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李愔还朝
第343章 李愔还朝大唐皇家学院小学部的毕业仪式,身为院长的李世民必然是要参加的。
他虽然从军事学院卸任,但文学院的院长可一直都留着呢。
有的时候,他也会带着人去书院小住,他在书院里还有一处挺风雅的小别墅。
虽然不大,但是意境足够。
到了老李这个位置,豪华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格调。
李象也特地从曲库里选了一首合适的歌曲,作为学院的毕业歌。
不过歌词还是要适当改动一下的。
眼看着到了毕业的日子,不用李象去说,李世民便派人到东宫去找他。
作为听话的好孩子,李象自然要为阿翁分忧。
在和李象聊了几句之后,老李便放下心来,任由李象去办那个毕业典礼。
当然了,毕业之后,这些学生还是要升入初中部的。
七月一日这一天,是李象定下的毕业日子。
毕业的时候也是要考试的,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班级,并且还根据志愿来划分文科和理科。
说实在的,这个年头的学生,更多的则是想读文科,而不是去学理科。
原因也很简单,毕竟文科能出来做官,而理科……说难听一点,除了当工匠还能干什么?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也是有局限性所在嘛。
所以与后世不同的是,文科班足足有十二个,而理科班只有八个,还是根据考试成绩划分的。
被分到文科班的同学自然是额手相庆,而理科班的同学则和文科班的学生相反。
对此,李象也没打算说点什么高大上的场面话,学习功利性一点也实属正常。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为了高大上的目标而读书,这是不现实的,更多的则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读书。
就像是做老板不能给员工画饼为了理想而工作,那叫扯王八蛋,我不为了钱工作,你特么养我啊?
礼堂修建得很大,足以容纳近万人。
毕业典礼先是由院长李世民进行致辞,在看到太上皇出现以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倒也没有说非得要跪下这一说,这年头又不是后世的明清,还没有那么多裹小脑的规矩。
李世民频频对着人群挥手致意,这些莘莘学子可都是他的苗苗。
即便是退居二线,可他毕竟还是皇家书院的院长,所以自然也是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家孩子来看待。
随后便是当今皇帝李承乾的致辞,与皇帝位置不同的是,他还是副院长,在老李身后的二线。
不过李承乾也没有那种长篇大论的坏毛病,只是嘱咐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送他们进书院的家长们的一片苦心。
完全就是场面话,不过胜在不长,所以大家也挺爱听的。
当然了,就算是不爱听,也没人敢提出来。
在致辞完毕之后,便是共唱《毕业歌》的环节。
在李象发下去曲谱之后,学生们足足练了三个多月,课余时间不可谓不紧吧。
不过大家对此倒也挺高兴的,毕竟不学习怎么着都行。
李象站在学生们的前方,裴雪青在钢琴前给大家伴奏。
他双手一挥。
“预备——起!”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李象很尽兴,挥舞着手臂,尽情地给同学们指挥。
同学们飞扬的笑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喜悦,还有对毕业后升入初中的憧憬。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一曲奏罢,整座礼堂掌声雷动。
同时也意味着第一届的同学正式从小学部毕业,踏入了初中的学海生涯。
在这六年当中,李象也培养出了一批初高中的老师,反正成年人学习速度比小孩儿快,像是语文这种科目,找那些士子准没错;至于数学,我国古代的基础数学还是很强力的,不过是偏实用性而不是理论性,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引导。
主科目只有这两科,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大唐,总不至于再安排一门别的语言作为第三门主课吧?
不过其他语言也是要学的,李象还聘请了几个去过东罗马帝国的士子,到学院来教授希腊文和拉丁文。
这个年代,东罗马帝国并没有下令废除双轨制,也从来没有任何官方文件说弗拉维乌斯·希拉克略放弃了拉丁文转而全盘希腊化,毕竟从来没有任何官方通告,声称罗马皇帝改变了他们的语言。
至少希拉克略没有放弃他的罗马皇帝头衔,自称仍然是basileus、autokrator,有时候也用一下sebastos。
basileus,希腊语为Βασiλe,来自古代希腊人对国王的称呼。希拉克略皇帝用这个头衔来代替罗马帝国的augustus(oΣeβασ)头衔,此后这两个头衔被交互使用,但Βασiλe成为拜占廷皇帝的正式称呼。
autokrator,希腊语为Αutokptwp,这是希腊语对罗马皇帝的称呼“imperator”的直接翻译,强调“军事首脑”的意义,与罗马的“imperator”意义相同。
sebastos,希腊语为σeβασto,来自于对“augustus”的直接翻译。
不过自从阿莱克修斯一世后,sebastos逐渐演化为一个低级头衔了,可翻译为“显贵”、“贵戚”,早期用来封赐作为继承人的爱子或宠弟,后来广泛封赠皇亲国戚及外邦首领,如阿莱克修斯一世曾册封威尼斯总督和罗姆苏丹国苏丹为sebastos。
说起来,罗马文明自从诞生起,就是希腊化的,或者说罗马文明本来就是希腊化诸文明的一部分。
拉丁语本来和希腊语就是近亲,而且罗马人从一开始就以懂的希腊语为有文化的象征。罗马的公文长期以来一直是双语版的,即拉丁文和希腊文各一版。
从奥古斯都起的历任罗马元首或者是皇帝,绝大多数都能流利使用希腊语。
在靠近希腊的左右地区,其主要语言一直都是希腊语。
所谓“东罗马帝国的希腊化”,其实谈论希腊程度如何加深没有什么意义,东帝国从来就是希腊文化的天下,远在罗马分裂,甚至远在罗马人征服这些地区以前就是如此,以后也一直如此。
与其说是东罗马帝国希腊化,不如说他们是罗马化的希腊。
大唐是兼容并蓄的,对于希腊文化还有罗马文化,一概统统来者不拒。
不过外语课是选修,希腊文、拉丁文、波斯文等语言必须选择一门进行选修,也可以说是必修的选修课。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并吞八荒,那就要了解别人的文化,可万万不能绷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像带清一样闭关锁国。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是,从外面传来一个堪称炸裂的消息。
就在毕业典礼结束的时候,外面狄仁杰忽然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怀英?”李象看到狄仁杰气喘吁吁的,便伸手给他抚着后背,让他平平喘息,“慢慢说,不着急。”
狄仁杰缓了一会儿,急切地说道:“大王,蜀王回来了,现在就在登州港!八百里加急刚刚传递过来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霍然回头。
“你说什么?谁回来了?”
“回太上皇,是蜀王。”狄仁杰语速飞快地说道:“八百里加急说,早在三天前,也就是六月二十七日,蜀王殿下便带着人从海上归来,还带着十多艘船的各种货物,现在正在运河上,正马不停蹄地向长安赶来!”
“老六回来了?!”李世民大喜,他看向李承乾三兄弟,又看看李泰,笑着说道:“老六回来的好啊,朕说这几天总听外面喜鹊叫,弄了半天是老六要回来了,哈哈哈……这老六一走就是五六年,朕当真是想念他得紧啊!”
李象本来想说李愔出海也就四年,但回头一想,这六叔还在倭国待了好长时间呢。
“陛下,殿下。”狄仁杰和他们说道,“八百里加急当中说,蜀王殿下带回来了好多没人见过的作物,其中就有殿下心心念念的土豆和玉米,看起来很是喜人——对了,蜀王殿下还说,带回来的还有什么可可,说是殿下应该没见过,于是蜀王便带回来给你尝尝鲜,他说这东西磨碎了冲水喝可好喝了,苦香苦香的,还提神……”
“可可?”李象想了想,忽然福至心灵。
卧槽,六叔该不会是把巧克力那个可可弄回来了吧?
“这老六,在书信里也不说想念朕。”李世民颇有些酸溜溜地说道:“哈哈,不过朕倒是没想到,那曾经被朕说不如禽兽铁石的老六,竟然也能立下如此功劳!”
“是啊,孙儿也没想到,这六叔竟然做下好大事。”李象也高兴地说道:“看来六叔是找到了殷地安,当真是可喜可贺。”
“果真是你说的殷地安?”李世民更高兴了,大孙子都说是殷地安,那就没跑了。
“肯定是,除了殷地安,也没有别的地方有土豆和玉米了。”李象笑呵呵地说道:“看样子,六叔这一次应该带回来不少好东西——阿耶,你可得好好赏赐六叔啊!”
“放心。”李承乾给了李象一个ok的手势:“老六为我大唐立下如此功劳,朕怎会吝惜赏赐?你放心就是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比较难熬了。
以前李愔没有消息的时候还好,这一听说有了李愔的消息,还是从殷地安回来的,大家都开始盼星星盼月亮,掐着日子算李愔还有几天回来。
李明达也知道了李象让裴雪青伴奏的事情,为此还和李象生了一下午的气——不过在李象送给她一个鸭子后,李明达的气就消了。
李小象早就摸清楚了李明达的性子,稍稍动一点脑筋,就能让火气之中的李明达消气。
在东宫的时候,李象也消停不下来。
几乎是一个时辰,李世民就派人来问李象,让他估算估算李愔什么时候回来。
连续这么干了两天,李象是真的烦了,他干脆抱着李无双一起,只要天一亮,他就往立政殿里钻。
这样也省得李世民总催人过来问就是了。
“你说这老六,唉……”李世民左右踱步,嘴里还在念叨着老六。
“阿翁,你不是最不喜六叔吗?”李象打着哈欠问道:“怎么现在六叔要回来了,反而还想念的紧?”
“那是以前!”李世民瞪了李象一眼:“现在老六的毛病也改了,我还不能喜欢这混球了?”
“倒也是。”李象摊摊手:“其实六叔是挺招人喜欢的,浑人没啥心眼。”
“呵。”李世民捏捏胡须。
“最近阿翁身子怎么样?”李象又问:“血压高的毛病还犯吗?”
“早就不犯了。”李世民呵呵地笑着:“自从不做这个皇帝,每天不想着处理政务之后,愈发感觉身轻体健,走路都带风——你也不想想,做了皇帝每天就在案几后面,一坐就是五六个时辰要处理公务,头都大了,能不犯病吗?”
“倒也是。”李象认同地颔首:“所以说就让我阿耶多受几年累吧。”
“你阿耶……”李世民想了一下,又嘿然一笑:“算了,我看你阿耶这皇帝做的也挺好的,至少他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这就足够了。”
“是啊,不怕孩子咸鱼,就怕孩子想干一番大事业。”李象更是认同了。
后世他可没少见那种雄心勃勃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孩子了,就拿他家邻居的孩子来说,创业四年,扔进去几百万,赔得血本无归——反倒是在家考个小公务员的,也就是让父母拿了个首付,出了个彩礼钱,咸鱼是咸鱼了点,可不赔大钱哪。
想到这里,李象不禁担心起来。
要是他儿子将来没有那本事,还强行想要整点什么丰功伟绩,这可咋整?
又陪着李世民在立政殿煎熬了几天,终于收到了李愔的传讯。
信上说,他们已经到了洛阳,正在往长安这边走,预计七月八日就能正式抵达长安。
在听说李愔快到了之后,李世民当即表示,要用最高规模来迎接李愔回长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