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小十三出生
第478章 小十三出生因近日来倭人和高丽不断挑衅,滋生事端,身为延边镇守使的韩登举不能离开太久。
所以韩绣堂和曲佳玲定了亲之后,韩登举就立刻带人离开吉林城,返回延吉厅。
陈彦川和陈静雅还在吉林城念书,陈允哲等人少不得在这边多盘桓几日,陪一陪孩子。
张天志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回吉林城一趟,也要多陪陪林若兰。
行省公署事务繁忙,曲绍扬也没多少时间陪着舅兄。
只是晚间回来,几个人凑在一处,喝点儿酒,聊一聊如今的局势等等。
曲绍扬一再跟陈家兄弟还有天志申明,让他们千万别搅合到孙、黄等革命派之中去,眼下朝廷严查乱党,千万别引火烧身。
当然,也无须与他们为敌,顺其自然就好,眼下众人的主要任务,还是尽量发展民生。
尤其是安东,眼下已经是继大连之后,另一处水陆繁华的港口城市。
大连目前在倭人的控制之下,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后,致力于打造四通八达的国际性港口,与大连相抗衡。
徐世昌的目标,一个是安东,另一个是葫芦岛。
相比之下,安东连接了安奉、吉安两条铁路,交通很发达,港口也比较有优势,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这几个人各有各的差事,在吉林城小住几日之后,也都各自踏上了归程。
如今交通便利,从吉林坐火车可以直达安东,天志夫妻到安东后,再坐火车去奉天即可。
兄嫂走后,陈秀芸少不得心情低落。
好在家里孩子多,都围在娘亲身边转悠,几天之后,陈秀芸也就恢复了心情。
六月中旬,吉林城创办蒙文学堂,学生主要学习蒙文,学制两年,专门培养边事交涉人才。
同时,吉林士绅、吉林地方自治会会长松毓等发起集资,建立吉新机器造砖有限公司。
该公司只收华股,不收洋股,以省城丰元亨钱号代收股款,每股四百吊,发行五百股,共筹集吉市钱二十万吊。
从逸信洋行订购制砖机一套,是吉省近现代利用机器制砖之始。
受其启发,吉省许多乡绅富商,也纷纷投资建厂,什么肥皂厂、火柴厂、纺织厂、造纸厂等等,吉省工业发展向好。
而就在同一时间,倭国和沙俄,在彼得堡签订《日俄密约》。
在条约附款中,将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满为倭国势力范围,北满为沙俄所属势力范围。
沙俄承认倭国在高丽的现有地位,倭国承认沙俄在外蒙的利益。
条约签订后,倭国开始蠢蠢欲动。
七月十一,倭军中佐斋藤季冶郎奉倭国政府之命,率兵从会宁向延吉出发。
同时,倭国驻京代理公使阿布守太郎照会清廷外务部,言称间岛之归属始终未能有结果,而此地有韩民十万余,倭国将派兵前往守护。
七月二十三,斋藤一行不顾吉省和延吉厅反对,在龙井设立统监府派出所,斋藤任所长,并发布保护韩民告示。
妄图通过制造所谓的间岛,把延吉、汪清、和龙、珲春等地划为第二高丽,进而侵吞。
同日,吉林巡抚曲绍扬、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共同致电清廷外务部。
查倭人所谓的间岛,乃延吉厅所属和龙峪、光霁峪等地,在图们江北境,乃大清所有。
去年张天志一行勘界之时,已经划定了归属,当时高丽方面和倭国都没有意见。
此次倭国旧事重提,强立名目,又将夹皮沟混入该区域内,其心昭然若揭,种种阴谋,欺人太甚。
七月十八,朝廷回复,于局子街设立吉省边务处,督办吉省东部边务。
由珲春副都统陈昭常为边务督办,吴禄贞、韩登举为帮办。
斋藤是吴禄贞在倭国士官学校留学时的教官,吴禄贞与其相识,到延吉之后尽力与斋藤周旋。
双方数次谈判,斋藤都拿吴禄贞没办法,于是便派人偷偷潜入,划地插竿为界。
吴禄贞立刻与韩登举联系,率部前往,将倭人所插界竿全部拔掉。
斋藤想在延吉境内修筑铁路,派大批武装人员侵入图们江北,深入九十余里,并在沿途打木桩。
吴禄贞和韩登举得知后,立刻安排人将木桩尽数拔除,并另立标志,详细注明地名里数,以示主权。
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倭国接连派兵增援,韩登举与吴禄贞陈兵图们江岸,严阵以待,针锋相对。
双方僵持不下,斋藤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最终,无可奈何的撤兵东渡。
斋藤对此深感头疼,并感叹,清廷尚有人,如吴禄贞、韩登举等,不可欺也。
吴禄贞、韩登举与斋藤等人周旋之际,徐世昌、曲绍扬等人电请外务部质问倭国代理公使,责令其将延边一带倭军撤离。外务部向倭国公使发出要求撤军的照会。
七月末,清廷决定各省限期编练陆军,命奉天、吉林、黑龙江各自编练一镇。
张天志为奉天军务帮办,负责编练奉天陆军,新军编练完成后,被任命为新军统制。
吉省新军,由吴禄贞负责督办,兼任新军统制。
新军驻守东边地带,巩固边防,成为后续与倭国交涉的强力后盾。
同时,为抵制倭军入侵,安抚境内高丽百姓,维护地方治安。
吉省在和龙峪、六道沟、珲春、铜佛寺、百草沟、凉水泉、黑顶子等地设派办处,归延吉厅管辖。
八月初五清早,还在睡梦中的陈秀芸突然肚子疼,“绍扬,快,送我去医院,我好像是要提前生了,肚子疼的厉害。”
陈秀芸察觉不对,赶忙推了推身旁睡着的曲绍扬。
“啥?要生了?这又提前了?”曲绍扬闻言一个激灵,赶忙坐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念叨。
陈秀芸生了四胎,基本上每次都是提前生产。
正因为如此,最近曲绍扬哪里都没敢去,天天留在正院陪着陈秀芸。果然,这次又提前了。
“嗯,估计是,我这会儿肚子疼的厉害,你赶紧喊人来,送我去医院。”
陈秀芸已经生了四回,很有经验,感觉这肚子疼的架势,闹不好很快就要生。
曲绍扬一边穿衣服,一边招呼了外间守夜的丫头们进来,帮着陈秀芸穿好衣裳,简单梳理一下头发。
同时,曲绍扬出去喊人备车、备轿。
不多时,陈秀芸穿戴妥当,曲绍扬扶着她上了软轿,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抬着陈秀芸,快步来到府门外,换到马车上。
曲绍扬也上了马车,将媳妇搂在怀里护着,车夫赶着马车,直奔省立医院。
到了医院,也不管什么手续不手续了,直接抬到产房检查。
医院妇产科的这些医生,多数都是出自陈秀芸的栽培,医术精湛。
而且陈秀芸怀孕期间,也有医生定期到府里给检查,一切都正常。
“曲大人请放心,夫人目前状况很好,产道已经给开的差不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生下来。”
等检查完之后,有护士出来要了孩子的褯子、包被等东西,顺道交代了一下。
这时候,孟兰心、林若兰等人得知消息,也都赶到了,众人在产房外焦急的等待着。
陈秀芸已经生过四胎了,别看她年级稍微大了些,经产妇总归是比初产妇的产程要快不少。
大概过了半个钟头,众人就听见里面哇的一声,曲家第十三个娃来到了。
“生了,生了,你听听,这哭声多响亮啊,肯定是个小子。”
林若兰在走廊里,听见里面动静,高兴的说道。
曲绍扬倒是不在乎闺女小子,家里都这么多孩子了,生什么都行,最主要的是陈秀芸要平平安安。
过了一会儿,有护士抱着一个蜡烛包从里面出来,笑呵呵的将孩子递给了曲绍扬。
“恭喜大人,是个小公子,六斤七两,母子平安。夫人的状态还不错,等会儿就可以出来了。”
曲绍扬接过孩子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娃都差不多,脸上皱巴巴的,不过这小家伙肤色倒是挺白,闭着眼睛不哭也不闹。
“兰心,孩子交给你,好好照看着。”
曲绍扬把孩子交给了孟兰心,抱去病房,他留守在产房外,等陈秀芸出来。
过了一会儿,护士出来叫人,说可以接产妇去病房了。
曲绍扬也没用旁人,直接进去抱起来陈秀芸,送她回病房休息。
八月初,天气挺好的,不冷不热,坐月子倒是不遭罪。
陈秀芸生的快,体力消耗的少,这会儿精神还不错。
“绍扬,你别在这儿守着了,衙门里还不少事情呢,赶紧去吃口东西,换了衣服回衙门吧。
这边有师娘,还有兰心她们呢,都能照顾我。”
“对,对,绍扬啊,你先回府吧,这边有我们呢。
衙门现在事情那么多,离不开你,秀芸这边你放心,我们肯定照顾好。”
林若兰赶忙点头附和,孟兰心也说,让曲绍扬先回去。
曲绍扬一寻思,这么多人在医院照顾呢,他留下也帮不上什么。
“那行,我先回衙门去,有啥事儿就打发人去找我。”
就这样,曲绍扬离开医院,先回府收拾一下,吃口饭,然后回衙门办差。
陈秀芸怀孕七八个月的时候,奶娘便已经找好了,当下有人去接了奶娘过来,负责给小娃喂奶。
其余人则是精心照顾陈秀芸,给她弄了些清淡营养的饮食。
陈秀芸母子在医院里住了两天,没什么情况,便出院回家养着去了。
三天的时候,府里办了洗三宴席,一些关系比较近的亲戚朋友,都来贺喜。
曲绍扬给小十三起了名字,叫曲振祥。
小振祥很省心,出生之后极少哭闹,每天就是吃吃睡睡。
陈秀芸在生下振祥第二天晚上来了奶水,白天她自己喂孩子,晚间奶娘把孩子抱走喂。
陈秀芸打算喂到四五个月之后,再全都交由奶娘照管。
小振祥出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临江和安东,陈郎中夫妻坐着火车赶来吉林城,看望闺女和外孙子。
至于曲老抠儿夫妻,眼下正是忙着秋收的时候,临江和抚松那头都挺忙,别看曲老抠儿不下地干活了,可也得坐镇家里掌舵。
所以他们托人给送来了不少东西,说是过一阵子不忙了再来看孩子。
陈郎中跟夫妻到吉林时,小振祥出生都十多天了,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看,小脸也光润饱满了不少,白里透红的格外稀罕人。
李氏成天抱着外孙子不撒手,稀罕的不得了。
当然,她也少不了嘱咐陈秀芸,往后一定要多注意些,可不能再生了。
陈秀芸这个岁数,又生了五胎,女人生孩子,很伤身体的。
闲谈间,少不得就提起了晚辈这些孩子们的婚事。
眼下振邦、佳玲亲事已定,其他的孩子都还没说亲呢。
在李氏看来,也该把其他孩子的婚事都安排了,早点儿定下来,早安心。
“你二哥是个粗人,一天天就知道领兵打仗,你二嫂呢,这方面也不太上心。
他们俩疼静雅跟眼珠子似的,成天喊着不让静雅早出嫁,要多留几年。
哎呀,我都让他们给愁死了。
闺女,你是静雅的姑,孩子现在也搁你跟前儿,你和绍扬就多费费心,要是有那合适的,也给静雅定下来。”
提起自家那二儿子和二儿媳来,李氏就一肚子火气。
这俩混账玩意儿,连亲闺女的终身大事都不上心。
没办法,还得她豁出老脸来,求闺女帮忙。
“娘,二哥二嫂那是心疼闺女,舍不得闺女早早嫁出去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佳玲其实也一样,我跟凤芝姐都说好了,晚几年再成亲,最少也得佳玲二十了,才让她出嫁。
娘,时代不一样,孩子们的思想也变了,如今不流行太早成亲,让孩子们再玩几年吧。”
陈秀芸听了就笑,自家二哥二嫂那就是对活宝。
真不知道,将来静雅找到喜欢的人那时候,二哥二嫂会是什么模样,搞不好二哥能揍人。
“娘,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啊,就安心颐养天年算了,别去掺和孩子们的事情。
他们这一代人啊,跟我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了,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得更远,飞的更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