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方叔的卷宗
熊森皱着眉头问道:“居然还敢对警察下手,我都没听说过。”方叔解释道:“因为担心社会影响,只有专案组和少数人知情,再有就是死者家属了。”
李飞宽慰道:“这么多年都的过去了,坏人说不定早就死了,一个连环杀手,能忍得住十年不作案?”
方叔异常坚定的说道:“他没死,我知道他还活着!”
我小心的问道:“您有什么依据吗?”
“直觉!”方叔说道:“一个多年老刑警的直觉,他这些年一直在窥视着我!”
“我相信您!”武琳说道:“我这就开始准备,如果他再敢作案,我一定把他绳之以法。”
方叔点点头,很欣慰的说道:“这样我就没什么遗憾了。”
武琳对金磊说道:“进数据库把卷宗找出来,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
“我找了,数据库里没有。”金磊在听方叔讲述的时候,就进入数据库搜索,并没有找到卷宗,连相关的内容都没有。
裁纸刀作为一种工具,虽然很锋利,但的很脆,在打斗中很容易折断。除非被攻击到脖子这样脆弱的地方,很难致命。
金磊说道:“有一起类似案件,两名学生在争执中用裁纸刀杀死对方。再有就是治安案件,斗殴中使用了裁纸刀。”
李飞说道:“也就是说真的是十年没有作案!”
我没有他们这么乐观,想的比较黑暗,没有尸体,不代表没有死人。处理尸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换一种模式,就不再引人注意了。
连环杀手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对手法、目标、或者某个环节有近乎于仪式的执着,轻易不会改变。
针对这些共同点进行研究,才可以进行心理侧写等技术手段。
轻易就改变作案手法,如果是真的,更像是报复杀人。
方叔叹口气说道:“恐怕卷宗就没有录入系统,在数据库中根本就查不到。领导们也不愿意提起这件案子。”
这一点我表示理解,警察和犯罪分子达成共识,感觉像是一个污点。
金磊抱怨道:“那还怎么查,连卷宗都没有。”
“我有!”
方叔拿出一把小钥匙,打开上锁的抽屉,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从最下面拿出一个老式的牛皮纸档案袋。
一看就有些年头了,牛皮纸泛黄,磨损的厉害。大概是在没人的时候,经常研究得。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资料,比卷宗里的少不了多少,有一些还更详细,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们了。”
武琳郑重的从方叔手中接过档案袋,说道:“放心,只要他敢再出来兴风作浪,我们一定会把他绳之以法。”
我也安慰方叔几句,这些年法医技术进步巨大,之前没有抓到他,是被他侥幸钻了技术上的空子,现在他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方叔说道:“最好在他动手前抓住他,他一旦作案,会死很多人。”
武琳说道:“今天没有事,我们就开始研究案子。”
方叔还有事要办,离开办公室之前,方叔说道:“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我说道:“您也是一组一员,大家出生入死这么多次,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方叔还是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总觉的裁纸刀杀手的身份不简单。”
“您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武琳追问道。
方叔摇摇头,走出一组办公室。
他要去办手续,还要和熟人聊聊,估计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回来。
武琳打开档案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桌子上。
大部分是照片,还有稿纸写的案件经过,和报案人的口供。
照片有些发黄,武琳把照片收集起来,交到我手上。
我拿过照片一看,第一张就是一名被害者尸体,身上遍布刀口,标尺帖的到处是。死者身上的衣服都被血水浸透。
再往下又是另一具尸体,从周围的环境来看,还不是同一个案子的被害人。
我走到一边,把所有的照片平铺在办公桌上,重新排序了一遍,这样看起来才能发现其中一些细节。
看着第一具尸体的伤口特写,伤口最长不过5厘米,中间张开,就像是鱼儿张开嘴。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伤口并不是很深。
这种伤口只有非常锋利的刀子才能造成,符合裁纸刀的特征。
我把照片看完了,每具尸体上都有上百道伤口,把好好的一个大活人割的支离破碎,非常像是古代一种叫做凌迟的酷刑。
“法医看出什么了?”李飞问道。
“凶手特别喜欢割人的感觉,并且了解人体解构,刀子避过了可以致命的部位,手腕和脖子上一道伤口都没有。”
武琳把看完的口供递给我,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每个凡发现尸体的目击者都很害怕。
现场到处都是血,鲜红的血液汇聚在一起。普通人看到,肯定会吓的够呛。
在这些资料中,并没有提到被袭击的警察,相关的资料方叔没搞到。
李飞看过卷宗,指着上面的时间说道:“这家伙作案完全没有规律,有时候三天之内作案四起,有时候一个月没有作案,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熊森看着照片分析道:“凶手可能练过匕首,用裁纸刀在人身上划出这么多伤口,某些刀口还是连贯的,凶手是个练家子。更有三男遇害,尸体相聚不过十几米。”他觉得自己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综合所有资料,凶手很危险,很难对付。像这种可怕的家伙,很有可能还活着。
也就是说,有很大的概率我们要和他交手。裁纸刀杀手要重出江湖!
“不行,我要去找波哥!”武琳坐不住了。
一旦凶手犯案,警方将更加被动。现在大部分记者都像狗仔,偶尔还是会有一两个特别敬业的,要是被他们挖出来过去的事……
“这事波哥不行,恐怕还要找闫副局,我和你一起去。”
从那天两人的反应来看,他们都是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