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130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海浪声。
箭矢破空声。
越来越近的喊杀声。
赵昺猛地睁开了眼睛,瞳中倒映着熊熊燃烧的火。
那是一座座燃烧的战船,在茫茫大海之上,无数的战船正在沉没,船头印有“宋”字的大旗在火焰中燃烧。火焰之上,是无数划过天空的箭矢,夹杂着无数他听不懂的蒙语,如同野兽的咆哮。
“莫怕,陛下,莫怕.”
一只手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背,转头去看,一张疲惫的脸庞映入眼中。
是当今左丞相陆秀夫。此时这个两鬓斑白的男人正坐在舰船的船头上,死死地将他抱在怀中,在漫天火光之中,他像是哄着婴儿的父亲般轻声地呢喃着。
赵昺抓着他的衣襟,望着远方的那些若隐若现的人影,浑身不住地颤抖起来。
在他仅有七年的人生当中,他已经见过他们许多次。这些名为蒙古的子民长着和中原人一样的面孔、有着和中原人一样的手足,可他们是食肉的野兽,而中原人只是吃草的羔羊,羔羊无论如何也敌不过猛兽。
所以中原就这样被他们一口一口地吃掉了,淮南被吃了,临安被吃了,再后来福州和江东也被吃了,无数的宋人死在那铁蹄之下,连右丞相文天祥都被他们所俘。
如今,整个大宋的落脚之处只剩下了他背后的这座崖山、只剩下了脚下的这些舰船,再往后便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中原已经没有了汉人的立足之处。而他能活到如今,只是因为“赵昺”这个名字。
他作为帝王的后代而生、身上流淌着太祖赵匡胤的血脉,但如今的他只是权臣贾似道手中随意揉捏的傀儡、是蒙古人眼中无能的少帝。在短暂的人生当中,他的姓氏便是他唯一的价值。
破水声传来,一个身穿盔甲的人影跳上主舰,向陆秀夫单膝下跪,拳头狠狠砸在舰船的船板上。
“报丞相,元军已经暂时撤退。”那将军道,“看情况,他们是在进一步集结人马.恐怕不久后便会再度发动猛攻,看样子,这一次对方的术师也将下场。”
陆秀夫沉默片刻。
他知道那些“术师”是什么人。那是得到长生天眷顾的异士,在他们面前连中原的仙人们都不是敌手。而今诸仙门死的死降的降,已然无力再为大宋提供庇佑,朝廷早已成为真正的无根之萍。
现在这朵无根之萍飘到了崖山,眼看便要在此沉没了。
“丞相,臣此番已不求生路,必将与朝廷共存亡。”面前的将军说着,目光看向他怀中的赵昺,“我已集结精锐,待涨潮之时,便带丞相与陛下一同突围。”
又是片刻的寂静,陆秀夫静静地与眼前的将军对视,半晌却摇了摇头。
“张将军,时局如此你当知晓大势已不在宋。”
“若我等尽然战死沙场,陛下或也将被蒙鞑俘辱,皆时靖康耻或将重现。若真如此,往后中原汉人恐将永无再起之日。”
“我等与蒙鞑玉石俱焚便罢,但大宋中原不可就此灭种。你我既死,当启后人。”
张将军微微一怔:“丞相此话何意?”
少顷的沉默,陆秀夫望着怀中满脸惊恐的孩童,深深吸进一口气,仿佛要吐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陛下出生之时,便被测出身怀灵根。若非蒙鞑入侵致使众仙离世,他本应拜入仙门之中。若修行有成,便可有数百寿数。”
陆秀夫说着,探手入怀,再伸出时掌中已多出一枚形制特殊的符箓来。
“我自太后处得知,诸仙在离世之前,曾为大宋朝廷留下此物,只要有皇室血脉作为引子,便可触发术法,可将有灵之人封于坚冰中,留得一息尚存,保数十年不死。”
“如今天不佑宋,但我想.或许未来某日,众仙还将归来,中原还可回到汉人手中。若陛下可存续至那一日,便可为宋之延续。”
“我如此笃信”他慢慢地转过头来,“张将军可信?”
张将军望着他,在瞬间领略了他的意思,沉吟片刻,遂而拱手。
“谨听丞相之命。”
在这话说出的半个时辰后,一艘小舟在众舰的护卫下悄悄地驶入了崖门前的支流之中,避开元军穿过山埃,到达大岭之下。
这里是一处由两侧高峰拱卫的海口,偏僻得连太阳都照不到,只有黑蓝色的海水不断地冲刷着岸边的山石,光是看着便凭空生出一股死气。
赵昺蜷缩在陆秀夫怀中,抬头望着顶头的天空。在他们背后,战斗仍在继续,天际的火光依旧燃烧,越来越盛、越来越旺,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燃烧殆尽。
他知道此时蒙古的进攻已经再度触发,每一分每一刻都有人在死去,名为宋的舰船已然驶入深渊,正在走向无可避免的沉没。
“丞相.”赵昺抬起头,颤抖着向陆秀夫问道,“大宋.是不是就要亡了?”
陆秀夫望着他,那张疲惫的脸上似是有无数的风霜凝结,但在他开口的一刻,所有的风霜尽然融化,化作温暖的柔情流淌在话音里。
“并非如此,陛下。”他轻声说,“国与君同在。陛下既存,宋室便不亡。”
“那丞相呢?”赵昺看着他,“丞相和张将军.你们不随朕一同么?”
陆秀夫顿了顿,疲惫的眸中泛起精光:“臣受宋室之恩,而今敌寇当前,当与国同在陛下当见来日,而臣等当为陛下守住如今。”
七岁的皇帝懵懂地望着他。他的年纪还太小,尚无法理解这话的意味,也不知这样的自己该如何背负起一个王朝的重量,只有那未知的命运让他感到恐惧,这让他紧紧地抓着面前的丞相,像是小兽用力地靠向母兽的身躯。
但旋即,他的手被另一只粗糙的手拉了开来。
“陛下,请恕老臣僭越。”
寒光闪过,一把短剑划过他的手心,鲜血顿时奔涌而出。钻心的疼痛让他大哭起来,眼睁睁地看着那血流入陆秀夫手中的符箓当中,巴掌大的符箓登时亮了起来,似是有无尽的寒气从中逸散。
在诸多侍卫的注视之下,陆秀夫将那符箓塞入他手中,俯下身,慢慢地将他置入山埃间的海水之中,在触及海水的一刻,极端的寒气将水流化作冰面,将幼小的皇帝包裹在其中。
寒气扑面,冻住了脸上的眼泪,亦然冻凝了思绪。赵昺努力地睁大眼,在越发模糊的感官之中,面前的人影愈来愈远,连声音都远的仿佛在万里开外。
“终有一日,一切的鞑虏都将被驱逐,所有的仙神都将归来,承旧朝之遗志,复华夏之河山,重铸日月,再开新天。”
“还请陛下.代我等一见那新天。”
身体在下沉,冰冷的海水淹过面庞,化作极寒的坚冰冻住了所有的感知。在冰层之中,一切的声响都归于沉寂,一切色彩都进入空无,漫长的黑暗如同死亡。
在死亡的黑暗中,似乎有一丛桃若隐若现,有声音自虚空中而来。
【崖山海战,南宋朝廷的最后一战。此战元军大胜,宋军全灭,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自尽,大将张世杰与少保文天祥先后殉国】
【你应当知晓,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是了,这便是真实的历史,宋室早已灭亡,他本该死在崖山之下的大海中。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火圣、或者说赵昺沉在无边的黑暗之中,面对那桃思考着。
思绪流转间,数十年时光已然过去。
忽然间有什么响动传入了耳中,那是烈火燃烧的声音,是寒冰在火焰中融化的声音。四面的冰寒尽然褪去,无边的温暖传入感知之中。
再然后,他听到了冰层破裂的声音。
于是他想起来了。
雏鸟会牢牢记住它破壳后看到的第一个生物,一生不忘。
而他在寒冰的蛋壳中蛰伏六十年,在重见天日的第一瞬,他看到的是手握烈焰的仙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