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第241节
此时此刻,佟宝珠身着金龙纹的皇后冠服,和康熙并肩站在城楼上。看到庞大的仪仗队伍终于出现在官道的尽头,她目视着前方,小声道:“皇上,他们回来了。”“嗯。”康熙执起她的手,微侧着身子,低声问,“皇后给太子的信里,写了什么?”
“什么时候?”
“最后一封信。”
“跟前面那几封差不多,日常问候的话。”
“朕不信。”
飘扬着各色旗帜的仪仗队伍,像是一条彩色缤纷的河流,朝着这边涌动,越来越近。佟宝珠斜了康熙一眼后,轻声说:“皇上又忘了?不论是君臣,还是夫妻,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彼此的秘密。”
“皇后有秘密?”
“没有。”
“那你刚才说秘密。”
“一封日常问候的信而已,称不上是秘密。可写信,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皇上应该尊重,臣妾的私人空间。”
“皇后总是有道理,朕不跟你抬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康熙笑呵呵道。朕想知道的事,你不告诉朕,朕也一样能知晓得一清二楚。火漆封口而已,能做到拆开后,再完整无缺封上的人,多的是。
你给太子和几位阿哥写的每一封信,朕都先过了目,确认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才让他们发出去。
佟宝珠看着康熙得意的神色,笑而不语。男人啊!常常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认为女人就如他的江山一样,在他的掌控之中。
岂不知,女人大部分时候也许是在装傻装笨装迷糊。
她会不知道,康熙可能会偷看她写给别人的信?她若是不想让他知道的事,就不会走兵部的文书一起送了。
她是众皇子的嫡额娘,有关心爱护他们的责任,也有教导他们的责任。她心思坦荡,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她都不怕康熙知道,也不怕世人知道。
金色的阳光倾洒在街道上,各色盔甲在阳光里反射出层层亮光,浩浩荡荡、绚烂夺目。
典雅深沉的鼓乐响起,奏的是《朝天子》。
佟宝珠转脸,看着康熙笑道:“臣妾为皇上自豪。”
“嗯?”
“这份凯旋入城的荣耀,本该属于皇上。皇上却给了孩子们,其心胸气度,千古难遇。臣妾为有这样的一位郎君,感到无比自豪。”
“哼!”
康熙二十八年八月,皇太子胤礽率领诸皇子以及朝中重臣亲征葛尔丹,大胜而归。
康熙皇帝在神武门迎接,宣诏。
封大皇子胤禔为郡王,赐字“直”;三皇子胤祉为郡王,赐字“诚”;四皇子胤禛为郡王,赐字“雍”;五皇子胤祺为郡王,赐字“恒”。各赏银三千两。
封六皇子胤祚、七皇子胤祐、八皇子胤禩、十皇子胤俄为多罗贝勒,各赏银一千两。
自即日起,皇子以及朝臣见到太子行君臣之礼。
九阿哥站在人群里,看到十阿哥领旨谢恩了,还没听见自己的名字。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听漏了,于是问身边的銮仪卫:“听到小爷名字了吗?”
銮仪卫摇摇头。看着九爷的小脸一会红一会白的,怪可怜,忍不着小声提醒他:“您不是庄亲王家的世子吗?封赏估计在后面。”
九阿哥撇了撇嘴。
不公平!
皇上太偏心啦!
凭什么皇子们啥都没干,又是封爵,又是赏的,还排在最前面。别人累死累活,命都差点丢了,竟然排到后面!
九阿哥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儿,扭身走了。
小爷不稀罕劳什子赏,小爷才不傻傻地站着等了,小爷还是去找个地方,先好好吃一顿,慰劳慰劳小爷受苦多日的五脏六腹。
“哎哟喂,九爷您还真是要溜走。”九阿哥刚离开神武门前面的广场,转进百顺胡同,就遇上了黄忠,“皇后娘娘让奴才在这里等您呢。吩咐奴才,若是遇着您了,请您去坤宁宫。”
“去干什么?”九阿哥应话后,气嘟嘟地鼓起了腮帮子。
“去了您就知道了,反正是好事。”黄忠笑呵呵道,“坤宁宫备的有御龙火锅、金钱吐丝、火烧羊肉串、水晶肘子、糟熘鱼片儿……”
没等他报完菜名,刚刚还打定主意,今日坚决不进皇宫的九阿哥已经转了身,“还不赶快跟上,磨蹭什么呢。”说完,迈着小短腿嗒嗒嗒跑了起来。
一口气跑到了坤宁宫。看到满院的花草,还以为跑错了地方。扭头问:“黄谙达,是这儿吧?”
“除了中宫,后宫哪处院子,有这么大呀?”黄忠气喘吁吁地跟上来应话。
九阿哥围着颗一怀抱那么粗的石榴树团团转,“哇”了一声后,仰头惊叹:“还不到半年,就能长这么大,还结了果子。小爷走的时候,这里还没石榴树呢。”
“半年怎么可能长这么大?半年顶多长一尺来高的小苗苗。这是从白塔寺里移过来的,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呢,坑就刨了两人深。”黄忠扶着石榴树大喘气,“方丈开了光的,吃了多子多福。”
听说石榴树是移过来的,不是几个月就长这么大,九阿哥顿时失了兴趣。扭身往坤宁宫的正殿走,“我们也带了两棵树回来,带着土,不好运。估计过几天才能到。哦,我们带的是梨树,结着梨呢,别看小,甜的很。咬一口,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流。到时候,你把它们栽到石榴树旁边。”
进了殿后,语速极快地吩咐,“先给小爷拿个水晶肘子,再来三大碗羊肉汤,其余的菜也跟着上,全部都端上来。”
佟宝珠回到坤宁宫,太医正给躺在塌上的九阿哥揉肚子,吃得太多,撑着了。
“你们都出去吧。”她对殿内的人扬了扬手。
“臣庄亲王世子爱新觉罗·保泰见过皇后娘娘,诚心诚意给皇后娘娘请安了,祝皇后娘娘万福金安,福如东海。”九阿哥从塌上爬下来,跪地叩礼。
呵呵,看来这是气得不轻啊!
还好有所准备。
佟宝珠从采月手里接过明黄圣旨,朗声道:“皇九子胤禟接旨。”
九阿哥正等着听到“起身”的话,站起来呢。听到“接旨”,虽然不明就里,仍是又跪老实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九子胤禟天资聪颖、勤劳能干、执行力强,在此次征讨叛敌中,屡立奇功。特加封为多罗贝勒,赐‘荣’字,赏银三千两。软此。”
“啊?”九阿哥刚抬起头。又赶紧低下头叩首,欢喜道:“儿臣胤禟接旨,叩谢皇阿玛隆恩。”
“快起吧。”佟宝珠把圣旨递到他手里,笑呵呵道:“你的身份特殊,不能公开封赏。但爵位和赏赐,你皇阿玛一样都不想少你的。”
“噢。”九阿哥重又打开圣旨看,看到“荣”字,心里比吃了甜梨还要甜。荣,是荣耀之意。他懂得!
“你皇阿玛说,此事,暂时是我们三人之间的秘密。你把圣旨收好,放在不被旁人发现的地方。等你承袭了庄亲王的爵位之后,再拿出来。他还说,说不定,到那时候,你自己已经挣得了亲王之爵。那就是双亲王了,大清国独一无二的双亲王。”
九阿哥揣着圣旨,往宁寿宫的路上走时,才琢磨出来他承袭庄亲王爵位,是什么时候。那得等他阿玛去世啊!不不不,他不要庄亲王爵位,还是阿玛好好活着的好。
从宁寿宫里出来,去翊坤宫的路上,他又琢磨出来,皇额娘为什么说要等他承袭庄亲王爵时,再公开他的封爵诏书。
这是怕他阿玛知道了,伤心啊!他现在是庄亲王的儿子,再要皇子的爵位,那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吗?
九阿哥出宫之前,去了趟御花园,悄悄挖了个坑,把刚暖热的圣旨给埋了。他才不稀罕劳什子爵位。明天去内务府,顺利把三千两的银子领出来,就好。
“老九没说老三老四老五是郡王,他是贝勒,这样不公平?”晚上睡觉时,康熙问,“老九可是个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
“没说。”佟宝珠笑道,“接到圣旨高兴坏了。问臣妾,赏银什么时候给。臣妾跟他说,不能由您直接给赏,要寻个名目去内务府支取,他仍旧很高兴。”
“皇后觉得公平吗?”
“皇上决定的事,自是有其中的原因,不必给每个人都解释。”佟宝珠拍拍他的腰,轻声道,“每个人的感受都要照顾的话,多累啊!皇上要懂得放权,要懂得节省力气,好长命百岁的嘛。”
康熙的思绪,原本已经抛锚了,处于将睡未睡的状态。被拍到腰,一个机灵又醒了。这是他和皇后之间的默契,皇后想要他的时候,就会拍拍他的腰。
真不懂事,今日忙碌了一天,筋疲力尽。接下来几日,还要继续忙。那有多余的力气行男女之事。可是......既然皇后要求了,就辛苦辛苦依了她吧。
“别,别......”佟宝珠摁着了他乱摸的大手,“困的很,快睁不开眼了。明天的事,还多着呢。皇上早些睡。”
她没想那事,就是随手拍了一下。
次日,索额图跪在乾清宫里,脱帽认罪,道出他在听闻康熙病重,劝谏太子回京,前前后后发生的事。
“臣年龄大,糊涂了,不配身居高位。请求皇上治罪。”
一番畅谈后,康熙准他辞官,但仍保留他的官阶俸禄。也就是太子说的原官致仕。
同日,准了佟国纲辞官请求,赏位于永平府的园子一处,奴仆五十。
同日,准了乌而滚的求亲。封三公主为固伦荣宪公主,让钦天监择吉时选定出嫁日。
同日,康熙任命陈廷敬为《康熙字典》的总编修,即日起开始修书。
同日,准了八阿哥和九阿哥去各州府收辞书的请求。
喜庆又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中秋节。经过和朝臣们的再三商议,康熙最终决定放葛尔丹以及王后回准葛尔。
葛尔丹面对各种威迫利诱,最终俯首称臣,接受联姻。
如此以来,双方就成了儿女亲家。康熙热情地留他参加三阿哥和四阿哥的婚礼,以及皇后的册封大典。
三阿哥的婚礼因为征葛尔丹误了日子,由原来的七月初九,改在了八月二十九。
三日后的九月初二,是四阿哥的成亲日。
与康熙想象中的,四阿哥成亲礼会比三阿哥的热闹不同。两场成亲礼,宾客几乎一样多,一样的热闹。
甚至四阿哥的婚宴,还比三阿哥的少了几个人。少的几个人均是佟佳氏,说是在三阿哥的婚礼上喝多了喜酒,伤着胃了,不敢再喝。礼物送到,人没到。
只有四阿哥自己心里清楚,早在三阿哥成亲礼之前,佟佳氏和赫舍里氏的几位重要人物,已经在私下里送过他一份厚礼了。比如,佟国维给了他一万两银子的红封;索额图送了一副唐朝韩滉的《五牛图》。
“这八成是你阿玛在背后搞的鬼,不想让老四在朝中太显眼。”康熙哼了一声道,“整个朝堂,就他最滑头。朕最讨厌的就是受耍滑头的人。”
佟宝珠拿着拨浪鼓,逗着三元元,说话:“小十七,你皇阿玛又在说你外公的坏话了,怎么办呀?”
十七阿哥张着小嘴,傻呵呵笑,过了一会儿,挥舞着两只小胳膊奶声奶气地喊:“皇阿玛,抱抱。”
康熙:“……”会说话了?!!!
什么滑头不滑头的,瞬间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赶紧过来,抱起了他的崽崽:“来来来,再叫一声阿玛,阿玛赏你糖吃,倍甜倍甜的糖。”
孩子们是朕的未来,与当下的俗务相比,朕更加看重未来!
太子这次回来,康熙便开始让他协理政务,并下令,那些鸡毛蒜毛的小事,就不用呈上来了,让他和内阁大臣商量着决定。
如此这般,省出了不少时间。
每日中午可以休息一个时辰;太阳一落山,就结束了这一日的忙碌。来到坤宁宫,陪女人逗孩子,过寻常人的日子。
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金秋十月。自十月一日起,各州府系着红绳的贺表,纷纷入京。
江南的双季稻试验成功,第二季丰收在望。
盛京的大豆,今年增产三成;玉米、红薯、花生大丰收。
河南新垦荒地,增加了三千亩。
杭州的海塘增高了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