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 第12节
任由外面吵翻天,陈江林也没有丝毫出去看热闹的想法,盖上被子,缓缓进入了梦乡。次日一早,陈江林照旧早早出去摆摊,等他收摊回来,才被李婶儿抓到补了昨晚的瓜。
昨晚孙二妮和男人被双双抓获,孙二妮平时本就打扮的妖妖俏俏的,三四十岁的人了,天天打扮的跟大姑娘似的,不少人私底下都觉得孙二妮不端庄。
这回抓到孙二妮偷人,那是一点没觉着奇怪。
倒是那个男人,让一众人意想不到。
男人是家属院出了名的老实敦厚,妻子也是个老实内向的人,夫妻俩在家属院邻居的印象里,就是一对再老实不过的夫妻。
谁能想到这么老实一个人,能干出这种事情呢。
李婶儿啧啧称奇的同时,不忘又踩一脚孙二妮。
“这回她孙二妮干出这种事,老陈肯定不会再偏着孙家那头,等你爸妈俩人的正式工名额拿回来,你就别出去摆摊了,正经在汽水厂上班,可比摆摊舒服。”
李婶儿热心的替陈江林打算着,陈江林也道了声谢,却没说不摆摊的事儿。
陈江林见李婶儿迟迟不让路,明显还有话说,便主动问起。
“李婶儿,您也算我长辈,有什么话您直说就是。”
李婶儿不好意思笑了笑,吞吐半天才道:“那我就说了,诶,你也知道,我娘家侄子打算在城里寻摸个对象,但他自己又没有城里户口,要是有个城职工的身份,相对象多少也容易些。”
原来李婶儿是看上他家剩下的那个正式工名额了。
李婶儿是想着,陈江桥要读书考大学,另一个正式工名额与其白白浪费,倒不如利用起来,多少能有点收入。
虽然陈江林一开始就打算把父母两个正式工名额卖掉,面上还是要假装思考一下。
李婶儿怕陈江林年轻想不明白,仔细替他分析道:“我听说江桥在学校成绩不错,是个大学生的好苗子,将来他的工作是不用愁的,你们家又是现在这个条件,要是卖掉一个正式工名额,等江桥考上了大学,也不用担心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了。”
“我知道李婶儿是为我们着想,就听李婶儿的吧。”
李婶儿一口气松下来,顿时喜笑颜开,“江林啊,李婶儿还真要谢谢你,帮了我一个大忙了,你放心李婶儿肯定不会叫你们吃亏。”
李婶儿一高兴,又跟陈江林说了陈光云家发生的事。
听说陈光云跟孙二妮闹了一晚上,今早上还有人听见屋里在摔摔打打的,孩子都吓哭了。
陈江林只是听着,也不发表什么意见。
正好陈江月兄妹三个出来,准备去学校,陈江林叮嘱他们路上小心,李婶儿见状,也就不打扰他们兄妹说话了。
第18章
陈光云那头,本就因为孙二妮苛待江林兄妹几人的事,对孙二妮生了嫌隙。
现在又得知孙二妮给自己的头上带了一顶大绿帽,那是恨不得直接弄死孙二妮和她的姘头。
联想到平时,总有人说女儿姗姗跟他长得不像,怀疑的种子就像是藤蔓一样,在陈光云的心底蔓延开来。
陈江林并没有特意关注陈光云和孙二妮夫妻的事情,他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次日就是休息日,陈江林再次去了一趟丁家洼。
这次依旧没有带陈江月兄妹三人,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还从随身厨房里拿了肉带上。
乡下人除了过年的时候杀猪,平时都舍不得买肉。
何况过年时杀猪,大部分都是卖了换钱,家里只留一点,全部都做成腊肉。
因为搁得住,也比较经吃。
不管搭配什么,都特别香,当然最佳搭配还是炒大蒜叶或者白菜苔。
只是腊肉到底盐分多,老人家还是少吃一些。
陈江林特地带了一块里脊和一只猪后蹄,猪后蹄肉少,特别适合炖汤。
不像猪前蹄肉多肥厚,多用来红烧或者卤。
这回陈江林下了车后,熟门熟路的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外公外婆家。
俩老人日常就是在家照顾鸡鸭和两头猪,没事就编竹筐、纳鞋底,顺便看顾一下孙子们,基本上不会出门。
陈江林骑着自行车一路过来,远远就看见在院子里干活的赵和平和王秀英。
“外公、外婆。”
赵和平和王秀英听见这一声,立马抬起了头,四处找起来。
能喊他们外公外婆的,除了江林兄妹四个,再没别人了。
“江林来了。”
王秀英看见陈江林到了门口,惊喜的放下鞋底,赶紧去开院门。
陈江林推着自行车进入院里,外公赵和平也放下了编了一半的竹筐。
“你一个人来的,江桥他们呢?”
赵和平还惦记着上回陈江林走的时候,说下回再来会带上陈江月兄妹三人。
陈江林把后座上的东西拆下来,回道:“在家学习呢,马上期末考了。”
赵和平点点头,“学习重要,等放寒假再带他们来也是一样。”
王秀英道:“还是江水、江月念书认真,家里这几个,一放假人都没影了,不到吃饭睡觉,你都见不到他们人。”
赵和平道:“城里学校都抓得紧,哪像咱们镇上学校,老师就那么几个,学生一多也管不过来。”
“学习也不能光靠老师监督,也看学生自觉,家长也不能不关心,”陈江林说着,把猪肉往屋里拎,“我早上去市场买了一个猪后蹄,到时候拿黄豆炖个汤,马上天冷,您二老也要注意身体。”
王秀英见陈江林又拿东西上门,连忙说不要,“带回去给江桥他们吃,我跟你外公不用你惦记,上回才拿那么老贵的东西来,这回又买,你钱多烧得慌吶。”
“外婆,我现在拿着工资呢,我手里头有钱。”
陈江林把东西放到桌上,转身看着二老,“往年都是我爸我妈孝敬你们,现在她俩都走了,也应该我这个当外孙的顶上,您二老也不用替我心疼钱,我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要是实在困难,我也就不上门了。”
“你这孩子,就是困难才更要上门,不然要我跟你外公做什么。”
王秀英顿时有些哽咽,陈江林的话让她想起了之前大半年都没看见过大外孙的上过门的事。
原本她跟丈夫还以为是大儿媳的话,让江林兄妹几个心里生了疙瘩,所以才不肯上门。
现在想想,这大半年里江林还不知道在城里怎么吃苦呢。
“外婆,我现在好着呢,江水都胖了,下回我带来给你瞧瞧,保管你都认不出了。”
陈江林连忙转移话题,免得再把俩老人眼泪招出来。
王秀英没再说让陈江林把东西带回去的话,既然是外孙孝敬,那她就接着。
赵和平问道:“是不是面粉吃完了?你小舅家还有不少呢。”
陈江林忙说不是,“家里还剩不少,这次来主要想让外公帮我打听打听,谁家有石磨盘,我想买一个。”
王秀英不解道:“你买那玩意儿干啥,你又用不上,买回去还占地方。”
“我打算在家自己磨点豆子,早上给江月他们三个煮豆浆喝,剩下可以做豆腐,还能当盘菜。”
“你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跟你妈一个性子,你要是想喝豆浆,难不成城里没地方买?别浪费钱了,别买回去用不了三天就想扔了。”
王秀英以为陈江林是突发奇想,便劝了几句。
“那玩意儿死沉死沉的,用起来很费力气,有这个磨豆子的功夫,还不如花点钱去外头买呢。”
陈江林没说是为了摆摊卖铁板豆腐而买的,只说有用。
赵和平倒没劝陈江林不要买,在他看来,这就跟孩子看上什么玩具一样,稀罕一阵子也就丢开了。
既然外孙想买一个,那就给他寻摸一个。
“大石磨盘你也用不上,那个推磨的木头架子要挂在房梁上,你们城里也没房梁,我去问问谁家有小石磨。”
赵和平和王秀英夫妻俩分头出去,往有石磨盘的人家问有没有小石磨。
说来也巧,刚好隔壁李老头家就有一个。
李老头的老伴儿生前是个巧手,什么吃的都会做,那小石磨还是李老头特地找人打的,老伴儿去世,小石磨也就闲置了。
赵和平说自己外孙想买回去用,李老头一听,笑了声说:“这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大外孙喜欢,就拿走吧,咱俩多少年邻居了,还说这个,放家里也是堆灰,直接拿去吧。”
赵和平也不喜欢白拿人东西,想着回头把江林上回带来的什么肉松,到时候给老李头分一点。
那可是好东西,上回他喝粥的时候放了点,连粥里头都带了肉味儿。
把小石磨拿回家,赵和平特地还让王秀英洗了一遍。
“这个大小正好,你拿回去也不占地方,要是不用了,往床底下一塞就行。”王秀英说道。
洗好的小石磨放到院里晾晒,祖孙三人在院里聊着天。
没一会儿,下地干活的赵建国和赵建民夫妻也回来了。
苏小芳倒没像上回一样,上来就阴阳怪气,不过态度属实算不上热烈。
王秀英看见两个儿媳妇,吩咐道:“今儿中午大家一块儿吃,就别分开烧了,江林带了肉来,在桌上放着,你们妯娌俩商量着做吧。”
苏小芳本来沉下去的脸,在听到陈江林还带了肉来,顿时阴转晴。
第19章
“知道了妈,我和小玉的手艺您还不放心,保管让江林吃好。”
苏小芳笑呵呵的拉着妯娌孙玉的胳膊,俩人往后院厨房去准备做饭。
赵建国和赵建民二人也问了问陈江林在城里的情况。
不管小时候再亲密的姐弟,各自成家后,总有个亲疏远近,哪怕是舅甥,也比不过亲儿子亲。
陈江林只说了一切都好,赵建国和赵建民兄弟俩就不再开口了。
赵和平见气氛有些冷下来,就牵起话头,“都这个点了,几个孩子还在外头玩,江月、江水他们哪怕放假,还在家里自己学习,你们俩别成天就知道倒腾地里的事儿,也要关心关心孩子,会念书将来才有出息。”
赵建国回道:“爸,小虎跟小海的成绩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他妈也没什么文化,就是想关心也没那个能耐啊,也就小娟学习好一点,可她是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