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摆摊变开店
“确实如此。”见周桃真心教自己做生意的决窍,吴江娟听得很认真。“那我们就照你说的,把店铺扩大,再招技术好的师傅帮忙,争取成为剡溪做得最好的小吃店——”如果到了这一步,那一年的收入,少说也能上万了。
吴江娟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活出个人样来,让王家和娘家人看看。
她们以前看不起自己,到时候让她们高攀不起。
杨桂军见两人在说悄悄话,也走了过来。
对这个二婚老婆,他是真的疼到骨子里了,恨不得一天到晚,跟她腻在一起。
“我们女人说话,你偷听什么——”吴江娟见他耍赖地在自己旁边坐下来,白了他一眼,要把他赶走。
她也感觉到杨桂军腻自己,这让她开心之余,也有些烦恼。
男人疼老婆是好事,如果太粘人,就会被人笑话了。
“本事不错啊!把我小舅治得服服贴贴——”周桃取笑道。
她是真心觉得男人疼老婆没什么不对。
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女人必须也爱自己的老公。
否则的话,就成舔狗了。
所谓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那就是傻瓜了。
至于打情骂俏,她在意什么?
杨桂芳出来给他们倒茶,见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小弟真的没骨气,只会不要脸地腻在老婆身上。
又一想,人家是新婚夫妻,这样才正常。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
她们那时候讲究含蓄,就算喜欢死了一个人,也不好随便表现出来,免得被人取笑。
现在他们不一样,喜欢就喜欢,还大胆说出来,一点不在乎面子。
“桃子,我家明华准备跟镇上一个小学老师说亲,你觉得怎么样?”大姨也走到周桃身边,问她的意见。
以前她想让女儿嫁给冯智信,还差点跟周桃翻脸。
现在做了一段时间的买卖,见识长了不少,不会再做这样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自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她不再贪女儿的彩礼钱,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寻思着找个人品出色的,又是女儿喜欢的男人,这样嫁过去,她们以后才会幸福。
那个小伙子在他们摆摊附近的学校教数学,人长得挺精神的,女儿偷偷看过几次,也很满意,现在就等找介绍人上门了。
“人好就没问题。”周桃回答道。“不过女人嫁过去后,还要跟公婆和叔叔妯娌打交道,如果他们的人品有问题,那也要小心一些。”
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嫁给爱情,自然是最幸福的事。
但是结婚后生活就会变成了柴米油盐,两个再相爱的人,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把感情磨光。
所以最好先打听清楚公婆的为人,以及家里的情况。
可以不在乎他们有没有钱,但是如果家里有一年到头要用钱的病人,或者有名声臭大街的亲人,那最好先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是啊!”杨桂芳这时候也插嘴。“我们不贪他们有钱,但是如果嫁给了一个无底洞家庭,你们就算赚得再快,也不够填啊!”
类似的事情,生活中不多见,但是多少听说过。
以前大家都穷,谁也别嫌弃谁。
现在肯定不一样了,有资格挑挑捡捡,那何不找一个更好的呢!
“我有数了。”大姨不傻,听出周桃话里的意思。“回头我找个当地人,弄清楚他家的情况再说。”
说完这件事,她又说起开店的事。
女儿的婚事,只是话题的由头,怕直接说主题,周桃心里不痛快,所以迂回了一下。
小弟在县城开了家店,弟媳妇同样有一家小吃店,她们的心思也活了。
于是想在镇上开一家店,这样就有机会搬到那里生活了。
“这个没问题。”周桃想了想,觉得大姨小姨早晚也要走这条路,倒没有反对。“你们自己想清楚就行,毕竟开店跟摆摊不一样,以后没精力管乡下了——”
这时候你不去挣工分,就没有粮食分,虽然可以买了吃,却没前世方便。
还有就是到了镇上后,以后的生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也不知道大姨他们能不能适应。
“这些是小事。”大姨语气轻松地回答。“城里的生活多好,谁想一直在乡下?”
只要有钱,粮票可以换,其它鸡鸭鱼肉更是可以直接买到,她们根本不在乎这些。
“小姨你们呢?”见她坐在旁边不出声,周桃问了一句。
看来她们姐妹俩提前商量过,都有这样的打算,所以才会一起过来说。
“我跟你大姨想的差不多,再说你几个表弟,大多还在读书,到时可以去镇上的学校试试——”小姨想得更现实。
小满成绩这么好,将来肯定有出息。
自己几个孩子,也得花点心思培养了,只要有一个能熬出头,自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那就都开店吧!”周桃无所谓地说了一句。
他们会有这样的心思很正常,整个八九十年代,农村人都恨不得往城里跑,摆脱面朝黄土的生活。
“就是我们两家卖一样的东西,如果开同样的店,生意怎么办啊!”小姨快言快语说了一句。
这是两家人今天找周桃商量的原因。
开店什么的,从小弟那里已经打听清楚了,倒不怎么犯愁。
“原来你们为难的是这个?”周桃恍然大悟。
看来他们还是有头脑的,知道一个镇上开两家同样的店,自己人跟自己人竞争,根本没必要。
“是啊?”大姨略带尴尬地笑了笑。“这件事我们都想不出办法,只好来麻烦你了——”
摆摊虽然也赚钱,但是不稳定。
有了店就不一样了,以后可以吃住在里面,不用风吹雨淋了。
最重要的是,说出去有面子,开店等于当老板了,而摆摊说得难听一点,跟讨饭差不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样行不行?”周桃想了想,出了个主意。“你们两家一家卖以前的日用品,另一家卖服装,货都由我提供,至于谁卖什么,大家抓阄决定——”
相比较而言,肯定做服装更有前景,为了防止他们以后有矛盾,这样比较公平。
“行。”两人一同嚷道。
最后小姨抓了服装,大姨抓了日用品,两家都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