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省城团圆年
第470章 省城团圆年这次回来,因为家里张罗着要给天志说亲的事,婉瑜处处躲着,不再像往日那么亲近天志,天志心里头也挺难受的。
他没法想象,如果娶了旁人做媳妇,婉瑜从此跟他如同陌路的情景。
再一个,从小天志就疼婉瑜,婉瑜不管做什么要什么,天志都尽量满足。
出门读书也好,出国留学也罢,但凡遇到好东西,天志第一个想着的,也是婉瑜。
他对婉瑜并不是男女情爱那种喜欢,更多的是亲人间的爱护。
可一想到,他从小就疼着宠着的小姑娘,将来不知道嫁给哪个臭小子,万一再受点儿委屈啥的,他就觉得心疼的慌。
所以在探望过婉瑜之后,天志便跪在刘东山夫妻面前,恳请二老点头,将婉瑜嫁给他。
一个是亲闺女,一个是养了这么多年的义子,刘东山夫妻能说啥?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棒打鸳鸯不成?真要是那么做,岂不是毁了闺女一辈子么?
俩人在曲绍扬夫妻的劝导下,也就这么同意了。
“得,咱们大张旗鼓的给小志说亲,没成想最后却让你闺女给截了胡。
这,这传出去让人家怎么说啊?我还挺看好赵家那闺女,正打算去提亲呢。”
林若兰一拍大腿,懊恼的说道。
“师娘,你又不只天志一个儿子,不是还有新源么?
我瞅着,新源跟赵家姑娘更般配些。要不然,你还是给新源提亲得了。”曲绍扬在旁边半开玩笑的说道。
本以为新源听了这话,会急的一蹦三丈高,吵吵着他要留学,不肯太早说亲呢。
结果,那头的新源,却是腾的一下红了脸。
“大哥,你别开玩笑了,我这一事无成的,配不上赵家姑娘。”
此话一出,满屋皆惊,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新源。
“不是,新源,你相中赵家三小姐了?”
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谁还能不明白新源这表情、这话里啥意思啊,林若兰又惊又喜的问道。
新源挠挠头,很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天我跟着大哥在前面迎客的时候,见了一面,那姑娘挺好的。”
只一面,新源便记住了那个沉静温婉的姑娘。
可那是母亲替哥哥相中的成亲人选,新源不好说什么,只能暗自遗憾。
却不想,自家妹妹早就喜欢上了天志哥,俩人的婚事即将提上日程。
新源刚动了点儿心思,不想就被大哥点了名儿,少年人还没学会隐藏,一下子便把心事暴露在亲人面前。
“这事儿闹的,得亏咱们没着急去赵家提亲,不然还不好办了呢。”
陈秀芸这头,长出了一口气,阴差阳错的,差点儿就拆散了新源和婉瑜的姻缘。
“得了,师娘,改天我陪你去赵家提亲,给咱们新源提。”
反正都是小叔子,哪个相中就提哪个。
“哎,好,都听你安排。”林若兰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连忙答应下来。
倒是那头的刘东山,有些犹豫。
“不是,你们想的也太简单了吧?
天志好歹现在有差事,新源还念书呢,来年还打算出国留学。
这功不成名不就的,赵家能看中咱新源么?”刘东山是男人,考虑的问题就比较现实。
“师父,不要紧,赵家那边,不行我去说。”这时候,曲绍扬开口了。
在曲绍扬看来,新源和赵家三姑娘年岁相当,也更相配些。
至于说新源前程未定,有曲绍扬在,那都不叫事儿。
等新源留学回来,省府里随便安排个位置,一点儿问题没有。
刘东山寻思寻思,也是这么个理儿,于是点点头。
“那也行,成家立业嘛,先成家再立业。男人成了亲,心也就定下来了。”
就这样,一家人商量妥当。
转过天,陈秀芸就请了媒人,去赵家探口风。
媒人一听是给刘新源提亲,就有点儿懵,当初说的好像不是这位啊?
陈秀芸只好解释,说新源的年岁跟赵家三小姐更相配。
媒人去了赵家探听消息。
赵家那边原本是看好了张天志在新军的发展,忽然听说是给曲绍扬的另一个弟弟提亲,而这个弟弟还在念书,自然不太乐意。
后来一听说,新源可能年后要出国留学,赵家人就动了心思。
于是,赵夫人回复媒人,说是他们要考虑考虑,问一问三姑娘的意见。
转过头,赵会长就去拜见了曲绍扬,一番寒暄之后,表明了来意。
赵会长家有个儿子,跟新源年纪差不多,在白山书院念书。
赵会长那意思,想把儿子也送出国留学,但是没有门路,想求曲绍扬帮个忙。
曲绍扬一听笑,言说这要是两家成了亲戚,他送新源出国,顺道带一个,也不是不行。
赵会长要的就是这话呢,于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亲事。
新源和赵家三姑娘的亲事,就这么说定了。
腊月十二,林若兰在陈秀芸和媒人的陪同下,带着丰厚的礼物,到赵家提亲。
因为新源年后就要筹备赴德留学事宜,而这一去怕是要三五载,若是让赵家三姑娘苦等不太妥当。
两家商议后,决定先成亲,新源再赴德留学。
等新源在那边安稳下来,也可以想办法接了媳妇过去。
如此以来,婚期就不能拖延,年后正月十二定亲,二月二十六成亲。
赶是赶了点儿,好在赵家那头早就预备好了嫁妆,时间上倒也够用。
新源的亲事说定,接下来还有天志和婉瑜的事情。
这俩都是一家的孩子,提亲的程序就省了,腊月十六,直接给他们俩定亲。
天志回吉林属于公干,等着勘查完长白山和图们江,议定边界后,他还要回天津,所以就没必要在吉林城购置房产。
陈秀芸的意思,曲家在城里有不少房子,挑一处好的收拾收拾,给他们先住着。
等天志回天津的时候,家里给小两口带足了银钱,到那边购置一处差不多的宅子居住就行。
再一个,天志和婉瑜岁数都不小了,也别再往后拖,就跟新源一起办喜事,正好双喜临门。
有这俩月的工夫,也差不多够他们准备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将军府里可就忙了起来,要预备过年,还要准备天志成亲。
陈秀芸忙不过来,就把那三个妾室也都叫上,一起忙活。
府里女人们忙,曲绍扬也没闲着。马上要过年了,省府里一大堆事情。
清廷决定裁撤三姓副都统,于三姓地区设立依兰府。
在拉哈苏苏设立临江州,将伯都讷抚民同知升为新城府,在呼兰府下设汤原县。
这些,都归吉林将军管辖。
另外,趁着日俄战争期间,曲绍扬示意韩登举,收回了夹皮沟官井子金矿。
山林巡察队联合地方乡绅百姓,收回了光绪二十四年被沙俄强占的呼兰府汤原都鲁河金矿,以及被沙俄盗采的呼伦贝尔地区吉拉林金矿,并驱逐了沙俄在呼玛尔金厂的势力。
这些金矿,有的属于吉省,有的属于黑省,都得重新招商开采,还得安排重兵把守,严防沙俄卷土重来。
吉林城崇文书院,先是改为学务处,紧接着又改成提学司,统管全省学务。
白山书院,则是改为吉林师范学堂。
并命令各府、州、县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往倭国速成师范专业学习。
待学成归来后,将在各府州县的小学堂和中学堂任职。
为抵制沙俄面粉,防止权利外溢,吉林城粮谷商行联合起来,准备在吉林城开设一处大型的面粉加工厂。
预期投资十万到十五万两,由曲绍扬牵线,从国外进口大型机械加工设备两套。
预计投产后,日产面粉可达四万斤左右。
为了与沙俄和倭国争夺矿产,官办吉林额穆德兴煤矿公司成立,先期投入资金十万两。
同时,曲绍扬整顿警政,设立吉林警务学堂。
紧接着又创办吉林陆军小学堂,选派学生四十人,前往倭国学习军事。
腊月十四,清廷命奉天将军赵尔巽,会同吉、黑两省将军,商议三省的战后安置事宜。
曲绍扬接到命令,立刻前往奉天,等他从奉天返回时,已经是除夕当天了。
今年战事平息,刘东山夫妻还有张天志都在省城,一家子也算大团圆了。
府里处处张灯结彩,孩子们高兴的满院子乱跑,时不时就有鞭炮声响起,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傍晚,曲绍扬领着一妻三妾,十个儿女,还有刘东山一家子,聚在厅中,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
杨春红在光绪二十九年秋天生了个男孩,取名振成,虎头虎脑的挺招人稀罕。
林玉环在光绪三十年二月生下一个女孩,叫佳莹,长相随林玉环多一些,粉粉嫩嫩、肉嘟嘟跟糯米团子似的,十分可爱。
这几年,陈秀芸和孟兰心都没再生孩子。
陈秀芸已经有四儿一女,她成天忙着府里的各项事务,没有精力再照看奶娃,索性就跟曲绍扬商议好,不再生了。
至于孟兰心,本就不是易孕体质。
加上她生完佳莉才半年,就领兵上了战场,对身体也有损伤,这几年一直没能再怀上。
反正她已经有两儿一女了,生不生的都无所谓。
十个孩子,最大的振邦,过年就十八了,最小的佳莹,过完年才三岁。
曲绍扬瞅着满屋子叽叽喳喳、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再看看容颜依旧美丽,各有特色的妻妾,心里越发满足。
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如今有娇妻美妾陪伴左右,儿女成群天伦之乐,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来,师父、师娘,我敬二老。
难得二老能来省城过年,咱一家团圆,必须喝一个,庆贺庆贺。”
酒菜齐了之后,曲绍扬给刘东山夫妻都倒满了酒,敬二人。
刘东山夫妻赶忙端起来酒杯,回敬曲绍扬。
“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儿,就是收了绍扬这个徒弟。
你看我现在,跟着徒弟享了多少福?
那天寿宴,来了那老些人,一个个儿的对我可尊敬了,人家那是看我么?那都是看绍扬的面子。
绍扬啊,师父老了,现在呢也帮不上你什么,往后有啥事儿,你就安排给新源。
这小子要是不好好干,你跟我说,我捶他。”
刘东山很清楚,自家和曲家已经分不开了。
他把儿子托付给曲绍扬,即便将来有一天,刘东山不在了,只要有曲绍扬这个靠山,新源肯定不会混的太差。
“师父,不至于,新源挺上进的,是个好孩子。
等他成了家,还能更稳重些,将来发展错不了。”
对于曲绍扬来说,天志和新源比曲江曲福还亲呢,他们能过的好,曲绍扬比谁都高兴。
“今天过年,咱不提那些,难得合家团聚,师傅师娘,我们几个,一起敬你们一杯。”
陈秀芸给孟兰心她们使了个眼色,四人一起端起酒杯,敬二老。
那边儿,振邦领着弟弟妹妹们,端着以山楂和沙果儿、梨等果干煮成的果汁,也都站起来,一起敬刘东山夫妻。
“爷爷、奶奶,还有我们,祝爷爷奶奶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几个大的孩子领头,小的跟着,齐声道。
“哎,哎,好。”刘东山和林若兰乐得合不拢嘴,连说了几个好。
自家人,也没那么多讲究,大过年的随意吃喝就是。
刘东山岁数大了,不能喝太多酒,三杯过后便专心吃菜,天志和新源陪着曲绍扬喝了些,也都没多喝。
孩子们都大了,哪怕是佳莹,也能自己拿着筷子夹菜吃,只是吃的慢了些。
佳玲和佳莉俩人哄着小妹妹,给她夹菜,挑出鱼刺和骨头,偶尔的喂两口。
小丫头也不管别的,低头就是个吃,本来小脸就肉嘟嘟的,再塞一嘴菜,腮帮子鼓起来,更可爱了。
吃过了团圆饭,孩子们就穿戴好,去外头放鞭炮玩了。
佳莹还小,不敢出去,林若兰就抱着佳莹哄。
曲绍扬跟天志、新源还有刘东山一起说话聊天,陈秀芸则是跟孟兰心三个打起了麻将。
这是她们到了省城之后学会的一项娱乐,平常没事儿的时候,正好四个人凑一局,谁也不在乎输赢,就是个消遣。
有的时候,一些官员家眷也会进府来,陪着陈秀芸她们打几圈麻将,联络联络感情。
可别小瞧了女人,这些官眷们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通过她们,能了解好多事呢。
夫人政治,也是官场上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