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穿越重生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21章 试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1章 试点

    第121章 试点
    周浩然见到了今年的海港理科高考状元,盛伟承。
    以前在学校也见过几次。
    但是不熟,都没说过话。
    这次找他,主要是请他拍广告。
    这种事,没人会拒绝。
    别说给钱了,免费也要去拍啊……广告播出来,在电视上能看自己了,这简直就是光宗耀祖!
    东方朗此前已经跟他说好了。
    广告费800元。
    然后,两人又一起上车,去找七宝中学文科班的马荟蕾。
    在车上,两人闲聊。
    周浩然就想考验一下东方朗,笑着说:“你最近进步挺大的,对市场、对生意都有了一些基础的理解。”
    东方朗挺得意,“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周浩然问:“那你知道,这个卖书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什么怎么回事?”东方朗没理解过来,“接下来不就是把高考状元的错题本给复印出来,然后去全市的各大高中里兜售嘛。”
    周浩然摇摇头,“这可不是重点。”
    东方朗问:“什么是重点?”
    周浩然道:“高级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像你要生产一款新药,要先在实验室里面研究,然后小范围的测试拿临床数据。最后才是大规模的推广。”
    “做生意也一样。”
    东方朗很有从商的天赋。
    前世他做外贸的生意,从国外向国内进口红酒,赚了几千万。
    后来周浩然创业失败,3000万美元的家底都败掉了。
    是东方朗在一直接济他。
    几百万说给就给了,连张借条都没有。
    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堪称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周浩然现在有这么大的优势,自然要多带带他,“你把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的卖书项目里,看看能想到什么?”
    东方朗吃惊的说:“之前我们卖200箱书,只是在做实验?”
    周浩然笑笑,“对,校园就是实验室。”
    东方朗颇受震动。
    他带领小伙伴们,收书、运作、卖书……
    很辛苦。
    却也收获满满。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却没想到,在这家伙眼里,这只是一场校园里的小实验。
    东方朗深吸了一口气,“这实验室的阶段,已经够难了。要是没你指点,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周浩然笑道:“实验室阶段已经过了,接下来呢?”
    “嗯?”东方朗睁大眼睛,“小范围推广?”
    “对。”
    “拿着复印件,去全市的高中里兜售,这只是小范围推广?”
    “对。”
    周浩然就是这么个计划。
    东方朗感到不可思议,“那大范围是什么?”
    周浩然好笑着看着他,“你说是什么?”
    “我……”东方朗就有些错愕了。
    周浩然道:“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啊,怎么也得抓住。这不要教改嘛,等真正的教改落地了,就没这机会了。”
    “教改……”东方朗还真是挺聪明,马上就跟上了他的思路,“是啊,高考的下一步改革,就是全国一套卷、各省自主命题,来更公平的分配全国的教育资源。”
    现在的高考,采用的是全国一套卷。
    然后是全国成绩大排名。
    按排名录取。
    这就让一些经济发达、师资力量更强的地方有了优势。一些贫困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的地方在考试中很难有更好的成绩,在全国排名里缺乏竞争力。
    教改的下一步,就是放弃全国统一试卷。
    让各省自主命题。
    不再全国大排名,而是让全国高校除了对本地考生有优待之外,对其他省份都要平均的划分名额。对老少边穷的地方来说,哪怕这个学生只考了300分,只要他是这个省的前几名,他一样可以上清华!
    不过,在大规模的推广之前。
    需要有试点。
    这个试点,就是海港。
    海港高考的满分只有600分,跟其他省份不同,就属于“特立独行”。高校们不能把海港的学生全国大排名的进行录取,而是要按照名额来录取。
    如果这样搞可以,那么以后所有的省份都会采用这种“特立独行”的模式,不再搞全国统考。
    先试验个几年。
    看看效果。
    如果可以,就会把海港经验全国推广,高考制度就会彻底改革了,全国统一试卷全国大排名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开始各省自主命题。
    至于行不行……
    别人不清楚,周浩然就太清楚了。
    未来高考都是各省的自主命题。
    全国各大学,都是按照名额给不同的地区分配指标。考生不再是以分数的高低来录取,而是在名额的范畴之内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录取。
    现在才1996年。
    仍然是全国一套卷。
    这就意味着全国的高考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一套教辅书、一套考试秘籍,可以适用全国所有考生!
    周浩然道:“所以说,时间不多了。等过几年教改落实了,全国高考自主命题了,考试范围和知识点都不一样了,就再也不可能推出全国统一的状元笔记了。”
    东方朗这下也就明白了他的思路,震惊的说:“等卖完了复印品,还有下一步!要把我们的产品,卖向全国!”
    周浩然道:“产品要围绕着市场做。”
    东方朗缓缓的说:“第一步,在校园里卖二手书,这是试点。第二步,在全市的高中里推广高考状元的错题本,这是小范围推广。第三步,是要趁着教改之前,把状元笔记卖向全国!”
    周浩然道:“做生意,基本都是这个思路。先试点,再小范围运作,然后是大范围推广。趁着这个暑假,争取把这件事办成!”
    “咱们有这实力吗?”
    东方朗有些不自信。
    周浩然笑道:“我不说了嘛,我找帮手了。一个出版社的李老板,一个书商的姜老板。到了第三步,就得是走正规渠道,申请书号、正规印刷,走全国的新华书店的渠道了。”
    “我还以为就是赚个零钱。”
    东方朗着实被震撼到了。
    本以为是小打小闹,高中同学随便发起的一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却没想到!
    在周浩然的运作下,在朝着一笔大生意的方向发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