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另外两位是金日磾和上官桀,这三位臣子共同辅佐幼主,统理朝政。像这样的托孤其实相当危险,一个做不好就可能让整个国家落入奸臣的手中,甚至是直接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事实上虽然没有发生江山易主的情况,但是国家的实质最高领导人也已经不再是汉家的天子。
汉武帝计划中三人互相牵制,可以维持时局的稳定。而他去世后也的确如此,霍光和金日磾互相多有谦让,朝堂上一派欣欣向荣。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能算得了人心,却算不了人命。金日磾辅佐幼主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使得原本稳固而互相谦让的三角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上官桀不服,起初他是比霍光官职更高的存在,那霍光凭什么成为那个主揽大权的人?在汉昭帝十三岁那年,他和桑弘羊等人策划了一起政变,向汉昭帝谎称霍光叛变。
好在咱们小刘虽小,但是聪明还是一等一的聪明,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并成功镇压了这一次兵变。
自此,霍光成了活到最后的一人,也成为了汉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可惜汉昭帝只活了二十年,就黯然退场,而且没有留下子嗣,继承人的挑选,就成了诸臣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原本诸位大臣的意见是依照制度,先选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广陵王。霍光看不上广陵王这个当年就不被汉武帝的儿子,选择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登基了才发现这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庸皇帝。
于是霍光直接把他给废了,然后在一众可选的继承人中,挑出了我们的汉宣帝,刘病已。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霍光的大权在握。他甚至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君主的废立——能做到这个地步,他本人的取而代之是完全有可行性的。
此时大汉的存亡就完全依赖于霍光的个人素质与对汉室的忠诚度。
汉武帝赌赢了,霍光一直到去世,都在做汉家马车兢兢业业的执鞭人,基本上没错什么对不起汉武帝这份信任的事情。
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隐藏的制度性祸患,大司马在执掌内朝这个事儿,当顶上的皇帝是汉武帝、汉宣帝这样具有霸道风度的君主时,确实不失为一项良好的政治制度,但是这太依赖于君主的个人能力了。
没有哪个朝代能保证自家代代都是明君,这也是封建皇权家天下埋藏在骨子里的弊端。
你看,在汉武帝百年之后,还是使得政权被外姓人撺掇,迎来了西汉的覆灭。】
“西汉的覆灭”一句话说出来,一下子满花园一点儿议论声都没有了,整个花园几乎能听见一片叶子落在地上的声音。
对于正处于朝代中兴时期的君臣们来说,这几个字怎么看都觉得陌生而遥不可及。
打跑了匈奴,压住了地方豪强,减免了赋税,大汉怎么还会灭亡?
听天幕的语义,还是被外姓人盗走的。
这是一种何其不争的死法!
“到底是何人?”汉武帝喃喃道。
他的话语被弹幕系统捕捉到,再次发到天幕直播间里。
弹幕对这位“热衷于cos汉武帝反应”的豪爽西安大哥很关注,立刻满屏幕都是哈哈哈的字效。
[报告大哥,是王莽!]
[再报告大哥,是王太后的侄子王莽!]
[再再报告大哥,是您玄孙的皇后的侄子王莽!]
[哈哈哈,楼上这也太坏了,你这是给王莽穿的啥色的内衣都要扒给汉武帝啦!]
[王莽:真的谢,我处心积虑全被你们毁了嗷。]
直播间的观众们只是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哪里知道这“vip汉武帝”背后,是隔着两千年的真正的汉武帝。
汉武帝正在命人将这些有用的弹幕也通通记下来。
“朕的好玄孙……好,竟又是个太后干政的结果。”
他曾祖父的皇后也干政,可吕后干政起码把江山治理地井井有条,还还给了刘室。而这王太后是真的狠啊,直接把江山拱手送给了自己的亲侄子!
汉武帝愤愤地想着——不过他这些心声如果那位王太后听到了恐怕也要原地吐血三升。
王太后:这可不怪我啊!我扶他做大司马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会撇开我直接去当皇帝啊!
【继续说回汉宣帝,此一人身上,集合了汉武帝和汉文帝两个人的影子。
一方面他对民众施行仁政,励精图治,减免赋税,另一方面,他继承了汉武帝的志向,手腕果敢,严厉打击地方豪强,对外将匈奴彻底征服,为汉匈之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昭宣中兴”的尾声,无论是国际上的地位,还是治内百姓的生活,西汉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盛世高峰。
汉武帝的霸道政治和儒生推崇的王道治国理念,在汉宣帝的手里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是其政治理念的缩影。
儒生向往王道政治,在他们眼中,“昭宣中兴”的“霸王道杂之”还不够,汉宣帝的统治还是太霸道了。
——可不得霸道吗,只有如同汉武帝、汉宣帝这样把权力牢牢把握在,才是最正确的。
否则,儒家光是凭呐喊的浪潮,也能让你怀疑人生。】
这话一出,现在警铃大作的轮到在场的儒生博士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