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742章 北伐开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42章 北伐开始

    曹操召见,荀彧、荀攸和贾诩自然是不敢怠慢。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几人就先后赶到丞相府,商讨军机要务。
    这些人里,荀彧是一贯常驻雒阳的,他毕竟是朝廷的尚书令,曹操要找他始终能随叫随到。
    而荀攸、贾诩在过去的两年半里,经常还要外放,只有一小半的时间召回雒阳。
    荀攸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邺城,协助夏侯惇负责河北防务。
    而贾诩也经常留在许县,协助曹仁统筹淮北防务、查漏补缺。
    不过眼下这种形势已经逐渐紧张的时刻,曹操的军事嗅觉也是挺灵敏的,所以提前把这些人都召了回来。安排好下一阶段方略后,自然会让他们再上任。
    众人到齐后,曹操也不耽搁,直接把刚才和司马懿讨论了一半的问题,重新抛出来问大家。
    “方才仲达来报,陈述了最新的前线军情动向,说刘备在南阳、汝南又集结重兵,多有举动,疑似要‘围魏救赵’。
    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刘备此举,到底是确有所图,还是虚张声势?
    是否能证明此前河北确实空虚、而我军之前犹豫,以至贻误了战机?抑或是虽有拖延,但战机也仍然还在?”
    曹操问得很细,而且很有逻辑,从“敌人是否有虚张声势”,和“我军是否有贻误战机”两个维度,把情况排列组合、分成了四种结果。
    众人不敢立刻回答,而是先要来了司马懿呈送的情报,仔细研读了一下,这才分别就这两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荀彧的态度,是几人中相对最坚定的,他觉得刘备就是虚张声势,或者是兵法上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就是在疑兵、勾引。所以朝廷一方,应该什么都不用做,原样固守以待变即可。
    算是以不变应万变。
    曹操听了荀彧这样简单的说辞,眉头也是忍不住微微一皱,不过倒也不至于直接发作。
    曹操的表情管理非常好,那不耐烦的神色只是一闪而逝,很快又恢复平静,希望不至于影响到荀攸和贾诩的看法。
    他不希望在大家都说完之前,就贸然给出自己的意见,也不希望下面的人一味迎合自己,那样会误事的。
    荀攸、贾诩没得到暗示,也就按照自己的本心一一阐述了看法。
    只听荀攸说道:“如仲达所言,刘备所据各州狭长,兵马调度不易。赵云在东北被夷狄牵制,确实有可能导致幽州空虚。
    但如今既然刘备已经在南阳集结重兵,随时有可能进攻,朝廷也只能见招拆招了,何必再去为已经错失的事情劳费神思。
    不过,赵云是否真的在东北被夷狄牵制,这事儿本身还是应该慎重求证,总要再得些铁证才好,不能仅凭刘备兵马集结就断定。”
    荀攸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对前一个问题“是否虚张声势”采取了搁置争议的态度,也就是存疑,不给结论。但对于后一个问题“是否贻误战机”,他则是给出了相当肯定的回答。
    “无论是否虚张声势,我们都贻误战机了,别再尝试挣扎挑动战事了,就被动应战即可”。
    荀攸大致就是这么个态度。
    他这样说,跟他本人长期被曹操派驻邺城、协助夏侯惇统筹河北战场防务,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作为河北战区的首席军机参谋之臣,荀攸当然希望河北的局面越稳越好。这两年刘备明显越来越不好惹了,能守住冀州绝大部分郡县,对荀攸而言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如果曹操让他主动进攻,荀攸肯定会觉得希望渺茫。这是越靠近河北前线的文武,才越了解情况的。后方的人,对于敌我强弱的感知,显然要迟钝一些。
    而且荀攸也确实觉得,刘备麾下诸葛兄弟的智谋,那都是难以揣摩的,非要去想对方有没有疑兵之计,那就当他都有好了,总之小心无大错。
    刘备方面透露出来的任何迹象,只要没有实打实的铁证,那就一律不看不听不想。
    这就是荀攸最近总结出来的处世哲学。
    曹操听完后对此也不置可否。不过这个不置可否,与刚才对荀彧的态度还是不一样的。曹操心里还暗藏了一个念头,准备一会儿拿荀攸这个小质疑,跟司马懿再对对质。
    不过眼下,还是先听完贾诩怎么说。
    贾诩见丞相向他看来,也不敢迟疑,眼珠子最后飞快地转了一下之后,就连忙语气持重地说:
    “属下所见,倒是与荀军师略有不同。关于刘备在南阳集结兵力是否是虚张声势,属下也不敢断定。但要说河北的战机已经被贻误,属下不敢苟同——
    具体有没有贻误,说到底还是要看河北将士文武,是否能战,以及河南这边,朝廷能否以少于刘备的兵力,众志成城坚守。这不是后方筹划之士能决定的。
    如今刘备可以动用的总兵力,虽然很可能多于朝廷之兵。但如果他想进攻,朝廷坚壁清野,据城死守,也能拖住很久。河北如果真的空虚,我军集结重兵,数月之内,也未必不能下,至少有可能切断赵云和袁谭的联络,在东北以易水、黄河为界,割裂刘备。”
    (注:当年曹操对袁绍作战结束、并且灭掉袁尚之后,就给荀攸加了中军师的额外职官,一直保留至今。所以可以称荀攸为军师。)
    贾诩这番话,前半部分赞同了荀攸,而后半部分相反。
    所以曹操一听,下意识就把前半问归并到了一起,一会儿再统一查证,而单单挑出后半问,单独跟贾诩探讨:
    “文和居然以为,朝廷真想对河北用兵,是有可能至少击败周瑜、割裂赵云和袁谭的?朝廷三年之前,可是派张郃出战过一次,还损兵近万、折了吕旷,文和不会忘了那桩往事吧。”
    贾诩被如此反问,也并不慌张,只是语气诚恳而低沉地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丞相能时刻铭记教训,实乃朝廷之福。
    不过,诸葛瑾、诸葛亮同样深谙兵法虚实之道。说不定他们就是觉得丞相虚怀若谷、不忘前鉴,所以才故布疑阵呢?
    而且,属下想说,三年前的情况,和如今不同。三年前,朝廷在西北和东北,都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集结主力于荆、豫之间,与刘备争夺刘表病故后留下的荆北。
    但如今,朝廷要是再对渤海用兵,那可不是佯攻了,而是主攻。佯攻打不下来的地方,主攻未必也打不下来。
    而且当年作战时,正值春暖,渤海解冻,漳水亦可行船。而周瑜素有大船水军,其战船听说还能入海,便于在各大河之间调度,黄河的船也能驶入漳水。
    但如今已是深秋,今年如果再对河北用兵,一旦拖到冬季河、漳封冻,战船难行,周瑜的水军之利便彻底不复存在。故而此一时,彼一时也。”
    贾诩一番话,并没有讲什么铁口直断的大道理,但却潜移默化让曹操意识到了之前的思考方式,有点过于忌惮“历史记录”了,
    就因为曾经在同一片战场上、发动过同样的攻势并且惨败而归,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再次想到这种可能的战局推演时,难免就失了冷静,内心下意识总想要回避。
    而这番话,从贾诩口中说出,是最合适的。因为贾诩就曾经亲自在宛城之战时给曹操上过这么一课,讲的就是追击敌人时候要如何“克服心魔、并且利用敌人胜利后的骄纵懈怠”。
    当初那一战时,张绣、贾诩还是曹操的敌人呢。敌人给你上的课,自然是印象无比深刻。
    “确实……都已经是彼一时、此一时了,孤怎可被三年前的心魔所困!”曹操心中如是暗忖,潜意识里也被激起了几分战胜自己的桀骜。
    不过,他还是谨慎,该问的必须问清楚,所以振作起来之后,他立刻追问贾诩:“如此说来,文和觉得,朝廷如果能抓住机会,一边死守堵住刘备、一边抓住战机进攻渤海,还是很有可能打赢赵云的?”
    贾诩对这种具体问题,自然是不敢打包票的,他只是诚恳地说:“属下与河北诸将并不相熟,也不知河北武备近况,如何敢妄言?
    不过,属下随子孝将军镇守豫南数年,对淮北防务颇为了解。就算刘备集结重兵,以子孝将军之擅守,只要朝廷略添援军,死守住两三个月,绝无问题。
    如若河北方面,朝廷真要用兵,差不多也该以两三个月为限。如若未果,到时候寒冬腊月太过寒冷,将士久在野外攻坚,也必然疲敝。到了那时候还没有进展的话,就该放弃了。”
    贾诩这番话,并无推卸责任之嫌,反而凸出了自己的职责和优势——他过去几年可是跟曹仁的,所以他当然只能对“曹仁能不能守住一定时间”这个问题打包票,至于河北那边,他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怎么可能乱打包票?
    换言之,他巧妙地把问题切分成了两个部分,河北那边的军机参谋,是荀家人的问题。河南这边的军机参谋,才是他和司马懿的差事(兖州那边还是归程昱)
    各大战区,只能是约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我这边顶住两个月,还是三个月,你那边想搏一把打打看,那就打吧。
    如果时间到了,那边还没打下来,我这边也渐渐不支,需要朝廷把主力调回来,那也不能怪我。
    反正各方的责任划分,主要就是看时限。
    约定时间内负责守势的战区没守住,那就是守势战区的锅。约定时间内负责攻势的战区没打下来,那就是攻势战区的锅。
    而一旁的荀彧、荀攸听了贾诩这说法,也是微微眉头一皱。
    莫非这贾诩也想站队了?不至于吧。
    荀彧自己心里清楚,年初华歆被授意投石问路、上奏皇帝请封魏公为魏王,被他带领大部分朝臣驳回后,曹公就对自己有了嫌隙。
    但即使如此,自己的地位也不是司马懿或者贾诩可以撼动的,这些人不至于抱团站队、对付荀家吧?
    还是说,仅仅只是想明哲保身、撇清自己、预防性地揽功推过?或许贾诩觉得,无论他怎么劝谏,丞相都很有可能在河北试探着用兵?他是希望真到了那一刻,丞相能够点到即止、同时把功过分清楚?
    荀彧不愿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己方阵营内部的谋士派系内斗,暂时他也就只能想到这一步了。
    这不是荀彧的政治智慧不足,只是他的人品让他下意识不愿意往更坏的方向想。
    曹操原本也该注意到贾诩这种态度、虽然有利于分清功过,但对于荀家叔侄多多少少有点不好。
    荀彧是主张“河北无空虚”的,之前上报来的各种情报,有些说赵云被牵制的消息,荀彧觉得证据不足的,也都没有郑重上报。
    而荀攸是负责河北防区的,如果河北最终需要用兵,但又没打下来,荀攸多多少少容易被牵连。
    然而,曹操最近本就跟荀彧关系紧张,所以他明明可以想到这一点,也暂时懒得去想。
    反正公事公办也没错,无非就是不念旧情而已,又不是主动给荀彧穿小鞋。
    曹操彻底理清思路后,最终转回向司马懿和荀彧,郑重地抛出一个问题:
    “仲达,看来公达和文和,对于‘河北是否真的空虚、赵云是否真被牵制’,多多少少还有疑惑,他们的意见,都是对此搁置争议不论、先讨论战机。所以,你还是得再找找准信。
    还有,文若,你那边,之前为何对河北回报回来的赵云近况,都不予上报?”
    曹操先问的是司马懿,不过那个问题更复杂一些。而对荀彧的那句责备比较容易回答,荀彧也就立刻抢答了:
    “在下并没有瞒报,前线凡有汇报,汇总之后,都有日常呈递。”
    曹操眉头一皱,又让人去查询了一下,发现还真就挑不出荀彧的错来。
    他可以看出来,荀彧确实不信“赵云陷入泥潭”的消息,但荀彧之前还是有上报的,只是做得比较隐蔽。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像《是,首相》里有一集,汉弗莱不希望吉姆哈克看到某份报告,那他就把报告塞在每天给首相的五大箱文件的最后一箱最底下——因为他知道首相没那么多精力,每天都把五大箱子文件看完的。
    同理,曹操也是日理万机。荀彧要上报一些他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又希望曹操看不见,那简直太容易了。曹操也没精力把下面人送来的东西全看完的。
    曹操只好放弃追究,但内心对荀彧又不喜了一两分。
    而另一边,司马懿在整理了一下措辞后,也诚恳地回答了曹操的问题:
    “其实,属下这边也有打探到一些可以侧面证明赵云在东北陷入泥潭的证据,只是之前还在求证,故而不敢妄报。请丞相给属下一点点时间验证,明日到将作监视察,便可见分晓。”
    曹操略微有些不解,但也没有拒绝,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次日一早,曹操和昨日议事诸臣僚,便一起来到同在雒阳城内的将作监。
    将作监是朝廷负责工程营造的衙门,所以司马懿提到的那些证据,显然是跟营造相关的。这里的衙门占地广阔,后面还连着一些官营的工坊。
    曹操内心也挺好奇,所以视察的时候兴致挺高。
    在将作监后衙的空场上,曹操首先看到了几座形状奇怪的紧凑土房,看上去只是草草搭建,非常简陋。还有一些别的营造物。
    曹操便先指着那房子,问起原委,希望司马懿解释。
    司马懿便如实相告:“禀丞相,坊间都说,赵云的兵马在东北,不堪深秋寒冷,又恐入冬后,还不能肃清扶余残敌,导致他们仗着严寒卷土重来。
    所以刘备军便设法造了此屋,说是严冬时,让移居扶余的军屯户,集中居住,以便取暖。此屋内部虽有土墙隔断,但底部有烟道相通,可积薪焚烧取暖。
    扶余之地,严寒非常,如果家家户户各自生火,则柴草难支。门窗封堵严了容易憋闷,不封堵,又不堪寒风。用此屋后,热气自底部贯通全屋,而烟自两端排出。要不是赵云迟迟未能肃清扶余抵抗者,他又何必苦心积虑想办法确保军屯将士非得在扶余故土过冬呢?”
    司马懿略一解说,曹操亲自验看了那种烟道连通在一起的烧炕土屋,内心也颇受启发。
    他看得出来,这种新房子,对于在极寒地区驻扎,是很有用的。
    汉朝时候原本的房子,哪有烧炕的结构?当时的人也没法在东北腹地活下去,也没必要研发这种极寒环境下的过冬技术。
    室内直接烧炭盆,很容易就一氧化碳中毒——虽然古人不知道什么是一氧化碳,但他们也懂观察中毒现象,知道封死门窗烧火取暖是会死人的。
    烧炕可以把烟道做在房子底下通过,而且集中一条很长的烟道、连通好几户墙壁相连的房子,那也算是“集中供暖”了。
    这些东西,实打实是有用的,这也让曹操对于赵云遭遇的窘迫,又多信了好几分。
    曹操不由叹息笑骂:“这种适合御寒的屋舍,莫不是又是那诸葛瑾所想?他还真够照顾他妹夫!赵云在扶余迟迟不能克尽全功,他就这样帮衬!
    不过,东西本身没有善恶,这种屋舍既然好用,朝廷在雁门,在朔方,也都能用!只要是汉人不适应的冬季极寒之地,这样盖房子,都能便于取暖,便于咱汉人在更北方站稳脚跟。”
    曹操很快想到,这种技术自己也能用,毕竟又不是只有刘备跟北方的戎狄接壤,朝廷的直辖领土也有接触戎狄的。
    只不过现在曹操还没那么大精力去建设朔方、加深控制。目前他只要轲比能名义上臣服、实际上也供他调遣,那就行了。种田搞开发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那儿。
    除了连通烟道的烧炕房子以外,在将作监衙门里,司马懿还带着曹操又看了另外一两个小有技术创新的东西,都是便于汉人在极寒环境下过冬常驻的,据说也都是赵云最近刚刚琢磨出来准备要用的。
    如此一来,曹操愈发坚信,诸葛瑾是不会故意拿真的技术情报来散播假消息的。
    从河北方向来的细作,能打听到那么多旁证,都证明赵云陷入了泥潭,才不得不拿出种种技术手段保证赵云的长期军事占领。
    所以,赵云是真的陷入泥潭了。
    曹操很笃定。
    由此,他对于荀彧之前口口声声说没瞒报、实则却“把他觉得不重要的报告放最下面”的举动,也愈发不喜了。
    而他侄儿荀攸“不希望河北再开战端”的态度,也一并被曹操嫌弃上了。
    结合各方因素,曹操最终做出了决策:
    就按司马懿和贾诩建议的,认定赵云之前确实陷入了泥潭,如今应该也还剩一点窗口期。
    同时,淮北战场,就算被刘备入侵,撑住三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三个月里,就给荀攸和夏侯惇压点分量,让他们好好搏一把。
    三年前,河北战场曾经是佯攻,是拉仇恨的。今天,总算要扮演一把主攻了。
    两三个月之内,放胆去做。两三个月之后,如果曹仁、贾诩那边有颓势,有岌岌可危的风险,那就把河北的进攻部队抽调过来,不再妄想了。
    把一切想明白之后,曹操乾纲独断地拍板,然后以通知的口吻,把这个决定传达给了荀氏叔侄。
    荀彧听说时,还想提醒、反对一下,但是却被荀攸拉住了。
    “叔父,没有用的。”
    荀彧不解:“为何会没用?”
    荀攸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丞相对你我的信任,甚至已经不如对司马兄弟和贾诩。我们现在去劝阻,丞相只会觉得我们是怯战、怕担责。
    就算将来河北攻势不利,丞相也只会觉得是我打得不好,而不是贾文和建议得不好。我们荀家已经陷入两难了。”
    荀彧愕然,但最终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