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子和于谦的争论
第175章 太子和于谦的争论听了儿子的话,汉王爷也是一阵沉默。
“儿子的话没错!”这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王妃韦氏的声音。
朱瞻壑回头一看,只见母亲韦氏端着一捧丧服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秀儿姑姑则是提着一个食盒。
“母亲!秀儿姑姑”朱瞻壑看见来人后,也是直接拱手问好。
而秀儿姑姑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朱瞻壑和王妃韦氏点了点头,就直接出门去了,还顺手关上了房门。
王妃韦氏没有再说话,伸手拿着一件衣服套在了汉王爷软甲外面,并细心的帮忙穿好。
“这要守灵七天,我给你和壑儿准备坐垫,布靴子,还有一些吃的。
夜里的凉气大,入了肺腑可是不得了。”王妃韦氏一边帮汉王爷穿着衣服,一边小心的叮嘱着,动作很是轻柔。
“宫里什么没有呀~”汉王爷听了媳妇准备的东西,也是沉默了片刻,才悠悠的说道。
“哎~”汉王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盯着铜镜里长满胡须的自己,死死的盯着着。
“最近有什么消息吗?”穿好了一身内衬遮住了软甲后,汉王爷开口问了一句。
“最近全国上下都在忙着国丧,回来之前,太子妃……”母亲韦氏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太子妃,随即又觉得不妥,直接停了下来。
“回来之前,皇后赏赐了一些布料和首饰。
现在见她一面可难了,宫里人商量好了一样。
老三家的人也在到处打听。”母亲韦氏看似答非所问,但朱瞻壑听的出来,现在新皇登基后,宫里的人嘴巴严实的很,暂时没有消息传出来。
朱瞻壑看着母亲一边为老爹汉王爷穿戴丧服,一边就红了眼眶,也是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不是老爹汉王爷非要闹腾这一下,他们全家现在就在云南享福了呢!
“怎么了?”看着媳妇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汉王爷抿了抿嘴,开口问了一句。
“你出征回来以后,一直坐在这里照镜子,跟中邪了一样。”母亲韦氏为汉王爷系好麻绳腰带后,直接掉下了眼泪。
“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世界上,还有没有比你们娘俩,更倒霉的人!
怎么摊上了我这么一个王爷!”汉王爷盯着媳妇看见又看,又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儿子,忍不住开口叹息一声,接着就向着一边走去,他不敢看媳妇的眼泪。
“爹,出征前我们说好的事情,您怎么看?”朱瞻壑看着双手叉在腰上,有些低沉的老爹,总觉得这一幕有些像爷爷永乐皇帝。于是他开口提醒了一句,让汉王爷别忘了俩人的约定。
“我已经让胡总管,将府里的重要财物开始向云南转移了。
还有你的婚事,我今天也问了老大,他说等朝廷守孝结束后,就给你办婚礼”汉王爷听了儿子的问话,心里一阵的不舒服,儿子不能全力支持他,让他有些别扭,但还是开口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爹,您既然穿了软甲,怕不仅只是为了防止刀兵吧。
您估计还想着,在爷爷的葬礼上闹事吧”朱瞻壑看着阴沉着脸色的老爹,揭穿了汉王爷的想法。
“不错,壑儿你说的对,我就是要趁着全国藩王都在的时候,
我就是要问一问老大,老头子是怎么驾崩的?
为什么老头子驾崩的时候距离我三千营那么近!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到我这里来?
为什么他们要偷偷摸摸的,把老头子的身体带回北京来?
为什么他们要让御营的士兵,袭击我的护卫队?
我就是要问一问,老大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是发过誓不会自相残杀,但也没说他杀我的时候,我不能还手!
没说不能问一问老头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我就是要让朝廷惊疑不定,然后再是义兵,一举定乾坤!”汉王爷转身看着魁梧的儿子,叉着腰,来到儿子面前,伸出一只手挥舞着,大声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来。
汉王爷这话一出,直接就让王妃韦氏泪水在眼珠里打转。
“既然爹又有想法,儿子也不反对。
不过,儿子这次还是跟之前一样,会保证我们阖府上下的安全。
也许在爹看来皇位更重要。
但是,爹,在儿子看来,母亲,弟弟妹妹们,比你想要的那个位置重要?”朱瞻壑如实的对汉王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来,他不赞同用全家的性命去赌一个未知的结果!对于老爹汉王爷的想法,朱瞻壑并不反对,只是他们爷俩的想法不同而已。
一个想高坐皇位,一个想全家平安。
听了儿子的话,汉王爷神情一滞,快步走到门口位置,站在门口驻足良久,才一甩衣袖出门而去。
“母亲,莫要担心,有儿子在,普天之下,没有人能伤害到我们全家的!”看着已经开始掉落珍珠的母亲,朱瞻壑很是心疼,连忙递上了手帕,开始劝解。
“壑儿,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的就行,为娘不求其他的……”王妃韦氏对于儿子的安慰,泪眼婆娑的开口说道……
另一边,太子朱瞻基,大学士杨士奇和于谦三人,正在就要不要在灵堂上杀死汉王和赵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要杀人,就要有王法!”于谦瞪着大眼,死死的盯着朱瞻基看,他极力劝阻朱瞻基在灵堂上杀害汉王和赵王的做法。
“腐儒!腐儒!”对于于谦的说法,直气的朱瞻基跳脚,只见他豁然从椅子上起身,着急的来回走动着。
“全国的藩王都在!
你敢在灵前动刀,不出一月,全国皆反!”于谦咬牙切齿的用手指着朱瞻基,愤怒的大声咆哮着。
“今日不杀,明日造反,你又如何?!
论武力,论谋略,论带兵的经验,你们谁可出战?!
谁敢说出战必胜?!”朱瞻基走到椅子后,两手紧紧的握住椅子靠背的木头,不甘示弱的大声质问着于谦和杨士奇,他清楚的知道,一旦汉王和赵王谋反,朝廷将无人可用!
“我大明基业灰飞烟灭,得不偿失!”朱瞻基也是瞪着大眼,大声的争论着,口水都快喷到于谦的脸上了。
朱瞻基的这话,直让于谦连连冷笑。
对于于谦的冷笑,朱瞻基也是冷笑应对。
只见朱瞻基来到从头到尾没有说话的杨士奇面前,扶着杨士奇端坐着的椅子。
“杨阁老,我从小最讨厌的故事就是鸿门宴。
项羽在鸿门宴放了刘邦,丢了江山!
让盖世的英雄,被逼的在乌江自刎!”朱瞻基愤怒的再次大声咆哮着,挥舞着手臂,叙说着内心的不甘。
“他们两个不会臣服于我的!”朱瞻基来到于谦面前,用手扶着于谦的肩膀,告诉了于谦最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汉王和赵王不会向他臣服!
“杨阁老,太子爷问你话呢!”面对朱瞻基的执迷不悟,于谦也不想再跟他说些什么,直接询问兵部尚书的意见,他也想知道杨士奇的意见是什么。
随即,朱瞻基和于谦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杨士奇。
“杀有杀的好处,不杀有不杀的好处!”面对于谦和太子朱瞻基炯炯有神的目光,杨士奇一脸的纠结,陷入了沉思之中,沉默良久,他才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实际上,在杀与不杀之中,杨士奇考虑了很多,很多,这导致他根本下不了决心!
当然,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永乐皇帝最后给他的那一封遗诏!
这一封遗诏,到现在为止,都还在杨士奇的手里,至今他都没有把遗诏送到洪熙皇帝手中!
因为,杨士奇不知道应不应该送!
因为,杨士奇不知道送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