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彼得大帝的忧虑
第870章 彼得大帝的忧虑天授四年初夏,江百龄率五千齐军及朝鲜、倭国、琉球等仆从军共计两万人马,由鞑靼海峡西部登陆,一路向北海腹地挺进。
身陷西欧列国冲突的彼得大帝被齐国背叛罗刹的行为深深震惊。
须知就在四年前广德皇帝在位时,齐国和罗刹还是合作无上限的友好盟国。
没想到天授女皇登基不久就要对盟国下手!
天心城背信弃义的举动让罗刹国上下愤怒了。
六月初,酒糟鼻罗刹大使再次拜访康光绪。
他警告齐国,罗刹国的底线是苦夷岛西海岸。
罗刹虽然地域辽阔,但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
任何胆敢侵犯罗刹国领土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打击。
如果齐国执迷不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天授女皇和她的臣民们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康光绪一脸云淡风轻。
“大齐拥有宣战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剥夺这一权力。”
酒糟鼻使者继续威胁道:“据我所知,齐国不少官员家眷都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定居,受到大帝的保护,你们对我国宣战,就不怕这些人会遭受危险吗?”
康光绪像是听到一个极好听的笑话,抚掌大笑:
“移民贵国的多是些贪官污吏,当年广德皇帝仁慈,没有出台离境税,对这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大齐严惩贪腐,官员资产每年都须公之于众!就请贵国把那些硕鼠人渣及早清理了吧。女皇陛下和本官一定感激不尽!”
罗刹使者气急败坏道:
“既然你们要自取灭亡!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一旦开战,英勇无畏的哥萨克骑兵会在一小时二十二分钟席卷库页岛!骑兵洪流你知道吗!”
康光绪不卑不亢道:
“那就拭目以待吧!”
“哼!”
罗刹使者揉了揉红鼻子,拂袖而去。
天心城方面对彼得大帝划红线的行为置之不理。
天授女皇当然有置之不理的资本。
定居于苦夷岛西部的罗刹居民闻听齐军大兵压境,未作任何抵抗便纷纷作鸟兽散。
江百龄率大军推行的颇为顺利。
至于被彼得大帝寄予厚望的骑兵洪流,则表现平平。
六月底,一只前来救援的哥萨克骑兵试图从侧翼偷袭齐军,旋即被猛烈的炮火击溃。
哥萨克人丢下几百具死尸后仓惶逃窜。
在击溃这股哥萨克骑兵袭扰后,齐军再无遇到任何抵抗。
罗刹国在远东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彼得大帝只好紧急划下新的红线。
罗刹国的底线是西海岸以西,罗刹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
任何胆敢侵犯罗刹国领土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打击。就在罗刹人欢呼彼得大帝威武时,齐军继续向西挺进,肆意践踏大帝划下的红线。
这样得寸进尺的举动,让能文能武,长相十分英俊的一代雄主彼得大帝脸上无光。
奈何罗刹国军队主力身陷西欧战场,一时半会儿很难调往远东。
所以,大帝只能无可奈何的在地图上一道道划红线。
~~~~~~~~~~
莫斯科。
宫殿议事厅。
三十六岁的彼得大帝身材高大、体态优美、容貌端庄,他两眼炯炯有神,气质坚定果敢,适合各种操练,胜任各种工作。
关于彼得大帝,外人是这样评价的。
1684年,即彼得12岁那年,一名德意志医师这样记载:
当我准备亲吻彼得的右手时,他半咧着嘴,向我抛来友好而亲切的一瞥,而后立刻朝我伸出手来;与此同时,沙皇伊凡却不得不让人搀着他的手。他显然是一个俊俏的男孩,而他的能力从他的性情上就看得出来。他相貌堂堂,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会喜欢上他。即使在很小的时候,他也拥有机灵的头脑,你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他那么聪明的人。
同时期的荷兰大使范·凯勒于1685年用热情洋溢的笔调写道:
年轻的沙皇如今已经13岁了。造物主对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身材高大,风度翩翩。他明显长大了,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善解人意,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和喜爱。他对军旅事务情有独钟,因此我们可以预言,等他到了法定年龄,一定能成为勇猛无畏的英雄。
他在愚昧无知中被培育起来。这种愚昧无知让他感到汗颜羞愧。他几乎无师自通,学习德语、荷兰语达到足以用这两种语言熟练阅读和写作。在他看来,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是最文明最有教养的民族,因为前者已经在莫斯科应用了一部分他想在他的帝国使之发芽开的技艺;后者擅长航海,而航海正是被他视为最不可或缺的技艺。
~~~~~~
刚从匈牙利返回的元帅瓦西里带来了前线最新战报。
“英国国王不肯接受您的和平计划,他明确表示不能结束这场冲突,要战斗到不列颠最后一人。”
这场冲突指的是罗刹国与英法联军在奥地利的大战,战争开始已经两年,双方死伤超过十万,彼得大帝习惯性称之为冲突。
彼得大帝勃然大怒,他给英国人的条件足够优越。
为何英国佬还要血战到底,他们到底为何而战!难道真的要让英国人全部死绝吗?
“你难道没有告诉英国人,我们现在只要匈牙利一半的领土吗?”
瓦西里将军连忙道:“陛下,我说了。”
“可是英国人回复我们,要陛下您立即无条件并退出匈牙利,法国人说,要惩处战争罪犯。他们要我国赔款,还要将陛下您押送巴黎,那里有路易国王为您准备的断头台。”
“断头台?”
断头台是路易国王新发明的刑具,彼得大帝还没听说过,在震惊之余不免有些好奇。
瓦西里将军解释道:“那是一种全新的刑具,犯人只需将脑袋放在案板上,飞斧高悬半空,刽子手触动机关后,利刃呼啸而下,犯人没感觉到任何痛苦,脑袋就被掉了。”
“你又没被砍过,如何知道没有痛苦!”
瓦西里无言。
意识到敌人想要置自己于死地,彼得大帝再次愤怒了。
“原谅乔治国王是上帝的事情,而我,就要送他去见上帝!”
瓦西里忧心匆匆道:
“只是我们的兵力不足,眼下东方的鞑靼人,也开始落井下石。”
彼得大帝和他的臣民们习惯称呼齐国为鞑靼,称呼齐人为野蛮的鞑靼人。
当然,这都是私底下的称谓。
“该死的鞑靼女皇,她怎么不喝茶噎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