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南洋风云1864 > 第550章 产业和人口政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50章 产业和人口政策

    说起来
    如今基层乡镇出现的问题,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要承担一大半责任,形成了地方势力蟠根错节的局面。
    当初的出发点也没错,以退役官兵为基层乡镇的骨干,赏赐功勋田和其他优惠政策。出台各项举措,助力这些忠诚的部署扎根乡村。
    相比较普通华裔移民,一开始的起点就高了许多。
    数十年来
    退役返乡的官兵多达数十上百万人,已演变成典型的乡绅阶层,有大大小小的农场主,牧场主,种植园主和村镇富裕大户组成,成为最坚定支持大楚帝国统治的基本盘。
    这些地主乡绅阶层就像人体的骨架,在充实了华裔移民作为血肉后,形成了大楚帝国如今强壮的身躯,当真功不可没。
    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大楚帝国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封建体制的弊病就呈现出来,成为摆在大楚皇帝郑国辉面前待解决的难题。
    帝国皇家军队中的退役官兵们,很多返乡后都当上了村长,乡长和其他颇有些权利的职务,一干就是几十年。
    老子死了传给儿子,大搞宗族关系,互相联姻编织关系网,逐渐形成了乡镇婆罗门,几乎垄断了有点油水的职位。
    越是偏僻的地区,这种情况越严重。
    这些乡镇婆罗门大多家庭富裕,妻子儿女众多,很容易在乡村里形成别人惹不起的强梁家族。
    随之而来欺男霸女,强买强卖,夺田霸产和一系列幺蛾子事情就都冒了出来。
    这十几年来
    乡村里频繁发生的恶性案件,私设公堂,杀人夺命,沉尸河塘这类屡见不鲜,而且呈现日益高发的态势,每年都有数百上千宗之多。
    乡村是法治力量薄弱之地,那些掩盖在重重迷雾中的恶行,还不知道有多少?
    这就像病害的侵蚀,正在腐蚀大楚帝国基层乡村的健康肌体,使得很多乡村运转不灵起来,成为某些贪欲者的私有王国。
    宁静的乡村,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这也是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提出的每隔三年村长竞选,村委会换届,最多只能连着两届的初衷。
    下一步,还要指派有理想,有干劲的高中生去乡村任职,这也是基层建设补充新生力量的新途径。
    至于镇长,副镇长之类,则将由县府统一选派,多以在基层锻炼两至三年的年轻大学生为主,这些青年管理有理想,有热情,有朝气,而且干劲十足。
    不断引活水注入一潭死水中,令其重新焕发生机。
    在一路巡视中
    大楚皇帝郑国辉也在考虑相关农村政策改革,这需要在稳步推进的同时,避免基层既得利益群体的强烈反弹。
    时代在进步,已进入了二十世纪,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些旧政策需要改良一番了。
    绝大多数退役官兵返回乡里,在发家致富的同时,积极的回馈桑梓,为家乡建桥铺路,捐献宗祠社庙,总体表现是好的。
    只有少部分那些人,控制不住内心膨胀的欲望,在缺少权力制衡的情况下走歪了路。
    要通过广泛宣传政府新政策,推行普遍的村民选举制度,辅以法制监督,才能改变当前的基层局面。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大楚帝国在完成帝国版图长期战略规划后,现在将精力集中转向内部治理,乡村民主竞选改革就是重头戏之一。
    沿着香格里拉众多府县一路视察下去,大多的路程是顺着岛屿北侧的公路干线,历时二十六天穿州过府。
    抵达东港府的时候,已经是1902年8月14日。
    之所以耗费这许多时日,源于对大河府,万源府和北宁府这三府16县的巡视,耗费了许多时日。
    这三个府治设立二十多年到十几年不等,最新的县衙设置只有区区7年,历史较短,发展底子薄,是典型的农业地区。
    其地理位置从新西安一路向东顺序排列,全都位于雪山山脉的北坡,分布于大河冲击平原上,拥有较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香格里拉岛(注,新几内亚)是个长烧饼形状,位于岛屿中部的是绵延二千余三百公里的雪山山脉,最高的是4000余米的查亚峰,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
    岛屿的南坡被山谷和数百条河流割裂,这里热带丛林密布,沟壑丛生,年均降雨都在3000至7000毫米左右,孕育了无数奔腾的大江大河。
    降雨最多的地区,几乎一年到头雨水不断,被誉为“大洋洲的水塔”。
    这样恶劣的热带雨林气候,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岛屿的北坡又是另外一处景象,高耸的雪山山脉顺着北坡,海拔逐级降低,形成了大片海拔800~1600之间的陆间高原,以及沿海地区的低地平原和湿地。
    常年气候维持在21~24c之间,年均温度变化值小,上下起伏也就是2~3c,这里阳光充足,雨水丰沛,非常适合于发展农耕生产。
    基于此
    新置的府县绝大多数都位于岛屿北坡平原,呈沿海岸线一字排开的布置。
    位于整个香格里拉岛南坡的只有一个府,即东港府,处于整个岛屿的东南端顶点位置。
    由于海拔较高,这里终年气候温润凉爽,降雨量大致与江南地区差不多,没有冬天,也没有酷暑,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这一个多月巡视下来
    大楚皇帝镇国会的印象很深,这整个香格里拉总督区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典型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
    新西安府和东港府设置时间长,积累深厚,地区经济发展水准远高于其他三府,呈现出一骑绝尘的态势。
    新西安府的城市总人口超过百万,达到了107.65万,是岛上的最大中心城市,也是大楚帝国的第七大都市。
    与之相比较
    东港府就逊色不少,在1902年6月底前,城市保有人口68.82万人,在大楚帝国的城市排行中,已经排到了19位,差一点掉出了前20位。
    这与飞速发展的帝国其他城市相比,逊色了不少。
    可是与香格里拉总州区的其他三府相比,那真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稳稳拿捏呀!
    这三个府中,人口最多的也不过二十六七万,人口最少的北宁府只有8.74万人,还比不上东港府下面的富裕县。
    原本大河府,万源府和北宁府是大楚帝国殖民地部安置新移民的重点区,伴随着大量华裔新移民的抵达,地区经济将会出现明显的快速增长。
    可计划不如变化多。
    在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胜利后,大楚帝国将移民重点放在了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原荷占区,用于填补当地土著人口的缺失。
    原本分配给这三府的移民大潮,立马变成了涓涓细流。
    这一年半时间
    上述三府之地广大区域,分配到的华人新移民不足1.7万人,只能算聊胜于无了。
    作为疆域广大的大楚帝国,其总面积高达1657万平方公里,远超法、俄、清三国,大部分领土适宜农耕,承载人口能力极强。
    在核心的海南,宿雾,通州,爪哇四岛之外,大部分地区依然人烟稀少,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未开垦土地。
    仅以香格里拉岛为例,在全部78万平方公里的岛屿上,现有的开垦区域占比仅8%多一点,未来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可惜的是
    未来十几年,香格里拉岛的深入开发计划,在大楚帝国殖民地部都排不到优先位置,只能暂时搁置。
    排位靠前的自然是海南群岛,通州群岛和宿雾岛,以及新近纳入大楚帝国疆域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澳洲,全都处于上游位置。
    处于下游的香格里拉群岛,其优先度充其量只能排在第八到第九的位置。
    等到满足前述地区因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浪潮所需的劳动力缺口,给香格里拉岛补充移民人口,鬼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现在的情形
    已经不是三十多年前皖北李氏一门两总督的鼎盛时期,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尊奉皇命,1901签署丧权辱国的战败条约后。
    心中郁闷难解,不久即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岳父李翰章于1895年告老还乡,早在1899年就病逝了,官场上早就人走茶凉。
    北方神洲各地官府频频设置移民障碍,再加上清庭开放进入东三省的禁例,历史上原本就曾出现的闯关东大潮,如今再度呈现。
    这进一步分流了陕晋鲁豫等各省的流民,使则南下泛舟出洋人口大幅减少。
    当今时代的消息闭塞,民众大多愚昧迷信,非到万不得已的程度,谁愿意抛家弃子下南洋去闯一条生路?
    再加上楚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相较于建国早期最高峰每年近400万的华裔移民,现在年均移民总数不足百万。
    近几年来,大致在年均八九十万移民的数字上下浮动。
    总共就这么点儿北方移民,优先度排位居前的几个地区分一分,到香格里拉岛已经没多少人了,这两年来尤其明显。
    另一个方面
    大楚帝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老病死的情形难以避免,年均死亡人口从原本的百余万人,迅速上升到年均一百六七十万规模,遏制了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
    预计今后几年
    年均死亡人口还将持续上升,总量会超过年均200万,相当大程度抵消了新出生人口的增量。
    这使得大楚帝国人口增长曲线趋于平缓,也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好在有了爪哇二千余万土著人口劳动力的补充,大楚帝国暂时还不缺乏底层劳动者,至少可以维持七八年的样子。
    现阶段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制定的是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对人口增长减缓表现的极为淡定。
    以大楚帝国如今一亿二千四百万总人口的体量,对人口数量的追求比较佛系,转而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
    主要是推广普及5年基础教育,发展广播,报纸,电影,照相等新兴文化产业,聚焦于华夏民族主义这一主题,强化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
    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够大踏步的前进。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稳健的掌控帝国发展方向,在治国施政中不急不躁,宁愿走的慢些,也要走的稳当。
    当前政府规划的十年发展目标,九成以上都聚焦于国内经济和民生发展,融合包括爪哇岛和澳洲在内的新地区,此乃当前的重中之重。
    只有充分消化融合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实力。
    在对外扩张层面,只是提了一句“进一步强化大楚帝国对外影响力,保障海外侨民的利益。”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在例行的御前会议中,曾多次强调;
    切忌好高骛远,不要学狗熊掰苞米,掰下一根,丢一根。
    如今月湖官邸的治国施政之策,正是秉承着大楚皇帝陛下的旨意,一切以国内工商业发展为主,对外方面有大幅收缩。
    当今世界
    率先进入工业化的英国,在第二次工业化革命浪潮中,已经被德、楚、美等新兴工业国抛在了身后,轻重工业领域发展步履蹒跚。
    出于英国人顽固保持传统,因循守旧的脾性,源自蒸汽工业时期的老旧工厂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下,这些老旧的英国工厂纷纷倒闭。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气与化学为代表的工业新浪潮,在这一领域,德国的电器工业发展尤其显著,新发明层出不穷。
    楚国的化工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合成橡胶就诞生于马尼拉大学实验室,随即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楚国领先于世界的新科技领域。
    经过数十年发展
    楚国在特种钢铁领域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准,尤其著名的马尼拉防弹钢远销海内外,成为世界各海军强国纷纷重金购入的特钢品种。
    其各项性能指标,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准。
    今年以来
    英国在筹备建造新型无畏级战列舰时,就批量采购了1.5万吨超厚马尼拉防弹钢板,用于建造战列舰防弹装甲带。
    这一批特种钢铁,足够建造计划中的三艘新型无畏级战列舰。
    这批特种钢铁是本年度中旬下的订单,按照南洋重工的生产任务,将会在下半年开陆续投产,于明年开始交付产品。
    这是英国下一代战列舰所需的核心产品,竟然要依赖楚国钢铁厂供应。
    由此可见
    英国自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以来,无论是在国际影响力领域,还是在产业领域,堕落的速度非常快。(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