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遥领节度的资格
第134章 遥领节度的资格六月底,周军前锋出兵散关差不多一个月,秦、成、阶三州相约开城投降。
又过了几天,凤州城被凤翔节度使王景攻破,蜀国威武节度使王环战死,余下蜀军两千多人全部被俘。
至此,秦、凤四州之地被周军尽收囊中,蜀军只能眼睁睁的在青泥岭以南观望,西征战事也进入到了对峙阶段。
固镇西南数十里外,李奕亲自带人实地勘察了青泥岭附近的地形,这里道路确实很难走,下了一场雨后更是湿滑泥泞。
光是靠步行翻越都很吃力,何况要让大批的人马行军,还有供应后勤的民夫、车辆。
可以说,周军占领了固镇,只要不出大差错,蜀军想要出兵夺回秦、凤四州,代价绝对会非常的大,而且成功率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天下午,回到固镇军寨的李奕,接到凤州城方向送来的消息,东京派来嘉奖前线将士的人到了。
而来的使者人选倒是让人有些意外:诸司使之一的引进使曹彬。
一大早。
李奕便带着将校亲兵,在军镇外的大路上等候,没一会儿就见一名头戴漆纱幞头,身穿圆领绯色袍服的年轻人,正骑着马赶来,后面还跟着一大帮随从、卫士。
引进使和客省使同属御前近臣的诸司使,二者的官品等阶都是从五品,不过客省使的顺位比引进使略高。
但诸司使其实只是个名头,作为武将迁转官阶之用,根本不负责具体的差事,诸司的日常运转另有专人负责。
李奕面带微笑站在路中间,虽然对方的品阶比自己要低,但毕竟是皇帝派来的特使,自然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曹彬见一群将校簇拥着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当下就明白了这青年就是殿前马军都虞侯李奕。
他连忙从马上下来,快步走上前拱手道:“在下引进使曹彬,见过李都虞侯。”
“原来是曹将军。”李奕笑着回了一礼,接着伸手扶住曹彬的胳膊,“曹将军一路从东京而来,车马劳顿怕是辛苦了,快些随我到营中歇脚喝口茶水。”
说罢他亲切的拉住曹彬,两人携手一边走一遍交谈,很快进了军营驻地。
众人依次在中军大帐内落座,曹彬顿感受宠若惊,以李奕如今的身份地位,再加上这次攻蜀的天大功劳,回东京后肯定就要升节度使了。
没想到对自己这般客气,让曹彬都有些不好意思。
但李奕却没去管曹彬怎么想的,他坐在上首不免多打量了几眼这位史书中的北宋开国名将……想来也好笑,历史上北宋雍熙北伐时共有三路大军。
而其中两路大军的统兵首领,眼下都在李奕面前坐着。一个是潘美,一个是曹彬,后者比前者还要小个五六岁。
不过相比于潘美,如今的曹彬身份更高一些,因为他的姨娘张氏是太祖郭威的贵妃,而且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真要论起来,曹彬也算是皇亲……李奕心想自己是皇帝的妹夫,那勉强和曹彬也是半个亲戚?
曹彬自然不知道李奕心里的想法,他拱手祝贺道:“陛下命我来前线犒赏将士们,可才出了东京两三天,就又有捷报传了回去,说是李都虞侯拿下威武城。”
“下官只能在驿站暂时等候,等到东京快马送来追加的赏赐,我这才继续动身。然而没想到途径河中府时,又听闻李都虞侯在白涧大破凤州城派出的援军,领兵进逼固镇。”
“这一来一去的耽误,直到前日才抵达散关,却得知秦、凤四州都已攻下……以李都虞侯此战的功劳,回到东京必定能开府建节了。下官就先在这提前恭贺李都虞侯高升!”
李奕闻言心情大好,也没多说什么客套的话,众将则是兴高采烈,全都附和着恭喜李奕。
王常功忍不住问道:“曹将军,那咱们这些人可有什么封赏?”
大伙儿出来卖命作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他这么问也无可厚非。
曹彬道:“前线的战事进展迅速,宰相们提议等回京再做封赏,但让我带来了一些金银钱财,以犒赏将士们的拼力作战。”
说到这,他又有些尴尬道:“不过我到散关时,听到秦、凤已经被拿下,便就着急往固镇赶,只带了小部分人先行。那些马车还在后面慢慢跟着,应该晚些时候就能到了。”
果然如曹彬所说,傍晚时分好几辆拉着金银铜钱的马车驶入了营寨。
王常功迫不及待的掀开油布,但转而又失望的嘟囔道:“就这么些钱哪里够分的?”
李奕训斥道:“你们的功劳陛下都记着呢,回京之后少不了你们的赏赐,现在急个什么劲?真赏你几大箱铜钱,还真能背回东京不成?”
……
曹彬逗留不久,便要返回东京。
他这次奉命到秦、凤前线来,一是帮皇帝巡视战事情况,二是嘉奖前线的将士们。
他带的那些赏赐肯定不够分,主要还是起激励作用,封赏的大头只能等军队回到东京再说。
曹彬到东京先见了宰相们,被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这才去朝会上面圣。
走进正殿内,曹彬纳头便拜:“微臣叩见陛下。”
“平身。”宝座上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
随即曹彬详细汇报了前线的情况,等他说完后,柴荣点头道:“一会儿让大臣举荐一个人,再去前方嘉奖王景他们。”
王溥出列行礼道:“陛下,攻蜀之战总计斩获数万,但起到决定性的大战,也不过一两场罢了。其中唐仓镇大捷,全歼蜀国屯驻凤州前线的主力精锐,打崩了蜀军的士气,得以能十日拿下威武城。”
“而且还缴获唐仓镇和威武城的粮草六七万斛,大大缓解了我军的后勤压力。然后才能迅速进军固镇,断了蜀军退路,逼迫秦、成、阶三州开城投降。”
王溥越说越带劲,把李奕如何敏锐的洞察战机,又如何恰到好处的抓住时机,再如何有勇有谋的事渲染了一通,如同他就在前线亲眼看见了似的。
他的嘴皮子翻飞,偏偏说的颇有条理,所说的和前阵子前线客省使的奏报基本吻合。
说到最后,王溥扬声道:“攻蜀的战事李都虞侯立下大功,他已有遥领节度的资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