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 第120章 还将军清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章 还将军清白

    “来了!来了!咱们大梁的功臣们回来了!”有人惊呼道。
    施元夕轻抬头,第一眼便与那骑在马背上,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对上了目光。
    路星奕一走就是一年多,昔日骑在国子监墙头,被施元夕逮个正着的纨绔少年,在边疆滔天的黄沙和连绵不绝的战事里,打磨成了一把锐利的剑。
    他身着一身戎装,身后披着块猩红色的披风,剑眉星目,策马奔来。
    “哒、哒、哒!”战马踩在地面上,声音铿锵有力。
    路星奕策马疾行,在迎接的队伍前勒住缰绳,动作利落地翻身下马,一回头,对上的就是施元夕那双黑润明亮的眼眸。
    路星奕微顿,就见施元夕轻笑道:“好久不见。”
    他豁出性命,终是在战场上拼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年纪轻轻,便已被提拔为正二品武官,与他那自来看不上他的亲爹同品同阶。
    和一年多前那个不学无术的他不同,到得如今,不论是路家还是朝堂,所有人对上他时,都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唯独当初那个推他一步,助他完成自己抱负的人,还是这副模样。
    不变的不只是容颜,还有她的态度。
    与当初在猎场时,她站在黄昏落日前,抬头问他,有这等能耐,为何不去报效朝廷时一模一样。
    路星奕心头滚烫。
    战场厮杀一年,他人黑了不少,身量也拔高许多,唯独不变的,就是那双熠熠生辉的眸。
    他看着眼前的人,道:“施元夕,我活着回来了。”
    这句话,是他给一年多前的施元夕的回答。
    却叫旁边的人听得云里雾里的,身侧和施元夕一并过来接人的谢家官员,心头更是咯噔一声。
    路星奕何时与施元夕这般熟稔了?
    没等他想明白,落后路星奕些许距离的边疆大军已经行至跟前。
    为首的几位将领,神色倨傲,策马至跟前看到这么多官员后,连翻身下马的意思都没有,就这么端坐在马背上,扫视着底下的人。
    领头的人留着八字胡,容貌只是寻常,眉宇间带着几分肃杀之气。
    他勒马停下后,目光便直接越过所有朝臣,落在施元夕的身上。
    施致远站在旁边,轻声提醒道:“这位便是严大将军。”
    施元夕轻挑眉,大梁朝堂目前只有她一个女官,对方明显已经认出了她,却只坐在马上用一双眼睛审视着她。
    端着十足的架子。
    她抬眸,注意到路星奕在严广海一行人赶到后,面上的所有表情皆是褪了个干净,神色冷肃,颇有几分玉面战将的味道。
    “这位便是施大人吧。”后方有一位将领翻身下马,缓步走至跟前。
    来人气质内敛,语气温和,年纪不算大,大约三十来岁的模样。
    施元夕微顿,轻声道:“下官见过严大将军、王将军。”
    先行开口和她说话的人,分明是王溪,她这个礼,却是冲着严广海去的。
    严广海扯了扯唇,面上表情略微好看些许。
    他轻抬下巴,便算是给回礼,驾着马儿在原地来回踏步,神色里带着几分不耐,道:“大军先在边疆抗敌,又一路舟车劳顿,实在辛苦,礼数不周之处,还请施大人见谅。”
    说着见谅,态度却不是那么回事。
    他甚至没打算听施元夕的客套话,直接道:“将士们疲累非常,都想着赶紧歇一歇,也好换身衣服回去见亲人。”
    “不知施大人可做好了安排?”
    路星奕面色越发冷沉,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他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吩咐口吻和施元夕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朝中的正四品官员,是他严府的管事。
    施元夕面上却没太多情绪,口吻甚至还能称得上平和,开口便道:“京中一切皆已准备妥当,还请大军移步。”
    她话音落下,严广海直接策马离开。
    战马扬起的尘土漫天飞扬,让反应不及的官员们吃了一头的土。
    施致远抬手挡了下,惊声道:“这严广海……”
    行事居然如此狂悖嚣张。
    这群臣至京郊三十里外迎接大军,是他要求的,见面以后,他却只说了两句话,转身就走。
    把他们当成什么?
    施元夕却是清楚严广海这般行事的理由。
    他时隔许久回京,京中局势大变,如今正是急着立威的时候。
    让她出来迎接大军是假,拿着这件事情借题发挥才是真。
    和施元夕所想的一致。
    当日大军入京,百姓夹道相迎,严广海摆足架势。
    入京后,却没有第一时间跟王溪、路星奕二人一并入宫觐见,对外推说身体不适。
    晚间时分,京中就有流言传出,说她今日迎接大军时有所怠慢,惹来严广海不快。
    说她自持身份,轻视功臣。
    甚至还有谣言说,她是在大军抵达京郊许久,才姗姗来迟。
    晾了一众功臣许久。
    边疆大军确实晚了近小半个时辰才抵达京城,可参与迎接事项的官员们都清楚,来迟的人是他严广海,而不是施元夕。
    然而如今人人都说严将军是大英雄。
    他有不悦,必然只会是旁人的错。
    严广海一直拖到第二日早间,才入宫面见皇帝。
    这一入宫,又得了大批赏赐。
    如此丰厚的赏赐,颇带有些安抚意味。
    只是这么一来,就更加落实施元夕怠慢一事。
    百姓那边如何议论尚不得知,朝中,尤其是御史台,对此事已很是不满。
    边疆大军回京第三日,施元夕就吃到了她为官后的第二份弹劾。
    大战得胜,边疆军成为朝堂新贵,参施元夕的官员心头没了忐忑,上来就说施元夕轻狂怠慢。
    有趣的是,和第一次据理相争不同,这次朝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官员为施元夕说话,还都是施元夕一方的人。
    殿上的周瑛态度也有些莫名,听完弹劾后,甚至都没有听施元夕的辩解,开口便直接罚了施元夕三个月的俸禄。
    这处置落在很多人眼中,只能算是不痛不痒。
    可那怠慢二字本就荒谬绝伦,周瑛此举虽是小惩大诫,可若论起根本,就是其为着安抚边疆军,不惜折损自己人的颜面。
    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成了边疆军势不可挡,连施元夕都只能避其锋芒了。
    早朝结束后,谢家官员疾步走到谢郁维身边,沉声道:“……殿上这么行事,恐有蹊跷,大人,眼下当如何是好才是?”
    谢郁维面色冷沉:“严广海回京后,身边一直带着两三千亲兵。”
    大战结束,将士们凯旋,本该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才是。
    严广海身边的亲卫却没能得到这等待遇,反倒一直跟随其左右。
    只不清楚,他这是未雨绸缪,还是给自己留下的退路。
    谢家官员沉声道:“京里的那些风言风语……”
    他面色顿了下:“都是江太妃让人放出去的。”
    谢郁维闻言,只冷笑了声,他眼中的不耐再没有半分掩饰,沉声道:“派人,将太妃手底下那几个不听话的东西拿住。”
    “务必在今夜宫中宴席结束前,把人押送过来。”
    说话的官员心头一抖,当即应声道:“是。”
    谢郁维抬眸扫了下身后的宫殿。
    今夜宫中设宴款待群臣,皇帝要犒赏三军,京中和朝上都在传,严广海此番怕是要越过京里那些老牌勋贵,一跃成为朝中第一武将了。
    从他第一日回京,这些事情就不断地发酵。
    不出所料的话,今夜将会被直接推至顶峰。
    谢郁维派出去的探子,至今都还未传来消息,暂不清楚施元夕心中到底是什么打算。
    但有件事情却是一直摆在明面上的。
    和施元夕在朝上对严广海处处退让不同,顾安仲至今还没能从刑部释放。
    今日朝上谢家一派的官员费了很大的劲,借着大军凯旋的喜事,逼迫刑部放人。
    徐京何一直都没有松口,却在严广海出口相帮后不久,应下了此事。
    落在群臣眼里,便是顾安仲这次摆脱祸事,都是沾了他严广海的光。
    严广海在朝上风光无两,谢郁维心头却越发察觉危险靠近。
    周瑛一脉答应释放顾安仲,代表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已经做成了。
    兵部这个位置特殊,他思虑后,觉得此事只怕和镇北军有关。
    可裴济西父子落马后,镇北军清理了大批人手,魏昌宏倒台后,又肃清了一次。
    如今还能留在镇北军内的眼线,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人物,没办法打探到重要消息。
    他这几日里加派了两波人手,监测镇北军各方的动静,却都没能获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般情况下,今夜这个宴席,只怕会更加危险。
    其他人或许没有谢郁维考虑得这么周全,但也隐隐察觉到朝上的态度不对。
    严广海身边的副将有心劝他谨慎一些,却被他不咸不淡地堵了回来。
    “回京的边疆军多达两万多人。”严广海讥笑:“整个大梁都知道我是击退北越的功臣,就算是殿上的人,如今亦是不敢轻举妄动。”
    他没说的是,他敢这么猖狂行事,也是从江太妃那边得了准话。
    江太妃手底下的人,还有谢家的官员,都会站在他的这边。
    谢家在京中经营多年,底蕴颇深。
    他有兵权和朝臣的支持在手中,自然不需要惧怕些什么。
    那副将见他胸有成竹,便只能止住话头。
    晚间,宫中设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