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进

    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进
    话一出口,张四维从下意识中恢复过来,自己先忍不住笑了。
    “游七,对,还有一个游七。张相写信给老夫,托我捞人。可是不疑啊,当下这个情况,我们尽人事就好了。”
    沈一贯担忧地说道:“凤磐公,学生担心,张相会不会怪罪我们?”
    张四维不在意地说道:“怪罪我们什么?没有打着他的旗号把游七捞出来?
    我们都是闲杂官员,无权无势,下面的人谁认我们?想从鱼鹰手里捞人,老夫的分量不够啊。
    必须打着他张相的旗号,可是他愿意让我打出旗号吗?”
    沈一贯想了想,迟疑地答道:“张相只是在信里叮嘱老师,看看游七涉案情况。”
    张四维高深莫测地笑了。
    沈一贯还是有些担心:“老师,张相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信里却是有那么些意思。我们不尽力,学生担心啊。”
    为了给老师争通政使这个位置,他沈一贯是鞍前马后,百般唆使挑拨栾永芳。
    现在事情告一段落,东南系却开始报复起来,先从张相身边的游七开始下手。
    沈一贯觉得事端起源在自己这边,现在却没有帮张居正把游七把人捞出来,张相肯定会记恨自己。
    被内阁总理记恨上。
    沈一贯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
    我没做什么啊,怎么就怪到我头上了?我只不过是想帮老师再进一步,这也有错吗?
    看到沈一贯脸上变幻不定的神情,张四维笑了笑,“不疑,你怕什么?张太岳的相威压下来,最先砸到的也是老夫,你怕什么?”
    沈一贯讪讪一笑。
    你们做大佬的当然不怕,我们这些小喽啰却怕被殃及池鱼。
    张四维看着窗外,突然感叹道:“王子荐好本事,湖广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当年我们嘉靖三十二年同科,看来要出第二位国相了。”
    沈一贯一愣,不敢置信地问道:“老师,你是说王督宪他?”
    “皇上是少年天子,还有百年春秋。张太岳在内阁总理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做一辈子。他比老夫还要大一岁,身体也不如老夫硬朗。
    胡梅林、谭子理、张太岳、赵大洲,都老了,能跟随皇上奠定万历朝的基础,已经十分难得了。
    新朝新气象,现在还多一个新时代。一切都要新。新的一来,老的就要去了。不疑,你要把握住。”
    沈一贯迟疑地问道:“老师,学生应该怎么把握?”
    “不疑,你出自宁波,属于江南一脉。可惜三大案后,江南一脉一蹶不振。江南终究成了他人的江南,不疑,你要另谋出路。”
    “学生还请老师指点。”
    “山河四省,不疑知道是那四省吗?”
    “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对,山河四省,以前最富庶的是我们山西。有解池的盐,有大同西口的商路,晋商甲山河。
    皇上在给我们大臣开会时,说过一句话,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而今老夫是深有体会。晋商富甲北方,于是从国朝开始,出了不少进士。日积月累,结成了晋党,而后山河四省官员,大多数都成了晋党。
    倒查庚戌之变,晋商被一扫而空,没有经济基础,这几年山西科试是一蹶不振。
    虽然太原有了煤铁实业,却成就了数十万产业劳工,以及十几家厂矿公司,隐隐成了开滦的联营附属,山西成了直隶的跟班。
    山河四省的气运,转去了开滦天津,转去了直隶。以后没有晋党,只有山河党,或者是直隶党。”
    沈一贯很疑惑。
    老师跟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受什么刺激了?
    晋党、山河党和什么直隶党。
    文官不结党,就跟狗不吃屎、狼不吃肉一样。老师突然提到这三个党,难道又有新的结党?
    晋党自从倒查庚戌之变,高拱倒台等“修剪”后,确实已经支离破碎。
    虽然朝堂上还有老师,老师的舅舅、刑部尚书王崇古,户部尚书王国光等晋籍官员在,但他们不是依附新党,就是成了楚党爪牙,跟晋党毫无关系。
    还提它干什么?
    山河党,可以理解,可直隶党是个什么鬼?
    有这么一个党吗?
    突然沈一贯想到,王一鹗是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人。
    他惊得心头一颤。
    王一鹗要自立山头,还要拉老师入伙?
    马车颠簸,沈一贯的思绪也翻滚不已。
    过了许久,他才迟疑地问道。
    “老师,王督宪欲自立门户,是不是急了些?”
    张四维看着沈一贯笑了,“不疑,你能看出这点,老夫深感欣慰。没错,官员想上位,除了要得皇上器重外,还必须有自己的羽翼。
    有了羽翼,才能借着皇上的清风,扶摇直上。党羽党羽,就是这么个意思。严嵩、徐阶、高拱、胡宗宪、张居正,能身居高位,哪一位不是羽翼丰满,展翅万里?
    怎么,你觉得王鱼鹰不够格吗?”
    沈一贯连连摇头,“老师,王督宪不够格,天下谁够格?”
    张四维捋着胡须,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高新郑、徐少湖才倒下多久,新一轮党争又悄然开始了。
    不疑啊,这官场就是一个斗鸡场,不斗,你就老老实实地待在文庙里,跟那些神像为伍。看着光鲜,实际上全是泥塑,经不起风雨啊。”
    沈一贯也转头看着窗外,“老师,学生知道了。”
    “不疑,新时代,斗鸡场有了新的规矩。老夫总结了一下,第一必须在地方历练过,县、府、省,如果能做到抚台,尚书正卿就有可能;如果能做到督宪,可能入阁。
    第二就是政绩,现在皇上最看重的就是政绩。”
    “政绩?”
    “对,政绩!不疑,我们现在去武昌,就是奔着政绩去的。”
    沈一贯精神一振,“老师,有什么吩咐请只管说,学生年轻,有精力,有冲劲。”张四维哈哈大笑,“好,年轻好,年轻就是本钱!”
    王一鹗离开沙镇,在嘉鱼县赤壁山对岸上船,逆长江而上,过临湘入城陵矶,穿过洞庭湖东部,在营田入湘江,过湘阴,风尘仆仆赶到长沙城。
    赶到长沙城,他就直奔布政司衙门,找到了布政使胡僖。
    见到满身风霜的王一鹗,胡僖吓了一跳。
    “督宪,出了什么事?”
    “什么出了什么事?”
    “督宪风尘仆仆而来,难道不是出了什么急事?”
    “不是。本督匆匆而来,一是岳麓书院和邺侯书院合并,改为省级公学大学一事。”
    “督宪,内阁设大学一事,只给了南边四个名额,上海财大气粗,在吕公公的牵头下,自发捐助,成立了东南大学,硬多挤出了一个名额。
    我们湖南可没有他们那份财力。再说内阁在武昌设立一所大学,覆盖湖广江西,实属难得了,我们湖南再想成立一所,恐怕是难于登天。”
    “老胡,你给我说说,什么叫难于登天?难于登天,在本督看来,都是给自己找的托词借口。”
    胡僖跟王一鹗打交道多了,熟悉这位顶头上司的脾性,早就没有刚开始的畏手畏脚,不客气地反问道:“大学,内阁只安排了九个名额,南北两京占去两个。西安、济南、太原、滦州占去四个。
    然后苏州、武昌、成都又占去三个名额。上海钱多人猛,硬生生多砸出一个名额。现在南昌没有,广州没有,开封没有,安庆没有,连杭州都没有,凭什么让我们湖南又挤进去一个?”
    王一鹗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
    胡僖继续说道:“督宪,我知道,我们湖南多一个大学,肯定是大好事。从督台到抚台再到我们藩司,都是大大的政绩一件。
    更让人心动的现在成立大学,三五年后科试全面改革,大学学子才能参加乡试和会试。我们湖南有一所大学,占多大便宜?这对于湖南的学子,多大的先机啊?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多大的政治资本?
    督宪,好事归好事,关键是名额,什么理由再多占一个名额?”
    胡僖越说越激动,“督宪,只要你能把成立大学的名额拿来,我们湖南布政司,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它办起来。”
    王一鹗把茶杯往桌面上一放,“老胡,你不用跟我耍滑头。内阁公文里早就说得清清楚楚,大学经费三七分。内阁出七成,省里只需出三成。
    就是因为办学钱款内阁要掏大头,所以才把名额卡得这么严。只要本督搞来了名额,用得着你砸锅卖铁吗?轮得到你砸锅卖铁吗?”
    胡僖讪讪一笑,“督宪,三成也不少了,湖南比不得上海滦州,富得流油。下官还得东挪西借,到处拼凑呢。
    不说这些,督宪,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搞来大学名额。”
    王一鹗自信满满地答道:“本督想到理由了。”
    胡僖眼睛一亮,“督宪,什么理由?”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对!当前我大明的国策之一,西南改土归流。只要往它身上靠,肯定是百无禁忌。”
    胡僖想了想,还是觉得不靠谱,“督宪,好是好,可怎么把湖南的大学跟改土归流拉扯在一起?”
    “改土归流的经验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能干忠诚、勇于任事的官吏队伍,尤其是本土官员。
    土生土长的本土官员,他们有才识、有能力,心向大明,跟当地的苗、瑶、僮民天生亲近,对于改土归流后安抚百姓、收拢人心,比我们派下去的官吏好用多了。
    可是这样的本土官员不会地里自己长出来,得培养。
    怎么培养?最好的培养场所当然是大学了。内阁在成都成立巴蜀大学,就有给川边周边改土归流地区培养本土官员的用意。
    广西改土归流初见成效,湘西也在改土归流,思南城现在打起来,要是顺利的话,拔掉播州这颗大钉子,贵州的改土归流就成功了一半。
    广西、湘西、贵州,改土归流需要那么多本土官吏,怎么培养?都送到武昌成都去培养?肯定不方便了。
    武昌的江汉大学,原本就是照顾两湖、安徽、江西四省,还有部分河南生源。再挤进来广西、湘西和贵州的本土官吏培养生源,怎么挤得下?”
    胡僖一拍大腿,喜出望外,“督宪,你这主意真是太好了。这个理由找得好,正大光明啊!关乎改土归流,必须特事特办啊。”
    王一鹗右手随意挥了挥,“这份申请报告还得你们藩司写,会同永顺府、辰州府一起写,在把广西、贵州的要求也囊括进去,眼界要放高一些,不要盯着鼻子底下那些东西。
    你们写好了,总督衙门加批语,本督再想法子,送到西苑去。”
    胡僖更加欣喜,“送到西苑去,那太好了。皇上点了头,内阁再如何也得再加一个名额。”
    “老胡,西苑好送,但是皇上那一关可不好过。皇上眼里可容不得沙子,我们要想让皇上同意,就得把功课做扎实了。
    永顺和辰州府有土司多少,改土归流后新设多少县,需要多少官吏。还有贵州那边,也要打个预计,多少土司要改土归流,预计新设多少县,需要多少官吏。
    这些数字,你布政司必须统计好,没有的找姚丙周去要。”
    “是,是,是!”胡僖连连点头,“督宪放心了,我们一定把这申请文书写好了,力争把大学名额给拿下来。”
    “现在大学名额能不能拿下来,你们的申请文书写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思南城这一仗一定要打好。
    它就像一个系着湘西、贵州和川南的结,要是把这个结解开了,整个局面就全部打开,一顺百顺。
    要是解不开,就是一个死结,后面是越搞越难受。”
    胡僖默然了一会,对王一鹗说道:“督宪,朱师长和子明他们,一定会完成督宪交代的任务,把思南一仗打好。”
    王一鹗抿了抿嘴,看了看西边,“本督也希望如此。”
    依山傍水的思南城,被东边升起的朝阳凝视着,晨雾迅速褪去,现出全形,仿佛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
    乌江从它的南边流过,如同飘动的一条锦带。
    整座山城,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和血腥味。一队队士兵在城中巡逻,草鞋脚板踩过石板路,发出哗哗的声音,打破寂静。
    思南城东南靠乌江边,是一座官码头,目前还掌握在守军手里。在官码头附近,有一人坐在堤坝上,头戴斗笠,披着霞光,正在垂钓。
    丘弃浊穿着一身没有肩章军衔的陆军军装,头戴铁盔,站在码头台阶上方左右看了看,看到了那位钓鱼佬,急匆匆跑了下来,隔着老远就喊道。
    “子明,你怎么在这里?指挥司有急事找你!”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