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1053捷足先登
第1061章 1053.捷足先登“我这是成本,可没算利润,这是我公司机密,您可别往外说啊。”骆一航最后强调了一句。
李叔瞪了骆一航一眼,“滚蛋,把你叔当什么人了!老子嘴巴比你严。”
口中是骂着,嘴角却止不住的上扬。
知道育种4.0牛批,却真没想到,牛批成这样。
难怪上面这么重视呢,优先级排在第一队列里面。
治理一亩沙漠,还是沙漠深处,成本才92块钱,一平方公里不过13万8。
这还是往高里算的。
什么概念?
就拿骆一航一直做实验的库布齐沙漠举例,库布齐沙漠1.4万平方公里,全用他家培育的马兰草给铺满咯,把全国第七大沙漠变成大草原,成本不过19.32亿。
呼伦贝尔大草原,面积是1.49万平方公里。
上不到二十亿,再造一个呼伦贝尔,财政拨款但凡迟疑一秒……不可能,绝不可能,一秒钟都不会迟疑。
虽说这二十亿只是成本。
即便再加上利润,那才能有多少。
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小骆这孩子他还不知道么,多好的小伙,不贪财,不好色,从不恃宠而骄,从不提过分要求,目光还长远……
反正,李叔看着骆一航,怎么看怎么喜欢。
而下一秒,从不恃宠而骄的骆一航,就提过分要求了。
“李叔,帮个忙呗。”骆一航换了一副期待的模样。
李叔心情正好着呢,当场大包大揽下来,“你尽管说,能办的我肯定办。”
“您肯定能办。”骆一航开口先捧,然后递上一张纸。
李叔接过来扫了一眼,见上面都是一个个名字。
有些好像听过,有些没听过,反正都不熟,“这些是谁?”
这些名字是骆一航趁着李叔发愣的时候写的,都是数学、数据库、气候、化工等方面的顶级大佬,还都擅长交叉学科,院士就有好几位。
骆一航把这些人的身份讲了一遍。
李叔脸色有点发绿,声音都有点抖,“你想让他们到你那去?”
他权力是大,但是,但是啊,这些人哪一个都是宝贝,他可指挥不动。
骆一航闻言赶紧摆手,“您想哪儿去了,我可没那么大心。我想请您帮着联系一下,牵线搭桥,能合作就行。”
其他什么物流啊货源啊工厂啊,骆一航自己都能搞定。
唯一搞不定的就是人。
不仅仅是印峰,还需要好多好多牛人共同参与。
而那些牛人都是大佬,自己的研究项目都忙不过来呢,凭啥给骆一航帮忙。
过来任职,更是想都别想。
能在关键时刻帮帮忙,就已经烧高香了。
所以嘛,就得通过李叔,主要是李叔的身份,牵线搭桥……
至于今天招揽印峰。
骆一航自己就能搞定。
而李叔肯跟着一起来,就代表着他会兜底,万一骆一航搞不定,他再出面。
——
短短一个小时。
公务机降落在皖省机场。
机场大楼外,已经有车子在等着了,是李叔安排的。
众人登车,驶向中国科技大学。
而在学校大门处,接待人员也已经安排好。
直接引导着车辆,停在一座教学楼前。
下车,介绍,握手,直接进入正题。
负责接待的科技大教务部门一位姓于的副主任说道:“我们安排了一间会议室供各位交流,印同学已经在里面等着了。不过……”
他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在之前,有两位同志已经到了,正在聊着。”
果然有竞争对手捷足先登,反应很快啊。
“是哪边的人?”文英也很紧张,急忙问道。
副主任沉默了两秒,开口道:“是无锡超算中心,太湖之光a+项目。”
无锡超算中心,熟人啊。
作为一个到处串租算力的私营实验室,清音农业的科研部门跟全国大大小小的超算中心都打过交道。
其中自然包括无锡超算中心。
那里的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可是文英她们心中的白月光。
可惜太湖之光算力太紧张,没用过几次。
清音农业使用更多的还是天河二号,以及茫茫多的其他超算们。
天河二号很强,作为13年到16年,连续六次夺得top500榜首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5.49亿次。
但太湖之光更强,在16年的时候,就是太湖之光将天河二号斩落马下,拿下了top500榜首的位置。
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2.54亿次,比天河二号快了近三倍,是全球首台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而太湖之光a+是什么?
副主任简单解释了一下,“无锡超算中心的新一代超算项目,太湖之光的升级版,目标百亿亿次。”
我去!
听到百亿亿次,文英的眼睛都亮了。
骆一航还是头一次,在她的眼中看到了“贪婪”。
只要是人,都有贪欲啊,只不过文英的贪欲,稍微的高了那么一丢丢……
——
上楼的时候,接待的副主任主动聊起了中科大和无锡超算中心的渊源。
中科大物化团队,在太湖之光上首次实现了千万核超大规模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解决了数万院子体系的高精度电子结构计算难题,为新能源材料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气物理团队,同样利用太湖之光,完成了全球三公里级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首次实现七天超长时效全球天气预测。这项实验,对极端天气预警、大气污染治理,甚至某些不能说的东西,都有重要意义。
其他还有在抗癌药物设计方面,两周完成了十个月的计算任务……
等等,等等。
以及,科技精英班参观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多个学院多学科团队合作;与中科大共同推动超算生态、融合探索。
总而言之,双方渊源非常深,联系密切,合作众多。
而这位副主任,在见面之前跟骆一航提起这些,明摆着是在表示,不看好……
一边是有着密切合作的国家级高科技中心,划时代的重点项目。
另一边,一个小地方出来的民企,做的还是农业。
有些倾向性理所应当。
自家好不容易挖来的苗子,当然想有个好去处,做出成绩,校方脸上也有光嘛。
但是嘛,碍于情面,在进门之前,副主任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主要还是得看印同学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