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 第142章 坑了人还要说好吃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2章 坑了人还要说好吃

    第142章 坑了人还要说好吃
    校长、校领导和一帮老教授们,围着一名年轻人打转。
    这种事情要是在深大,深大的学生们已经适应,多少有些见惯不怪的样子。
    一看就知道是“大佬俊”又来学校。
    华南农大的大学生们不知道啊。
    辛齐安安排的“校内旅游”路线上,看见这一幕的华南农大学生们反应都很惊讶。
    纷纷找人打听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是上面派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来学校巡视。
    连校长和几个副校长都围着。
    就差书记没跟上,最次也应该是省领导来人了吧?
    又或者是国家来人了。
    不会是市的,因为华南农大的级别摆在这里。
    只是市府来人,了不起派个副校长就能搞定。
    不需要上辛齐安校长这种院士级别的大佬—
    现在的华南农大有两位院士!
    科研硬实力方面,轻松吊打深大。
    就算是在全省的大学里,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
    也就岭南理工和逸仙大学,可以稍稍压一压华南农大。
    等到看见校领导们围着的是个帅气的年轻人,异论更是四起。
    对此魏老板本人毫无感觉,只是对华南农大的近海海洋养殖技术很感兴趣。
    因为靠着这套技术,华南农大弄出来了另一名院士级别的教授张汉勤。
    “张教授。”
    “魏总请讲。”
    “有没有兴趣在鹏城开个实验基地?或者去我的老家海陆安。刚才齐校长说,你现在带的学生在搞鳗鱼近海养殖的研究?鳗鱼可值钱啊,我们老家那边最喜欢吃鳗鱼了。你要是愿意,我专门给你配一个车队,机动船管够。刚好我在港岛那边订了一批船,过完年就能下海了。”
    “……”
    张汉勤听完忍不住瞪了眼辛齐安。
    因为他其实压根没有在搞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是辛齐安一直想搞,但他作为校长没时间也没精力做,同时科研方向也不符合。
    辛齐安希望张汉勤能出手搞这个科研课题。
    可是相比于其他海洋养殖的研究。
    鳗鱼养殖科研课题肉眼可见的麻烦和“贵”。
    没错,就是贵。
    就单单一个鳗鱼苗目前全世界都无法人工繁殖,只能靠在海上野捞的问题就很大。
    因为只能靠野捞,所以鳗鱼苗的价格堪比黄金——
    不,确切的说同等重量的鳗鱼苗,其价格相当于十倍重量的黄金左右!
    研究鳗鱼,光是买鳗鱼苗的钱。
    估计就够几种淡水鱼整个科研过程的经费了。
    这个还是个世界级别的科研难题。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鳗鱼苗的人工繁殖。
    全球目前的鳗鱼产出,大部分还是靠的海捕成鱼。
    由于鳗鱼肉质鲜美,亚洲的小鬼子和欧洲许多国家国民都非常喜欢。
    堪称“软体黄金”。
    辛齐安一直觉得这有搞头,张汉勤也知道有搞头。
    可难度太高,需要的科研经费也很高。
    同时就算烧足够的科研经费,也不一定能烧出成果来。
    一心想为国家省钱的张汉勤。
    他觉得把国家不多的研究经费,浪费在研究这种普通人不太吃得起的海鱼身上。
    还不如研究些普通人吃得起的鱼类养殖技术上。
    张教授一直不大肯开这个课题,就是怕太烧科研经费。
    此刻听到土财主这么开口,张汉勤无语后下意识想拒绝。
    但他注意到,辛齐安在疯狂对自己眨眼睛。
    和辛齐安做了十几年同事,张汉勤马上便明白齐校长的想法了。
    张汉勤心想,大概是齐校长觉得土豪不差钱。
    自己不想搞这个难度极高的课题,那是怕浪费国家不多的科研经费。
    可要是有个不差钱的土豪金主当冤大头,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搞?
    张汉勤犹豫,纯粹是他不想坑人。
    因为就算他是院士,就算烧的钱足够多,他也没把握搞定鳗鱼苗的人工繁殖这个课题。
    见他犹豫,辛齐安急得挠头,刚想开口却看到魏子俊提前开口了,“张教授,前期我先给你批五百万的经费。其他方面……”
    相比于其实是想用来搞地皮的鸡鸭鹅养殖,现在对鳗鱼养殖这方面。
    魏子俊是真心有点感兴趣。
    原因很简单,上辈子的时候他的潮汕同乡圈子里有个低调的家伙。
    这家伙靠着在海上往霓虹那边运输鳗鱼,愣是十年左右的时间搞出来上百亿身家!
    这家伙把江浙和闽省近海养殖出来的鳗鱼,悄悄摸摸搞无税贸易运输到霓虹那边。
    华夏养殖的鳗鱼顿时摇身一变,变成了霓虹鬼子最爱的“本土野捞鳗鱼”。
    比洗澡查干湖大鱼和沾水阳澄湖大闸蟹还过分,身价直涨几十倍。
    小柜子们一边吃着华夏产的养殖鳗鱼,一边夸赞“本国野生鳗鱼”味道就是好。
    一边咔咔给店主们和魏子俊那个同乡们送钱。
    把当时的魏子俊和一帮潮汕佬羡慕的要死。
    却只能在边上干瞪眼羡慕,没办法下场跟着一起赚。
    那位同乡能搞这门生意。
    是因为他娶了闽省人老婆,加入了闽省那个圈子。
    当时搞这个的,大部分都是江浙老板和闽省老板。
    甚至就算是国家和霓虹小柜子的官府,对这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家不管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真的挣钱,同时对本国没有什么危害。
    那些老板们挣的钱,最后还不是会回流一部分到国内。
    而且他们在国内不管是自己搞鳗鱼养殖场,还是去找养殖场买鱼。
    那也是的真金白银。要是不让他们搞,国内相关养殖场得倒闭一大半。
    这东西在国内最便宜的时候,一斤只卖二十块。
    在霓虹那边最贵的时候,一公斤要卖三万五千,还tmd是美元!
    霓虹小柜子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很好理解。
    中间的利益链条太大。
    魏子俊那位同乡说,连霓虹人的海自、海警都参与了!
    同时他们的国民对鳗鱼有着痴迷般喜爱,一年能吃掉全球70%的鳗鱼产量。
    光靠他们的野生海捕那一点产量怎么可能够吃?
    他们养殖技术又不行,又不能明目张胆从外国进口——从国外进口,那就不是“正宗本国产”。
    卖不出高价,坑不了小柜子。
    最后就形成了很奇怪的链条——
    一边是霓虹全国海捕野生鳗鱼量每年就几十吨上下,加上进口量也就两三百吨。
    可霓虹那些鳗鱼料理店们,每个月需要消耗的量都不止这些。
    每天都要吃掉十几吨以上的“本国产鳗鱼”。
    好像鳗鱼们在霓虹那边,会虚空分裂自我繁殖一样。
    其实背后就是类似魏子俊那位潮汕同乡们,在默默的满足霓虹小柜子们对鳗鱼的贪婪和喜爱啊!
    当然了,满足小柜子们口腹之欲的同时。
    挣点小钱钱做辛苦费,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魏子俊了解这些后心里很不平衡。
    他打生打死几十年,还死了那么多亲戚、晚辈,还随时担心上面清算。
    身家也就十几亿。
    扑拎木啊!
    那家伙靠着卖鱼就有百亿身家,关键风险明显比他小很多。
    所以刚才一听辛齐安说张汉勤这么个院士级别的科研大佬,最近在搞鳗鱼养殖技术。
    魏子俊就想到了这上面。
    魏子俊那位同乡曾经说过,像他那种规模的,闽省最少有十几个,规模小一点的更多。
    这还没算上江浙老板和部分鲁省老板。
    爱吃鳗鱼的霓虹人,起码替国内养出来了十几个低调的百亿富豪和更多的亿万富豪。
    这里面的油水太足了。
    关键能一边坑霓虹小柜子一边挣钱。
    这恐怕是任何国人都很难抗拒的诱惑。
    就和张汉勤谈,愿意资助他搞这方面的研究。
    不过条件是要去特区,或者去魏子俊老家搞。
    主要是这样可控——方便以后出海!
    等张汉勤在辛齐安危险的眼神下,犹犹豫豫答应了。
    魏子俊还很高兴。
    他甚至在心里感慨,自己上次去港岛找二手勘探船时。
    顺便订的那十几条“大飞”数量不太够。
    看来以后还得加大订单。
    可能有人会问。
    魏子俊一个搞陆上生意的,几个月前订那么多大飞做什么。
    搞海底考古探险,一般也不需要用到大型飞艇,也就是大飞这些小船吧?
    这不是当时的魏子俊,其实就有在想着借着“南海沉船”科考项目做掩护。
    搞点便民利己的小生意。
    他想把粤省,特别是特区“猪脚饭”的价格打下来。
    他想让全省打工人、农民工们,全都吃得起价廉物美油水足的猪脚饭。
    仅此而已。
    现在看来嘛。
    还可以顺便解决一下霓虹小柜子的鳗鱼瘾。
    主要是五丰村附近,或者说海陆安同乡里面,那些拥有冒险精神的家伙太多了。
    不是人人都肯进厂打螺丝,也不是人人能像魏英鹏那样聪明同时乐意学习的。
    魏子俊又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变成魏英华塞在自己身边。
    与其让他们回老家整塔寨狠活当新时代东叔,使海陆安污名化。
    还不如听他的安排,整一点不那么狠的活儿。
    比如跑跑大飞什么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海上的叔叔们追卖粉的,那是要追到地老天荒的。
    全tmd是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可如果知道前面的大飞上面,装的只不过是国外来的猪脚。
    那他们很多时候就是意思意思。
    追一会儿放弃得了。
    叔叔们毕竟总要上岸休息。那时岸上香喷喷,价廉又物美的猪脚饭。
    他们也是一样要吃的。
    现在来了个比猪脚更赚钱的鳗鱼。
    魏子俊自然感兴趣。
    除了黄初龙这种走正道的。
    海陆安佬和潮汕佬里,更多的是东叔那样的狠人。
    他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是太多了。
    大佬俊岂是那么好当的。
    只是很多没办法写出来而已。
    下午的时候,魏子俊人刚走。
    辛齐安在张汉勤的办公室里邀功。
    “起手就是五百万啊!”
    满足的喝了口张汉勤冲泡的茶,辛齐安乐呵呵道:“总算一上午的准备和工作都没白费!”
    张汉勤无奈的看了这位当上校长后,把大部分工作重心从学术和科研,转移到了学校工作上面的同事、同学兼好友。
    “鳗鱼养殖哪有那么容易。拿了国家的钱搞不出来还好说。拿了私人的钱搞不出来,你要我以后怎么给人家交代?”
    “什么怎么交代?你只要不搞贪污,财务透明,其他的能怎么办?科研又不是能百分之百产出的!”辛齐安无所谓的说道。
    说完他又补充:“再说,鳗鱼养殖又不难。江浙和闽省都有人快搞出来了,松江海洋工程学院听说已经完成大半课题。他们能搞出来,我相信你也能。只要你不把重点放在攻克苗种的人工繁殖上面就行,这个可是世界级科研难题!”
    就像辛齐安说的那样。
    霓虹人喜欢鳗鱼这件事,现在的很多国人其实就已经很清楚。
    霓虹现在经济又很强势。所以搞鳗鱼养殖,以后出口霓虹赚外汇这件事。
    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搞。
    而且还都快搞出来了,因为鳗鱼食性杂抗病力强存活率很高。
    只是单纯养殖难度其实还好。
    可话说回来了,如果只是搞这些简单的养殖技术研究。
    那tmd需要张汉勤一位院士下场嘛?
    需要起手就搞五百万的科研经费这么夸张吗?
    不需要的。
    鳗鱼的养殖科研。
    说容易很容易。
    只谈养殖那就很容易。
    说难也非常难。
    鱼苗人工繁殖这一关,甚至到了2025年还是没有人可以完全搞定。
    所以后来好多国家,说鳗鱼都快被霓虹人吃灭绝了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鱼苗不能人工繁殖,所以养殖场们到处捞野生鳗鱼苗。
    捞野生鳗鱼苗,都快把鳗鱼捞灭绝了。
    张汉勤知道辛齐安说的在理。
    可他总觉得自己堂堂一个院士,只搞养殖技术那也太掉价了。
    要是搞鱼苗繁殖,感觉又没希望搞出来。
    就很纠结。
    不过最后还是五百万太香。
    加上辛齐安一直在眼神暗示,他还是点头了。
    他想大不了鱼苗搞不出来,那就努力攻克出全国最优的养殖技术给土老板好了。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校长助理突然跑过来说逸仙大学副校长卢子健来了。
    还是话刚说完,卢子健就自己敲门走了进来。
    “老卢,有什么事?”辛齐安上前接待。
    他和吴清源都是逸仙大学毕业的,或者说逸仙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本省中上层到处都是。
    甚至就连张汉勤这位中农毕业的高材生。
    年轻时来本省工作后,也在逸仙大学读完博士,和卢子健是校友。
    逸仙大学在粤省的地位,怎么说呢……
    大概就像人大在党内的地位差不多吧。
    “魏老板呢?”卢子健视线在张汉勤办公室里搜索一圈,没看到人后开口。
    “走了啊?”
    “怎么就走了!哎呀,又没赶上!”卢子健叹气。
    张汉勤和辛齐安面面相窥。
    随后才听卢子健说,他今天本来是在离华南农大本校区就3公里远的逸仙大学附属三院那边。
    中午听说魏子俊在华南农大做客,他连忙做完工作就赶过来。
    没想到魏子俊居然走了。
    张汉勤还想招呼他坐下来,大家一起喝茶聊一聊。
    卢子健却直接转身就走,“你们坐,我找魏总去!”
    说完直接转身就走,根本不给张汉勤和辛齐安挽留的机会。
    搞得两位院士再次面面相窥。
    几秒钟后辛齐安才出声感慨,“总觉得和老卢相比,我的工作还是不够到位。”
    张汉勤眨眨眼睛,知道校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却说傍晚的时候,卢子健终于在东山口的红砖别墅里。
    找到了等温琪身体恢复的差不多,正准备去温家老宅做客的魏子俊。
    “卢校长?”
    “魏总,终于找到你了。”
    “有什么事吗?”魏子俊记得自己的车和钱还有bp机,好像已经给逸仙大学捐过了啊。
    卢子健却道:“魏总,有人托我找你呢。”
    “谁?”
    “金书平。”
    “这是谁?”
    “额……魏总,你没听说过金同志嘛?”轮到卢子健惊讶了。
    “我就一土狗。”
    卢子健拢了拢眼镜,心想你也真是够直接的。
    随即开口介绍了下这位金书平金同志。
    当听到这位是全国协政排名第一的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执委会董事长时。
    魏子俊就知道这位格调不低。
    “他找我做什么?我不认识他啊。”
    “其实我也不清楚。”卢子健老实交代,“我和金同志的儿子是同学,他知道我认识魏总你。正好最近来了羊城,就托我找魏总你,说想和你见一面。”
    魏子俊点点头,没有答应,不过也没有拒绝。
    稍晚一些打了几个电话,很快就隐约猜到金书平找自己的原因。
    “生民银行嘛……”
    去温家祖宅的路上,魏子俊思考着。
    京城那边打探到的消息,说今上继位以后。
    这位金书平同志,一直在忙碌一件重要的事情——
    组建全国第一家非国有企业为主出资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关于生民银行,魏子俊对它了解不多。
    只不过却也知道它后来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全国唯一一家民营银行。
    不过它现在还没成立,魏子俊隐约记得它好像是九十年代中期成立的。
    这还是他上过的mba课程里。
    讲到国内的银行和金融现况时有讲到生民银行。
    否则他估计就只知道一个名字。
    内部的隐情什么的,更是两眼一抹瞎。
    虽然不清楚干嘛找自己,不过人家可是正部。
    还是目前明面上,国内民营商业方面的老大——
    工商联就是负责这块的。
    所以魏子俊还是答应了卢子健。明天他有空,愿意见一见这位金书平金同志。
    现在还是先去温琪家做客再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