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一入江湖岁月催
“祖娴,你刚刚去哪儿了?”章曼玉见到王祖娴六神无主地从电梯里走出来,立马把她拉到角落里。
“我……我……”
王祖娴回过神来,就见她满脸担心地说:“我和汪阿姐找你找了半天,你知不知道今天迎接的可是六婶都要亲自去请的‘方老师’,这么重要的时刻你怎么会迟到呢?”
“我不是故意的。”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是不是不小心……”
“不是,是有人故意陷害我!”
王祖娴委屈巴巴地解释说,通知自己的时间竟然晚了整整10分钟,才会酿成这种大错。
“不会吧!?”
章曼玉吓了一跳,但想到整个tvb上下的勾心斗角,又觉得这种事的确有人干的出来。
王祖娴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她能从宝岛转战香江,完全是机缘巧合。
彼时的邵氏正处于艺人内部换血之际,寻找一位能够力捧的“当家旦”,成了当务之急。
可偏偏赶上香江电视剧市场大爆发,邵氏已经改变策略,让旗下许多演员开始改拍电视剧。
于是乎,方逸就在宝岛物色到了王祖娴,不仅亲自掌管她的经纪约,而且因为邵氏影业江河日下,电影质量低下,更是推荐到新艺城拍片,首部电影就是和徐客、许冠节合作的《打工皇帝》。
要知道,刘:德桦就是抵触不能外出拍片,拒绝跟tvb续约,才被无情地镇压、雪藏和封杀。
因此,tvb和邵氏影业上下自然有人把王祖娴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地使绊子。
“那现在怎么办?”
章曼玉不无担忧道,“六婶走的时候,脸色可不好,要不……”
“已经没事啦,方生已经替我求过情了。”
王祖娴把之前在电梯口发生的一切都说了一遍。
章曼玉不免好奇,方言为什么要替素味平生的她说情呢?
王祖娴心有余悸地拍了下胸脯,“我也不知道,不过多亏了他,要不然我就死定了。”
章曼玉内心松了口气道:“这么看,方老师这人似乎挺不错的。”
王祖娴压低声音,“不只呢,我还看到六爷亲自在电梯口等他!”
章曼玉啊了一声,万万没想到在香江娱乐圈,乃至东南亚呼风唤雨的邵逸夫会出门迎接方言。
王祖娴眨了眨眼,“你说六爷、六婶和方生会聊什么呢?”
就在两人胡思乱想之际,方言坐在邵逸夫和方逸的对面,三人关上门,开起小会。
“邵先生。”
“我排行第六,承蒙大家看得起,称呼我一声‘六爷’。”
邵逸夫摆了摆手,“我这次就在方生面前卖个老,你就叫我……”
“六叔。”
方言立马改口,然后说出自己的小名,让他们喊自己“岩仔”。
邵逸夫投去欣赏的目光,方逸见状,在一旁边倒茶,边夸赞道:
“岩仔这次在奥斯卡大放异彩,替我们所有华人在好莱坞,在美国,在世界上都争了光。”
“哪里哪里,六婶过奖了。”
方言端起茶杯,一看二嗅三饮。
围绕着奥斯卡和美国的所见所闻,众人闲聊了会儿,气氛越来越融洽和谐。
方逸眼见火候差不多,终于进入正题:“不知道岩仔对我们tvb了解多少?”
方言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说自己只知道tvb是香江电视行业里的“一哥”,而且还知道今年内地50多家电视台共同出资,把83版《射雕英雄传》引进内地,引发了收视高潮,也掀起了金镛热。
“《射雕英雄传》只是第一部。”方逸笑了笑,说内地的电视台趁热打铁,计划下半年再引进几部电视剧,比如《上海滩》。
方言客客气气道:“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看一看。”
聊完电视剧,邵逸夫接着聊到邵氏影业,“不知道岩仔又了解多少呢?”
方言回答的依旧含糊其辞,只说邵氏出身的李翰祥曾经到内地拍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除此之外,知之甚少,毕竟,总不能去揭邵氏影业的黑历史吧?
比如,当年压得邵氏喘不过气来的电懋老板“空难”事件。
“不知道岩仔愿不愿意听我讲一讲邵氏影业的历史?”
邵逸夫捧着茶杯,面带微笑。
方言道:“愿闻其详。”
邵逸夫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娓娓道出邵氏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段漫长的风风雨雨。
从60年代的称王称霸,跟好莱坞分庭抗礼,再到如今的80年代,渐渐没落,风光不再。
“六叔千万别这么想,人有生老病死,事业也有兴盛衰亡。”
方言劝道:“如今邵氏或许在低谷,但未尝不会是下一个顶峰的新起点。”
“岩仔说的没错,不过现在想要渡过难关、绝处逢生,还缺少一个真正能扭转乾坤的人。”
邵逸夫和方逸互看了眼,“我们物色了很久,觉得能挽救邵氏的人选,恐怕非你莫属!”
方言大为意外,委宛拒绝说另请高明吧,我也是在不是谦虚,我堂堂《人民文学》副主编,副厅局级的干部,怎么能到香江来呢,而且是给你邵氏影业打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呢!
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何况,自己的事多,要把精力放在创作上,把时间在《推理世界》、基金会等一系列事业上。
“我们也知道这有点勉为其难,所以也不奢求你来掌舵邵氏影业。”
方逸细声细语道:“只是希望能跟你合作拍片,不知道岩仔意下如何?”
方言挑了挑眉,好家伙,这夫妻俩一唱一和,跟自己这儿玩开窗呢?
明知道自己不会同意掌管邵氏影业,于是退而求其次地要自己出剧本,他们出钱出人出院线,而且还大费周章地追忆邵氏影业的光荣岁月,讲情怀,玩煽情,真的是算盘珠子都崩到自己的脸上了!
可偏偏自己就不上套,一脸为难地说:“这事说难办也难办,说简单也简单。”
“岩仔何出此言呐?”邵逸夫皱了皱眉。
“六叔,您是了解我的,合作可不是我说行就行的,我必须向组织和领导请示汇报。”
方言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就像《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黄飞鸿》一样?”
方逸投去问询的目光。
“没错!”
方言说邵氏影业想要跟自己合作,就跟当初徐客来内地拍电影一样,必须走流程,要向广电部门、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尤其是向电影局打招呼,研究讨论两边能不能合拍个电影,怎么合拍……
邵逸夫笑盈盈道:“这是自然,我们会派人去办的。”
方逸给两人的杯子里斟满茶汤,“恕我冒味地问一句,如果有关部门都同意的话,不知道岩仔有没有想好电影要从什么题材、什么内容入手?”
“这个嘛,我有3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言沉吟半晌,“一个就是翻拍,就像松竹翻拍日本版的《午夜凶铃》一样,邵氏影业也可以拍自己版本的,从内地版的盈利情况来看,恐怖片的成本低,但回报却出奇得高。”
方逸在问过桂西厂和峨影厂拍摄《午夜凶铃》的成本后,却有了新的打算。
当年引进香江的《火烧圆明园》,票房可有1000多万港币,批片买断的价格却只了几十万。
既然都有现成的电影,邵氏影业不如把《午夜凶铃》引进到香江,当做是买断的批片来发行。
方言撇了撇嘴,心里不满。
早就听说邵逸夫“吝啬精明”、方逸“精打细算”,果然名不虚传啊!
邵氏影业如果不翻拍《午夜凶铃》,就能省下给自己的版权改编费、剧本使用费……
我的钱!这是我的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