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张天志的婚事
第467章 张天志的婚事早在日俄谈判开始前,清政府就想俄日两国及其他列强发表正式声明,指明此次两国失和,系在大清国土上用武。
议和条款内,倘有牵涉大清事件,凡未经与清廷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
然而,在条约签订后,倭国依据合约有关条款,强迫清政府予以承认。
到光绪三十一年冬月,在京城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合约,正约三款,附约十二款。
清政府不得不承认了日俄和谈中有关中国的约定,同时又被倭国攫取了很多权益。
东北十六个城市被迫开埠通商,鸭绿江右岸的森林采伐权让与倭国,倭国在营口、安东、奉天划定租界。
同时,倭国还想修筑一条从安东到奉天的铁路。
因安吉铁路早已动工修建,而且曲绍扬和哈里曼公司早就商议好,等安吉铁路修建完成后,再从安东修筑到奉天的支线。
因此,倭国这一项要求,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未能达成。
为开放东三省,清廷命外务部、商部会同北洋大臣袁大头、奉天将军赵尔巽筹议东三省开埠通商举办实业章程。
同时,命奉、吉、黑三省将军,各自统计因战事而造成的损失,向日俄两国索赔。
奉省损失最大,沙俄在各地大肆征用劳工,拆民房、毁庄稼、占耕地、挖壕筑垒。
同时沙俄还抢走大量耕牛、大豆、木材、粮食等等。
各地商铺和民户轮番遭受日俄抢掠,无数百姓死于炮火,还有一些人,被冠以间谍之名处死。
倭军先后拘捕奉天交涉局总办、巡警局总办、昌图知府、辽阳知州、海城知县等诸多大清官吏,并对其严刑拷打甚至杀害。
相比之下,吉省损失较小,主要是铁路沿线地带一些城镇村屯,遭受沙俄军侵扰。
好在曲绍扬等人安置妥当,事先就把周围民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再加上定边军防卫森严,一点儿也没惯着沙俄兵,坚决不允许其骚扰各地村屯百姓,所以情况要好很多。
八月二十四,赵尔巽电请外务部,向交战两国索取赔偿。
曲绍扬奏请朝廷,在娘娘库等地设立县治,因其在图们江上游,起名安图。
另外,因临江县地域跨度太大,治理不方便,划临江县庆生、长生二保,设立府治,取名长白府,驻地在塔甸。
长白府下辖抚松、安图两县,归东边道管辖。
于洮儿河南岸科右前旗开垦地设安广县,治所在解家窝堡。
在哈尔滨设立滨江道,委何厚琦试署,专办吉、黑两省交涉和稽征关税事宜。
何厚琦从临江县离任后,在锦州厅任知州。
张锡銮任奉天将军,与何厚琦为翁婿关系,又同在一省,按例应该回避。
张锡銮几次跟曲绍扬提起,想让曲绍扬在吉省给谋个合适的位置。
曲绍扬觉得何厚琦颇有才干,应该能够胜任滨江道道员,故而建议何厚琦暂时署理。
除此之外,曲绍扬还奏请朝廷派遣测绘学堂学生,勘查长白山、图们江,确定边界,以免将来滋生事端。
九月十四,倭国首相桂太郎与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草签美日共同经营南满铁路合同,规定铁路经营权,两国各享一半。
虽然哈里曼公司已经跟吉省合办了吉安铁路,但是吉安铁路所经之地,终究比不得南满铁路。
哈里曼公司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所以尽力争取了这份草约。
九月十七,倭国政府决定将东三省倭军在六个月内撤完,首批倭军,在当日便开始撤离。
十月,朝廷批复,准吉林将军所有奏请。
委派北洋陆军参谋处参谋、北洋陆军测绘学堂教务张天志为延吉边务帮办,带领测绘学堂学员,勘查长白山、图们江等地。
十月末,张天志带领测绘学堂学员,来到吉林城。
时隔两年,兄弟再次见面,自是万分欣喜。
曲绍扬设宴,款待测绘学堂一众学员。
席间,曲绍扬少不得要打听打听,张天志这两年的情况。
张天志前年冬天回家探亲,年后返回天津,便被安排到小站,辅佐北洋三杰中的冯、段二人办理练兵教育事务,办理一系列军校。
比如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北洋陆军参谋学堂、北洋陆军测绘学堂等等。
正好前阵子曲绍扬上奏朝廷,要勘查长白山和图们江流域,上头就安排张天志,带着测绘学堂的学员们,过来办差。
“小志,你今年都二十七了,还没说亲呢?”
酒席上,曲绍扬挨着张天志坐,俩人聊着聊着,曲绍扬就问起了张天志的个人问题。
“大哥,我成日不是在军营,就是在学堂里,身边都是一群爷们儿,上哪儿找媳妇去?”张天志闻言便笑道。
“那不行啊,你不说媳妇,我师父师娘不得急坏了?
正好你这次回来,等我跟你嫂子说一声,让她给你张罗张罗。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生好几个了。”
曲绍扬瞪了张天志一眼,这小子,终身大事都不着急,简直太气人了。
大哥发话了,张天志也不好反驳,只笑着点头,“但凭兄嫂做主就是,我信得过嫂子的眼光。”
张天志少时孤苦,幸而遇到了刘东山、林若兰夫妻,将他收为义子,尽心培养,才有今日。
这些年,他一心读书习武,后来又投身军伍,对男女情爱之事并不上心。
如今年岁大了,义父义母经常写信催促,曲绍扬见了面也问,索性就顺了众人心意,娶个媳妇过日子算了。
见张天志点头,曲绍扬这才高兴起来,哥俩又喝了不少酒。
等酒席散后,曲绍扬命人将那些测绘学堂的学员都安顿到别院去,张天志则是留在了将军府。
晚间,曲绍扬回到陈秀芸住处,跟陈秀芸说起张天志的婚事。
陈秀芸一听张天志到现在还没有个心上人,也着急了,当即答应下来,一定要帮小志找个才貌双全的媳妇儿。
第二天早晨,张天志跟曲家众人一起用早饭。
新源和婉瑜他们,这才知道,哥哥昨天回吉林城了。
兄妹俩见着天志,亲的不行,围着张天志问这问那。
振邦那几个也是一样,饭都不好好吃了,全都围着张天志。
“好了,好了,先过来吃饭吧。
新源、婉瑜,你哥他这次回来能多住一些时候,我估计最少也得一年。
他就住在府里,往后你们有的是机会见面。”曲绍扬看着那两兄妹,笑道。
“一会儿我安排人,去临江把师父师娘接过来一起过年,顺道,商议商议天志娶媳妇的事情。”
天志是刘东山夫妻的义子,他要说媳妇,必须要征得刘东山夫妻的意见才行。
“媳妇儿,你记得啊,今天就抓紧时间找媒人。
等师父师娘来了,让他们再帮忙给把把关,挑个温柔贤惠,门第相当的姑娘。
趁着冬天没啥事儿,就抓紧时间把婚事给他们办了。”
曲绍扬一心想着弟弟的婚事,只盼着天志早早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他们也算是对得起张炮父子了。
“好,你放心吧,等会儿我就安排人,把吉林城口碑最好的几个媒婆,都找来。”陈秀芸一听,忙笑着应道。
“哦,对啊,我哥都二十好几了,还没娶媳妇呢。是得抓紧,我爹还等着抱孙子呢。”
那头,刘新源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边点头,边笑嘻嘻的看着张天志。
反倒是婉瑜,在听说天志要说亲时,脸刷的一下就白了,眼睛莫名的就发酸,心也一抽一抽的难受。
“嫂子,我没胃口,不想吃了。”婉瑜撂下筷子,跟陈秀芸几个人说了声儿,扭身就往外走。
众人正兴高采烈谈论给天志说亲的事情呢,见婉瑜脸色不好,都有些惊讶。
陈秀芸赶忙起身,跟着婉瑜出来,“婉瑜,你怎么了?咋突然就没胃口呢?”
陈秀芸觉得奇怪,刚才不还好好的么?咋一转眼就不舒服,没胃口了呢?
“没事儿,可能是最近施医院忙的缘故吧,有点儿累。”
婉瑜见嫂子追出来,心中委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推脱可能是最近累着了。
“要是太累的话,就请几天假,在家歇一歇,改天再去。
你大哥说,明年开春他打算也学奉天那边,创办官立卫生院。
到时候你就回咱们自己办的卫生院去当差。”陈秀芸安慰婉瑜道。
赵尔巽到奉天主持政务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有创办官立卫生院一项,开东三省设官立医院之始。
据说是要设立内、外、妇产三科,每年春秋还施种牛痘。
曲绍扬一直也想办来着,但他到吉林这两年,实施各种新政,吉省财务吃紧,一直就没能办成。
既然奉省开了先河,曲绍扬就打算跟着也办,这样旁人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婉瑜从小跟着陈秀芸学医,后来又经陈郎中和李氏指点,底子十分扎实。
她来吉林城之后,在施医院学了两年,表现非常不错,尤其在妇产科,连施医院的洋医士,都对她夸赞有加。
原本,曲绍扬是有意送婉瑜出国学医的,可她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属实不方便。
再者,刘东山和林若兰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也不可能同意。
所以曲绍扬才说,等吉省官立卫生院建起来,就安排婉瑜过去。
换成平常日子,婉瑜听见大哥给她安排这个差事,保管高兴的跳起来。
可此时,婉瑜满腹心事,哪怕是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也没有表现出多么高兴的样子。
“嫂子,谢谢你关心,我没啥事儿,回屋歇一会儿就好了。施医院那边挺忙的,不好请假。”
婉瑜也不知道自己咋回事儿,反正就是心里头不舒服,跟陈秀芸聊了两句,转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陈秀芸盯着婉瑜的背影,看了许久,左思右想,也没想明白,婉瑜这又是怎么了。
早饭过后,曲绍扬领着张天志去将军衙署熟悉熟悉情况,孩子们该去书院的去书院,该去学堂的去学堂。
陈秀芸则是派了人,把城中几个媒婆都找来。
跟她们说,自家小叔子今年二十七了,想要寻一门合适的亲事,拜托众人帮忙,若是成了,定然重金酬谢。
这些媒婆一听说,是将军大人的弟弟要说亲,一个个都来了精神,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给找个才貌双全、温柔娴雅、家世好的姑娘。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军府可就热闹了,提亲说媒的差点儿踏破了门槛儿。
光是姑娘的画像,就收到了厚厚一摞。
陈秀芸每天忙活府里大小事情不算,还得给天志把关,从这些送来的人选里头,找适合张天志的姑娘。
“婉瑜,快来,快帮我挑一挑。
这些都是媒人送来的画像,我现在挑眼了,你快来帮嫂子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哥?”
能送到陈秀芸眼前的,肯定各方面条件都不差,陈秀芸真的是难以选择,于是就把孟兰心、杨春红她们都叫来帮忙,一起选。
正好这天傍晚婉瑜从施医院回来,被陈秀芸逮住了,非得连拖带拽的让婉瑜也帮忙挑选。
婉瑜这些天始终都无精打采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此时一看桌子上摆了那么多画像、册子,只觉得心里更烦了。
“嫂子,我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哪里懂这些?
还是让几位小嫂子帮你选吧,我今天有点儿累,想回去歇着了。”婉瑜说完,扭身走了。
“大姐,婉瑜这几天怎么了?我瞅着她脸色不太好啊。”
孟兰心瞥了眼婉瑜的背影,不解的问道。
“对啊,最近婉瑜好像吃饭也不多,感觉整个儿人都瘦了一圈。
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十九的大姑娘了,别是有喜欢的人,不好开口吧?”林玉环在那边附和道。
“不能吧?我早就跟她说过,遇见喜欢的人就跟我说,她也岁数不小了,该考虑这些。
她一直说不想嫁人生子,就想学医治病救人啊。
再说了,有喜欢的人多正常啊,不至于这样吧?”
陈秀芸也觉得奇怪,婉瑜最近这是怎么了?
“姑娘大了心事多,跟小时候不一样了。
你没瞧着,这趟小志回来,婉瑜跟小志都没那么亲近了。”
陈秀芸摇摇头,叹口气,毕竟不是亲小姑子,有心事不说,也是正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