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武侠仙侠 > 大灶君 > 第166章 迁族分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6章 迁族分封

    第166章 迁族分封
    回至太昌城,宋无忌让吕瀚拿着生民簿,去往逍遥山铁柱宫,给山中百姓登记造册。
    没过多久,万向平和他老爹,万家家主便来寻宋无忌了。
    万家家主是个略微富态的中年人,名为万里云,但其年轻的时候也是习武之人,只是没有考取功名,后来娶妻生子,渐渐生疏了武艺,变作了富家翁。
    后来一心培养自己的几个儿子,想要培养出一个武举人出来做武官。
    万里云一开始也有些看不起宋无忌,只觉得是个乡下来的小人物,得了些气运,发迹了。
    但随着宋无忌成为境主,又具备强大的武力,且掌握着全城百姓的吃喝,他便也不敢造次了。
    说实话,若没有灶火,百姓们吃妖魔之肉,有很大概率中妖毒,妖化异变。
    加上此时,他对宋无忌的决策,判断不出喜恶,便更拿不出气势来。
    “境主,老朽听犬子向平说,境主有意将我万家族迁至逍遥山脚下,罗湖之畔。”
    宋无忌点点头:“确有此事,城中毕竟太小了,原本的小城容纳四五千人,便已经极限,更何况如今两万多人,吃喝拉撒,十分臃肿,即便扩建城池,也不是一朝一夕,很多百姓还是住大通铺,一间屋子住二三十人常有。”
    “因此我打算以宗氏族群为主,外迁出去,一来恢复村庄民生,二来开垦荒野。”
    宋无忌道:“如今整个太昌县境内,八品的妖魔,应该都清理完了,剩下的就是九品妖魔,以及大量不入品小妖,至于秘境,或许还有些比较隐秘,没有发觉,但应该数量不多了。”
    万里云,开门见山道:“虽说如此,但毕竟城外危险,我们虽然愿意听从境主安排,可族迁出去,毕竟风险太大,一家老幼,只怕两三百人口。”
    宋无忌知道他这是在要好处,要保障,直接道:“若发觉秘境,秘境令牌和境内律令法度有关,需要集中至太昌城中。”
    “至于秘境产出,除却交五成税收,剩下五成可由你们自己分配,当然,如果你们解决不了,让太昌城派人相助,那就按劳分成,太昌城就至少需要占比七成。”
    “第二个便是驻地安全的问题,我是灶王传承,可以传薪集火,可以为你们亲自垒一口灶,安置镇物,布置百家灶火康宁局,至少一般的九品妖魔无法袭击村庄驻地。”
    “第三个,便是开荒补助,由于城中产出有限,补助也有限,只能有些口粮和开垦工具上的补贴,另外允许村庄驻地,拥有一支二十人的民兵队。”
    “至于税收,只要是开荒的土地,开荒后前三年免税,又三年收半税,只一样,需要登记造册,否则不受太昌境内律令庇护,便沦为属于野地。”
    “此外,便是要维护官道,尤其是靠近驻地的那一段。”
    万里云听了宋无忌的这些条件,想要扯一扯皮,但宋无忌根本不给他扯皮的机会:“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条件已经足够优待了,莫要多言。”
    万里云肯定是愿意族迁出去的,这完全就是在外当土皇帝了。想要争取的,不过是妖魔灾变之前,他万家的族产,祖地。
    但宋无忌根本不会管这个,况且那些族地,都是宋无忌打算重新再分配的荒野,哪里会让他们重新要回去。
    打发了万里云,宋无忌又处理了一些政务杂事。
    其实事情很多,也都挺重要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没钱,没粮,人口既多又少,吃饭的时候,觉得人太多,干活的时候觉得人太少了。
    开荒的事情,兵制规模的事情,探索秘境的事情,接引逍遥山灾民的事情。
    宋无忌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拢合起来,心中布起横纬数经的棋盘,看似在思量后续如何,真实现起来,也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
    如此又过了几日,陈修从虎方国秘境出来,失去了虎神苍玄,以及虎妖赤魇乃至于大祭司,虎方遗民基本乱作一团。
    陈修带着宋无忌曾经降伏的虎方贵族虎追,以及一部分虎奴进入秘境,加上自身八品实力,很快平定了虎方之乱,将虎方遗民全部编整。
    只是依然有些虎方贵族,再次带着百姓离开了阳山之地,往别处迁徙,离开了秘境,不知去往何方。
    陈修向宋无忌汇报着情况:“虎方贵族们希望归降之后,还能维持贵族的身份,我没有同意,但觉得这些虎方国人,比我们的百姓体格强壮,勇猛,如果可以编整入军就好了。”
    “剩下的人口不算多,加上所有的虎奴,也约莫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
    “他们的食物来源,一部分来自于附属的小国进贡,一部分来自于狩猎,虎方国外的林子,叫做百兽林,据说是受到了虎神赐福,可以源源不断长出野兽来。”
    宋无忌是通关过虎方国秘境的,虽然是速通,但也基本知道情况:“虎方贵族,是因为吃了虎魄,所以才能变化成虎人,本质上是妖性未除。”
    “把他们杀了,以灶火炼化,可以返还虎魄,你们服食了,有概率掌握虎变神通,就算没有掌握,也可以来找我祛除妖毒。”
    “虎奴们,不要一开始就解除他们的奴籍,否则不会珍惜,让他们辅助青铜造作,开采冶炼青铜,再送一部分去野猪林开采盐矿,告诉他们,积累多少工分,就可以成为自由民。”
    宋无忌根本不需要旧虎方贵族助力,他们已经异化成了妖魔,没有统战价值,况且提的什么条件,投降之后还想要享受贵族待遇,简直是做梦。
    “成为自由民后,再给他们上户籍,准许参军,否则你直接征召做军户,只是奴隶军,是很难形成战力的。”
    “就在西山屯兵,西山原来还有一些妖魔余孽,都是被虎妖聚义招来,除了猪妖,我记得还有山魈妖、蜘蛛妖、狼狈妖,估计他们都有秘境老巢,不要放过。”
    “不在城中驻兵么?”
    陈修惊诧道:“西山驻兵,会不会太远了些?”
    “不远。”宋无忌拿出自己手绘的地图,指出几个地点来:“一县之地而已,不算大,更何况在西山练兵,并非在城中不驻兵,一个西山,一个罗湖,都是有许多传说的,我怕除了西山虎,又蹦出一个什么西山鬼王。”
    “再者说,你的猎妖神射仪轨,重在猎妖,需要赶山搜妖,这也是仪轨之一。”
    陈修觉得有些道理:“西山确实有不少传说。”
    宋无忌又道:“孙秀才就是西山的,虽然他魂灵不在,但我打算为他在西山立祠。”
    宋无忌至今还记得那一句诗文。
    性如白玉烧尤冷。
    “另外,你家陈氏族人,如果想要搬迁过去,我也很支持。”
    宋无忌将万家族迁搬到逍遥山脚,罗湖之畔的消息说明。
    陈修皱眉:“你不怕我拥兵自重么?”
    宋无忌笑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宋无忌说是这么说,但其实陈修的统兵权来自宋无忌的律令,消耗的气运,自然是不怕。
    “西山上肯定还有秘境,就由你陈氏族人开发,产出和万氏族人差不多。”
    陈氏族人也是习武之家,要不然陈修也不会成为武举人。只是人丁稍微稀少一些,但真论起宗族来,陈族是大族。
    “行!”陈修道:“我跟我家老头说一声,到时候族迁西山镇。”
    宋无忌分出去的,都是习武世家,那些经商、读书科举的世家,并没有分出去,还需要敲打敲打。
    习武的,心思单纯一些,行商的重利,读书的心眼多,不可轻易放出去,得拿捏一二,才行。
    读书的世家中,又是吕瀚的吕家,目前为首,正如田县令所说,不让吕瀚接手,就是害怕县中大族恣肆妄为。
    但杀了肯定是不行的,宋无忌思考了一会,决心把他们打包送进秘境。
    什么秘境?
    斋僧秘境,就是拥有四百八十寺的梁国国都,等着陈修训练出二百武卒,就需要到那里给佛寺抄家。
    抄家之后呢?百姓该民不聊生,还是民不聊生。
    此秘境是纯粹的人族秘境,可以补充生民,因此宋无忌认为需要当作太昌境直辖的一个县城来管理。
    但自己无法直接管理,只能委托那些商族、读书科举世家,族迁进去。
    毕竟秘境令牌掌握在手,他们再闹妖,也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况且梁国都城若是开发好了,也是一处善地,种地也好,教化百姓也好,都有产出。
    等着陈修跟陈氏族人商量了一阵,觉得族迁西山也不错,一来宋无忌打算在西山驻兵,安全高,第二个驻兵的长官陈修,就是自家人,还是一个八品高手,跟境主是一个境界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有水分,但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陈、万,两族动迁,加上吕瀚负责的逍遥山灾民回迁之事,整个太昌城就那么大,这丁点的政策根本瞒不住。
    只是宋无忌没有主动找他们谈,他们也不好主动上门。
    倒是吕瀚对这事觉得十分不妥,他先是跟宋无忌汇报逍遥山铁柱宫外灾民的安置之事。
    逍遥山灾民有三百多人愿意入城来,还有一百人愿意在逍遥山脚下建设村子,和万氏族人并村,开荒种地,或者同罗川渔猎罗湖。
    但无论哪种,都登记了户籍,从此太昌城生民人口又多了五百多人,每日每人产生一道气运,也是五百道气运,日积月累,也不少了。
    “境主,你可知藩镇割据?为了收拢境土,将诸族分封出去,无疑是为将来埋下祸根,尤其是陈氏族人,就算要分出去,也不应该封在西山?跟陈修的驻兵之地相重合。”
    “那你吕家想要封到哪里?”宋无忌问道,却不回答这个问题。
    吕瀚深吸一口气:“哪里也不封,就在城内。”
    “不对。”宋无忌指着八里亭义庄这个位置:“我打算把你们吕家迁往这里,这里附近有李家庄叫魂秘境,也有饿鬼木斋僧秘境,叫魂秘境诡谲,是梦境之地,需要道德教化,斋僧秘境饿殍遍地,需要一位好官,修养生息。”
    “只是你吕家族人不多,所以我打算把田县令的遗族,也一并迁往此处,凑个两三百人,开枝散叶。”
    宋无忌问道:“你觉得如何?”
    吕瀚深吸一口气:“境主,分封不是儿戏。”
    宋无忌严肃道:“首先,我并非要做皇帝,对你们严防死守,防止权利泄露,相反,我要做的,就是将权利抓大放小。”
    “第二现在是妖魔乱世,不能因为太昌境暂时解除了一些危机,就以为平和了,建新县还没有打通,打通了建新县,才能到洪都府,所以把这些族群分封出去,是为了增加整体人道的气数,他们无论如何发展,将来如何多强,都有足够的荒野,来提供给他们向外拓展,而不是内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活下去。”
    “吕教谕,你觉得呢?”
    吕瀚一时无言,他依然觉得是朝廷命官来着,受着儒教仁义礼智的教化,接受的思想,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的思想,但不是教百姓开智、生存的思想。
    此时听了宋无忌的话,他纠结一会儿,说服自己:“这是孔夫子所提倡的周礼,周制。”
    宋无忌见他开始转换思想,点点头:“等你协助陈修,给寺庙抄家,完成了争讼法吏的仪轨,可以尝试做斋僧秘境梁国国都的主官,看看能不能激发出八品仪轨。”
    宋无忌将开发斋僧秘境的想法和吕瀚提过,吕瀚点头道:“若是不行,只能等打通洪都府,前往府学祭祀,或者孔庙祭祀,习得文道。”
    宋无忌却道:“我在铁柱宫中看到过文昌殿,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主文运,你可以试着拜拜,说不定也能激发仪轨。”
    “文昌帝君主科举考试。”吕瀚道:“我得空可以试试。”
    儒家修行文气,不需要考试,考试是科举取士的形式,但也可以间接代表一个人的学问高低,至少进士就是比举人牛逼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