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在逃阎王 第35节
“无心朝政?你是朕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如今丞相在朝中呼风唤雨,连朕都得忌惮他三分……”皇帝说到一半,话锋一转, 双眸微眯道,“从前, 你打算如何行事, 为你母妃平反?”一双眼眸中满是倨傲与探究,身为九五之尊, 哪怕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总是多有防备。沈长明自幼便知,自己的父皇心中唯有权力制衡,只图江山稳固。
早些年, 他没少暗中给丞相使绊子, 这些事又怎会逃得过帝王的耳目?
可他何错之有?沈长明面色平和,不假思索道:“儿臣不过想自保罢了。儿臣只盼四海升平、八方来朝。至于当年之事, 父皇心中自有定夺, 儿臣与母妃再无遗憾了。”
“罢了。既你心意已决,朕即刻拟旨,为你与江家小姐赐婚。”皇帝终是笑了, 眉眼间隐隐有了几分慈祥, 抬手示意他起身。
沈长明却摇摇头,并未起身谢恩,见皇帝疑惑地盯着他,只拱手笑道:“多谢父皇成全。还请父皇容儿臣问过她的意思,再来请旨。”
走出午门时, 沈长明抬头望了望天,正是晚风疏雨, 不知不觉已至黄昏。二十年间,他从未觉得回王府的路如此漫长,亦不曾坐立难安至此。
坐在车辇中,他阖目沉思,过去的种种一一呈现在他面前,最终都化作了那个姑娘莞尔而笑的模样。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书中诚不欺他,她一笑,天地山川万物都黯然失色。或许前路很难,逆天改命也不过是他的痴心妄想,但他终将尽力一试。
他睁开双眼,想起每每与她谈及感情,她总是避而不答,至今也未给出明确答复。
两个人的关系仿佛很近,又似乎很遥远,叫人捉摸不透。他不由垂眸苦笑,缓缓道:“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才好?”
他只盼能带她平安渡过死劫,从此归隐田园,再不理会世间事。可她会愿意吗?他俯视着掌心点点幽蓝的光华,以往总是拿无用的话搪塞她,事已至此,也该将过往之事与她说明了。
想要言明心意,总得坦诚为先。思来想去,他又有些犹豫,不满地轻啧一声,自言自语道:“今日这身衣裳不好,与她不相配。空手去找她也不合适,这等大日子,总得带上定情信物。可惜她不喜欢那只白玉簪,也罢,她都有缚梦了。”
堂堂大凉国的怀王殿下,回想着过去二十年的人生,竟几乎没有一丁点给女子送礼的经验。
笔墨纸砚?王府本就不缺这些。再者说,哪有人送姑娘这些玩意的?
金银玉石?不妥,她才说过自己不爱金银首饰。
不如,剑走偏锋,送她刀枪剑戟?
想想江槿月穿着身蜀锦长裙舞刀弄枪的模样,连他自己都忍俊不禁,不由自嘲道:“我到底在想些什么?罢了,路上看看有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多买些回去,总有她看得上的。”
这么一想,沈长明顿时信心满满,索性叫停了车夫,满面春风地在长街上闲逛了起来。他走了一路,便买了一路,唯恐买的不够多,只想将世间万物都送到她面前。
殊不知——
东城门外,驿站边。
江槿月远远地回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城门,将包袱放入马车,将手中皱巴巴的纸帛塞给紫荆,拍拍对方的肩膀笑道:“这是你的卖身契,从此你就是自由身了。紫荆,早些回家去吧。”
既然江乘清想和自己冰释前嫌,她倒不如顺水推舟,先卖他个面子,救紫荆脱离苦海。
再者,一个个都说她死劫将至,她总得为自己身边唯一忠心耿耿的小丫鬟寻个出路。
望着破破烂烂的卖身契,紫荆眼中含着泪光,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摇摇头道:“大小姐,外头不比王城,可是很危险的。您让奴婢怎么放心?您就让奴婢一起去吧。”
这傻丫头也是个倔脾气,江槿月拍了拍她的手,毫不犹豫地拒绝道:“知道危险,还跟着做什么?好了,你就别担心了,我可不怕山贼土匪。”
这话说得不假,有缚梦和九幽令在手,身边还跟着淑妃这位厉鬼,这一路上还能有什么危险?江槿月对自己十分自信,紫荆却不以为然,抹了把泪哽咽道:“小姐,您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就别说这种话了吧。”
江槿月:“……”
这一个二个都爱恩将仇报,不知是跟谁学的。江槿月静静地回眸望着生活了十七年的王城,轻轻地叹了口气,与紫荆认真道了别,又再三保证得了空就去找她,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临城的马车。
马车终是摇摇晃晃地出发了,江槿月将九幽令与缚梦搁在膝上,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独,这还是她多年来头一回出远门,心中除却期待,更多的是担忧。
不知道沈长明回府后,发觉自己一声不吭地走了,他会不会生气?想来多半只会觉得她莫名其妙吧,毕竟能入住王府,都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了,唯有她不懂得珍惜。
“话说回来,小姑娘你真的不打算和长明商量一下吗?”淑妃藏身于九幽令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能顺利见到父亲,淑妃自然满心欢喜,但又心怀忐忑。沈长明脾气那么大,若是被他知晓,是她求着江槿月带她离开的,他指不定又要骂她。
想到他在幻境中那副目中无人的态度,淑妃就气不打一处来,她好歹也是他的庶母,他竟全然不在乎礼数。
“我与王爷非亲非故。我去哪里,为何要提前知会他?”江槿月说得无比洒脱,片刻后又压低声音问道,“淑妃娘娘,皇宫里是不是风水不好啊?怎会养出这等蠢钝之人?”
一听这话,淑妃忍不住哈哈笑道:“蠢钝?这你就不懂了。在宫里,只有女人琢磨皇上的心思。你看啊,皇上有三宫六院。长明今后也会有三妻四妾,他每日要应付那么多女人,哪有空琢磨你的心思?”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江槿月只觉得醍醐灌顶,悄悄掰着指头一数,才发觉皇上的东西六宫都快住满了,太子身边也有七八个女人。
就这,他们还嫌不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也不怕后院起火。哦,皇上的后院十五年前就已经起火了。
照这么说,与其嫁给王公贵族,倒不如早些出家。江槿月缓缓地点了点头,仔细一琢磨才奇怪道:“他有三妻四妾与我何干?淑妃娘娘,您别误会了。”
“小姑娘还想瞒过本宫?本宫可是过来人,还看不出来你们两个眼下的情况?”
见江槿月久久不答,淑妃只当她是害羞,不由飘飘然道:“你可不知道,长明小时候生得粉雕玉琢的,任谁看了都喜欢。他自小天赋过人,无论是背诗还是习武,在诸皇子中都很出众。”
听她唠唠叨叨地夸了半天,江槿月只能想到一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知淑妃是怎么想的,闲来无事在这里当媒婆?
她生怕淑妃没完没了,便赶紧叫停,挖苦道:“诸皇子?当时宫里不就只有他和太子吗?矮子个里拔高个罢了,有什么稀奇的?”
淑妃被她噎了个半死,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沉默许久才凉飕飕地来了句:“你可真不识抬举。两情相悦最难得,这是能羡煞旁人的福气。你们既于彼此有意,许多事本该顺理成章,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她是真想不明白,这位江小姐到底在怄什么气。说着说着,她便不自觉地摆出了长辈说教的姿态来。
谁知淑妃苦口相劝了半天,沉默不语的姑娘只慵懒地闭上了双眼,微微颔首,笑吟吟地道了句:“那不如我们这就回王府吧,还去什么临城呢?”
一时间,车厢再无人敢多言半句,耳畔只余不绝的马蹄声与辘辘的车轮声。
真好,清净多了。江槿月舒舒服服地打起了盹,无比惬意。
轩平城,怀王府。
沈长明带着他精挑细选的小玩意们,急匆匆地赶回了王府,片刻也没敢耽搁。饶是如此,待他踏入大门时,天色也已然完全黑了。
更令意外的是,平日里一贯安安静静的王府,今日十分热闹。侍卫和丫鬟们聚集在前院,个个满脸慌张。两个老嬷嬷一个连连跺脚,一个左顾右盼,都是唉声叹气的模样。
这架势,是有人来府上惹是生非?谁敢?沈长明疑惑地看着他们,停下脚步出声问道:“这是做什么?”
心事重重的众人这才注意到是他回来了,忙不迭地站好行礼,躬身道:“王爷,您回来了!”
今日之事非同小可,江小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走得无影无踪,竟无人察觉,甚至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只怕王爷一生气,大家都得遭殃。众人面面相觑,都指望能有人主动将事情言明。
可怜的侍卫长被一束束满含威胁的目光盯到浑身不自在,又见沈长明蹙眉望着自己,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双膝一软跪了下来,哭丧着脸道:“王爷!方才……”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囫囵话来,众人更是个个俯首帖耳,谁也不敢吭声。
沈长明只觉得他们莫名其妙,本就没心思与他们浪费时间,便抬脚朝着后院走去,边走边悠悠道:“没事就忙你们的去吧。对了,江姑娘在哪?”
果然不出所料,他一回来就开始问江姑娘。谁也不知道江槿月去了哪里,这要怎么答?众人登时噤若寒蝉,一个个哆嗦着身子跪倒在地。
见他们这副模样,沈长明怔了怔,心道还真有人敢来王府闹事?是江乘清,还是丞相?亦或是别的人?
“本王在问你们话,江姑娘人呢?出什么事了?”沈长明扫视着众人,越看他们这副胆小如鼠的样子越生气,语气也不自觉地重了许多。
“王爷您别急!江小姐她没事!呃,江小姐走了。是属下失职,还请王爷责罚。”侍卫长咬紧牙关,好容易才挤出这么一句话,说罢便低头耷脑,准备领罚。
其余人也是抓耳挠腮,心中羞愧难当。
“哦。她去哪里了?”闻言,沈长明神色一松,还当她是有事要回江府一趟。
可就算她有什么要紧事,为何不等自己回府后同去?她独自一人回去,万一江乘清给她甩脸色怎么办?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王爷还真是乐观。到底无人敢把这种话说出口,只能齐齐地给侍卫长递了个眼色。
侍卫长自知背负着众人的殷切盼望,只得起身恭恭敬敬地将手中的书信奉上,故作镇定地拱手道:“王爷,江小姐给您留了信,您看过便知。”
信封完好无损,谁也不敢拆。但江槿月一走就是数个时辰,连她身边的丫鬟也不知去向,房中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只留下这一封信,此事怎么看都不简单。
沈长明匆匆展信一看,信纸上的字迹娟秀,内容却极其绝情:星君大人,你我恩情已两清。自此相逢不相识,莫问前世今生事。
望着这两行小字,他心中暗叫不好,顿时面色铁青。江槿月会写下“前世今生”这四个字,明显是已经知晓了过往。
最糟糕的是,他似乎并未瞒过她。她早就察觉到他回想起前世之事了吗?
联想到今日她种种异样的表现,他一时间没了主意,忧心忡忡地跑到后院,推开屋门一看,一切物什都整整齐齐地摆在原处。
她来之前这屋子是什么样,现下便是什么模样,仿佛她从未在这里停留,一切都不过是他的一场梦。如今梦醒了,人去楼空。
心中残存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他整个人木在了原地,愣愣地望着空无一人的屋子。
她就这么绝情,甚至都不愿听他辩解,说走就走?天大地大,千里江山,要他去哪里寻她?离开王城,她几乎无亲无故,她会去哪里?
一时间,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名讳,满脑子仅剩信上的那句“相逢不相识”。
好一个相逢不相识。沈长明苦笑两声,正要转身出门,眼角余光却瞥见妆奁上似乎还有一封信。
他失神片刻,快步走上前去,低垂着头仔细一看。信封上的字迹十分潦草,甚至有些不堪入目,应当是仓促间留下的。
“缚梦?”沈长明望着那两个奇丑无比的大字,已是感慨万千。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缚梦一向不怎么喜欢他,这一次竟偷偷给他留下了线索?看来缚梦与判官一样,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他重振信心,三下五除二就拆开了信。只可惜,信上的内容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映入眼帘的是无比硕大的、几乎占据了整页信纸的三个歪歪扭扭的字——你完了。
四月初一,春风不晚,莺歌燕舞。江南临城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才不过清晨时分,城北集市已是人满为患。
早市一开门,便是人声鼎沸,一眼望去都是熟面孔。百姓们三三两两地支起摊子,离得近的几人互相寒暄着,唠叨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儿。
叫卖吆喝声、谈笑声很快便充斥了整个集市,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派人间烟火的气息。
马车穿过北城门时,昏昏欲睡的江槿月忽然听到人声嘈杂,好奇地掀开帘子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派祥和安逸的景象。
见此情形,她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轻笑着喃喃道:“总算到了临城。一来二去的,路上竟耽搁了那么久。”
下了马车,她同车夫客客气气地道了谢后,便四处张望了起来。走了许久山路,如今看到这些小摊小贩,竟让她觉得无比亲切,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轩平王城。
事不宜迟,须得尽快带淑妃找到她的父亲。她早入轮回,自己也好早些安心,还能多些工夫观山览水。她略一琢磨,走向了街边的面馆。
一大清早的,面馆里人不多,店小二一见来了客人,便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一团和气地问道:“这位姑娘,要吃些什么?咱们家的面可是一绝!”
江槿月沉吟片刻,正巧有些饿了,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问路,便随口应道:“我没什么忌口,你看着办就是。其余人平日里爱吃些什么,你便上什么吧。”
淑妃:“世家小姐都是跟你一样怕麻烦的吗?不愧是大户人家。”
吃食很快就端了上来,店小二还热情地给她介绍了半天自家的招牌,越说越自豪。
这些日子来,日夜兼程的,她本就没怎么歇息,险些被他聒噪死,悄悄地翻了个白眼,低下头去看着碗里的面,越看越觉得这面普普通通,实在无甚特色。
这店小二看着是个爱与人打交道的,江槿月想了想,便随手放下筷子,笑着问道:“这位兄台,我们几个想向你打听个人,不知道……”
“你们几个?”店小二东看西看,甚至还朝门口望了一眼,疑惑地挠了挠头,很快又大大咧咧地笑着答曰,“姑娘,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可是咱们临城的包打听!您只管问就是了!”
见店小二没往心里去,江槿月暗暗松了口气,展颜笑道:“请问兄台,临城可有哪户姓谢的人家?应是大户人家吧。我初来乍到,对这里不熟悉,还请兄台帮忙指路。”
“姓谢?临城的大户人家不多,这姓李的和姓王的倒是有,还真没有哪户人家姓谢。姑娘可是搞错了名字?”店小二说罢,又低头冥思苦想良久,才斩钉截铁道,“我敢打包票,绝对没有姓谢的。”
闻言,江槿月垂眸扒拉着那几根面条,心说看来谢家真是遭了大变故,连这位包打听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倘若谢家人如今并不在临城,自己只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看她满脸失落,为了挽回可怜的面子,店小二只好岔开话题,满脸堆笑道:“我瞧着姑娘眼生得很,不是咱们临城人吧?”
“嗯,我是从轩平来的。”江槿月点了点头,随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