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446章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6章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

    第446章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
    京都皇城内。
    御书房中。
    延平帝收到了杨正山的自辩奏折。
    看着奏折中陈述的内容,延平帝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心里波动。
    奏折前面说的都是杨正山在腾龙卫做的一些往事,这些往事延平帝在之前的奏折中都看过。
    直到延平帝看到杨正山说辽东将出现大旱之后,他的脸色骤然变得阴沉起来。
    辽东大旱?
    可能涉及辽远、平远大部分地区!
    会影响到近千万百姓,且有可能让数百万百姓颗粒无收,沦为难民!
    看着奏折上杨正山的预测,延平帝第一反应是愤怒!
    这种没有证据的猜测他很难接受。
    但是当他看到杨正山在奏折中现在辽东已经出现旱情的时候,他又将心中的愤怒压了下去。
    “去,将吕华召来!”
    延平帝冷声吩咐道。
    “喏!”御书房中服侍的御前太监连忙领命。
    片刻之后,吕华急匆匆的来到了御书房。
    “拜见陛下!”
    延平帝抬头目光有些阴沉的看着他,“靖安侯大肆收购粮食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回陛下,已经查清楚了!”吕华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呈上。
    而就在这时,南盛走进了御书房,他毕恭毕敬的站在延平帝不远处,并未说话。
    吕华只是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
    延平帝打开吕华的奏折快速扫了一眼。
    “辽东的旱情可是真的?”
    “回陛下,臣已经派人去查探,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辽远和平远今年的雨水确实偏少,自春耕之后,几乎滴雨未下。”吕华道。
    延平帝站起身来,皱着眉头在书房中踱着步。
    辽东大旱影响的绝不只是辽东,还会给他和朝堂带来很大的麻烦。
    他刚刚登基就出现这样的天灾!
    这很容易让人将辽东大旱跟他这位新皇联系在一起。
    别看目前朝堂还算稳定,但是他很清楚朝堂之上存在着不少隐患。
    文武百官对他这个新皇也存在很多疑虑。
    天灾即天谴。
    到时候肯定会有人说出现天谴是因为他这个新皇失德。
    一旦情势失控,他这个新皇说不定需要颁布罪己诏。
    罪己诏!
    绝对不行!
    延平帝心中暗恨。
    当然,他恨的是老天,是朝堂上那些对他有疑虑的臣子,是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宵小之辈。
    至于杨正山!
    延平帝幽幽的叹息一声,心中冒出一句感慨。
    “怪不得父皇如此信重靖安侯!”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拿杨正山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对比一下,延平帝骤然发现杨正山真是一个贤臣。
    没错,是贤臣,不是良将。
    急君主之所急,忧君主之所忧。
    未雨绸缪,为君解忧。
    之前他还觉得杨正山大肆收购粮食有些用心不良,可现在他却觉得杨正山是在未雨绸缪,为他分解忧。
    再想想杨正山之前给他送上的那份大礼,他对杨正山的感官瞬间好了数倍。
    想到杨正山给他的大礼,他神色变得轻松了些许。
    “去将王安召来!嗯,你先退下吧!”
    延平帝让吕华退下,又将王安召来。
    王安,原本是诚王府的小太监,延平帝登基之后,他被任命为内官监总理太监,且提督金吾前卫,专门负责玻璃作坊的事宜。
    延平帝的玻璃作坊早在去年就建成,在他的扶持下,如今他的玻璃作坊的规模丝毫不比重山镇总兵府的玻璃作坊小。
    而这大半年来,玻璃制品已经在京都流行开,不少权贵和官宦都非常喜欢玻璃制品,特别是那些官眷夫人和小姐,那更是对精美的玻璃制品爱不释手。
    可以说,如今京都最热门的商品就是各种玻璃摆件。
    谁家若是没有几件精美的玻璃摆件会被人嘲笑的。
    就连宫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玻璃摆件。
    而卖出去的这些玻璃摆件给延平帝带来了大量的银钱。
    不过具体有多少,延平帝还不大清楚,他最近一直都忙着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询问玻璃作坊的情况了。
    王安很快就来到了御书房。
    “小安子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嗯,现在玻璃作坊有多少银钱?”延平帝问道。
    “回陛下,目前玻璃作坊有现银两百八十三万两!”王安说道。
    “多少!”延平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的玻璃作坊虽然现在规模不小,但毕竟是刚建成一年。
    年初的时候,他询问玻璃作坊的情况,那时候玻璃作坊的产量还很低,一个月才赚了几万两银子。
    这才几个月,玻璃作坊居然有两百八十多万两现银了?
    王安咧嘴一笑,“陛下,玻璃作坊上个月入账七十八万两,不过这个月入账的银钱可能会有所下降,我估计应该会在七十万两左右。”
    “目前京都内玻璃制品的销量已经有所降低,如果想要赚更多的银子,可能需要运到京都之外去售卖才行!”????京都的权贵和官宦就是有钱,短短几个月就掏出了两百八十多万两银子,不过京都的市场也是有限的,而玻璃制品的热度也会逐渐消退。
    用不了多久玻璃制品就会沦为一种普通的商品,虽然依然还会有不小的市场,但销售量肯定会降低。
    “那就运到京都之外售卖,这有什么好顾忌的!”延平帝有些不满。
    银子!
    大把大把的银子!
    不到半年,就赚到了将近三百万两银子!
    延平帝此时恨不得立即把玻璃制品运到京都之外去售卖。
    “这~~”王安挠挠头,说道:“陛下,靖安侯前段时间安排了六个代理商,他们现在正在各省售卖玻璃制品,若我们也去售卖,就是跟他们抢生意!”
    他不知道延平帝对杨正山的态度,但这玻璃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毕竟是从杨正山手里拿到的,现在去跟杨正山抢生意,他多少有些心虚。
    这事肯定要延平帝拿主意,他自己肯定是做不了主。
    延平帝闻言,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
    他倒是不在意与杨正山抢生意,他是君,杨正山是臣,他要的东西,杨正山岂能不给。
    他顾忌的是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杨正山收购粮食。
    毕竟杨正山收购的粮食是为辽东大旱准备的。
    他还需要杨正山来解决辽东大旱,自然不能影响杨正山收购粮食。
    “那就先算了!朕问问靖安侯再说!”延平帝考虑了一番,决定先问问杨正山的意见。
    随着他对杨正山的感官改变,他对杨正山的意见也重视起来。
    “是!”
    王安应道,不过他心中有些小失望,其实他也想给陛下赚更多的银子。
    “另外,你给靖安侯送一百万两银子过去吧!”延平帝道。
    玻璃作坊的银子可是他的私财,他想要用这些银子根本不需要跟内阁和户部商量。
    不过若是让内阁和户部知道了他有这么多银子,估计不少人会过来向他哭穷。
    延平帝虽然喜欢银子,但他不是贪财,而是不想受到内阁和户部在银钱上禁锢。
    内帑的银子越多,他做起事来也越能放开手脚。
    就比如他想给杨正山一百万两银子,这事若是拿到朝堂上说,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风波来。
    可若是从他的内帑中调拨,那朝堂上的反对声就会少很多,甚至他可以悄悄的把银子运去重山镇,根本不需要告知文武百官。
    不过延平帝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皇城是一座四处透风的城池。
    王安还没把银子运出京,他从内帑调拨一百万两银子给杨正山的消息就传遍了京都。
    那可是一百万两啊!
    然后一本本奏折飘进了御书房,全部都是要银子的。
    不只是奏折,户部尚书钱行温更是跑到御书房哭穷,一边哭穷一边还请罪。
    “陛下,老臣有罪,朝堂银钱短缺,户部银库早已空空如也,现在各部都找老臣要钱,百官都找老臣要俸禄,老臣实在是无能为力,还请陛下治罪!”钱行温站在延平帝面前,满脸的惭愧和无力。
    朝堂哪有不缺银钱的时候,别管多少银子,只要进了户部,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消失掉。
    不是被人贪污了,只是因为朝堂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钱行温这个户部尚书做的也不容易,他恨不得将一两银子变成十两来,可惜他做不到,只能各种拖延,各种推辞。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这天下有无数他的债主子一般,一个个的都跟要债的差不多。
    “好了好了,都多大年纪了,还哭上了!”延平帝被他吵的没办法,气恼的说道。
    “陛下!老臣~~”钱行温还要说什么。
    延平帝伸手打断他,“朕给你一百万两,这些奏折你给朕处理掉!”
    他指了指书桌上的那一叠厚厚的奏折。
    这么多奏折,全部都是要银子的,而且一个个的理由都很充分。
    搞得好像他不给银子,大荣就会出现大麻烦一样。
    钱行温一听有一百万两,顿时喜笑颜开,一张老脸笑的跟朵菊似的,“没问题,陛下圣明!”
    “行了,你先退下吧!”
    延平帝揉了揉眉心,心烦意乱的说道。
    此时他的心情很烦躁,即为辽东即将到来的旱情烦躁,又为朝堂上的局势给感到气恼。
    他在御书房做的事情,居然传的沸沸扬扬,他如何能不气恼?
    以前承平帝在位的时候,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那时候虽然也有很多从皇城内传出去的消息,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而现在,他的一言一行怕是都逃不过朝堂文武百官的眼睛。
    等钱行温离开后,延平帝突然睁开眼,“南盛,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南盛躬着身子,“陛下,可能是哪个不知道深浅的东西在外面嚼舌根传出去的。”
    “嚼舌根?”延平帝看向他“查!给朕查清楚!朕不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南盛闻言,连忙跪下,神色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这事让皇卫司来查最合适!老奴实在是不合适查办此事!”
    延平帝双眸微眯。
    皇卫司!
    那是秘武卫在皇城内的暗卫司,主要职责是监控皇城,守卫皇城。
    对于秘武卫,延平帝早就有些想法。
    他始终觉得秘武卫太过庞大,让汪中直一人执掌秘武卫,他感觉有些不放心,毕竟汪中直不是他提拔上来的人。
    “传旨给汪中直,以后皇卫司单独设衙,由你提督皇卫司!”延平帝说道。
    比起汪中直,他更信任南盛,毕竟南盛是跟他一起长大的伴当。
    南盛眼眸中闪过一抹惊喜,连忙磕头道:“老奴遵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