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第339章 “李策凌是要薨了吗?”
第339章 “李策凌是要薨了吗?”拿破仑抵达之后,除了顺国之外的所有大明藩国君主,已经全部抵达顺天府了。
这件事情作为一则消息,很快就在藩国君主中传开了。
最终的期限还没到,顺天府的藩国君主们在日常娱乐消遣的同时,也都在猜测这个大明顺王李策凌到底会不会来。
同时大家也都在讨论,如果李策凌真的不来了,大明皇帝会怎么做,会不会马上去灭了李策凌。
以至于有人已经私下里开了盘子,众多藩国君主和随行人员已经开始下注了。
拿破仑听着这些消息,也终于确认皇帝为什么要问自己那些问题了,怎么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征服俄国。
大明的下一场战争,要同时解决俄国、顺国、奥斯曼三国。
大明本土主力可能会用来对付顺国,俄国和奥斯曼应该就会交给自己这些藩国了。
这场战争结束,大明将真正统一天下,全世界的整个天下。
虽然肯定还剩余几个零散的国家,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选择加入大明或者被全世界孤立。
拿破仑满怀着感慨,继续体验世界之都的生活,天工十六年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到了十二月初的时候,顺国的使团来了。
不过李策凌本人没有来顺天府,而是安排了一个所谓的“国相”过来。
李策凌的国相到了大明鸿胪寺,向鸿胪寺的官员声称,顺王李策凌年老,体弱多病,没有办法远行。
如果是一般的藩国,如果是普通的事务,鸿胪寺自己就处理了。
但是顺国情况特殊,这次朝拜也是皇帝特别要求的,特别点名要所有藩国君主都来的。
鸿胪寺据实向皇帝上报了顺国的情况。
朱简烜看完没有多少意外,也没有亲自接见顺国的这个国相,对方多半只是个弃子。
朱简烜安排了大学士汪廷珍代表自己去向顺国国相传话。
在鸿胪寺的大堂上,汪廷珍站在中间侧面的位置,表情严肃的对顺国国相说:
“李策凌是快要薨了吗?这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养好身体?要不要大明安排医生去给他看看?”
顺国国相低眉顺眼的拱手说:
“回大人,顺王殿下主要是年老,往日旧疾积累并发,非药石可医了。”
汪廷珍继续说:
“圣上特命所有藩国君主入京朝拜,若顺王李策凌本人时日无多,也应当派遣子嗣代替其前来朝拜君上。
“李策凌本人不至,又不遣子嗣代劳,这是怠慢皇命,有大不敬之嫌。”
大不敬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对待皇帝的物品、命令、使者不够尊重,不够重视,在皇帝直接使用的东西上搞出了纰漏。
顺国相听到这个指控就直接跪下了:
“大人明鉴,顺王殿下绝无此意,只是路途实在遥远,顺王本人您老体衰,也需要子嗣在身边照看。”
汪廷珍知道对方就是胡扯,也就不跟他继续废话了。
汪廷珍这次主动转向堂上,向着皇帝的方向虚空拱手行礼,然后再次转向顺国国相说:
“圣上口谕,着顺王李策凌及所有子嗣,于天工十七年六月一日前抵京朝拜。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火化了要见灰。
“自即日起,直至李策凌抵京之时,断绝顺国的封贡往来。
“天下所有官民商贩,一律不得与顺国有任何贸易往来,否则以欺君谋反论处。”
顺国相在来大明本土之前,就对大明皇帝的愤怒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没想到大明皇帝最终给的命令是这样的。
没有直接宣战,而是先拿起了非常传统的方案——“断贡”
这会让顺国非常难受。
以至于李策凌可能都要再次认真考虑,到底要不要真的彻底与大明为敌了。
顺国一直是大明名义上的藩属国,与大明的贸易没有真正断绝过。
大明的手工业全面发展,在朱简烜引导下开始全面工业化的时间,正是顺国真正全面征服印度的时间。
顺国摧毁印度的基层统治体系的时候,印度原本颇为发达的手工业体系也被同时摧毁了。
顺国按照神洲的方式重建了印度的统治体系,但却没有重建手工业体系。
因为大明的廉价工业品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市场。
顺国当时还没有贸易保护的概念。
大明出口的钢铁材料和制品,质量远远超过了铁匠手工锻打出来的,关键是价格还要更低。
所以顺国征服印度期间,为了更快的获得更多的武器,直接用了大明来的钢铁。
在古典时代颇为强悍的印度钢铁手工业直接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只要大明工业化涉及到的产业,印度地区对应的手工业都基本消失了。
印度本地普通人几乎变成了纯粹的农民,单纯的以耕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生。
生活所需的其他产品,高度依赖于大明的输出。
李策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意识到如果自己与大明翻脸,那自己在印度的统治都会出大问题。
所以李策凌前些年就已经开始尝试学习大明搞工业化了。
准备偷师大明,研制蒸汽机,搞明式的大型钢铁厂、纺织厂、面粉厂、军工厂。
但是李策凌很快就发现,单纯依靠印度的工匠,复现不了大明的工厂。
就算是直接挖大明的工匠,也建不成大明的工厂。
也许只有大明手把手的教导,直接拿出大明的工业机器,为印度建立一整个工业体系才行。
但大明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现在只出口工业产成品,却严禁出口机器。
历史上的英国人,在本土工业化的早期也是这样做的。
英国当时完全垄断了往复式通用蒸汽机的技术,当时走私蒸汽机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等到英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关键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开始,大家都有了蒸汽机之后,才开始放开出口限制。
资本主义世界随后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欧美的多个工业国家,大量的民间私营厂商充分竞争,当时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任何产品都可以出售。
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当时最顶级战列舰都可以直接出售。
客户只要能拿的出钱,欧洲的造船厂可以直接定制主力军,可以造的比他们本国海军用的军舰还要好。
相当于任何国家都可以向美国订购福特级航母,还可以根据喜好搞定制设计。
就是在那个时代,导师们做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资本家为了利润能够出卖绞死他们的绞索”。
那个时代也是后发国家借助外部力量完成工业化的最佳时机。
历史上的清国和日本就是那个时候上的车,他们当时都直接买到了钢铁、枪炮、战舰生产线。
到了二十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资本家的经营策略再次发生了变化。
开始构建专利壁垒排斥竞争对手,并购垄断市场之后攫取超额利润。
现在朱简烜领导的大明,可能会直接跳过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从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直接跳到帝国主义时代。
贸易制裁的手段都直接拿出来了。
朱简烜根本就不给其他后发国家通过自由市场完成工业化的机会。
想搞工业化只能跟着大明走,配合大明的需求去搞,比如波兰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入门的机会。
口服心不服的顺国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顺国的所谓国相知道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所以下意识的想要继续辩解一下。但是汪廷珍已经不给他这个机会了,直接让人把顺国相赶了出去,并让鸿胪寺安排人送他尽快离开。
天工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朱简烜在旧皇城的奉天殿举行朝会。
在传统的神洲文化中,冬至是非常重要的节气,曾经长期作为一年的起始点,按例要举行大朝会。
今年除了本来就有的宗室亲王、郡王、勋贵,内阁大学士、枢密使、各部侍郎,又加上了藩国君主,一起到场参加。
朱简烜换上了最正式的皇帝冕服升座,现场所有人一起向皇帝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十二月二十四日,朱简烜正式迁入新皇城居住。
脱离旧皇城的木质建筑群,搬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子,火灾隐患直接下降一个数量级,朱简烜也是真的满足和高兴。
朱简烜穿上皇帝的常服,在新皇城的正殿大宫殿升座,再次接受大明高层的朝拜,算是庆乔迁之喜。
礼毕,朱简烜宣布在大殿赐宴,算是让大家跟着一起吃搬家后的第一顿饭。
这种大朝会一个月搞了两次,后面一个月还有两次,朝廷的礼仪官员在这个冬天会特别的忙碌。
宴会结束之后,朱简烜就下旨给普通官员放假了,大明朝廷正式停摆。
朱简烜也去了环境更舒适的新皇城西宫休息。
朱简烜放出去实训的四个儿子,按照普通官员的标准放假后,马上各自乘车往京师赶。
十二月二十八日,四个皇子全部回到顺天府,一起进宫向皇帝老爹报告。
朱简烜背着手站在他们面前,首先打量了他们的形象。
四个人都比去年的时候更加粗糙了一些,特别是老大朱靖坤变得黝黑而且粗壮。
四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太一样,有两个人看上去颇为疲惫,老大和老三的精神状态似乎比当初更好了。
可以看出他们对基层工作的适应能力是有很大差距的。
朱简烜观察完了四个孩子的大致情况,然后才似乎非常随意的问他们:
“在地方上干了一年了,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四个人对望了一眼,还是老大最先开口:
“禀父皇,儿臣觉得,地方上的事情乍看上去简单,实际了解之后就又觉得牵扯众多,似乎异常的复杂。
“无论什么事情,都会牵扯到多个村民,都会影响到到底原有官员的职责。
“但是真正想通了之后,就能发现本质上也不复杂。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底层普通百姓想要获得利益非常有限,他们其实非常容易满足。
“只要朝廷能让百姓都得到好处,什么事情都好办。
“朝廷只要持续不断地开荒和建设,就能给百姓们创造更多的利益。”
朱简烜听了之后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继续问其他人的想法。
这次是老三开口了:
“父皇,我觉得这基层事务的关键是基层的官员……
“朝廷在县衙一下,在坊、市、厂、乡、镇设置的基层衙门,与更多的基层百姓长期直接接触。
“他们在百姓中的形象就是朝廷的形象。
“但是在儿臣看来,这些基层衙门的人员们,绝大部分都有很大的问题。
“要么心高气傲,自以为受到了打压,所以郁郁不得志。
“要么不干实事,挖空了心思往上钻营。
“要么是就是在混日子,对自己的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兴趣。
“几乎没有官吏愿意主动为百姓解决事情。
“可能是因为,这些官员还没有适应变化,接受不了类似以往吏员、书办、典吏的身份。
“所以儿臣觉得,基层的衙门组建不能着急,可以稍微放缓一下。”
朱简烜听罢也没有直接回应,继续问其他人。
另外两个皇子也各自阐述了自己在地方上的感悟。
朱简烜全部听完之后,才开始评价他们的感想:
“首先是老大,你实训的地方是东北的逆流闸对吧?”
朱靖坤马上点头:
“是的父皇。”
朱简烜顺着他的回答提醒:
“东北内陆地区的移民,基本都是从外地迁过去的。
“都是本来已经几乎没有土地,应该说是完全一无所有的百姓,以军屯卫所的形式集体安置过去的。
“他们是从一无所有变成了拥有大量土地,能够吃饱穿暖还能休闲娱乐了,自然容易满足。
“再加上这个集中迁徙的过程中,完全打乱了原有的村镇宗族体系。
“到了东北之后,他们之间都是陌生人。
“当地官员面对的都是单个孤立家庭,而不是一个村子同族的几百个人。
“所以军屯卫所的移民是相对容易管理的。
“军屯卫所的早期军官,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比较高,因为军屯卫毕竟是正二品的机构。
“而地方基层上新建的坊市厂乡镇不过是正八品的机构。
“特别是乡镇地区,一个村子几乎都是一家人,村里面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往往愿意自己解决,而不希望找官府。
“官府想要安排什么事情,都要同时跟他们几百个人一起协商。
“这个工作难度就大了。
“所以老三的感受与老大相差甚远,一个觉得地方上基本没什么问题,一个觉得基层机构没有什么用处。
“你们两个的感受都是不全面的。
“等你们在地方上适应了环境,下一阶段我会让你们几个交换历练地区。
“老大你去中原的熟地,老三去边境的新开垦地区。
“老二去内陆地区,老四去沿海地区。
“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历练,熟悉不同地方的基层的事务特征。”
几个皇子听着老爹的教训都有点茫然。
这等于是没有直接评价他们此前感悟的对错,只是提前提醒了他们后续继续历练的方案。
交换地区历练的安排真的让人无话可说。
自己在一个地方辛苦两年,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个地方的社火环境,马上就要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重新开始。
换地方的速度比普通官员还要快。
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们当然不想这么干。
但老爹的安排也非常有道理,他们都是奔着皇位继承人去的,皇帝是想要治理整个天下的。
他们的眼光当然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那样理论上没资格当皇帝。
只不过,以往的皇帝,别说到不同地方历练了,可能连宫门都没怎么出过,不也当皇帝了吗……
但是抱怨只能放在心中,表面上都是老老实实的躬身领命: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