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娘子 第218节
李密望着她:“二夫人身子不便,倒是让你受累了。”语气里带着关心。
只是顾明玉依旧不为所动:“多谢殿下挂怀。”
她放下了手里的饼饵,慢慢坐直身子:“大姐姐婚期紧,过不了多少时日就是添箱,我思量着……”
李密听她肯主动开口跟自己商量事情,顿时脸色松了松,忙道:“你安排就是了,明日让人开了库房挑几件满意的送过去。”
顾明玉却是冷冷淡淡:“多谢殿下,还是不必了,我这里还有不少合适的,我打发人挑了自己送过去就是了。”
李密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一会才皱了皱眉:“你决定就是了。”
顾明玉这才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又开口:“明日打发人去请冰人来,不知殿下有什么……”
她话还没说完,李密却已经皱紧了眉头站起身来,脸色阴沉地难看,盯着她好一会才开口:“不必了,前院还有事,我先去处理。”
再也不与她说一句话,闷闷地出去了。
小菊几人吓得不敢开口,缩着脖子站在一旁,看着他出去了,才苦着脸上来劝:“……王妃这又是何苦,殿下怕是没有那个意思。”
顾明玉吩咐人收拾了碗筷,面无表情:“殿下不能分心,我不能不思量周全,纳侧妃为殿下开枝散叶也是我该做的。”
这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然而里面有多少赌气的成分怕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初夏的月色却是不解人意,一弯月牙半挂在柳梢头,照见了顾明玉的心酸,也照见了顾明珠的“惊喜”。
或许说是惊吓更贴切。
回了郡主府的顾明珠刚刚沐浴完,洗去了一身的疲惫,刚刚擦干的长发也懒得绾起,索性让小葵替自己用缎带束作一束垂在身后,一身家常的襦裳石榴裙,在园子里散了一会步,最后在莲池边的秋千上坐下了。
晚风徐徐,月牙儿在柳树枝头若隐若现,顾明珠含笑听着小葵说着小定礼上的事,说到汉阳郡王府的二夫人听说崔大夫人亲自来下定时,脸色变得很是不好看,还早早找了由头告辞去了的时候,她也忍不住笑了笑。
“……由得她们去想吧,这世上人心复杂,自然会有各种说法,难不成还能一个一个去拦着。”顾明珠看着有些愤愤的小葵,笑着摇头道。
到此时,她已不在意旁人怎么说,日子都是自己过的,不是替别人过的,别人口中的好歹又与她有什么相干,不过是拂耳而过的清风罢了。
阿碧也一旁道:“郡主说得极是,要紧的是把眼下过好,旁人如何无关紧要,何必为了她们那起子心思动气。”
顾明珠笑容畅快,银铃般的声音打破夏夜的寂静:“好了好了,别为了这些坏了我们乘凉的兴致……”
话音未落,却听身后有人道:“为了什么要坏了兴致?”
声音低沉带有磁性,却难掩语气里的笑意,竟然是个男子的声音。
顾明珠吃惊地回头,却看见崔临一身素白大袖长袍拂开垂柳大步过来,清俊的脸上含着笑,眼眸闪亮望着她。
她倒是真的吓了一跳,说不出是惊还是喜,忙忙从秋千上下来:“你,你怎么来了?”
他们如今是定了婚约的未婚夫妻,照着规矩是不能见面的,可他就这样来了,而且不知为何婢女不曾通禀。
崔临看她手足无措的样子,更是忍不住露出笑容来,却是促狭地指了指身后的院墙:“从这里来的,不然怕是见不到你。”
他居然翻墙进来的?!顾明珠目瞪口呆望着崔临,这还是那个风姿不凡的佼佼儿郎崔五郎吗?
第522章 不一样的崔临
崔临看着瞪大眼吃惊地看着他的顾明珠,她微微张开的嘴唇娇艳地如同初初绽放的花朵,卸去了心防的她此刻表情有些呆萌,更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了,他的笑容不由地更深了。
直到发现了崔临脸上的笑容,顾明珠才回过神来,顿时脸上大红,忙忙转开脸去,咬着唇:“你,你怎么来了……”
不是不让见面吗,却是翻墙来见她。
难不成有什么急事?她脸上的火热褪了些,冷静又回来了,抬眼望着他:“可是有什么急事?”
崔临却是笑着向着秋千下的榻席上走过去,点点头:“有事。”
顾明珠黑白分明的眼眸望着他:“什么事,你这样着急过来,必然是很紧要的事。”
崔临却是笑望着她,眼神温柔如水:“见你。”
只这两个字,仿佛是夏夜里微醺的风,吹得顾明珠的心顿时乱了,原本已经消退的火热又爬上脸颊,眼神里也都是慌乱,她不曾想到崔临那样冷清的人,却会说出这样热烈的话语。
可他依旧是风姿凛凛俊秀出尘地立在那里,只是专注的眼神让人心折。
“可,可你怎么……”顾明珠有些结巴,感觉到那目光的炙热,不安中满是欢喜,不敢看他,“怎么会翻墙进来?”
崔临看出了她的不自在和羞涩,笑着看了看四下的景色,不急着就开口。
顾明珠慢慢平复了心情,吩咐阿碧端了青饮上来送到崔临跟前,自己在秋千上坐下:“大夫人在离庄?”
崔大夫人的出现让顾明珠也吃了一惊,虽然崔临让她放心,她也相信崔临一定会安排妥当,但她真的没有想到崔大夫人会亲自来为她下定礼。
崔临颔首:“离庄更为清静。”
却是一句也没有提是如何说服崔家接受这门婚事,又说服太后允准赐婚,对于他用来交换的条件更是只字不提。
顾明珠望着他,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甜蜜感动又有些不安,摆摆手让阿碧几人退到一旁,才开口问道:“那一日你与太后说了什么?”
她没有扭扭捏捏,坦然开口相问。
崔临看着她,看清楚了她眼中不加掩饰的担忧。
“陈留王叛乱一事是卢家所为。”崔临没有回答她,却说起了看似不相干的一件事来,“卢家已经将卢钧那一支交给了大理寺。”
顾明珠并不惊讶,陈留王叛乱的事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倒是蹙了蹙眉:“只是卢家旁支?”
崔临摇了摇头:“郑家与卢家连同朝中不少大臣进言显王殿下,请求太后将玉玺交与显王与阁臣,朝事由阁臣议后奏请显王决断。”
顾明珠已经听说了,她脸色淡了下来:“他们是要太后交出监国之权。”
“郑家进言显王,不可再有吕氏乱国之事,大唐乃是李氏天下,袁氏掌权久矣,对朝政掌控越深越为祸端。”
崔临的话让顾明珠的心一动,望定他:“显王信了?”
崔临也知道顾明珠担心的是什么,叹口气:“马元济任了安南节度使,过不了几日就要离开长安上任去了。”
顾明珠的脸色变了变,沉默了。
马元济是后党的中坚,自太后还是中宫之时,马元济就忠心耿耿,为今日的局面立下汗马功劳,太后也没有亏待他,让他位居一品,几乎可以与顾、郭二人比肩,也是他在先帝病危之时力撑太后,才能保住局面。
可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被显王送去了安南,虽然是一方大员节度使,可是谁也不难看出,显王只怕是要对后党动手了。
崔临看着她:“我答应太后,崔家不会坐视这样的局面。”
这就是代价?
顾明珠有些迷糊,虽然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她却隐约觉得,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虽然太后的确需要世家的支持,可是眼下的局势也不难看出,即便没有这门婚事,崔家不会坐视郑家与卢家坐大,借拥戴显王的机会,想要壮大势力,崔家在这件事上毫无益处,即便追随郑、卢两家,却也只是拾人牙慧了。
所以,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崔临的求亲。
只是崔临不肯说,顾明珠只得咽下疑问。
崔临倒是笑得很是轻松:“这些时日还有许多事要处置,只怕不能时时在胡同口等你了,只能想法子来见你一面。”
胡同口……
顾明珠原本已经恢复常态的脸上又烧热起来,她想起了崔临的马车常常在胡同口停着,像是不经意地与她遇见,便会陪她同行。
她从前只当是凑巧,却也难免有些怀疑,为什么次次都能这么凑巧,可是到这一刻崔临挑明说了,她再也不能装糊涂了。
看着崔临带着点坏笑的脸,顾明珠一时哭笑不得,崔临这副模样只怕也没什么人见过了,谁能想得到,名扬天下的崔家五郎居然私下里还有这样的一面。
可是这一面只有她看到了,顾明珠的心里软软的,如同这夏夜里的风。
夜色深了,崔临起身来:“你有什么事,使了人去西市铺子里,会有人递了消息给我的。”
他来一趟,大概也是想要跟自己说几句话,叮嘱上几句吧。
顾明珠抿着嘴,低头轻声道:“你却要如何出去?”
她唤了阿碧过来:“让人开了侧门,送了郎君出去吧。”
已经入夜了,崔临若是坦然从正门进出,实在是太过打眼,虽然不怕别人说什么,却还是会有所不便。
只是崔临笑着道:“不必了,我原路返回便是了。”
原路返回就是……翻墙?
顾明珠惊愕地望着他,上下打量着:“方才你真的是翻墙过来的?”
可是他衣袍雪白,毫无半点狼狈的痕迹,实在看不出是翻墙进来的,脸上也是云淡风轻的从容,也很难想象他会做这样的事。
崔临笑着:“无妨,你放心。”他向外走了几步,才又道:“西院墙有几处颇为低矮,还是让人修葺一番才好。”
顾明珠一时看着他的背影愣了愣,好一会才哭笑不得地吩咐了阿碧,第二日让人去修葺。
第523章 以德报怨
深宫不知岁月,高高的宫墙隔断了长安城的繁华,也隔断了外面的消息,只有那一枝从墙外探进来的金合欢长得极好。
贤王李裕坐在百福殿的回廊下,抬着头望着那一角瓦蓝瓦蓝的天空,痴痴怔怔目光呆滞,连婢女端上来的青饮都不曾伸手去接。
若是见过他的人此时再看见他,只怕会吓一跳,此时的李裕已经与从前判若两人了。
他身上依然穿着石青色亲王海水云崖蟒袍,只是衣袍不再整洁,皱皱巴巴的衣袍上还有不少污迹,像一张灰头土脸的破布一样挂在身上,头上的银冠已经不知去向,粗粗束着发还有不少散乱在脸便,那张当初俊秀清雅的脸上却是隐隐有些发福,或许是甚少出来走动,看起来更是虚虚的白,教人不敢相认眼前这位就是当初人人称颂的贤王殿下。
他却不曾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似的,只是目光直直望着那一枝金合欢,呆呆坐了好久好久,才开口:“外边是什么响动?怎么那么热闹?”
宫墙外远远传来笑语声声,还有人道贺的声音,更是隐隐能听到炮竹声,噼噼啪啪格外清脆,像是有什么喜事。
他被关在这里太久,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是太后让人挑选了送来的,自然没有人会给他透露消息,也不会告诉他外边的事,他只能每日枯坐在这里,听着外边的响动,猜测着宫中与朝中的情形。
起初他还是抱有希望,日日吩咐身边伺候的人去打听太后的消息,想法子替他向太后求情,想要被放出去,在他心里,毕竟自己是太后嫡出的皇子,即便犯了滔天大错,太后也不会太过苛责他,将他关在百福殿也不过是吓唬吓唬他,小惩大诫罢了。
只是那些人早已得了吩咐,无论他怎么说,责骂或是哀求全都不为所动,只是点头应着,却全然不会照做,他还是被关在百福殿里,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日子。
只是在经历了几次吵闹动怒折腾之后,他始终没有见到太后,也没能从百福殿里出去,那一扇紧闭的殿门再也没为他打开过,他也终于明白了,他恐怕是再也出不去了。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疯狂地想要知道外面的消息,他在盼着圣人驾崩的消息。
太后只有三子,圣人若是驾崩,国不能一日无君,他自认为自己要比显王李密要出色许多,李密不过是个毫无半点机谋的武夫罢了!
如此只要圣人驾崩,太后在万般考虑之下,就会想起他,也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他身边的小宦却不懂他的心思,便告诉了他:“是零陵郡主的小定礼,太后娘娘赏了好些赏赐,都是高丽、波斯刚进贡来的贡品给郡主,外边是尚宫局在送赏赐呢,很是热闹。”
小宦说着,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这些时日以来宫中几经风雨,难得有件喜事,谁都盼着能去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