方有集体供暖,到时候只穿单衣都没啥问题的。
可等毓秀刚刚松了一口气,张杨又补充了一句,集体供暖要十一月才开始。
毓秀裹紧了她的小被子,把搭在上面的两件羽绒服摆弄整齐,可饶是如此,还是觉得瑟瑟发抖。
张杨都无语了,只好拿了一条薄被借给她用:“没几天了,咬咬牙就熬过去了。”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姑娘家里一定很不错,不单是经济条件不错,估摸着还是那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要不然也养不出这种性子来。不过仔细想想,娇憨起码比骄纵得来好,真要是摊上个骄横跋扈的大小姐,她这四年大学生活才叫遭罪了呢。
写过了张杨,毓秀心里还是不好受。
她想起以前每年过冬的时候,都会搬去东屋跟她奶一起住。东屋可暖和了,她奶还会搂着她,半夜里还给她掖被角,生怕她冻着了。可眼下呢?天好冷,可再没人给她取暖,给她掖被角了。
最要命的是,她兜里的钱没了。
本来还剩下一些钢镚儿的,可因为饭菜票用光了,她索性把剩下的钱一股脑的全买了饭菜票。也亏得学校食堂卖的饭菜都不贵,有国家补贴嘛,比外面的馆子便宜太多太多了。可那也是要钱的,再便宜,一天三顿吃下来,哪怕毓秀吃得不算多,饭菜票也是肉眼可见的,一天比一天少。
咋办呢?
毓秀想的是给她奶写信,可信件来回多慢呢,她到校那天给家里写了信,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了来自于家里的回信。之后隔了几天,她又写了信回去,可那时还没降温呢,她兜里还有一百九十块钱,自然就不存在缺钱花的情况。
不写信的话,发电报?可她不知道该上哪儿去发电报,郝新明只告诉她,寄信就塞到学校门口的那个绿色大邮筒里,却没告诉过她,邮电局在哪里。
当然还有打电话,这个倒是方便了。小卖部那边就有一部公用电话,学校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电话亭,虽然不是很多,但仔细找的话,还是能找到的。
可她不知道电话号码……
这也不行那个不成的,毓秀一时间束手无策,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才好。
偏就在这时,郝新明又来了。
他拎了一个大袋子来到了毓秀所在的宿舍楼下,让女同学喊毓秀下来。
毓秀茫然的下了楼,想起郝新明先前几次三番的邀请自己再去逛商场,她就格外得无奈:“我不想出门,天太冷了。”
“好好好,不出门。”郝新明打开手里的大袋子,拿出了一件粉色带毛的羽绒服,在毓秀疑惑不解的目光下,他难掩心中的得意,笑着道,“这是我妹穿了几回不要的,送给你。”
苦思冥想的几天后,还真就郝新明想出了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来。毓秀家里不是没钱吗?可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毓秀受苦,所以就跑去百货商场里买了那件自己先前就觉得特别好的羽绒服,回头剪了吊牌假装是旧衣服,给毓秀送来了。
本来他是想着毓秀缺帽子围巾手套啥的,可这些都是小东西,还送旧的?就算是新的装旧的也太寒碜了,倒不如再来一件羽绒服。至于毓秀已经有两件了……姑娘家两件衣服哪里够?他妹那么丑都有十几二十件冬衣呢。
志得意满的郝新明完全没有注意到,毓秀在听了他的话后,脸色相当得不好看。
“我不要。”
郝新明愣了一下:“为什么?”
“不要就是不要。”毓秀已经很不高兴了,只是她天生笑面儿,哪怕板着脸生气,看起来也是一副软和的模样,“我上楼了。”
说完,她就转身进了女生宿舍楼。
如今半个学期都过去了,郝新明不能再像刚开学那样进去了。事实上,舍管员大妈从一开始就盯着他看,显然就算他出身再好,眼下也过不了舍管大妈这一关了。
没奈何,郝新明只能拎着东西,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
毓秀很快就回到了宿舍里,今个儿是休息日,不用上课。搁在以前她一准儿跑去图书馆看书了,可最近天太冷了,图书馆多空旷呢,更是加倍得冷。哪怕她穿着羽绒服,可一动不动的坐那儿,还是觉得冷飕飕的。所以,她索性借了两本书拿到宿舍里来看,宿舍小是小了点儿,起码比图书馆暖和。
她是宁可忍着舍友们的聊天声,也不想让自己冻成个冰棍儿。
见她上来了,早先一窝蜂的涌到窗口探头往下看的舍友们,你推我我推你的,最后还是张杨先开口问她:“这咋回事儿啊?”
“他要送我旧衣服,我没要。”毓秀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其实,舍友们对郝新明挺熟悉的,毕竟他几乎每周都会来找毓秀。还不光是周末,像毓秀每周三下午只需要上两节课,所以周三下午郝新明必出现。时间一久,好些人都看他眼熟了,哪怕不太清楚这人是什么情况,光看他的穿着打扮,也能猜到这人家境很好了。
听说毓秀拒绝了,舍友们都说她做得对,就算谈对象也不能那么没骨气呢,哪儿有送了东西就收的?咱不差这点儿东西!
毓秀心说,没见过送礼送旧的,你说人家找你要就算了,哪有主动拿旧东西送人的?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送新的她也不会要的,没那个必要。送旧的就更不行了,她就没穿过别人的旧衣服。
“苗毓秀!苗毓秀同学,传达室那边有你的汇款单。”就在毓秀把郝新明抛到脑后并拿了一本书翻看时,班长跑过来喊人了,让她赶紧拿着学生证去一趟传达室。普通信件倒是没那么麻烦,像汇款单一类的,是必须本人拿着学生证才能领的。再说到时候去取钱,也是需要证件的。
“汇款单?”毓秀听了这话下意识的看过来,却是满脸的迷茫。
“你家里人给你汇钱了?”张杨瞥了一眼毓秀身上的羽绒服,又看了看她搭在被子上的另外一件羽绒服,顿时心里有数了,“你是不是把家里给你的钱都花光了吧?羽绒服可不便宜。”
“嗯,我没钱了。”毓秀倒是没否认,只是她很纳闷,自己还没跟奶奶说呢,咋她奶就知道了?还立马就给她汇钱了?
“走吧,我陪你去一趟传达室。你大概不知道邮电局在哪儿吧?我领你去。”
有人陪着就安心多了,毓秀很快就丢掉了心头的那点儿小疑惑,高高兴兴的出门去了。先拿着学生证去传达室取了汇款单,然后又去了离学校大概有小半个钟头路程的邮电局里取钱,一共二百块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