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综合其它 > 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 > 第3章 攻击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章 攻击机

    3.1 飞上天空的机枪和火炮
    前面讲到,人们发明飞机以后,军事人员首先发现飞机可以方便地侦察敌情,随后开始使用武器担任进攻角色。体型稍大的飞机可以携带炸弹,而体型稍小的飞机则装上机枪,也就是对地攻击机,又叫强击机。
    一战期间的攻击机
    一战期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飞行队,使用飞机上的机枪扫射空中飞行的战机或地面人员、车辆等,但此时飞机上的机枪较为简单原始,更多的情况下,震慑作用高于打击效果。
    1916年6月24日,英法联军为了进攻索姆河的德军阵地,先用大炮狂轰滥炸了7天7夜,150余万发炮弹倾如雨下,希望能将德军一举荡平。没想到狡猾的德军全部躲在地下掩体内,当英法联军信心满满地进入阵地后,突然遭到洞口机枪疯狂扫射,一日之内损失数万兵力。经过此次战役,各国都愈加发现对地攻击的重要性,开始研制专门打击敌方战壕、指挥所、阵地等重要军事目标的机型,攻击机应运而生。
    1917年11月20日,英国和德国在康布雷激战。德军正在全力试图击退英国的坦克和步兵时,头顶上英军的飞机突然呼啸而来,密集而强大的炮火从天而降。遭到天地两头夹击的德军瞬时一溃千里,英国仅用一天就结束了战斗。这种空中机枪就是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出的dh.4攻击机。该机装有1~2挺维克式固定机枪和1~2挺刘易斯式活动机枪,载弹量超过200千克。dh.4速度较快,能有效躲避敌方射击,取得了较好的战场生存率,但却将攻击机引入一个“用速度代替装甲”的误区,使二战中沿此思路发展的攻击机均损失惨重。
    在康布雷吃了大亏的德国人匆忙效仿,将机枪装到cl-3飞机腹部,从11月30日到12月6日,成功压制了英军地面部队,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尝到甜头的德军对攻击机愈发重视,于1918年推出了“容克”攻击机,该机机腹装有2~3挺机枪,可携带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炸弹,机身全部为铝材制造,飞行员座舱周围配有5毫米厚的钢板,防止地面火力击中飞行员。此后,“容克”攻击机经常在距地面几十米的低空向敌方阵地投射大量炸弹,取得了较好的战场效果,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设计较为成功的强击机。
    攻击机的特点
    由此可见,攻击机与歼击机/战斗机、轰炸机都是进攻性战机,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分工。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空对空作战,也就是飞机打飞机;轰炸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地轰炸,也就是向地面大面积投弹;而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空对地作战,也就是飞机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又被称为对地攻击机或近距离支援飞机,也可理解为“空中机枪”或“空中火炮”。
    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以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突破敌方防线,对敌后方指挥机构、交通枢纽等目标实施轰炸和扫射,削弱敌军前线部队的作战能力,在军事上称为“遮断”或“间接支援”;二是在战场上空,轰炸和扫射敌方的地面部队、火力点以及坦克、装甲车等活动目标,通过近距离支援直接配合地面作战。总而言之,攻击机是地面部队的好帮手。
    因此,攻击机并不一定具备歼击机的高空、高速、高机动性,或是轰炸机的巨大载弹量,但需要拥有良好的超低空稳定性和较大的载弹量,可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上起降,做到“呼之即来,打完即去”。同时,攻击机要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不仅能有效突破地面防空,还能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面炮火,因而座舱、油箱等要害部位多加备防弹装甲。总之,低空飞行和装甲保护是攻击机的两大护身符,这也与歼击机的高空高速截然不同。
    随着机载武器的日益发展,攻击机已经越来越少使用射程短、火力弱、命中率低的原始机枪了,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大的航炮、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火箭弹、导弹等,并配有红外观测仪等先进的瞄准设备和火力控制系统,可以全天候高质量执行攻击任务。
    攻击机发展
    二战期间,对地攻击机是一个重要的独立机种。此时,轰炸精准度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即使美国b-17上高度机密的诺顿轰炸仪也较为原始,连b-17使用人员自己也偏爱携带更多的小型炸弹而非少量的大型炸弹。究其原因,一是诺顿轰炸仪仍无法对小型坚固目标实施高精度轰炸,二是满载编队飞行的重型轰炸机在计算飞行轨迹时非常容易受到打击,造成较高的战损率。因此,体积更小、速度更高的对地攻击机携带小型炸弹实施近距离突击成为了更好的选择。而且二战初期地面防空力量并不完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俯冲轰炸机等对地攻击专用机型大放异彩。
    二战结束后,导航和轰炸精度问题逐渐得以解决,但对地攻击机在研制和部署起来较为容易,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做出了不同选择,尤其是一些小国更倾向于小型攻击机。接下来,地面防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对地攻击机进入敌方阵地上空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日益完善的精确制导导弹逐渐代替了攻击机纵深遮断的功能,几乎宣告了重武器近距离支援任务的结束。
    随着战机性能的提升、防空系统的发展和战争面貌的变化,攻击机与轰炸机、战斗机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很多重型歼击机和轻型轰炸机都具备了优良的对地攻击能力。此外,高科技战争中近距离火力对抗也越来越少,对地攻击机作为一个独立机种正走向消亡,对地攻击更多地是由歼击机兼任,攻击机大部分情况下指的都是航母舰载攻击机。
    与强击机和对地攻击机相比,舰载攻击机是我们今天更为熟知的一个词汇。由于海上舰队的攻击能力非常有限,可以从航母上起降的攻击机便成为其进攻力量的延伸,是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的有力武器。而舰载攻击机也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在航母受到空中威胁时实施空中防卫。当代著名的攻击机多为航母舰载机。
    3.2 ju-87:闪击战中的空中炮兵
    在二战初期,德军发起了数次经典“闪击战”,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景象莫过于地面蜂拥前行的坦克装甲集群和天上遮天蔽日的俯冲轰炸机群。这里的主角之一就是德国的主力俯冲轰炸机ju-87,绰号“斯图卡”。ju-87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称为“耶利哥喇叭”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利用强大的风力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厉尖啸,炸弹还没有落下,地面上已经一片恐慌。
    俯冲轰炸开创者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30分左右,三架德国飞机悄悄起飞,从南面迂回到波兰上空。此时的大地一片沉静,机群以离地10米的高度进行超低空飞行,几乎擦着树梢来到迪尔沙铁桥左侧。突然,飞机迅速拉起,留下的炸弹在地面引发出巨大的火球。二战的首次俯冲轰炸攻击就此开始。在几个小时内,德国所有能用于作战的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接踵而至,雨点儿一般的炸弹投向波兰的军事目标,机场、指挥机构和中心被一举破坏,有效协助了地面作战。不久,波兰被迫投降。
    不仅是波兰战役,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都是俯冲轰炸机的主要使用者。顾名思义,俯冲轰炸机以高速俯冲的方式接近敌方目标,一般与地面角度超过45度,然后在近距离上拉起飞机并同时投弹。与常规飞行中投弹的水平轰炸相比,俯冲轰炸投弹高度低,无须安装复杂的瞄准系统或雷达也能达到较高的命中率。但为了实现俯冲轰炸这一战术,飞机不得不减小机体,载弹量和航程都有所牺牲,而且在低空容易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攻击,因此多用于攻击重要的小面积军事目标或移动目标。
    波兰一战使德军对以空军做前锋、装甲兵快速推进的“闪电战”大有心得。其中,ju-87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装甲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德军坦克进攻受挫时,ju-87便应声而到,以准确俯冲轰炸的方式迅速扫清敌方防御。这种“空中火炮”也是二战期间德军装甲部队在“闪击战”中快速推进的重要基础。
    为俯冲轰炸而生
    ju-87于1934年由容克公司研制,1936~1939年在援助西班牙佛朗哥叛军时大显身手,得到希特勒的青睐,各型共计生产约5000架,除德国外,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也曾使用,是人类航空史上俯冲轰炸的经典机型。
    ju-87长约11米,高约4米,翼展约14米。其机翼中后段像海鸥翅膀一样微微上扬,是该机最明显的标志。ju-87采用双人机组,前座驾驶员控制机翼两侧的2挺机枪,后座一名无线电员控制另1挺机枪。机腹中心线可悬挂1枚500千克重型炸弹或2枚250千克炸弹,两侧翼下各挂一枚110千克炸弹或2枚50千克炸弹。机身下方的投弹架专为俯冲而设计:正常飞行时,炸弹由两根支柱平直地固定好;俯冲投弹时,炸弹自身重力将炸弹架下转90度,炸弹越过桨叶旋转面投出。
    ju-87机体为简单而坚固的全金属结构,后期的ju-87d还在关键部位加装了厚重的装甲,使得飞机在俯冲时可以承受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打击。机身前翼梁下装有一堆俯冲减速板,可以80度的大角度向下急剧俯冲,时速高达600千米。其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在不同角度俯冲时提供瞄准参考,赋予该机较高的安全性和轰炸精度,误差达到25米以内,而且俯冲制动器会在释放炸弹后自动启动,从俯冲状态中恢复并攀升。
    然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都偏重俯冲轰炸机等战术轰炸机而忽视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当德国随着战事的发展而丧失制空权以后,ju-87的威力逐渐减退直至丧失,不得不改为运输机使用,直至1945年德国战败后停产。
    西线突击前锋
    1941年,希特勒发起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揭开大幕的仍旧是其惯于使用的突袭。6月22日凌晨,德国空军动用了4个航空队的1300余架飞机,对距离苏联西部边境20~70千米地域内66个苏联机场发起进攻。其中,290架ju-87俯冲轰炸机担任攻击前锋,510架水平轰炸机突袭后方机场,500架战斗机进行低空攻击,另有120架远程轰炸机提供支援。
    在夜幕的掩护下,ju-87飞行员们戴着氧气面罩爬上到4000米的高空,悄悄进入苏联境内,于3时15分左右相继俯冲而下。每架飞机投放了360枚2千克重的sd-2球形炸弹后退出战场。sd-2又被称为“恶魔之卵”,可触地爆炸或利用引信控制在接近地面数米时爆炸,撒布50个大碎片和250个小碎片,杀伤半径达12米。密密麻麻的sd-2如同铺天盖地的油桶扑向毫无戒备的苏军机场,成百上千架排列整齐的苏军飞机瞬时在大火中变成残骸。据苏联文件记载,在截至6月22日中午的突袭中,苏军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超过800架在地面被毁。而根据德方对被占领机场中苏机残骸的统计,苏联损失的飞机数量则超过2000架。
    毫无疑义,此次突袭使苏联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元气。而ju-87的战绩却不止于此。在地面作战中,ju-87为德国装甲部队提供了有效支援,德国坦克长驱直入,很快攻到了莫斯科城下,夺得了西线战场上的初期战果。在接下来的苏德坦克大战里,双方都绞尽脑汁对付敌方的“钢铁猛兽”。为此,德军专门研制了ju-87g反坦克俯冲轰炸机,装有2门37毫米机关炮,以及初速达到850米/秒的碳化钨穿甲弹,成为苏联坦克的克星。由于苏式坦克缺乏有力的空中支援,经常成为ju-87g的活靶子。德军的汉斯乌里希鲁德尔上校驾驶ju-87g,一人就击毁了519辆苏式坦克、150个炮兵阵地、近1000辆其他车辆、70艘舰艇等。
    ju-87的身影活跃在德国出现的几乎所有战场,包括丹麦、挪威、法国、荷兰、比利时、北非、地中海等。然而,ju-87并非所向披靡,它的机动性差、速度慢都成为其致命弱点,在地面防空火力较强时很容易被击中,而在缺乏歼击机护航的情况下更是束手待毙。例如,在1940年夏天轰炸英国本土的不列颠战役中,德国歼击机由于航程不足而难以完成伴随任务,导致ju-87被英国战斗机屠宰,被迫退出战斗。
    3.3 “黑色死神”伊尔-2
    前文讲到,地面蜂拥前行的坦克装甲集群是德军“闪电战”中的经典景象之一,令苏联人在交战初期尝尽了苦头。然而不久,这种地面攻击力就大打折扣,因为苏联推出了一款几乎完全针对德军坦克量身订制的攻击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尔-2。
    辗转问世
    伊尔-2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该机的研制要追溯到1938年,苏联航空工业总局局长伊留申为了提升前线战术飞机的生存能力,提出设计一种带装甲对地攻击机。此时,这种“重装甲机体”的“空中坦克”思路还是一种新思想,但伊留申马上付诸实施,并辞去了局长职务,致力于新机研发,终于在1939年10月2日完成了原型机试飞。
    与众多新生事物一样,伊尔-2的首个原型机也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之处,例如装甲带来的机体负荷与机动性产生了较大矛盾,因此,原型机航程较短,看起来颇为笨重,单发的配置也显得力不从心。然而,苏联空军并没有及时认识到伊尔-2的潜质,先是固执的军方喜欢单座配置而反对伊留申的双座设计,斯大林更是完全没有理会这种单发前线攻击机的思路,竟提出将其改为高空远程轰炸机。伊留申不得不按照领袖的思路进行修改。结果可想而知,以失败告终,而且使伊尔-2的脚步几乎停滞了2年。
    时间转眼到了1941年,苏德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迫使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增加防御能力。相对成熟一些的伊尔-2前线攻击机又被提上日程,但伊留申不得不按照空军要求取消了后座机枪手。伊尔-2于1941年5月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重装甲对地攻击机。
    坦克杀手
    伊尔-2长11.7米,高3.0米,翼展14.6米,最大时速400千米,载重约6吨,配有3挺机枪、2门航炮和4枚火箭弹,弹舱和翼下可挂载400~600千克炸弹。飞机座舱配有55毫米厚的防弹玻璃,机身装甲厚度6~12毫米不等,可承受13毫米机枪的打击。装甲不仅有效保护了飞机,也是承力结构的一部分,使飞机变得更加坚固。机身外部涂装了迷彩,在低空作战时具有较好的伪装效果。
    1941年6月27日,德军以强大的装甲部队组成了钳形攻击态势,将大量苏军合围在明斯克地区,苏军派出3架伊尔-2攻击波布鲁斯科地区的德方地面目标,德国的me-109歼击机奉命拦截。这是德国飞行员第一次见到伊尔-2,他们吃惊地发现,这架新机不仅能弹回me-109射出的子弹,而且在尾翼被打掉后仍能飞行,最终眼睁睁地看着这架满是弹痕的苏联战机飞了回去。
    此时的德国人还是幸运的,因为苏联飞行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和适应。到了半年以后的冬天,一架伊尔-2就能在300~1000米远的距离攻击两辆德军坦克,以至于德国坦克看到这种飞机就匆忙逃窜,反倒进一步将自己暴露出来。尤其是德国坦克部队往往突击速度过快,后方战斗机难以实施有效保护,伊尔-2便高速突入,打了就跑,给德国造成了重大损失。苏联多位飞行员都创下了摧毁60架敌方坦克的惊人战绩。在战场上,伊尔-2经常和坦克和步兵一起冲锋,完全无需战斗机的掩护,苏军称其为“坦克杀手”。在巷战中,伊尔-2也成为步兵和各种工事的噩梦,经常从云中呼啸而出,在建筑之间落下枪林弹雨。
    德军经常抱怨根本无法打穿伊尔-2的装甲,感觉苏联的飞行员根本就是坐在浴盆里打仗,干脆称其为“装甲澡盆”。“黑色死神”也是被德军所赐。
    绞尽脑汁的德国人
    伊尔-2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成为二战期间苏联所使用的主要强击机,被广泛用于低空火力支援地面部队。为了对付伊尔-2,德国人可谓绞尽脑汁。
    德国人先是集中轰炸生产伊尔-2的沃罗涅日飞机厂,迫使该厂在生产了1100余架伊尔-2后,于1941年末被迫向东转移至古比雪夫飞机厂,一度产量低迷。斯大林心急如焚,评论道“红军需要伊尔-2就像需要面包和空气一样”。于是,古比雪夫飞机厂等数个飞机制造厂完全以生产伊尔-2为核心,到了1942年1月,就将日产量恢复到10架以上,而1942年夏天,日产量则超过40架,数以万计的伊尔-2开始从古比雪夫飞出。
    不久,德国人又发现单座伊尔-2后部防护性差的弱点,便集中训练歼击机从后方接近攻击,在10~15米位置处直接射杀飞行员。一时间,伊尔-2战损率攀升。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回到伊留申最初的双座设计,后方增加了射击员座舱,并换装了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和火力更猛的航炮。即使如此,后座机枪手平均参加7次战斗后便阵亡,危险程度远远高于飞行员,苏联甚至从监狱囚犯中招募伊尔-2后座机枪手。
    后来,德军发现一架伊尔-2只能携带4枚100千克左右的炸弹,于是决定使用大规模坦克群的数量优势对付伊尔-2的袭击。1943年夏,德军调集了苏德战场上70%的坦克师以及大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反坦克自行火炮等新型装甲车辆发动攻势。殊不知,苏联已经秘密地研制了一种1.5千克重的超小型反坦克聚能炸弹,落到战车上之后会黏在上面,对着车辆定向爆炸。每架伊尔-2可携带320颗,专门对付大规模坦克进攻。到了1943年5月,苏联已经制造了80万颗这种炸弹,只是一直被雪藏起来而已。在夏天的库尔斯克会战中,伊尔-2面对滚滚而来的德国坦克群,将无数聚能炸弹倾泻到德军头上,定向爆炸烧穿了装甲,诸多新式坦克顷刻间都变成了废铁。仅在7月7日,苏军就用2小时摧毁了敌军270多辆坦克。
    德国的最后一招就是制造自己的“空中坦克”,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伊尔-2并进行仿制。然而,德国根本无法将火力、速度、装甲、机动性等完美地结合起来,伊尔-2的法宝重装甲反倒成为德国飞机的“沙袋”,令飞机重量飙升而机动性大降,完全没有战场竞争力。德国版伊尔-2始终未能问世。
    伊尔-2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对地攻击机,在二战期间产量超过3.6万架,是人类历史上产量最大的有人驾驶军用飞机,堪称“二战精英”,1万余架在战场上折损。到了战争末期,由伊尔-2改良的伊尔-10开始列装,伊尔-2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4 99舰爆与97舰攻:珍珠港偷袭者
    在二战历史中,偷袭珍珠港要算是最为人熟知的事件了,它既因将美国卷入二战而成为战争的重要分水岭,也因其复杂的战略目的和战术方法而为后人留下无尽的经验、教训和遐想。这次改写历史的轰炸主角便是日本99式舰载俯冲轰炸机(简称99舰爆)和97式海军舰载鱼雷/水平轰炸机(简称97舰攻),两者都是日本海军享有盛名的主力轰炸机。
    先进的舰载攻击机
    日本由于地理条件、战略思想的诸多原因,对海军发展异常重视,其二战期间的舰载机型多表现出不输于陆基飞机的超群性能。
    99舰爆,盟军代号瓦尔,由日本爱知航空机会社在德国亨克尔公司的帮助下,以he-70轻型轰炸机为基础改进而来,1939年被日本海军正式列为航母的主力舰载俯冲轰炸机,各型产量约1500架。
    99舰爆长10.2米,高3.8米,宽14.4米,配有一挺可旋转机枪和一对固定机枪,机身下可以悬挂250千克炸弹,两翼可以各挂60千克炸弹,火力强大。该机采用先进的应力铝蒙皮、固定起落架和减阻整流罩,机翼上装有俯冲减速板,因此具有较好的俯冲稳定性,可从4000米高空以70度~90度大角度向下俯冲,将垂直俯冲速度控制在444千米/小时以内,至450米高度后投弹拉起,投弹命中率超过80%,综合性能在当时的轰炸机中堪称一流。
    97舰攻,盟军称为凯特,由三菱重工和中岛飞机公司两个厂家生产。由于在竞标过程中两者不相上下,因此,日本军方于1937年决定同时采用,由实战检验性能。但中岛公司最终占了上风,旗下97舰攻各型共生产了1300余架。
    97舰攻长10.3米,高4.8米,翼展15.5米,可挂载鱼雷、穿甲弹、炸弹等,最大载弹量约1吨,既可在3000~4000米的高空担任水平轰炸任务,也可在100米高度向1000~1500米的目标投放鱼雷,被认为是非常成功和实用的第一代舰载攻击机。该机吸纳了欧美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是日本率先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可折叠机翼、封闭座舱等元素的军用飞机,堪称日本军机现代化的代表。
    扬名珍珠港
    在珍珠港事件中,约130架99舰爆和140架97舰攻参加了2个波次的空袭,是参战飞机的主力,一时间声名大振。
    珍珠港距离日本本土超过6500千米,对于当时的轰炸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数字,因此必须使用航母将轰炸机运载到附近海域。1941年11月26日,日本6艘航母、2艘战列舰、9艘驱逐舰、3艘巡洋舰、3艘潜艇、8艘油船离开千岛群岛,沿偏僻的北部航线向夏威夷岛进发。为了隐蔽行踪,所有舰艇都实施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和无线电静默,终于在12天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珍珠港以北约370千米的预定海域。
    12月8日凌晨6点,第一波次183架99舰爆、97舰攻等飞机离开航母,随时准备应对美军的拦截。其实,美国雷达站也发现了北方大批飞机正在接近,但可笑的是,严重失职的值班人员竟然坚信这是本国飞机,于是日本机群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在7点30分左右抵达珍珠港上空。瞬时间,日军的俯冲轰炸机带着炸弹从天而降,随即鱼雷轰炸机从低空攻击军舰,水平轰炸机在高空再度攻击,无需应对美军拦截的日本零式战斗机也投入轰炸中。原本宁静的珍珠港顿时间硝烟弥漫,一片狼藉。多艘美国舰船燃起熊熊大火,向水中沉没下去。
    第一波轰炸刚停止,第二波次170架飞机尾随而至,打击剩余的军舰。毫无防备的美军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前后2个小时的轰炸使美军2400余人稀里糊涂地丧命,40余艘舰船和300余架飞机遭到毁伤,分别占美国太平洋舰队的50%和70%。而日军仅损失了约30架飞机、55名飞行员和几艘袖珍潜艇。虽然日方有继续攻击的建议,但由于已达到作战效果又担心过多战损,日军舰船于当日下午1点30分返航。后来的无数军事人员都对这个贻误大好战机的错误决策扼腕叹息。如果日军乘胜追击,摧毁美军的机械厂、修理厂、油库、船坞和附近的航母,那么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的时间就绝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半年。
    此外,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为了先发制人,在对美作战中占得先机,从而能够顺利地实施“南下”策略,进攻东南亚国家。从这个角度讲,日本是成功的,而且取得的战果在人类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然而,正如今天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向日本、德国等开战,将强大的美国拖入战争,这对轴心国来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惨淡结局
    除了偷袭珍珠港,99舰爆和97舰攻还参加了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岛海战等诸多重要战事,两者在1941年时都是性能颇佳的优秀飞机,但在战机更新极为快速的二战时期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改型。而且日本资源有限的小国劣势使飞机普遍“皮薄易碎”、“后继无机”,优秀机型也多是昙花一现。
    尤其是作为俯冲轰炸机的99舰爆,对飞行员水平要求极为苛刻,参加珍珠港偷袭行动的飞行员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随着战事的发展和日军的颓败,优秀飞行员所剩无几,护航的零式战斗机数量严重不足,其速度慢、防护力弱的缺陷日益凸显,命中率甚至不足10%,到了战争末期,只能由初出茅庐的飞行员驾驶,成为日本神风特工队的自杀式飞机。
    与此相反的是美国强大的设计力与生产力,使日本飞机总是很快被美机所超越。美制机型往往“真材实料”,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装甲厚实,可靠性更强。历史证明,在珍珠港几乎肆无忌惮的大轰炸也只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了半年。据后来资料分析,即使日本完美地炸毁了美军油库、工厂、船坞等设施,美国也不过多花几个月就能完全补充回来。由此可见,持久战中的资源保障永远是制胜的法宝。
    3.5 令日本望而生畏的sbd“无畏”轰炸机
    sbd“无畏”式是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开发的一种俯冲轰炸机,其中sbd分别代表侦察(scout)、轰炸(bombing)和道格拉斯(dauglass),列装美军舰载机联队的侦察和轰炸中队。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对于战场侦察的重视。而同时期的日本,航母上一般配有相同数量的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机(标准配置为24架),却缺乏足够的侦察力量,很多战场失败也部分归结于此。
    日本海军克星
    sbd来源于美国1934年对舰载俯冲轰炸机的一次统一化方案,诺斯罗普新颖而前卫的单翼方案得到了海军的认可。后来,诺斯罗普被并入道格拉斯,sbd也成为了道格拉斯公司的产品,从1939年的sbd-1一直到1944年的sbd-6,各型生产了近6000架。
    sbd装备了自封闭油箱、防弹挡风玻璃和乘员装甲防护,性能非常可靠,是二战时期美军战损率最低的海军舰载机,也是二战期间失事率最低的机种之一,受到了美军飞行员的广泛好评。同时,sbd具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和盘旋能力,甚至对着以灵巧著称的日本零式战斗机都可以躲上一躲。此外,sbd的机载火力十分强大,且命中率高,仅机腹下方的726千克炸弹重量就为99舰爆的2倍以上,机翼下还可挂载45千克炸弹,前后4挺重机枪对付日本“轻薄省料”的飞机也绰绰有余。因此,sbd在太平洋战场上可谓日本舰船和99舰爆的克星。
    其实,sbd自身也有着无可规避的缺陷。首先,sbd是美国海军唯一一种机翼无法折叠的舰载飞机,这对于航母上狭小的甲板空间可谓是致命硬伤,使航母在载机数量上处于劣势。其次,sbd飞行速度不高,巡航时速比99舰爆低出50千米,在珊瑚岛海战中看着日机起身飞走却无可奈何。然而,sbd出色的战场表现牢牢封住了批判者的嘴巴,其实打实的战绩牢牢树立了二战期间主力舰载机的地位。
    完胜中途岛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越来越急迫地希望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为此,日本于1942年6月4日动用了史上最庞大舰队进攻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中间的中途岛,包括8艘航母、98艘舰船、27艘潜艇、约700架舰载飞机。日军计划佯攻北面的阿留申群岛,在美军出动后由主力舰队夺取中途岛并拦截美军。相比之下,美国拥有3艘航母、23艘舰船、233架舰载机以及中途岛上的约90架飞机和19艘潜艇,虽然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但早已截获了日军电报,做好了应对战备。
    日军第一批飞机攻击中途岛时,并没找到几架飞机,而岛上美军却已经准备进攻日军航母。各种轰炸机不时从日舰上空飞过,大部分都被当时作战能力处于巅峰时期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所击落。日本指挥官南云本已让第二批飞机挂上鱼雷,攻击可能接近的美军舰船,但面对中途岛守军的抵挡,派出的巡逻机又没有发现敌方舰队,决定让第二批轰炸机卸下鱼雷,换上炸弹继续空袭中途岛。半个小时后,南云突然发现美军航母已经逼近,又赶忙让轰炸机重新换装鱼雷,甲板上顿时乱作一团。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批飞机返航准备加油,第二批飞机换装还没有完成,根本无法投入战斗,连卸下的炸弹都来不及放到机库。南云不得不推迟进攻美国航母的时间。而此时,美国的飞机已经起飞了。
    在最初的3个小时攻击中,美军貌似无所建树,炸弹和鱼雷被日军的高射炮和战斗机统统挡在门外,前后数十架鱼雷轰炸机几乎全都被“零式”打了下来。然而,美军的不间断攻击使日军无法集中尽力对付美国航母,几轮下来,大量“零式”不得不返回甲板加油加弹,余下的“零式”也在低空绞杀美军的鱼雷轰炸机,日舰上空出现了大缺口。就在这个当口,空中出现了50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直奔日军的“赤诚”号、“加贺”号和“苍龙”号航母。日军这次再也来不及反应了。一串串炸弹落在了甲板上,准备加油的燃料和来不及放进机库的炸弹起到完美的助攻作用,顿时,三艘巨舰变成了团团火球。
    至此,日军败局已定。但日军仍不死心,跟踪美国飞机找到了“约克城”号航母,成功地投放了3颗重磅炸弹。该航母经过几轮抢修和再攻击,终于沉没大海。但日军搭载飞机的航母“飞龙”号也因此暴露出来,在30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葬身火海。最终战果与最初兵力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军损失了1艘航母、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重型航母、1艘巡洋舰和332架飞机;美军阵亡人数为307,而日军则为数百名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
    经此一役,日本海军从士气到实力都走向衰落,太平洋战场态势立刻发生了扭转。日本的失败与自身的狂妄、作战计划的漏洞、情报的泄露、指挥员的失误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美军取得的最重要战果无疑是击沉了4艘日本重型航母,而将它们直接送上西天的就是sbd俯冲轰炸机,经此一役,“无畏”成为了美国人的英雄和日本人的梦魇。
    俯冲轰炸机的兴衰
    二战期间,德国、日本和美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招牌式俯冲轰炸机ju-87、99舰爆和sbd“无畏”,成为了重要的战争利器。
    那么,俯冲轰炸机是否属于轰炸机呢?答案是否定的。轰炸机,是以空地导弹、航空炸弹、航空鱼雷为基本武器,具有轰炸能力的作战飞机,轰炸机具有突击能力强、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性能高等特点,是航空兵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机种。攻击机(强击机)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海面)作战。二战时期的大部分俯冲轰炸机和舰载轰炸机从作战能力、作战功能方面而言,一般都划分为攻击机的范畴,只是当时“俯冲轰炸机”的称呼一直延续下来而已。
    然而,俯冲轰炸机的生命几乎都集中在二战战场上,从1939年到1945年就完成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如上文所述,二战期间的水平轰炸机瞄准能力有限,而且炸弹很容易受风力影响而偏离预定轨迹,难以有效配合部队对桥梁、碉堡等精确目标的突击行动,而这些小目标往往却是决定地面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俯冲轰炸机的投弹精度优势体现出来,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俯冲轰炸机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俯冲对机身和机翼强度要求较高,结构重量明显高于其他飞机,而且俯冲轰炸机飞行轨迹相对固定,非常容易计算出来,熟悉了之后便成为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的“活靶子”。随着航空工业和对地攻击武器的发展,强击机、战斗轰炸机逐渐也具备了俯冲轰炸的功能,航炮、火箭弹等提升了对地面点状目标的攻击精度,俯冲轰炸机的优势逐渐丧失,这在德国的屡次战场失势中得以充分体现。二战后期,俯冲轰炸几乎只在海战中发挥作用。
    二战后,精确制导武器闪亮登场,代替了粗犷的炸弹执行精确打击任务,俯冲轰炸机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而一去不返了。
    3.6 “鹞”式奇迹:脱离跑道束缚的战机
    “鹞”是世界上首个具有实战价值的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它可以像直升机那样在不大的平地上起飞,也可以在空中悬停、原地转弯,甚至倒退。这种概念虽然没有成为当今战机的主流,但其实现的技术奇迹却是航空工作者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真实写照。
    垂直起降与空中悬停
    在二战中,各国都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敌方机场展开了大规模轰炸,密布的弹坑令各种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无法起降,其破坏力无异于直接摧毁战机。因此,人们开始思索能否研制一种类似于直升机的不依赖于跑道的固定翼战斗机,可以在恶劣的机场条件下或海上舰船完成非常规起降。
    与此神似的另一种期望则来自于歼击机飞行员们。空战中的核心战术之一便是“咬尾”,也就是回避敌机前方的被攻击位置,占领敌机后方的攻击位置。在战斗中苦于你追我逐的飞行员们不禁会萌发一种更为直接的念头,如果自己在被追击的时候能够突然减速甚至悬停下来,让过后面以数百千米时速飞行的敌机,那么自己就可以立刻转守为攻,占据有利位置。
    其实,有一个答案可以将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就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又称“短垂”战机。
    垂直起降这一想法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提出,到了50年代初,法国工程师克尔威布勒将垂直/短距起降的理论发表在航空杂志上,很快得到了英国人的关注。在60年代,美国、西德、苏联、英国等多个国家都对垂直/短距起降机型进行了深入研制,发展出十余种试验机,但真正能够装备部队并具备实战功能的只有英国的“鹞”式攻击机。
    “鹞”式成功
    在英国皇家空军的支持下,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开始实践垂直起降型战机。1960年,第一架原型机实现了空中悬停,并引发了美国和德国的兴趣。1962年开始,英美德三国开始联合进行新机鉴定试验,但美德没有继续进行研制开发,相关试验结果为英国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英国首架成“鹞”式于1966年8月顺利试飞成功,1969年开始装备英国皇家空军。
    “鹞”式实现垂直起降与空中悬停的核心是其“飞马”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有4个可随时调节转向的喷气口,飞机正常飞行时喷口向后,垂直起降或空中悬停时喷口向下,短距起飞时喷口先向后再迅速向下……此外,机头、机尾和翼梢也装有从发动机引气的喷气反作用操纵系统,用于进一步控制飞机姿态,辅助这些特技飞行。
    “鹞”式配有2门机炮和7个武器挂点,可挂载英美等国研制的各类导弹、炸弹、火箭和吊舱。虽然最大速度仅有1.1马赫,但在近距离空中支援时,机动性和战斗力并不输给同时代的双倍音速战机,在中低空战斗中还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也可用于局部防空。据报道,“鹞”式问世不久,美国在6100米以下高度进行了实机空中格斗试验,结果发现,美国现役战斗机经常败下阵来。
    因此,英军非常喜爱“鹞”式攻击机,在20世纪70年代宣称“鹞”式是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后唯一能正常起飞作战的飞机。英军还将其成功配备到“无敌”级轻型航母上,即“海鹞”,使得英国皇家海军不必花费常规起降航母的巨资而拥有固定翼舰载机。
    战场表现
    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英军三个中队10架“鹞”和28架“海鹞”式战斗机远渡重洋,挑战阿根廷军队配备的法国制双音速战机“幻影”3,结果大获全胜。
    传统的咬尾攻击模式真的改变了。在空战中,“幻影”虽然占尽速度优势,但“鹞”式、“海鹞”式战机经常利用喷口转向的方式来个空中急停,跑到“幻影”后面向其发动机喷口发射alm-9l型“响尾蛇”红外空空导弹。此时的阿军飞行员往往会加大马力试图逃脱,正好产生的热能反倒增加了红外追踪的准确度,只能束手待毙。
    更重要的是,马岛远离英国本土,由于政治原因,英国飞机不能在南美沿海国家降落,如果没有了能够垂直/短距起降的“鹞”与“海鹞”,那么马岛战争的历史恐怕要改写。在整个马岛战争中,英军的“鹞”与“海鹞”出动了2000多架次,平均每架飞机飞行约55小时,战备完好率高达85%,以零战斗损失击落了阿军23架战斗机,成为马岛战争的一大功臣。
    与此相比,之后不久的一次险中逃生更是让“鹞”名声大震。1983年6月,一架正在海上进行常规训练的“海鹞”突然发生了无线电通信故障,无法联系上自己的航母,眼看就要断油坠海。突然,飞行员发现海上有一艘西班牙货船,便与船员进行了手势联系,获准后通过垂直降落的方式将“海鹞”安全停到了狭小的货船甲板上。这种未经训练就在货船上降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践恐怕在整个航空史上也是屈指可数。
    其实,除了“鹞”式,苏联先后研制了雅克-38、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美国研制了jsf联合战斗机,有的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但其历史影响无法与“鹞”式相提并论。“鹞”式先后生产了600余架,除装备英军,还出口到西班牙、印度、泰国等国。值得一提的是,“鹞”式是美国进口的唯一一种作战飞机。美国麦道公司还和英国航宇公司联合对其进行了改进(代号av-8b),装备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而且被卖回英国,直至2003年生产线关闭。
    av-8b于20世纪80年代服役,在机动性能、机载设备、武器配置、作战能力等多方面比“鹞”式(av-8a)有了大幅提升,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空中近距离支援的主要机种。
    在1991年空袭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86架av-8b成为美军最接近敌防线的攻击机,被布置在距离科威特海岸不足100千米的战舰上,一共出动了约3400架次、4300飞行小时,在多国部队突入伊拉克雷区等障碍地带时压制敌方炮兵,提供了出色掩护,出击成功率达到90%。
    垂直起降的先天不足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有如此奇妙的性能,为什么美国、德国在当年鉴定时期就放弃了继续研制?为什么没有成为当代先进战机的主流?答案当然是改型战机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在已见的机型中,实现垂直/短距起降功能的核心还是依靠发动机向下喷气来托举飞机。这种方式直接而野蛮,产生巨大升力需要耗费大量燃料,随之而来的高速高温热气流也对喷气管、机体、甚至地面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还要牺牲很多其他性能。例如,“鹞”式就牺牲了速度和航程。在“鹞”式年代,新型战机都已经突破了两倍音速,而“鹞”式只有其一半。更为难以接受的是,“鹞”式的起飞总重受到了很大限制。短距起飞时,“鹞”式最大起飞重量为10.4吨,最大载弹量为3.6吨,作战半径不到420千米。而垂直起飞模式下,最大起飞重量8.2吨,最大载弹量仅为2.3吨,挂弹后作战半径仅有92千米,这个数字简直小得不可思议。
    此外,起降本就是飞机驾驶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步,而“鹞”式具有多种起降模式,需要对喷气口进行相应调节,因此在实践中操作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会坠毁,是一种著名的“索命”飞机。在英国皇家空军的105架“鹞”式中,就有24架因飞行员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初引进的av-8a“鹞”式也多半因意外坠毁,发生了300多起非战争事故,45名飞行员丧生。一个“鹞”式中队刻薄地称其为“寡妇制造者”。后来,美军的改进型av-8b有了更高的安全性,但总体事故率仍高于美国同期其他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配备和驾驶这种飞机对各方都是以一种挑战。
    遗憾的是,数十年的科技进步并没有使上述问题得到明显改观,因此,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也未能成为今天的主旋律。2010年12月,英国最后一架“鹞”式退役,美军的av-8b仍在服役之中,将逐渐被f-35“闪电”2取代。美国正在研制的x-50a“蜻蜓”旋转翼垂直起降试验机进展缓慢……然而,作为一种可用于实战性和独特性的新型飞机起降模式,“鹞”式无疑是航空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战机。
    3.7 a-10“疣猪”:简约的“经济适用机”
    前面讲到,随着歼击机性能的突飞猛进,歼击机已经越来越多地担负起对地轰炸和对地攻击的功能,取代了很多过去攻击机所承担的任务。然而,在如今歼击机林立的时代里,有一种攻击机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地位,该机火力强、命中精度高,能有效攻击敌方坦克、装甲目标和重要火力点,因此成为美国空军现役唯一一种对地实施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专用机种,这就是费尔柴德公司生产的a-10攻击机。
    不可貌相的“疣猪”
    在20世纪60年代,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非常重视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坦克装备水平已经超过了北约国家。而且经过越南战争,美国发现了f-4等新型歼击机巡航速度过快、留空时间不足等问题,在目标辨识、空中掩护等方面还不如老旧的40年代古董机。因此,美国于1966年提出研制一种专门攻击地面装甲目标的机型,具体要求包括短距起降性能好、反应灵活、超低空性能好、载弹量大、杀伤力强、生存力高、结构简单、维护便捷、价格低廉、作战半径大等。
    1972年5月,费尔柴德公司成功试飞a-10原型机,为了纪念该公司前身共和公司在二战期间的名机产品p-47“雷电”,a-10被命名为“雷电”2。a-10于1975年服役,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713架。a-10总研制费用仅为4.23亿美元,单价也只有960万美元(1982财年),这与美军的f系列歼击机和b系列轰炸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a-10长16.3米,高4.5米,翼展17.5米,机身短粗,机翼平直,机身上方靠近机尾处装有两台涡扇发动机,好像从后背伸出的两只大眼睛。乍一看去,a-10显得落后、笨拙,甚至丑陋,仿佛将战机拖回了二战时代,并由此得到绰号“疣猪”(一种非洲动物)。
    除了其貌不扬,a-10的各种参数也相当一般,如最大时速为740千米,与螺旋桨飞机处于同一档次,作战半径约1000千米,在当代战机中都不值一提。但在1989年,a-10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美国4种最为优秀的武器之一,主要标准是“优秀的武器必须有效、可靠,易于操纵、保养,价格便宜,可大量购买,使用时能满足战时需要,鼓舞士气,在战场上要能比敌方的武器更好地完成使命”。由此可见,最贵的武器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或最合适的产品。
    超强实用性
    a-10的取胜之道并不是炫目的参数,而是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稳定的性能、较强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出色的对地进攻能力。
    a-10的尾吊式发动机设计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多种构思。首先,它将机翼下方的位置空了出来,全部用来挂载武器,机翼也对发动机形成了一定保护,使其不易被地面炮火击中。其次,两个发动机间距较大,同时中弹的概率很低,并可以利用垂直尾翼遮蔽排出的火焰与气流,逃避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此外,发动机离地面较远,在简易跑道起降时沙石不会卷入发动机中,降低了对前线机场条件的要求。
    a-10的武器装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2.68吨,载弹量就达到7.25吨,将近总重的1/3,可以用“不相称”来形容。该机共有11个武器挂点可挂载多种炸弹、导弹、汽油弹、火箭吊舱等。机首装有gau-8/a“复仇者”加特林式七管航炮,主要使用专打装甲的强火力燃烧弹、穿甲燃烧弹和能击穿较厚装甲目标的贫铀弹,是战机历史上最为强劲的机炮,使其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
    a-10对地近距离攻击时,极易遭到敌方火力的毁伤,因此在防御方面也是动足了脑筋。该机机体坚固,飞行员座舱周围装有12.7~38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板,内侧还配有防弹纤维,机腹、风扇机匣、主飞行控制设备等主要部位也设置了保护装甲,全机装甲总重超过0.5吨,可承受穿甲弹或23毫米炮弹的直接攻击。油箱内外覆有化学防火阻燃剂,周围的泡棉中弹后会自动封闭,防止燃油外漏,输油管仅有仪表部分暴露在外部,减小被打击概率;其携带的空空导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即便遭到打击,a-10设有两套液压控制系统和一套机械控制系统,足以使飞行员用基本飞行功能完成返航。而且该机在失去一个发动机、一只尾翼的情况下仍能飞行。正是这些细致而有效的元素,使得a-10具有较高的战场生存率,在作战中经常身负重伤还得以安然归来。
    海湾屠刀
    a-10原本是以华约坦克群为假想敌而专门研制的,但直到苏联解体时,a-10也没派上用场,而且f-15、f-16等先进的高速战机、擅于低空突击的武装直升机以及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从理论上已经完全可以代替a-10的各种功能,使得美国空军对a-10非常不感兴趣。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a-10才拿起了真刀真枪,上演了完美首秀。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先后派出了148架a-10进驻海湾地区,总计出动约8100架次,共摧毁了超过900辆坦克、2000辆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炮据点,成为整个战争中效率最高的战机,而自身仅被击落4架。为了解决a-10航程短的问题,美军以距离科威特战区更近的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作为前线机场。而且由于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统严重瘫痪,a-10的突防安全性大幅提升,每次出击平均可攻击4~5个目标,一个双机a-10编队更是创下了1天摧毁23辆伊拉克坦克的纪录。但伊拉克的高射炮还是对a-10造成了较大威胁,其专为坦克量身打造的gau-8/a航炮因无法接近目标而威力大减,所击毁的坦克中有90%以上都是“小牛”导弹的战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的移动性“飞毛腿”导弹发射平台一度让盟军头痛不已。它们平时藏在地下掩体内,准备发射之前快速探出头来,发射完毕后立刻立刻躲进另一个掩体内,因而无法通过分析发射方向实施追踪打击。在发射之前,机动发射架很难被发现,普通的轰炸机、歼击机都因为飞得快而无法锁定缓慢移动的地面目标。与此相比,a-10是个合格的空中巡逻兵,能以低速飞行保持较长的滞空时间,可在距机场500千米左右的位置连续低速飞行2小时,也可以通过空中加油进一步延长航程,能有效发现导弹平台、进行瞄准并将其摧毁。
    这些战果彻底改变了美国空军对a-10不屑一顾的态度,也打消了用现代歼击机取代这种“经济适用机”的念头,并开始对其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虽然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很难见到坦克群滚滚而来的景象,但在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a-10都有着上乘表现,用事实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这些战争的特点之一就是美国依靠强大的装备优势几乎拥有全部制空权,但对方的地面武装依旧强势,对美军地面人员的作战行动构成威胁,此时,a-10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用便凸显出来。2003年4月8日,伊拉克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20天,美军一通空中打击后,装甲部队开始合围巴格达达城。突然,多路伊军使用冲锋枪和火箭弹进攻开往底格里斯河一座桥梁的美第64装甲团,美军被迫呼叫空中支援。很快,两架a-10应声而到,用航炮向街道、汽车、屋顶等地疯狂扫射,伊军在如此猛烈的空中炮火下溃不成军,美地面部队得以顺利推进。
    然而,不对称战争中的近距离对地支援并不是现代战争中的常规现象,因此,a-10并没有发展后继机型。随着美国的战略变化,常态化战争越来越少,军机发展重点满足空军、海军的需求,淘汰a-10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目前仍有26架美军a-10驻扎在韩国。2014年11月17~21日,美国空军一个a-10攻击机中队还被派往中东打击伊斯兰国武装。
    3.8 苏-25“蛙足”:身经百战的空中老兵
    二战以后,苏联也和美军一样更热衷于高速战斗机和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几乎20年没有发展对地攻击机。但得知美军在发展a-10以后,苏联后发制人的思路再度冒出,决定发展一种类似的新型攻击机,即苏-25“蛙足”。
    跟风产品
    在此时的战场环境下,对地攻击机的确有较强的实用性。正如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经历,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在地面战争中的威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空中支援的效果。以空战为主的歼击机速度过快,很难搜寻和捕捉地面目标,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装甲对抗地面近距防空火力。可以说,美国的a-10使苏联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开始打造现代的伊尔-2。
    密切关注美国航空技术发展动向的苏霍伊设计局最先提出研制对地攻击机,也顺利地战胜了雅可夫列夫和伊留申设计局,赢得了军方竞标。但苏-25于1968年开始研制,1975年试飞,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装备部队,可以说比a-10慢了好几拍。
    苏-25长15.4米,高4.8米,翼展14.4米,外形简单平实,不像a-10那样特立怪异,但也完全实现了亚音速、小尺寸、低空性能好的要求。它既可在低空协同武装直升机,又能在战场上配合地面作战,而且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跑道上起降,起飞滑跑距离仅有600~1200米,着陆距离约600米。飞机配有30毫米航炮和8个武器挂点,可携带空地导弹、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燃烧弹、火箭吊舱、激光制导炸弹等,载弹量约4.4吨。
    为了提升战场生存能力,苏-25座舱底部和四周配有24毫米厚钛合金防弹板,可承受50发30毫米炮弹直射而不被击穿。挡风玻璃当然也是防弹设计,发动机有8毫米厚的装甲保护,油箱中有吸震防火的树脂泡沫,即使被击中也不会起火爆炸。战场实践显示,一般的高射机枪对苏-25的重要部分毫无办法,而其他部位即使打得弹孔遍布,飞机也经常能安然返航。值得一提的是,维持该机正常飞行所需的工具可以装在4个吊舱内随机携带,飞机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检修,而且该机发动机可以使用各种燃油,甚至是车用柴油,这虽然大大损伤了发动机寿命,却使苏-25具有超强适应性。
    原型机上阵
    在苏-25的发展过程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它以原型机身份便开始参加战争。
    那是1979年秋天,苏-25正在进行繁复的试飞,但其良好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军方认可。时任苏联国防部长听说后,极富创意地提出“在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真正的战场环境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让这些飞机在伏尔加河上空无谓地飞来飞去?”这个“地方”就是即将爆发的阿富汗战争,第2架苏-25原型机和第1架苏-25预生产型被派往战场。只有2架的原因完全是由于当时实在搞不出更多的苏-25了。
    让原型机去打仗,在人类航空史上几乎是空前绝后的事情。技术人员们紧锣密鼓地将测试设备拆除,换上实战用的武器。由试飞员、设计师、技术人员、地勤人员等组成的近200人大团队陪着2架飞机开赴前线,一向钻研图纸和零件的高端工程师也不得不配备了自卫手枪。
    与平原地形不同,阿富汗的山地环境对近距离对地支援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山区,飞机结束一次对地攻击后不能径直调头飞返,而是得沿着山谷地形继续往前飞,同时山地不断造成的光反射变化不利于航向判断。因此,苏-25抵达阿富汗后便不停进行战场试飞,对着地上的一些大石头模拟射击和轰炸。
    1980年4月下旬开始,苏-25真的披挂上阵,很快便得到了参战人员的认可。5月的一天,苏-25全机挂满了武器,向法拉赫地区一处坚固的山地要塞发起攻击。该要塞利用了复杂的山区地形,轻重火力点都由巨石和混凝土掩体保护,苏军数次空地攻击都没有进展。此前,其他飞机都不能在足够低的位置实施精确打击,地面引导人员甚至担心苏机炸弹落到自己头上,而苏-25的精准度已得到公认,因此,地面观察哨热心地提供了尽可能精确的参照物。随着苏-25隆隆的发动机响由远而近,在数声巨响之中,深埋的要塞被连锅端掉了。
    两架测试机在阿富汗呆了50天,执行了100多次飞行任务,包括40次作战飞行,其良好表现得到了苏联上下一致好评,决定大规模量产。其实,量产的速度并不是苏联高层希望的那么快,但阿富汗的战事比苏联预期得更加漫长。到了1984年,3个苏-25中队已经进驻了阿富汗,前后出动超过6万架次,是出勤率最高的飞机之一,曾创下单机一天出动10次的纪录。苏-25以良好的低空机动性、强大的攻击火力和出色的抗打击能力解决了诸多地面部队一筹莫展的困难僵局,而且一共仅损失了23架,损失率仅为其他飞机的5%。
    小国挚友
    在1985年两伊战争的僵持阶段,伊拉克决定寻找一种能直接加速地面战斗进程的新型攻击机,于是找到了苏-25,在1986年和1987年先后订购了装备2个航空团的飞机。苏-25成为战争中后期伊拉克空军对地进攻的主力。据统计,在大规模战术轰炸期间,伊拉克共实施了1400~1500架次对地攻击任务,苏-25就完成了70%以上。伊拉克飞行员非常喜欢苏-25,称赞说:“法国人的飞机是为阅兵式设计的,而苏联飞机才是为战场设计的。”
    除伊拉克外,苏-25还服役于保加利亚、安哥拉、伊朗、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等20余个国家,其物美价廉、简单实用的特性颇受小国欢迎,并参加了安哥拉内战、海湾战争、厄立特里亚冲突、卡拉巴赫冲突等多个局部战争,可谓身经百战的“空中老兵”。苏-25先后衍生出了出口型、双座教练型、教练战斗型、拖靶型、反坦克型等多种不同改型,产量超过1000架,可谓“人丁兴旺”,家族庞大,直到21世纪还在升级改进中。
    苏-25是近半个世纪唯一一款可以与a-10对抗的王牌对地攻击机。苏联解体后,苏-25与苏-27、米格-29等战机作为主力机型得以保留,但现代局部战争环境决定了专用对地攻击机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结局,因此苏-25很可能与a-10一起,成为对地攻击机的绝唱。
    3.9 机场克星“狂风”攻击机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如火如荼,但北约对抗华约战略思想已经从全面核战争的“大规模报复”逐渐转为以常规战争为主、核战争为辅的“灵活反应”,因此研制了一种能进行空中截击、对地进攻等常规作战任务的新式攻击机“狂风”。“狂风”是欧洲联合研究战机的典范和里程碑,具有鲜明的实战特色。
    独树一帜
    基于成本考虑和共同诉求,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于1969年成立了帕那维亚飞机公司联合开发新机,具体要求包括:起降距离短、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强、机动性好、载弹量大、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可全天候作战等。产品“狂风”于1978年8月成功试飞了原型机,1980年开始服役,1992年停产。
    “狂风”对地攻击机严格完成了最初设定的研制目标,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高、低空速度分别可达2.1马赫、1.1马赫,可在500米距离内完成起降,作战半径约1400千米,最大载弹量约7.5吨,在夜间、浓雾等复杂作战条件下都能执行精确攻击任务,非常适于以多云阴天为主的欧洲北部地区,而且具备卓越的低空突防能力,可在60米以下低空持续飞行。
    “狂风”可携带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核弹、制导炸弹和各种常规炸弹,其中最为称道的便是被誉为三大杀手锏的特色机载武器,包括反跑道炸弹、主动式“天空闪光”中距空空导弹、“阿拉姆”反辐射导弹。
    反跑道炸弹是一种针对华约量身定做的“机场克星”。当时,华约的飞机数量是北约的2倍以上,而集中精力破坏机场则成为削弱这一优势的一种便捷途径。英国皇家空军主要使用jp233反跑道集束炸弹,通常每架“狂风”携带两箱,分先后两个舱,后舱装有30枚25.8千克重的反跑道炸弹,可在跑道上炸出1.5~2米的弹坑;后舱装有215颗2.5千克重的地雷,能探测周边的车辆和飞机,自动引爆。德国还研制了满载时重达4.7吨的mw-1弹药发射舱,内有224个弹筒,可使用反坦克地雷、杀伤地雷、反跑道炸弹和反掩体破坏弹等,并可控制弹药散布在2500米x500米~200米x50米的范围之间,造成密集杀伤。
    “天空闪光”空空导弹在美国“麻雀”3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是英国空军当时主要的一种超视距攻击武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可使用复合制导模式,既可直接攻击目标,也可爬升到1.2万米高空搜寻目标自动进攻,还可利用其“有则打击、无则搜索”的双重任务方式打“头阵”,为攻击机开辟一条安全的空中走廊。
    经过30多年的服役,日渐老旧的“狂风”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大势所趋,据英国皇家空军报道,英国的“狂风”将于2019年全部退役。
    海湾战争的空中突击手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空军共派出约90架“狂风”对地攻击型和42架电子战和侦察型,共计出动2400架次,在“沙漠风暴”行动初期是除美国所派飞机外出动次数最多的机种。“狂风”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反跑道集束炸弹破坏伊拉克机场,并使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攻击伊军防空阵地。
    伊拉克机场是防卫最森严的地方,“狂风”经常被迫采取百米高度以下超低空飞行的方式,在夜间突防到目标上空执行任务。此时,飞行员仅能使用红外显示器观察下方地貌,并集结好攻击编队,在30米左右的高度向飞机跑道、滑行道和备降道投弹,之后迅速脱离。为了配合作战,jp233攻击主要由英国空军完成,而意大利空军的“狂风”则使用mw-1弹药发射舱实施低空高速大面积轰炸,对机场跑道、飞机掩蔽库、坦克、装甲车辆等都有较好的打击效果。整个战役中,共有近百个伊拉克大小机场遭受了各国“狂风”的打击。
    在高强度的“攻坚”任务中,超低空飞行的“狂风”非常容易遭到伊拉克防空高炮和便携式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攻击,8架飞机被击落,是多国部队中损失最多的机型,但初期攻击效果其实并没有预计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jp233和mw-1造成的弹坑还不够致命,伊拉克训练有素的机场抢修队和先进的维修保障设备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修复,而且飞机掩蔽库外经常有2条滑行道,一次攻击难以将其全部摧毁。后来,伊拉克空军干脆将飞机全部放在掩蔽库里,避免升空拦截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多国部队不得不把攻击重点从跑道转移到飞机掩蔽库。为此,英国还专门调来“掠夺者”攻击机作为激光照射器,由“狂风”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实施攻击,终于取得了较好战果。376个坚固的飞机掩蔽库被摧毁,137架伊拉克飞机被迫逃亡伊朗。
    虽然“狂风”与当时的美苏同类战机还是有所差距,但毕竟形成了一种与美苏相似的空中打击力量,对于并不处在风口浪尖的西欧国家来说也算够用,因此一直兢兢业业地担任着空中突击手的角色。海湾战争以后,“狂风”还参加了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诸多军事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2014年9月26日,英国皇家空军多架“狂风”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isis极端武装。11月,意大利也派出“狂风”加入到美国主导的多国联盟,对isis实施打击。
    超低空突防
    “超低空突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歼击机中,与一度崇尚的高空高速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日益完善的防空防空系统使得中空进入敌方领空的飞机很难逃过雷达的眼睛和导弹的追击,而过高的飞行高度(如1.5万米以上)又难以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由于地球曲率作用和地面高低不平等因素,常规雷达很难探测到海拔100米以下的飞机,因此,超低空突防可以“较为安全”地潜入目标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然而,超低空突防不仅油耗较大,速度较慢,很容易受到地面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往往又在夜间进行,对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要求都很高。目前各国也在大力研制低空雷达来弥补低海拔的探测死角。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超低空突防的“狂风”攻击机反倒成了损失最重的飞机,并不是因为“狂风”的性能问题或是伊拉克的火力问题,更多的是多国部队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几乎破坏了伊拉克的导弹防空体系,使得中空飞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这其实是在战场上很难复制的特殊环境,所以不能因此责怪“狂风”。
    3.10 海空先锋f/a-18“大黄蜂”
    f/a-18“大黄蜂”是与f-15、f-16几乎同时发展的一种舰载型攻击机。它设计合理,与时俱进,到了30年后的今天,已经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大黄蜂”家族,成为最为活跃的战机之一。
    舰载万能机
    f/a-18幸运地来源于一次失败的竞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以f-4为代表的二代战机逐渐落伍,从而诞生了三代战机—重型的f-15和轻型的f-16。其中,通用动力公司的f-16是在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作战能力强、价格低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方案”竞标中胜出的,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诺斯罗普公司的y-17。两种飞机都制造了原型机,但经过1年的试飞,y-17方案败北。不久,美国海军提出了舰载机计划,并且不打算重新研制,准备从f-16和y-17方案中直接选一个。这一次,y-17取得了胜利,具有丰富海军飞机制造经验的麦道公司也加入其中,推出了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该机1980年5月开始交付,1983年开始担负作战任务,很快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美军主力舰载机。
    总的来说,f/a-18虽没有什么极度炫目的地方,但它凝聚了美国最成熟好用、可靠稳定的航空电子技术,充分考虑了舰载机的实际需求,非常具有实用性。
    f/a-18停在舰上时外翼可以折叠,翼展由11.4米降至8.4米,有效节约航母甲板空间;前起落架上设有用来弹射起飞的牵引把,后机身下部装有着舰用的拦阻钩,适应航母短距降落的需要;机头右侧上方设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可根据需要增加航程。
    f/a-18具有功能多样且数量惊人的外挂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挂载方式,成就了其身兼数职的“万能机”角色。它的机腹和两侧机翼上共有9个外挂架,载弹量高达14吨。其中,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挂副油箱或武器,一对翼尖挂架可挂载空空导弹,一对外翼挂架可挂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一对内翼挂架可挂载油箱或空地武器,发动机短舱下2个挂架可挂载导弹、激光跟踪器、照相机、红外探测吊舱等。此外,机头还配有1门备弹570发的20毫米六管航炮,总体火力系统相当强大。
    此外,f/a-18非常重视操作性、稳定性,机体寿命设计值高达6000小时,可完成2000次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维修成本低廉,深受飞行员的好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机”。
    助攻利比亚
    1986年4月14日,美国动用了24架f-111轰炸机、5架ef-111“大鸦”式电子干扰机以及30架空中加油机从英国辗转奔袭到利比亚,往返飞行超过10000千米,成功实施了教科书式完美无缺的“黄金峡谷”轰炸行动。整个计划之所以如此顺利,还要归功于美国在行动前使用f/a-18对利比亚雷达站的成功摧毁。
    早在机群出发之前,美军的“珊瑚海”和“美国”号两艘航母已经抵达了利比亚沿海地区,上面部署了f/a-18战斗/攻击机以及a-6、a-7攻击机。在f-111等主攻机群发起正式轰炸之前的6分钟,f/a-18等舰载机分成2个编队已经飞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防空雷达站。它们携带的是专门用来对付雷达站的“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空地导弹,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能不断接收敌方雷达站发出的电磁辐射,从而引导导弹自动飞向目标并进行摧毁。
    f/a-18先是以60米超低空贴着海面飞行,避开雷达的监控,在接近目标时,故意将飞机提升至150米高度,这时候,只要正常执勤的利比亚雷达都会发现敌机来袭。然而,当利比亚防空人员发现入侵编队的时候,数十枚“百舌鸟”和“哈姆”导弹也冲着自己飞了过来。
    利比亚人立刻明白自己已经落入了美军的圈套,匆忙更换雷达频率,试图通过跳频躲过美国的导弹。然而,美国的新型“哈姆”导弹装有专门用来跟踪跳频的装置,连利比亚的“萨姆”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频率也在美国的掌握之中,结果,利比亚防空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的跳频无济于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共5座雷达站被摧毁。见此惨状,其他一些雷达站被迫关闭,利比亚防控体系基本瘫痪,“黄金峡谷”的轰炸机大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行动了。
    此时,吹响这次大战前奏的f/a-18“大黄蜂”刚形成作战能力不久。而一个月前首次战场亮相,是在同样针对利比亚的“草原烈火”行动中利用“哈姆”反辐射导弹打击利比亚的萨姆导弹基地。
    与时俱进
    f/a-18能在近30年的服役时间里长盛不衰的另一个法宝是它的与时俱进。从首款f/a-18a“大黄蜂”开始,f/a-18就不断地改进改型,不断吸纳美国更先进的航空技术,先后发展了f/a-18c/d“夜攻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f/a-18g“咆哮者”、f/a-18i“沉默大黄蜂”等。
    到了f/a-18e/f,飞机继续保持了出色的机动性和近距离空战性能,但体型变得更大,动力装置、载油量和作战半径进一步提升,最大起飞重量从23.6吨的中型战斗/攻击机水平上升到近30吨的重型战斗/攻击机水平。此外,飞机换装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可执行的任务更为多样化。更重要的是,f/a-18e/f的制造工艺非常先进,虽然尺寸大了约25%,但零部件数量却少了42%,大幅降低了生产保障费用。仅所需维修人数就是海军其他飞机的一半以下,维护成本低得可观。
    同时,f/a-18e/f还进行了诸多巧妙设计,具备了优异的隐身能力。例如,在座舱玻璃上镀有铟锡氧化物薄膜,使雷达波或激光能量不能穿透座舱盖到达座舱内部的各种平面;进气口截面有一定前掠角,迎面射入的雷达信号能直接进入发动机并被直接反射出来;将天线完全收入天线罩内,去掉了天线驱动系统,并将起落架舱门改为小圆面舱门,大大减小了雷达反射面。f/a-18e/f雷达波反射面积仅有1.1平方米,仅为f/a-18c/d的十分之一,与f-16相当。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f/a-18e/f首次随航母出征,但成为了最繁忙的战机之一。人们经常可以从新闻画面中看到该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的景象(多数为战前适应性训练)。f/a-18e/f不仅忙于空战和对地攻击,还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特种任务。例如,3月24日,一架f/a-18e/f在纳西里耶上空利用自己携带的空中加油吊舱为一架武装直升机实施了空中加油;3月26日,f/a-18e/f凭借着雷神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先进战术前视红外吊舱,冒着猛烈的沙尘暴起飞攻击,而此时缺少该吊舱的f-16、f-117等战机均无法执行任务。f/a-18e/f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为其赢得了“倒萨先锋”、“杀人蜂”的美誉。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大黄蜂”真正实现了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各型产量已经超过1400架,不仅在这些年来的美国海外作战任务中一直担当着主战先锋,还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科威特、芬兰、西班牙等国,成为军火市场上的宠儿。“大黄蜂”的“经济适用”屡次战胜了美国新机研制方案的风险与成本,大有霸占美军航母之势。据报道,“大黄蜂”将一直飞到2025年。
    3.11 法国“超军旗”:以小博大的奇兵
    提到现代舰载攻击机,除了美国霸气十足的f/a-18“大黄蜂”,法国的“超军旗”也为人津津乐道。相比其他战机,“超军旗”的名气既不在于它的装备数量,也不在于它的先进技术,而是源于其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携带“飞鱼”导弹击沉了“谢菲尔德”号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取得了首个空对舰导弹的实战胜利。
    小国小机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轻型舰载机,由过去达索公司的“军旗”舰载机改进而来,1978年开始交付部队。以法国的地域环境和军事需求来说,在舰载机方面既不需要超强的攻击性,也不需要庞大的装备数量,因此“超军旗”属于不折不扣的小巧玲珑型战机,前后只生产了85架。
    “超军旗”长14.3米,高3.9米,翼展9.6米。为了节约航母甲板空间,飞机翼尖可以向上折叠,将翼展缩小为7.8米。该机配有2门机炮和5个外挂架,最大载弹量仅有2.1吨,理论上可执行对地/海攻击、防空、侦察等多种任务,但实际上,受到机载设备和武器种类的限制,一般只是在右翼挂载1枚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左翼使用一个1100升副油箱进行平衡。阿根廷攻击“谢菲尔德”号时使用的就是这种挂载方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了新一代空空、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并从美国引进了“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超军旗”有了更多的武器配载方案,可以实现更多用途。此时,法国开始对“超军旗”进行设备更新和延寿改装,希望能够服役到2005年。但到了2005年,准备换岗的“阵风”舰载攻击机还没有全部到位,因此,“超军旗”依旧在空中飞行。
    马岛战争中一鸣惊人
    前面提到,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为了彰显作战决心和实力,于4月29日利用超级“空中加油接力”实施了人类史上最远奔袭,“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起飞,经阿松森岛,轰炸了阿根廷斯坦利港的军用机场。5月2日,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又被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所秘密跟踪击沉,1000余人葬身鱼腹。愤怒的阿根廷人精心制订了一个反击计划,目标就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该舰耗资2亿美元建成,于1975年2月服役,全长125米,舰上备有反潜直升机和22枚舰空导弹,可对高空或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另配有1座114毫米主炮、2座20毫米机关炮和1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构成海陆空全方位的打击力量,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5月4日上午7点50分,阿根廷的“海王星”侦察机正在天上巡逻,突然捕捉到“谢菲尔德”号的雷达信号,此时该舰正在驶向马岛北部水域。经过迅速确认,阿根廷立刻决定实施攻击。不到10点,阿方3架“超军旗”飞机携带着2枚“飞鱼”导弹起飞,在贴近海面的雷达盲区以超低空飞行接近“谢菲尔德”号。
    之所以仅仅出动如此几架飞机,是因为弱小的阿根廷实在无力拿出更大规模的编队了。阿根廷自1864年以来就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英国虽然已经光辉不再,但国家实力、武器装备、作战编成、战技术能力都高出阿根廷几个量级。阿根廷也算是花了血本,从法国购买了数量有限的“超军旗”和“飞鱼”导弹,两者单价分别为1200万美元和20万美元。其实,“超军旗”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在舰载机里面实在也不高,只是对阿根廷来说有些贵而已,换了f/a-18大黄蜂可要贵出几倍。而阿根廷原计划购买的14架“超军旗”和14枚“飞鱼”,在此时只交付了5组。
    此时,海面有6米高的巨浪,使“谢菲尔德”号的雷达屏幕上雪花一片。为了避免干扰,舰长干脆关闭了雷达。“超军旗”也在浪尖上穿行。到了“飞鱼”导弹射程之内时,1架“超军旗”冒险拉升,测量出敌方军舰的准确位置后再快速降下去,数据传入了“飞鱼”导弹系统。转瞬间,2枚“飞鱼”夺路而出,其中一枚因英军电子设备干扰错过了军舰,而另一枚则冲进了舰内,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团火球从内而起,“谢菲尔德”号陷入一片火海,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
    无论有多少巧合,但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空对舰导弹击沉舰船,也是英国二战以后首次损失大型舰船,震惊了英国和全世界。不仅如此,在5月25日,“超军旗”再次使用“飞鱼”导弹误打误撞击沉了英国特遣舰队的“大西洋运输者”号。原本平平的“超军旗”和“飞鱼”声名大振。马岛前线的英国官兵顿时成了惊弓之鸟,有时甚至把鲸鱼当成敌方潜艇而发射导弹。
    击沉“谢菲尔德”号可以说是以小博大的奇袭结果。要不是有此建树,“超军旗”也不会达到今天的知名度。后人禁不住感慨,如果阿根廷在开战时接受了所有订购的14组飞机和导弹,恐怕英国的损失要更为惨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