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茅塞顿开
让汉王妃回京。他们一家人,一起过个新年?
他想吗?
毫无疑问,要说心中不想的话,那肯定是开玩笑。
但想是一回事,能不能那般做,则又是另外一个事情,此件事情上非他不愿意,而是有些东西,非他之所愿,就可以那般做,而是对于很多事情,不得不以大局出发。
不得不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问题。
别看朱高煦平时吆五喝六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咋咋呼呼的,宛然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模样。
但就论现实来说!
真的是吗?
可能吗?
很多事情上,他看似行事毫无章法,全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情,一切事情都依照他自己的性子来,依照他自己的性子来行事,但其实很多时候。
在做这些个事情的时候,他亦是老早的就在心中,曾有过衡量此间存在的利益,或者说那般行事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发生那样的事情,是不是大家能够承受的,是不是在大家所能够接受的范围之中。
特别是针对太子爷和身处龙椅上,心思猜忌比之任何人都多的永乐大帝。
倘若他所要做的事情,不是在两人的承受范围之中,于此间不是两人所能够承受的,那么他绝对不会去做,纵使忍不住想要去做,也势必会控制好此间所存在的尺度等问题。
不会让经他之手的事情,将其给推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成就大家都不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这些个事情,都乃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非真的像他展露和表露的那样,真的就是全凭自己的喜好办事情。
不然的话。
真以为,他能够那般的逍遥,或者说他真的能够办成那么多事情吗?
怎么可能!
别说太子爷会不会于此间从中作梗就不说了,就永乐大帝也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会让他这般肆无忌惮的行事。
别看太子爷也好,永乐大帝也罢!
两者都动不动就说,朱高煦太过于放肆,太过于行事过份,完全就是不可理喻,乃是肆无忌惮等等的呵斥和骂声。
其实这些个骂声和话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过是彼此之间,皆达成的共识,难是借机做做样子,做给那些个朝中的大臣看的,同时也是借机给朱高煦,在朝臣中树立那样的形象。
以此,方便朱高煦行事罢了。
不然的话,倘若朱高煦真的乃是,如同太子爷和永乐大帝两人口中,所言之的那样的人。
整个大明朝堂之上,以太子爷的手段,以及永乐大帝手中的权势,要不是两人都默契的认可和认同,真以为仅凭朱高煦的本事和手段,能够做成那些个事情,或者说这两人真的没办法阻止他吗?
可能吗?
这些个话,怕是也就只能够骗骗小孩子而已。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稍微能够动点脑子的人,都绝对不可能相信。
毕竟现如今的大明朝堂,可不是近乎两百年后的晚明时期,现在的君王和太子爷手中的权力,可还没有分毫的流逝,还都老老实实的握在皇帝和太子爷的手中的。
怎么可能没有手段制衡,怎么可能没有手段把他给按下?
但为何又不这般行事和这般做呢?
说白了,不过乃是彼此利用,符合对方的利益,所做的事情,乃是别人想做,但是不好出手,或者不愿意出手的事情。
为此。
永乐大帝和太子爷两人,又怎么可能按下他,又怎么可能阻拦和阻碍呢?
这完全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亦不符合他们两人的利益。
而针对汉王妃离京,带着汉王府邸的一家老小,前往封地就藩的这个事情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是不符合太子爷和永乐大帝两人之间的利益。
亦自是,绝绝对对不愿意,亦不想汉王妃前往封地就藩。
但为何汉王妃能够前去封地呢?
此乃是,朱高煦设计,将两人都给套了进去,让两人落人口舌,留下了把柄,同时也有徐皇后出面,在此件事情上,为朱高煦站台,以极为强硬的姿态,硬生生的将永乐大帝和太子爷两人给强压了下。
为此,永乐大帝和太子爷两人,才不得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不得不硬着头皮同意,让汉王妃带着王府的一家子人,前往云南就藩的真正原因。
不然的话,依照永乐大帝和太子爷两人的脾气和性格,摆明了就是想要将朱高煦给拴在应天府城,又怎么可能让汉王妃前去就藩?
至于为何不愿意让汉王妃,带着一家老小前往封地就藩?
原因自是也异常的简单。
因为有汉王妃等一家老小子,那么就等于是握住了朱高煦的软肋,朱高煦身上就有了羁绊,就不敢随意撂挑子,行事不敢无所顾忌,很多事情上要考虑此间存在的后果。
而没有了汉王妃等一家老小的这根软肋存在,现如今的汉王府邸中,就只有朱高煦一人在。
说白了!
只要朱高煦愿意,只要朱高煦想。
那么朱高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悄悄的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是可能朱高煦到了封地之后,他们这边才会收到消息。
因为孤身一人,目标不大、则很多事情亦可以瞒上些许。
而倘若是一家子都在应天府城的话,则就自是不可能如此的洒脱,因为人太多,目标太大了,想要悄然无声的离开,哪里有那么的容易?
怕不是一家子还没有走出应天府城的大门,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也正是汉王妃等人的离去,拖家带口的前往了封地就藩,前往了千里之外的云南,慢慢的发展自身的力量,并且已经算是慢慢的初具成效。
有着此间两个前提在,朱高煦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不管是永乐大帝也好,还是太子朱高炽也罢,此间两人对于他的态度,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他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两人已然不敢如以往那般,做的太过分
很多事情上,都会给对方,留有足够的面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高煦不愿让汉王妃回京,一家人于京中团圆的真正原因所在。
因为想要回来,肯定是异常的容易和简单,亦势必不会有任何人插手,于此件事情上横加阻拦,怕是还得举双手双脚赞成,乃是他们巴不得的事情。
问题是回来自是容易,但是回京之后,想要再离开京城,想要再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届时怕是啥糟心的事情,都会于此间接踵而至,不少人会故意横加阻拦。
且有了上次的经验和教训,想再要别人上当,落口实于他手中,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般结果,自是朱高煦极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在面对老何所提的这个问题时,朱高煦虽然很是心动,但也知道不太可能,为此不得不默默的摇了摇头,紧跟着一声长叹,道:
“算了吧!”
“此件事情上,老何就别与本王开玩笑了。”
“你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此件事情上究竟是什么原因,想来你应该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又如何能够不知道,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亦非本王之所愿,也势必会让咱们,陷入以往宛如泥潭沼泽般的境地,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达成的结果,又何必自己去给自己找不自在。”
“又何必,自己让自己不舒服?”
“此间岂不是,自己把自己往悬崖下推吗?”是啊!
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其实在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老何的心里就知晓了结果和答案。
于此间想着,老何也是忍不住一声长叹,略带着些许的不甘和愤怒,沉声道:
“他们真的是太过分了。”
“为何总是,要逼王爷,为何总是这般对王爷。”
“哎”
两者之间,关系自是早已超越主仆的友谊,为此老何说话,自是相对于随便,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朱高煦也自是没有计较,也知晓只有他们两人在的时候,老何才会如此言语,别的时候则分寸把握的很好。
短暂的沉吟了片刻,朱高煦自嘲的笑了笑,道:
“很简单.”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当然此间发生这般事情,从某种意义上,不也是侧面印证了,本王的本事和能力吗?”
“倘若不是本王有着如此的本事和能力,又怎可能让他们如此的忌惮呢?”
“常言道:古往今来,不遭人嫉妒的,都是庸才。”
“老何你说是不是?”
“哈哈哈”
老何闻言微微的愣了一下,于此间也是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极为认可的重重点了点头,道:
“是的!”
“于老奴的眼中,王爷的才能,自是贯通古今,乃是此世间少有,亦非常人所能够比拟。”
“哈哈哈”
这情绪价值,简直是妥妥的,捧哏和拍马屁的本事也是绝对一流。
见此情形,朱高煦满脸笑意的伸手指了指,一旁的老何,亦是打趣半开玩笑,道:
“哎”
“你个家伙.”
“真的是够够的,去去去。”
“给你这般言语,这般作态给本王整的都不好意思了。”
开玩笑归开玩笑。
老何自是适可而止,并未继续一直拿着此间话语一直说个不停,不过也就在此时,他双眸微眯,原本嬉笑的表情骤然内敛,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惊疑不定,小心翼翼的出言,道:
“王爷.”
“关于方才的事情上,老奴倒是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不知此间,当讲不当讲。”
“没准能够,达成王爷之所愿,也无不可!”
此言出,朱高煦闻言微微的停顿了一下,瞳孔中的双眸微微眯了眯,脸上方才打趣的笑容亦是在此刻骤然内敛,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好奇,颌了颌首示意,道:
“什么可能!”
“说来听听,本王想一想,看一看可行否。”
得到肯定的答复,老何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神情变的郑重,幽幽的开口道:
“王妃回京不合适。”
“担心回来了,离去不容易。”
“那么王爷这边,不知可否有想过,其实不用王妃回京,而是王爷前往封地,一家人团聚呢!”
“毕竟王妃前往封地一年多的时间,您挑选新年时节,亦打着想要看看,王妃前往封地一年的时间,担心封地的治理情况,既是省亲,亦是巡视封地情况。”
“此间两个问题同时抛出去,并且如何您又与太子爷,两者之间将很多事情和问题都给说开了。”
“想来想要促成这件事情,依照老奴之所见,应该算不得是什么难事。”
“毕竟此乃理由极为充足和合理的事情,也完全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当然纵使此件事情,没能够争得太子爷和陛下的认可,于您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影响,也不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
“太子爷和陛下不阻拦的话,王爷则赚了,亦达成所愿。”
“纵使不被认可,此番提议被否定,于王爷而言,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不是吗?”
“为此.”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起来都不亏本的买卖,依老奴之所见,则就完全不用担心,不妨可以厚着脸皮,于此间试上一试也无妨。”
“就是不知王爷,觉得意下如何呢?”
嘿.
还别说,还真别说。
貌似还真是这个理,貌似依照老何所言,此间还真的有几分成功的机会。
不可否认。
听着老何的提醒,貌似在这个问题上,他好像真的是陷入了误区。
把很多问题都给复杂化了,貌似真的没有他想的那么复杂,没有他想的那么难。
想着,想着,朱高煦原本沉寂的眸子,不禁于此间变的微微发亮了起来,神情亦是一扫方才探讨这个问题上,所布满阴霾,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兴奋和激动,大喝道:
“好好好,好啊!”
“此言说的极好,貌似还真的是这个理。”
“倒是真的可以试上一试,也未尝不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