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 第336章 335哲通一来,卖电线的老板都赚疯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6章 335哲通一来,卖电线的老板都赚疯了

    第336章 335哲通一来,卖电线的老板都赚疯了
    这个消息还是传的很快的,毕竟这村子就这么大的地方,更何况这两天不少人可都是看着哲通的小伙子们干活的。
    这对于他们来说期待已久,而且也足够新奇,所以自然也关注的很。
    按照刘班长的安排,他们电力班组从发电站这里开始,会向外延伸搭建供电线路。
    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完成最少十来户几十户人家的供电线路。
    这要是传统的电力企业,像是电厂什么的做到这个地步的话也完成不了一个正常的供电,基本上都得等到大范围内的线路搭建完毕之后才会统一通电。
    但是哲通电力不一样,哲通电力的这种凭借着伏特蚂蚁的便捷供电设施能做到线路到哪儿,电力就通到哪儿。
    只要是店里班组成员们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指示,安全作业的前提下是可以这样做的。
    也就是今天晚上这个村子里就能有那么十几二十几户人家完成通电了。
    这个消息对于大部分人说自然是比较欣喜的。
    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每天都能有新的用户加入,安装完电表箱通上电路就能用。
    所以尤其是靠近发电站的小屋子附近的人家一个个都是赶快去了镇子里打算买些电器什么的。
    至于电冰箱、电视机什么的大型家用电器自然得等等,但是电灯泡这玩意儿必须今天就带回家。
    别的不说,只要有了电灯泡,到时候通上电夜晚的生活就能方便不少。
    像是晚上读书或者是其他什么的不用摸着很暗的煤油灯了,还有起夜什么的也是。
    煤油灯那玩意儿的灯光实在是太暗了,看不清不说而且长时间使用的话比较费眼睛。
    村子里的学生们算是比较难受的,大部分人都去县城配上了眼镜。
    这其中原因就是自然就是这里的孩子们在长期使用煤油灯的情况下写作业什么的自然就视力差了。
    虽然这里在夏天的身上甚至晚上十点天才会黑,但毕竟架不住孩子们贪玩,总会有些人不到了晚上睡前时间才开始着急。
    开始拿出煤油灯,在煤油灯下开始狂补作业。
    但只要有了电灯泡和学习灯,这事儿就好办了。
    ……
    镇子里面,老板是一个姓王的外地人,他是十几年前来到这里的。
    最开始就是做生意,后来逐渐在这里安家落户也娶了一个漂亮的姑娘。
    这个点大中午的客人不是很多,毕竟镇子里面三天一赶集,只有到了赶集的时候十里八村的人们才会来到镇子里面采购一些生活用品什么的。
    那个时候客人自然就多了,非赶集的日子里面这人自然也就少。
    往柜台后面的躺椅上一躺,磕着瓜子看看小人书还是不错的。
    虽然镇子里有私营的那种发电站,但只有到了晚上的时候才发电,而且还贵的很,折合下来一度电都一块五了,这在外面大城市都已经是比工业用电的价格还高了。
    而且只对镇子中心的区域供电,稍微离镇子比较远的地方的话人家就不提供供电,反正是相当的不方便。
    所以王老板也没有在自家的店铺里安装电视机什么的,反正一个五金铺子,没那么多讲究。
    不像是那些县城里面那些专门做灯具的店铺,那些店铺进去里面用来展示的灯光就足够把人家的眼睛晃晕了。
    就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店门口来了几个人。
    一进门就问店里有什么家电。
    说句实话,就像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小品里面演的一样,问家里有没有电器,回答是有。
    那是什么?无非是一个手电筒罢了。
    这里也一样,底下的村子里面电都没有,电器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用,所以王老板下意识的直接指了指旁边的货架。
    “刚进的手电筒,这电池大用的时间长关键还省电,牌子货!”
    这要是在城市里,恐怕除了户外的专卖店之类的,这些手电筒都属于是“绝迹”了。
    但在这里就是常用的商品之一。
    ……
    听到这话,来的几个客人直接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像是电灯泡或者一些便宜的小家电什么的?”
    听到这个,王老板从椅子上坐了起来。
    他这店里电灯泡什么的自然有,要是小电器什么的恐怕就什么电热水壶了。
    不过看着几个人眼生,这镇子就这么大一点,基本上人哪怕不认识至少面熟,这应该是底下村子里的人。
    这底下的村子电都没有?他们买这干啥?
    抱着这个的疑问,王老板也是直接开口。
    “哥几个哪个村的?这村子里没电,你们买这这玩意儿可用不了,非质量问题我们店里可是不给退的。”
    虽然希望把自己的货卖出去,但以防万一王老板还是问了一嘴。
    毕竟万一到时候人家退货也麻烦,自己也闹心。
    ……
    “没电?我们村子可快要通电了。”
    说罢几个人一起挑了挑,一人买了好几个灯泡和长一点的家用电线插板什么的,另外还有热水壶。
    这大一点的家电镇子里也没有,得去县城。
    而且现在通电还没通到家里,先用几个小件什么的感受一把就行。
    买完单,几个人径直带着东西走出了店里。
    等这几个人走出去后王老板还是比较惊讶的,据他所知道的这十里八村的可就没有通电的地方?
    这几个小子说他们村快要通电了?这是哪个村?
    想了一下王老板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估摸着就是底下的某个村子发达了。
    在这里,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样。
    比如某个村子上发现了什么大矿,或者是有什么大公司来投资,那肯定就是会通电的。
    毕竟那些大企业大工厂的运行离不开电,那村子也能因此沾个光,也能用上电力供应。
    所以王老板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村里应该是走运有什么产业了。
    这样的情况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这倒是好事,自己这店里的东西也能多卖出去几件。
    想到这里王老板也是不由感叹了一下。
    这要是其他村子也都能“发迹”就好了,或者他们镇上能来个什么大公司大集团之类的,这样至少大家都有电用。
    他这五金店里面的生意也能好上不少,这对于他们这种生意人来说就是好事儿。
    自己店里这些电线、插座、电灯泡热水壶什么的也都能往出多卖一点。
    别的不说,像是电线插座什么的这些货,自己上次进了一批货还是一年多前,这放在店里都吃灰了,但就是销量少的可怜。
    这也没办法,毕竟电都没有哪里指望人家买这种东西?买了也用不了不是。
    也就是这类产品基本上只要不出现质量问题就没有什么保质期这一说,虽然落了一点灰但没有受潮质量完全没问题。
    毕竟这里可是疆省,从来不存在受潮这一说。
    这里的干燥程度简直夸张的过分,像是什么烘干机之类的都用不上。
    刚洗好的衣服,甚至都不用脱干,挂在外面一上午的功夫就能全部干了。
    有博主还做过一个视频,把薯片拆开来放在室内,第二天吃着能比刚拆开的时候还脆。
    包括像是什么干尸什么的,也就这里能有这个保存条件了。
    其他地方根本比不了。
    换成其他的东西那么久没卖出去,这几箱货都得丢掉。
    从兜里摸出一盒香烟,点着之后王老板晃悠的回到了椅子上,今天心情不错。
    别说,这货卖出去了他倒是有种捡钱的感觉。
    毕竟这虽然质量这里没什么问题,可是要过个三五年的卖不出去也就只能留着家里人自己用了。
    人家别人的什么工作人员过来检查,这摆了三五年的货确实是该丢掉。
    所以王老板心里其实都做好了丢掉这些东西的一个准备,基本上到时候都是属于赔钱的买卖。
    就和借出去的钱似的,你要借出去久了人家就是不还,可能数额只要不是太大的话久而久之的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
    但如果突然有那么一天,突然朋友就找上门来还钱了,那这个时候大概率就会有个感觉,这钱和白捡似的。
    虽然这过程中你啥也没有得到,甚至不借出去你还能存在余额宝或者银行什么的能有那么一点利息,还考虑到通货膨胀什么的还是亏钱的状态。
    但只要你在心里之前做过了钱收不回来的设想,那就是会有捡钱的感觉。
    现在王老板就是这样,原本想着卖不出去的货到时候烂在仓库里了,结果今天来了这么几个人一下子买了不少。
    这两百多块钱就算是回本了,但也有捡钱的感觉,所以这会舒服的很。
    ……
    不过就在王老板烟还没抽完的时候,这店里又来人了。
    “老板,有没有插座电线电灯泡什么的啊?”
    一听这个,王老板当下也是来劲了,立马丢下烟头迎了上去。
    “有有有,我这里都有的嘛朋友。”
    这可给王老板还是高兴坏了,别的不说,这生意上门就是高兴,更何况还是这种都打算卖不出去的货了。
    ……
    一通忙活,又是几百块钱的货卖出去了,这王老板的笑容都要溢出来了。
    这底下到底是哪个村子?这就是好。
    接下来还来了几波客人,都是这样,王老板是彻底心路放了,看着柜台里的这些电线插板什么的卖出去。
    刚送走一批客人,结果这又来了。
    这势头也是让王老板汗颜,接着问了一下才知道是底下的一个村子直接来了电力公司。
    说是现在已经开始在村子里架设线路供电了,所以他们才会到镇子里来先买上一些电线插板什么的用起。
    得到这个消息后王老板还是比较震惊的,接着他问了一下,这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哲通电力会在村子里通电。
    这还是让王老板怪好奇的,毕竟他也问了,这村子里一没矿,二没什么大公司在当地建厂的。
    这一个电力公司在村子里通电干什么?
    不过虽然好奇,但王老板还是比较喜悦的,这一天一千多块两千的等于是赚到了。
    ……
    另一边,刘班长他们已经是规划好了线路,直接往村东头走,这样修过去。
    实际上这玩意吧,从中心发电站开始搭建线路,不管是先搭建东边的线路还是先搭建西边的线路都一样。
    实际上没什么区别,理论上都一样。
    但五个电力班组成员都一起达成了共识,就是先修往村东头走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支书住在村东头,这到不涉及什么利益什么的,主要就是人家支书人好。
    哲通的几个小伙子承人家的人情,反正往哪儿修不是修?先修到人家家里给人家通电。
    反正这也不影响公司的各种规则,这样做也不会损害谁的利益,都一样。
    ……
    忙活到下午,哲通这边的电力班组五个人已经是给七户人家安好了电表箱,他们今晚就能用上明亮的电灯。
    这个消息在村子里昨天可能是还有那么几个人不知道,但今天已经是周围几个村子都传开了。
    这里甚至已经有其他村子里的人过来看热闹了。
    因为这边天气黑的比较迟,所以哲通的电力班组工作的也就比较晚,而且也不是为了公司什么的,他们就是为了当地这些热情的村民。
    多干一点,这样就会让这里的村民们早点用上电。
    另一边,王老板从最开始的开心已经坐不住了,这自己柜台几个大箱子里的插线什么的都快见底了。
    这一天的功夫,直接卖出去那么多,多到王老板已经好奇的不行了。
    毕竟这货快没了,到底是进呢还是不进?
    不进的话人家店里买东西没有,进的话万一一个村子买的差不多了,回头这些货又得积压在店里。
    现在王老板也是两头难,摸不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想了一下,王老板还是决定下去一趟,亲自去看看到底怎么个事。
    如果说那个电力公司真的不知道抽什么风,要给这几个村子通电,那自己就连夜进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