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没钱赛什么车? > 第120章 恐怖的全能车手(9K)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章 恐怖的全能车手(9K)

    第120章 恐怖的全能车手(9k)
    听到罗斯·布朗的想法,斯塔勒眼神都亮了起来。
    他身为一名职业投资人,惯性思维考虑的不仅仅是未来f1席位竞争力问题,更多在于陈向北提升的商业价值,以及能获得的赞助资金。
    毕竟斯塔勒投资过华赛体育,还曾“异想天开”打造属于中国的方程式阶梯赛事。可以说这个时代的老外,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当下中国赛车的现状。
    中国职业方程式赛事的落后,除了本身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没有营造出成熟的汽车文化氛围之外,还有就是对车手培养体系的赞助不够。
    众所周知方程式赛事就是一个烧钱的运动,完全靠车手家庭自费支持,起步就得亿万富豪的标准,千万级别的家庭都架不住前期费。
    相对应而言,诸如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车手的赛事补贴很高。只要能拿到职业赛事前三的成绩,就能得到一笔价值不菲“奖学金”,差不多等同于支出的三成到四成。
    当然,发展中国家资金没那么宽裕,往往有着更重要的用途,发放车手补贴很明显不太现实。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顶级企业,亦或者汽车巨头来进行车手赞助。
    比如说“鱼雷”一词创始人,跟维斯塔潘有着“夺妻之恨”的俄罗斯车手科维亚特,他背后的顶级赞助商就是俄罗斯金融smp银行。
    还有刚离开红牛车队不久,著名墨西哥车手佩雷兹,他自带赞助商就是墨西哥的电信巨头。
    至于日本车手就更不用多说,汽车巨头本田跟丰田只要待在围场里面一天,就永远会是他们最为坚实的后盾!
    陈向北目前没有任何中国顶级企业,特别是汽车厂商方面的赞助,这里面诚然有名气或者成绩不够的因素,但在斯塔勒看来却不太合理。
    原因很简单,正在崛起且有野心的汽车厂商投资车手,并不是没有收益的亏本行为!
    要知道f1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顶级的汽车运动赛事,还被视为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跟勇气的象征,简单粗暴点形容就是逼格足够高!
    全球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累积观看人数接近10亿,其中占比大多数的观众,还是有着充足购买力的中产阶级,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人士。
    作为正在崛起的汽车厂商或者工业国度,想要获得外界认可的最快方式,便是在顶级汽车赛事中彰显足够的影响力,车手属于传播链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想当初日本汽车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也是山寨跟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六七十年代的很多车型,基本上一比一复刻欧美知名品牌。
    本田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车厂,并且在燃油车时代还有着“买发动机送车”的美誉,就在于他们参与f1赛事取得的成绩。
    因为本田供应的f1赛事引擎,代号就叫做“地球梦”技术!
    f1打下来的名气随着辐射效应扩展到民用车领域,“地球梦”发动机成为了可靠、稳定、性能的代名词,一度让搭载的飞度、思域等车型火爆到加价提车的地步。
    甚至于不仅仅是日本,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
    华利汽车当年为了打响子品牌“凌克”的名号,不惜费重金参与各项顶级房车赛事。
    wtcc冠军车队的头衔,让凌克在国内性能车领域风头一时无两,品牌热度跟认可度瞬间就达成宣传目标,换算下来反倒属于小钱办大事。
    斯塔勒在中国待过几年,很清楚那里的车企发展历程,类似于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爆发期的前夜。急切需要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可跟全球知名度,摆脱起步阶段的一些负面印象。
    参与顶级赛车运动,对车企的形象跟地位提升有极大增益。如果陈向北能顺利步入f1,更能得到全球整年的广告投放,性价比可谓高的出奇。
    既然中国顶级赞助跟汽车厂商,关注不到远在欧洲参加赛事的陈向北,那么就让他抵达澳岛进行本土作战。
    斯塔勒相信格兰披治大赛车,会成为陈向北扩展国内影响力跟曝光度的最好时机!
    “布朗,好主意,没有谁比北更适合去参加格兰披治赛事。”
    预想到未来收益之后,斯塔勒可谓满面红光。
    罗斯·布朗出了个一举两得的妙招,这可能会成为陈向北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斯塔勒,那你就跟北沟通一下,看他是否愿意跳级参加格兰披治赛事。”
    相比较斯塔勒的激动跟乐观,身为技术派的罗斯·布朗逐渐冷静了下来。
    方程式赛事跳级收益很大,风险同样如此。
    自己跟斯塔勒的设想,全部建立在陈向北成功,甚至于夺冠的前提下。
    可问题是如果成绩垫底呢?
    后世就有这么一个揠苗助长的例子,接手f1赛事运营的自由媒体集团,为了能在围场内出现一名美国车手提升收视率,强行提拔本土车手萨金特进入了威廉姆斯车队。
    结果可想而知,萨金特无法适应f1赛事强度,事故频发全年成绩垫底,还获得了一个“萨导”的头衔。
    最终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退役,彻底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实萨金特的低级别方程式成绩并不差,f2第一年总排名第四,还在银石雨战中拿到了分站冠军,展露出来的天赋跟车技能达到中等偏上的标准。
    要知道周冠宇f2新人赛季,总排名也才第七名。
    如果没有强行提拔,萨金特的年龄完全可以在f2再历练两年,也不至于出现强开f1道心破碎的程度。
    格兰披治大赛车的含金量摆在那里,意味着将有许多全球顶级f3车手参与,竞争难度极大。
    并且东望洋赛道是街道赛,这对于低级别方程式车手而言,绝对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陈向北没有展现过任何这方面的比赛天赋。
    收益跟风险并存,罗斯·布朗想着把决定权交给陈向北自己。
    “ok,我会联系北,相信他一定会同意!”
    斯塔勒从罗斯·布朗的认真神情,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不过他虽然跟陈向北接触时间不长,但有一点斯塔勒充满信心。
    那就是在陈向北身上,能感受到一股有别于其他中国车手,乃至于亚洲车手的激进跟冒险精神。
    这个中国小子,铁定不会畏惧跳级带来的挑战!
    另一边返程的艾米莉对陈向北十分好奇,她不太理解这个“成绩平平”的中国车手,为何能得到爷爷的青睐看重,甚至于再度“出山”重返f1围场。
    “北,你到底怎么做到说服爷爷去投资布朗gp车队?”
    犹豫许久,艾米莉还是问出了心中疑惑。
    要知道四千万美金放在09年不是一笔小数目,特别斯塔勒还经历过投资中国华赛体育的失败。
    结果仅一面之缘,陈向北就让斯塔勒毅然决然出钱投资,到底什么言语有这般威力?
    “不用去说服,只需要告诉斯塔勒先生,bgp001有多快多强就行,他会自行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陈向北语气平淡回了一句。
    “就这样吗?”
    艾米莉有些哭笑不得,她还以为谈话多么神秘复杂,没想到事情经过会这么简单……
    “嗯。”
    陈向北应了一声,确实就是如此简单。
    “北,那看来你跟爷爷的风格很合拍,难怪他不止一次称赞过你很有天赋跟潜力。”
    听到这句夸奖,陈向北笑了笑没有回答。
    因为天赋就跟帅一样,这个东西不能由自己去讲。
    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向北确实跟斯塔勒有合拍的地方,那就是骨子里面的不安分跟冒险主义精神。
    只不过一个是在商场,一个是在“职场”。
    艾米莉话音落下没多久,福克斯rs行驶到一段没有路灯的偏僻小路,路况类似于国内南方那种蜿蜒曲折的乡道。
    漆黑夜晚加上狭窄路面,让艾米莉把注意力专注到驾驶上面,没有继续跟陈向北聊天。
    陈向北看了一眼明显放慢的时速表,然后拿出手机又看了一眼时间,于是乎开口说道:“艾米莉,你是福特拉力青训学员对吧?”
    “嗯。”
    紧接着艾米莉又补充了一句:“我今年才加入进去。”
    “能听懂路书吗?”
    “当然!”
    艾米莉肯定回了一句,好歹自己是福特青训学员,又不是什么业余菜鸟。
    “前50米左急弯,弯度3,半油门出弯接右切。”
    听到陈向北突然说出这句“熟悉”话语,艾米莉第一反应是满脸诧异,紧接着下意识的遵循了路书指引。
    就如同陈向北汇报的道路情况那样,福克斯rs前行五十米遭遇到了一个左转急弯,出完之后立马又是一个右走线弯道。
    “前70右快弯,弯度5。”
    “直行100,弯度6,右弯全速过。”
    又是几道标准路书指令,艾米莉这下没有丝毫的迟疑,完全遵循陈向北汇报的路况信息,全神贯注驾驶着福克斯rs开始飞驰。
    时速瞬间由之前的五六十公里左右,直线飙升到超过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
    想想看一条没有路灯的漆黑“羊肠小道”,车辆用着高速公路的标准在快速行驶,放在外人眼中得是一副多么令人震惊的画面。
    更重要一点,夜晚的车灯照射角度有限,艾米莉完全看不到弯道后面的路况,可以说完全凭借着陈向北的指引,才能开出这样惊人的速度。
    但凡陈向北路书指令有任何错误,哪怕仅仅是弯道角度有些许不同,夜晚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车手根本就来不及做出任何的修正。
    不说到什么车毁人亡的程度,至少充斥着受伤的危险。
    艾米莉这一瞬间感觉自己疯了,为什么会遵循陈向北发布的路书指令。
    要知道他是个方程式车手,并非什么职业拉力车手啊!
    两者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赛车类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说错一点自己跟车手北明天就得进医院。
    “前方粗糙路面,注意抓地力变化,左直转弯,弯度3。”
    “前30上坡飞跳,落地左坑注意避让。”
    随着陈向北最后两段路书指令汇报出来,艾米莉驾驶着福克斯rs成功穿越了偏僻路段,来到了路灯明亮的主干道上面。
    从“赛事”状态中脱离出来的艾米莉,望着陈向北感觉他简直惊为天人。
    my god,一名低级别方程式车手,怎么做到汇报出来如此清晰的路书指令?
    足足缓了五六秒钟艾米莉才回过神来,用着无比惊讶的语气询问道:“北,会拉力路书?”
    “嗯。”
    “那你是车手还是领航员?”
    陈向北的路书汇报太专业了,以至于让艾米莉困惑他具体身份。
    要知道拉力赛跟其他赛车运动不同,拉力赛车上面坐着两个人,分别是车手跟副驾驶的领航员。
    由于拉力都是越野赛道,再加上无法做到全封闭,就意味着几十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充斥着危险跟未知。
    车手无法在视野受阻的情况下,确定弯道后面到底是一堵墙,还是一条笔直大道。
    这时候就需要领航员把整条路段给记录下来,然后制作出标准路书汇报给车手,如同“人工智能”导航那般,两人通力协作跑出最快的速度!
    “都不是,我只是一名业余爱好者。”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对于这个世界的他而言,确实只能算个爱好者了。
    “爱好者怎么会知道这段小道的路况信息?”
    艾米莉很明显不太相信,陈向北刚刚汇报的路书极其精确跟标准,完全达到了职业级别的程度,爱好者很难有这个水平。
    况且就算是真爱好者,想要记下路段跟弯道特征,然后制作出标准路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陈向北是个中国人,他参加雷诺赛事才第一次来到英国,不可能熟悉刚才那条小道,难道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
    “斯塔勒先生开过来的时候,我无聊就记下了。”
    陈向北随口回了一句,他没有说谎跟遮掩,确实是无聊记下的。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陈向北就没走过这种曲折小道,再加上跟斯塔勒存在年龄代沟,坐车上也没太多好聊的东西。
    没事做又遇上这条“越野”道路,陈向北就干脆记住路况信息来制作路书,算是他上辈子遗留下来的一个职业习惯。
    因为拉力赛正式比赛之前,就如同方程式车手要走赛道熟悉场地一样,拉力车手同样需要进行勘路来熟悉路段。
    正常情况下勘路会被允许跑两遍,一遍是车手将路况信息反馈给领航员记录。第二遍则是领航员把之前记录的信息汇报出来,再次与车手进行核对。
    两遍完全能对上确定无误,这份路况信息就会制作成为路书。
    比赛中车手仅需要根据领航员的路书指示,就能做到接近于“盲开”的效果。可是陈向北为了追求极致速度跟反应,他会选择把关键路段信息给背下来,而不是完全依赖领航员。
    对于一名车手而言,再好的领航员,都比不上自己记住赛道!
    这种操作不仅仅陈向北有,其实顶尖的wrc拉力车手都会这样做。
    像是“拉力之王”勒布这种级别,甚至能做到在仅跑两遍的规则限制下,把数十公里赛段的数百个弯道,大致在脑海中形成一副记忆路书,从而做到更快的通过速度。
    “北,莫非你还是个拉力天才?”
    艾米莉用着无比感慨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她现在理解了爷爷为何会看重青睐陈向北,业余爱好者就有这种水平,意味着赛车天赋简直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她还从来没有见过,仅仅坐车路过一遍,就能把弯道信息制作成路书,并且还牢牢记在脑海中的“爱好者”。
    如果陈向北开的不是方程式,来到拉力赛事又会拥有怎样的成绩?
    “没有,就是普通爱好者。”
    陈向北谦虚否认一句,自己跑过wrc赛事,跟最为顶级的拉力车手交手过,深知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
    当然,陈向北这个差距是相较于wrc顶级车手,一般的拉力车手会被他给碾压!
    “北,前面还有一段小路,你脑海中记住路况信息了吗?”
    “差不多吧。”
    “那你来开!”
    艾米莉一脚刹停福克斯rs,然后满脸兴奋的推开驾驶门下车。
    陈向北有这种路书水平,她压根不担心对方的车技,更别说还有着方程式车手的身份。
    毕竟方程式赛车,可是职业赛车的天板!
    看到艾米莉这个动作,陈向北愣住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会再去体验拉力跑法。
    只见艾米莉绕过车头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俯身朝着陈向北“鼓动”道:“北,试试吧,我相信你绝对没问题。”
    艾米莉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她真的很想感受一下,“天赋”这种东西的具体呈现。
    “那就试试吧。”
    陈向北点了点头,然后解开安全带从副驾驶,直接挪到了驾驶位。
    说实话,拉力赛车虽然速度跟操控的追求,达不到f1那种堪称机械式的极致标准。
    但是拉力赛“未知”给车手带来的刺激,以及肾上腺素分泌,真的不输方程式赛车。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上辈子没跨过f1的门槛,选择转型拉力赛车的原因。
    只有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才能给他找回赛车最初的速度与激情!
    艾米莉的这辆福克斯rs就跟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一样,同样属于wrc最高性能赛道版。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能提供300匹的马力。
    不过对于wrc赛车来说,马力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更看重是加速度的扭矩。
    这样福克斯rs的峰值扭矩,能达到惊人的550牛米。
    只是很可惜随着2011年wrc赛事规则大改,福克斯rs wrc被1.6t排量的嘉年华rs wrc给取代。
    “坐稳了吗?”
    陈向北看着艾米莉系好安全带,就顺势问了一句。
    “yes!”
    没有过多言语,油门就是最好的回应。
    陈向北这时候一脚油门下去,强悍扭矩带来的炸裂推背感,直接把艾米莉死死压在座位靠椅上面,就连那一头金发都横向飞舞起来。
    陈向北的起步速度非常恐怖,要知道油离控制属于他的强项。
    全油门踏射起步之后,陈向北开始疯狂提速,并且不断拉动档杆进行升档,驾驶动作可谓极其粗暴。
    福克斯rs wrc版匹配了五速序列式变速箱,还搭配了m-sport的碳纤维离合器,对于暴力驾驶的承受能力极高,这也是拉力赛事的精髓之一。
    时速表上面的数字,从最初始的0km/h,短短几秒内跳跃式提升。
    30km/h、70km/h、100km/h、150km/h……
    感受到道路两旁杂草跟树木,如同黑色斑块一般快速向后闪烁,速度感带来紧张跟刺激,已经让艾米莉全身肌肉瞬间紧绷起来。
    她在这一刻意识到,爷爷认可陈向北不是偶然,只有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面,才能亲身体验到这种恐怖实力!
    福克斯rs飞驰来到了第一个弯道面前,艾米莉这次不用全神贯注的开车,相反可以更仔细从容的观察路面情况。
    反正外面一片漆黑,再加上这条小道行驶的车辆不多,路旁已经长满许多杂草。除了知道这是个右转弯之外,根本就看不清楚弯道后面任何景象。
    可陈向北就如同开了“透视”一样,车辆没有丝毫的刹车减速动作,用着高达160km/h的速度过弯。
    哪怕艾米莉身为一名职业青训学员,感受到巨大侧向g力压迫以及面对未知的恐惧,都下意识的身体蜷缩做出防御性姿态。
    恐怖,太恐怖了,这简直就跟闭眼开车没什么区别!
    不过艾米莉从体感上面可以判断,陈向北的走线十分丝滑,因为她没有听到任何轮胎打滑发出的“尖叫”,以及侧向g力忽大忽小的变化。
    只有堪称顶级的走线水平,才能给人这种失控边缘的稳定。
    艾米莉一时不知道该说这是方程式车手的走线底子好,还是该说陈向北适应能力无与伦比,哪怕这种粗糙水泥路面都能做到极致走线。
    相比较艾米莉内心情绪的汹涌澎湃,陈向北状态可以说完全相反,脑海中摒弃了一切杂念,只有那张被制作成路书的记忆地图。
    以及精密计算着弯道走线刹车点,轮胎摩擦力的极限,甚至是自我驾驶能力的边界!
    对于一名车手而言,当你选择了速度与激情,就意味着自己将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拉力赛车确实没有方程式的极限速度,但并不代表着更安全。
    相反拉力赛道没有缓冲区,道路的两旁可能是墙、是树、是水库、乃至于是悬崖!
    就如同现在陈向北,其实也不知道道路两旁黑暗中,到底是怎样的景象跟路况。
    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用绝对的状态跟技术,让自己避免任何犯错。
    作为把命赌上去的竞技运动,陈向北上辈子输过一回,这辈子他不会再让自己输第二回!
    一个个弯道极速越过,甚至于陈向北在急弯中,还展现出让艾米莉完全没有料想到的漂移技术。
    走线过弯的某种意义上她还能理解,方程式车手几乎跟漂移绝缘,陈向北却降档补油拉手刹切方向盘,整个操作步骤一气呵成,完全没有任何的生疏跟迟疑。
    这是方程式车手该有的技术吗?
    伴随着前方再次出现明亮的路灯,陈向北没有丝毫减速的冲了上去,整辆福克斯rs高高跃起,然后再重重“砸”在路面上。
    要不是专门调整过的悬架系统,单单这一下就能让普通性能车趴窝!
    某种程度也象征着,陈向北从起步到结束,他就没怎么松开过油门……
    主干道上一脚刹车,陈向北挂空挡拉手刹,然后一边解安全带一边说道:“还是你开吧。”
    听到陈向北这句话,艾米莉却没有任何动作,眼神之中充斥着一种崇拜!
    刚才车手北展现出来的速度跟操控,别说是青训计划里面的学员,就算那些曾取得过拉力赛成绩的教练们,恐怕都没有这样的实力。
    “北,要不你转型成拉力车手吧,我觉得你能去开wrc!”
    艾米莉蹦出这么一句话,陈向北确实给她一种wrc级别车手的感觉。
    说起来也是奇怪,一名还在跑低级别赛事的方程式车手,却拥有近乎于最顶级的wrc拉力车手水平,简直太不合常理,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我还是先开好方程式。”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他其实能理解艾米莉的想法。
    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车手擅长的赛车类型不同,就拿现阶段的“dtm之王”艾克斯特罗姆举例,他早期跑过卡丁车跟初级单座方程式赛事,成绩可谓是稀烂。
    按理说这种就属于没有天赋的车手,结果艾克斯特罗姆转向去跑房车却一鸣惊人,拿到了房车赛事中份量最重德国dtm冠军头衔。
    并且还在房车赛事中,击败过跨界的车王舒马赫两次!
    陈向北刚才展现出来的拉力天赋,毫无疑问给人的印象要远高于方程式,艾米莉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可能是感受到陈向北没有转型的兴趣,艾米莉略带遗憾的回道:“北,你要是跑拉力赛的话,绝对会成为一个天才车手。”
    “就算不转型也可以没事练习,说不定能凭借全能参加这一届的roc国家杯,可是在你们中国的主场哟。”
    roc国家杯?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词,陈向北脑海中陷入沉思。
    roc国家杯也称之为世界车王争霸赛,就是把不同类型赛车的世界冠军车手,邀请过来跨界跑一场赛事,满足全球车迷脑海中关公战秦琼的幻想。
    就好比无数车迷肯定幻想过,f1冠军跟wrc冠军,到底谁更厉害一点?
    想得到答案很简单,干脆让车王舒马赫去跟拉力传奇勒布跑一场!
    别说是四轮赛车,就连两个轮子的摩托车都能跨界,比如让勒芒或者印地的世界冠军,跟“摩托之神”罗西来一场巅峰对决。
    并且相比较汽车赛事常规的“俱乐部”行驶,世界车王争霸赛是以国家形式为分组,给车手带来的荣誉感完全不同。
    就好比游戏里面的英雄联盟s赛冠军,跟亚运冠军的对比一样。
    单论技术含金量肯定s赛高一点,可是很多人却想要追求亚运冠军的荣耀。
    并且2009年的roc国家杯,举办地点正是中国燕京的鸟巢体育场,可以算陈向北的国家主场!
    “希望吧。”
    陈向北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对于一名车手而言,能专心开好一种赛车就很不错了。
    roc国家杯的车手跨界,他们大多是功成名就的前辈,没有什么成绩上的压力。
    陈向北在方程式领域都还算个新人,分心参加roc国家杯又谈何容易。
    面对陈向北始终保持理智的回答,艾米莉也从惊喜的兴奋中冷静下来,自己确实想法有些天真了。
    打开车门两人交换了位置,接下来的路段都是标准大马路,就这样一路平稳的开到酒店门口。
    “谢谢。”
    陈向北朝艾米莉道了声谢,顺势推开车门下车。
    “北,明天比赛加油!”
    看着陈向北离去的背影,艾米莉赶忙喊了一句。
    陈向北比划出一个ok手势,没有回头径直走进了酒店大门。
    刚一进入酒店大堂,陆晓曼就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直接跳起来搂住陈向北的脖子,满脸玩味的打趣道:“小家伙开窍了,去一趟布朗gp的总部工厂,还顺带认识了一个小金发美女?”
    只是陈向北没有余力回复陆晓曼的调侃,她这个动作刚好压到了左边肩膀肌肉,不适感让他嘴角抽搐了一下。
    意识到陈向北神情的异样,陆晓曼也收起了玩笑心态,认真询问道:“肩膀肌肉拉伤复发了?”
    “嗯,排位赛强度太高,恢复时间不够。”
    其实肌肉拉伤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是运动员职业生涯过程中,总过要遇见几次。
    但陈向北没有时间好好恢复休养,特别是排位赛的激烈对抗驾驶,以及最后拉尾流的星辰一圈,都需要对方向盘的绝对操控。
    明天又是正赛,相当于马不停歇的连轴转。
    “那先到休息室进行冰敷。”
    现在唯一能缓解的手段,便是冰敷抑制肌肉肿胀。
    “好。”
    陈向北点了点头,便跟着陆晓曼前往酒店休息室。
    只是他们两个推开大门,却发现奥德托正坐在里面。
    “北,我收到了本田总部跟布朗gp车队的发函,恭喜你正式成为f1车队测试车手。”
    虽然超级亚久里已经成为了超梦车队,本田f1车队也成为了布朗gp车队。但是技术人员依然还那批人,泛本田阵营的影响力没有完全消退。
    哪怕排位赛的时候斯塔勒已经公开宣布,当奥德托收到这两份公函的时候,他内心里面依旧百感交集。
    谁也没有想到,陈向北这个中国新人,真的这么快摸到了f1的领域。
    “奥德托,你该不会等候在这里,就为了恭喜我吧?”
    “测试车手而已,等我成为正式车手,你岂不是还要再来一遍?”
    听到陈向北的玩笑回答,奥德托嘴角有些微微上扬。
    看来已经不需要心理建设,这小子现在对自己已经有着足够的自信了。
    “当然不是,碰巧而已。”
    奥德托非常傲娇的回了一句,然后便起身潇洒离开。
    看着奥德托离开的背影,陈向北也收起来脸上的笑容,接受陆晓曼的理疗按摩跟冰敷。
    ……
    一夜过去,时间来到了周日的正赛。
    相比较之前的赛前准备不同,陈向北这次刚抵达多宁顿公园赛道的停车场,就已经被一群车迷给包围起来,很多人拿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海报跟照片,期望能得到他的签名。
    昨天排位赛的连杆以及打破赛道记录的星辰一圈,彻底让陈向北的实力得到了外界认可。
    更重要一点,在于斯塔勒宣布测试车手的消息,直接引爆了赛车圈!
    毕竟雷诺级别赛事跑的再好,都远远不如f1车队的影响力。
    陈向北成为f1车队测试车手,某种程度上已经创造了中国赛车的历史,并且他很快也将成为第一个坐进f1驾驶舱的中国车手。
    对于中国车迷而言,曾经的那些遥不可及的期盼不再是梦想,陈向北正在努力一步步变成现实,他们必须要支持跟见证奇迹的诞生!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