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55节
话音刚落,金先荣就被齐政给说愣了。不是,你当是在地里种大白菜吗?
金先荣默算,如果按照齐政所说,打造基础环境只需要一两年,海洋牧场建成的时间是多少呢?铁定不会超过十年!
这可能吗?要知道,在南韩,几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启动建设到竣工,无一不在十年以上。纵观国际经验,一个海洋牧场的建设,持续十多年很正常。
稍停,联想到事先了解的部分莱州湾海洋牧场背景资料,金先荣无比同情的看了两人身后的中方海洋专家一眼。
在南韩,因为海洋牧场需要大量的建设经费,投资回收期长,因此投资主体主要为公共机关。但在莱州湾,投资建设海洋牧场显然是由嘉谷这家公司主导。
这便是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了,一般来说,后者只会急功近利。
但是,再怎么急功近利,也不能将海洋牧场的建设时间减半规划吧。
金先荣决定为可怜的中国同行说句公道话:“齐董事长,你别怪我说的难听,你们这目标是不科学的。”
“为什么?”齐政奇怪的问。
“据我所知,莱州湾的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譬如氮磷比失衡严重;而无论是海藻林还是珊瑚礁,都对水质要求很高。”
齐政同意的道:“嗯,海藻场、海草床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污染程度。”
金先荣点头道:“还有,我了解到你们是通过建设海草床来为水产生物提供产卵场、栖息场对吧。恰好,我对鳗草也有一定的研究。”
“虽然鳗草在繁殖季节有较大的种子产量较大,但能够成功过冬并作为新生长季种群补充原料的种子数量并不多。在我的研究中,在鳗草建苗的适宜季节到来之前,80%繁殖季节新生的种子将消失,其中一半种子自发性死亡,另一半种子萌发,但仅有不到15%萌发后的种子能成长成幼苗……”
“所以,你们利用种子来建设海草床,可以提高海草床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点值得赞赏。但真的不能对海草床快速成型太过乐观。”金先荣自认已经尽量委婉的提醒了。
至于齐政说的“嘉谷搞生态建设一向超过平均速度”,他只把其当作是实验中的表现——别看在研究中的效率高,成绩也好,就觉得以后都会这样子。不可能的,大规模建设的效率与实验中的示范是完全无法比拟的。
“我赞同你的观点,前期建设一定不能太乐观。”齐政顺着他的话,似乎很不满意眼下的进度:“一冬的建设,才建成数千公顷的海草床,成活率居然只有87%,还是太慢了……”
金先荣哑然。
继而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春天产卵要到了啊!”齐政喟叹一声,将莱州湾海洋牧场的部分资料递给金先荣,道:“我们的海洋牧场建设进度还不能支持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金先荣低头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这不科学啊!”
……
第791章 期待鱼汛
真不要怪业内专家大惊小怪。
事实上,类似于南韩海洋专家金先荣的疑问,在密切关注着莱州湾海洋牧场进度的国内专家身上也产生了。
莱州湾海洋牧场是去年四季度才立项建设的,几个月的时间,别说推进到增加渔业资源的阶段,大部分对此有兴趣的业内专家都还在评估莱州湾的环境。
国内建设的海洋牧场数量说多不多,但也不算个例了。甭管是真正的海洋牧场,还是挂着海洋牧场的名头,前期渔场环境建设通常是需要好几年时间的;何曾像嘉谷这样,以“月”为建设时间单位的?
——在莱州湾海洋牧场规划区,海水中酸碱度、溶解氧、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等监测指标,已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比例为34.8%;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指数比去年同期明显提升,以浮游动物为例,莱州湾海洋牧场内监测到浮游动物近50种,比去年差不多增加了十种。
与此同时,嘉谷一直对鳗草种子播种成活率跟踪调查。
经初步统计,此次播种的鳗草成活率稳定在85%到90%之间,达到了预期目标。生长水深由5米延伸到10多米,数亿株长相类似韭菜的鳗草长出新的茎枝、根茎,减缓水流速度,为水生动物创造生活空间。
相比国际同类技术,嘉谷的种子萌发率提高了何止十倍;更夸张的是嘉谷的海草床生长似乎无视了季节性,春季的脚步尚未临近,由母株长出的横走茎分节就不断生根,然后再长出新植株……就这样,曾经几近沙漠化的海底,因为快速生长扩张的海草床而有了生机。
“实在快的……有点不可思议。”几天时间,就够金先荣了解和估量了,但了解到的情况让他陷入了沉思。
“这事没法解释,是吧?”他的学生小声的问。
“万物皆可解释。”金先荣微微摇头道。
“怎么解释?”
“我现在的解释……嘉谷恐怕掌握了一些独特的海洋环境构建技术,高效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的学生很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答案,不相信的道:“中国人研究海洋牧场才多久啊,又怎么可能比我们南韩的技术体系更加成熟……”
金先荣抹了一把脸,道:“虽然不想承认,但你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
他的学生一脸茫然。
“一个大国在某个领域上发力,投入的资源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想象的。”金先荣顿了一下,再语气凝重道:“譬如中国以全球最完善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与建造能力为依托,已经在深海养殖工船、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网箱为代表的海洋牧场装备上屡有突破,这是我们南韩难以企及的。”
金先荣虽然在一些领域上比中国同行傲气,但他不是傻子;与中国比起来,南韩的块头实在太小了,譬如他们眼下所在的鲁省,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足够吊打他们国家了。
很多领域的突破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市场问题。只有中国这种大国,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的持续推进,对大型海洋牧场装备的需求不断攀升,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源投入到这个领域中。
他的学生有些懂了,却仍然不认输的道:“先进装备归先进装备,也不是‘高精尖’技术堆砌得越多越好吧……”
“你说得对,堆砌的技术越多,投入越大,投入产出越容易失衡;但你忽略了一点。”金先荣脸上阴晴不定,喃喃道:“时间也是非常大的成本啊。”
简单来说,3年做出来的成果,其成本可能是一年做出来的成果的三倍以上。
其中还隐含着成功率的问题。如果用十年的时间建设一个海洋牧场,最终却没有达到目标,期间消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简直能让人吐血。
但是,如果能像中国人这样,将时间至少缩短一半,满打满算,也花不了多少资源,这是何等的高效?
所以,金先荣已经打算申请在中国停留更长时间,以好好观摩嘉谷海洋牧场建设的先进经验。
为此,他一改之前的自得,找上了齐政,积极为莱州湾海洋牧场建设出谋划策:“现在海洋牧场内的海草床已经初具规模,可为海洋生物提供饵料或栖身之处,嘉谷什么时候开始下一步的渔业资源添加?”
一般来说,通过渔场建设技术为水生生物创造良好环境后,还需要采取资源添加的措施,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譬如增殖放流,即将人工繁育的小鱼放入大海。
然而,齐政的回答再次令他一阵精神恍惚:“不用急,我们在期待春季鱼汛。”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建议,刚开了个头,就用不上了。
怎么会有这样一家公司啊!
无论是形成较系统的技术体系,还是应用建设的规模,无不显示其很舍得花钱。偏偏有些时候,又“吝啬”到堪称天真。
渤海是个什么状况,就算他是外国人也是有所耳闻的。
是,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鱼群就开始陆续向渤海的沿海港湾、河口览食、繁殖,这就是所谓的春季鱼汛。
自1999年夏季开始中国推行的休渔期,初衷就在于保护当年新孵化出来的小鱼,让其有长大的机会。
问题是,以中国过剩的捕捞产能,春季的“过路鱼”都被打上来了,鱼还怎么产子?鱼不产子下一代的鱼就更少了。年复一年,渤海还有哪门子鱼汛啊。
嘉谷的目标当然是海洋牧场最理想的结果了——为鱼类营造好生长、繁殖、索饵的生活环境,即能诱集野生鱼类滞留。只不过,哪怕是在渔业资源相对好一些的南韩海域,没有大规模放流,也很难保证海洋牧场资源形成。
毕竟,谁知道远道而来的鱼群,能否躲过渔民捕捞;即使躲过捕捞,又如何能找到莱州湾;找到莱州湾,又能否滞留栖息……
齐政知道!
……
第792章 “这是朕的江山”
昔日“海底荒漠”,今日“海底草原”!
在莱州湾多处海湾底层生长起的翠绿茂盛的“海底草原”,即大面积的海草场。在一些沉积物比较细、风浪较小的区域,海草床的生长尤为茂盛,海草床最高覆盖率能够达到95%。
很难想象,这片海域在几个月之前,是这样一幅场景:淡青色的水面下无鱼、无虾、无水草,无蟹、无螺,无牡蛎礁,水流形成的海底波纹像沙丘一样,连绵不绝。
渔汛一般由洄游渤海、产卵觅食越冬的若干鱼群所形成,失去了产卵场和索饵场功能,自然也就失去了吸引鱼群洄游的功能,从而失去了渔场功能。
如今,小清河、潍河、胶莱河等河流依旧静静地注入莱州湾,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在成型的海草床中,有四类食物可供动物取食:海草、海草叶片上的附生藻类、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质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
要不怎么说海草床是海洋物种的“产房”呢——随着天气转暖,海草床中的浮游动物如墨氏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等,还有底栖生物如少刺短浆蟹、斑节对虾等,既吃海草,也吃附生藻类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毫不夸张地说,来了个生命大爆发!
当然,一个健康的海洋牧场,上中下水层综合利用及动植物的结构是要达到平衡的。群落平均营养级是衡量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很显然,在目前的莱州湾海洋牧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成为了绝对的优势种群,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尤其是大型鱼类明显欠缺。
这又何尝不是渤海生态系统趋向崩溃的表现之一呢?大量顶级捕食者被移除,其摄食对象(低营养级种类)由于被摄食压力降低而导致种群规模增加,群落平均营养级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海洋牧场生境构造好之后,急需采用放流等人工方式向海域投放鱼虾等水生生物,以期增加其资源量的原因所在。
齐政用“评估渤海自然种群对海洋牧场的补充”的理由推迟了莱州湾海洋牧场的增殖放流等活动,这的确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要知道,虽然嘉谷系海洋牧场是开放式地对鱼、虾、蟹、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牧养”,但每一个海洋牧场总有几个优势的“驯养”物种,而没有什么比所在海域原生种群更适合“驯养”成优势种群的了。
当然了,最大的原因,还是某人已经开挂了。
“三星聚灵阵触发,五系均衡,效果:聚灵,化浊。”
时至今日,灵阵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特定频率趋同使得其特定针对某个目标,二是“群体性免疫”……啊呸,是“普适性触发”,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不是针对某个目标,而是针对阵内所有目标”。
用在莱州湾海洋牧场的“三星聚灵阵”就是第二个用途,其工作原理有点类似于雷达,不时发出让生物觉得“貌似有东西在勾引我”的频率信号,当然,生物碰到“信号”后就不是反射回波了,而是循着“信号”追踪而来。
灵阵主要是吸引鱼类,但是哪些鱼类“触感”更灵敏,能接收到更强烈的“信号”,齐政事先也说不好。
之后,莱州湾海洋牧场就迎来了一波波鱼群大迁徙。
陆地上最大规模的哺乳动物大迁徙,是非洲的旱季动物迁徙……不对,是中国的春运;海洋中最大的规模的鱼群大迁徙,是南非海域的沙丁鱼洄游;嘉谷莱州湾海洋牧场引起的鱼群迁徙,当然没有上述两者的壮观,但依然是一场充满力量的视觉盛宴。
莱州湾是真的肉眼可见的变得兴旺起来!
首先是呼啸而至的青鳞小沙丁鱼群。
青鳞小沙丁鱼为国内近海港湾常见中、上层小型鱼类,越冬场位于济州岛和五岛之间,随着温度上升,感受到莱州湾“深情的呼唤”的青鳞小沙丁鱼群,一批批由南向西北进行生殖洄游,穿越渤海海峡,进入莱州湾产卵并索饵。
进入莱州湾,尤其是进入嘉谷海洋牧场范围,青鳞小沙丁鱼群乐了,这是什么天堂所在——繁多的海草床提供了产卵的“避难所”和“安乐窝”;它们不以海草为食,但在这个“海底大食堂”,有爆发的浮游动物,还有底栖多毛类动物;吃腻了“荤食”还可以换换口,附生藻类、悬浮颗粒有机物应有尽有……
如果说这里与天堂的距离,大概就是纷至沓来的捕食者了。
青鳞小沙丁鱼群恍若在渤海与黄海东北部海域开辟出一条迁徙道路,各种食肉性大鱼一方面同样感受到灵阵的“呼唤”,一方面跟在青鳞小沙丁鱼群后面穷追不舍,准备大吃一顿。
蓝点马鲛鱼群紧随而来。
这是一种肉食性的凶猛鱼类,青鳞沙丁鱼在它们的食谱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外海越冬场出发的蓝点马鲛鱼群,一路追随这青鳞沙丁鱼群的“足迹”,绕过山东半岛,义无反顾地向莱州湾进发。
同时“冲出”越冬场的还有黄姑鱼鱼群,初春一至,就顾路途遥远,踏上北上生殖洄游之旅,绕过山东高角后,一支游向鸭绿江口一带,另一支进入渤海,然后,很大一部分进入了莱州湾……
还有带鱼、褐牙鲆、许氏平鲉……或成群结队,或一路独行,虽然沿途面临着渔民的截杀或其他的捕食者,但最终抵达莱州湾的不在少数。
顺利抵达莱州湾海洋牧场后,再想走就难了。
只要在海洋牧场里面穿梭几次,就能吃得很尽兴了。民与食为天,鱼亦如是。
莱州湾70%的浮游动物以海草为食,甲壳类底栖生物主要进食附生藻类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小鱼捕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大鱼吃小鱼……海洋牧场里的种群规模,以大海里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在快速增加!
其他人感受可能还不太明显,但在不时出海去随机抽查海洋牧场情况的齐政“眼里”,这片日益活跃的海域一目了然。
没有人比他更及时“目睹”海洋牧场充盈的盛景,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其中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