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16章 为爹背锅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6章 为爹背锅

    第616章 为爹背锅
    事涉宫闱,向来是棘手的差事。
    无论办没办好,办差的人都有危险,古往今来一贯如此。
    赵孝骞打心眼里不想接这桩差事,太要命了。
    这桩案子里涉及的敏感元素实在太多了,有储君薨逝,有后宫嫔妃,有朝堂臣子,甚至还有皇室宗亲的影子在里面若隐若现。
    如果选择大事化小,这件事很简单,就是表面看到的一样,小皇子身体太弱,病了,最后薨了,只能怪天不垂怜,作为皇帝也只能认命。
    大宋还得继续往前走,朝堂君臣每日依旧过着吵吵闹闹的日子,新旧两党继续打出脑浆子,赵孝骞顺手把燕云十六州收复了……
    多么美好的大国崛起史,君是君,臣是臣,大家都在吵闹斗争波折中驱动这个国家前进,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可现在赵煦却不干了,他要掀桌子,他要把小皇子薨逝一事从里到外剥得干干净净,眼里揉不了一粒沙子。
    赵煦的心情,赵孝骞大致能理解。
    唯一的儿子已薨逝,自己的身体有毛病,很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皇子了,未来皇位继承的问题且先放一边,赵煦现在只想一件事。
    吾儿已死,是非对错我已无心分辨,我只要杀得人头滚滚,血海滔天。
    当普通人说出这句话时,或许别人只会觉得莫名有点燃,但中二。
    因为喊口号是需要实力支撑的,不然就是吹了一句牛逼。
    但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当今皇帝,那么伴随而来的,将是漫天的杀意,真就是生灵涂炭,尸山血海了。
    赵煦现在的心思,赵孝骞还在揣摩中。
    他不太清楚赵煦要把这件事查到什么地步,要株连多少人,或者说,这件事的背后,赵煦想要哪些人消失,哪些人上位……
    更重要的是,赵孝骞这个办差的人,在这件事里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还是帮皇帝背黑锅的人。
    本就是一桩悬案,背后还掺杂了这么多的算计与不确定的揣测,赵孝骞只觉得头都大了一圈。
    突然很怀念当年自己还只是楚王世子时的美好岁月,那时的自己,身上挂着两个不值钱的某某节度使虚衔,每日研究一下美食,发明一下雪盐茶叶,逛一逛青楼,收两个魁……
    青春真的不能回忆,一回忆就想流泪。
    赵孝骞的青春没有忘不掉的白月光,但却记得年少时挂在房檐下的一条咸鱼,每天晒完a面晒b面,真香。
    相比赵孝骞的愁眉苦脸,魏节的表情可以说是恐惧了。
    皇城司天不怕地不怕,怕的就是办的差事跟宫闱扯上关系。
    事情不管办没办成,都很有可能被灭口,毕竟皇室的事是绝对不能传出去的,只有死人才能保密。
    “殿,殿下……咱皇城司能推掉这桩差事吗?”魏节战战兢兢地问道。
    赵孝骞点头:“当然能。”
    魏节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赵孝骞又道:“……你去跟官家当面说,他一定会同意的。”
    魏节无语地看着他。
    赵孝骞居然还很认真地解释:“我天生脸皮比较薄,别人提的请求通常不好意思拒绝,但你不一样,你脸皮厚一点,官家向来又是仁厚宽宏的明君,你去跟官家说,官家定不会为难你。”
    魏节仰天翻了个白眼儿。
    这明显是个大坑,我是你最忠心的属下,你怎么忍心给我挖坑?
    “殿下,咱就别窝里斗了,何必呢?还是说正事吧,这桩案子从何开始查起,下官听殿下的吩咐。”魏节认命地叹道。
    赵孝骞沉吟片刻,道:“先查太医局吧,毕竟他们是直接的当事人,小皇子的病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太医诊治有过失,先查了再说。”
    魏节愁眉苦脸道:“咱这第一步就不好办呀,殿下或许不知,当日诊治小皇子的几名太医,其中两名在小皇子薨后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官家下旨处斩了,后来又牵连了十余名太医,皆被流放刺配。”
    “直接参与诊治小皇子的太医,死了两个,流放了十余个,很多供状和证据根本已经死无对证了,何从查起?”
    赵孝骞呆怔片刻,然后咬牙骂了一句脏话。
    “太医局治病,尤其是治宫里的贵人,通常都会留档保存的,现在能做的便是赶紧派人去太医局,把小皇子的诊治留档取来。”
    “何时何地,哪位太医经手,下的诊断是什么,开了什么方子,以及用的什么药,药材从何处供应,是否验过毒等等,全都查出来。”赵孝骞吩咐道。
    “是。”
    “查完了太医局,接着再查宫里,经手小皇子用药的宦官宫女,药材由谁熬制,由谁送药,由谁验毒,找到药材的残渣仔细查验是否含有毒性,凡是接触过小皇子病情的人,全都筛查一遍。”
    魏节再次应是。
    “另外再派一批探子深入汴京民间市井,多记录市井百姓的议论和传言,无论真假,无论多离谱,都记下来,……有时候民间的传言,往往是最后的真相,也是破案的线索。”
    赵孝骞伸了个懒腰,道:“好了,皇城司开始忙活起来吧,我该回家看看活爹了。”
    魏节期待地道:“殿下不坐镇皇城司亲自指挥发令吗?”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你们是弱智吗?这点基础工作也需要我亲自盯着?”
    “呃,殿下归家心切,下官就不拦着了。”
    “有了进展来楚王府找我,懂点人情世故,登门别空着手,走了!”赵孝骞拍拍屁股起身就走。
    …………
    回到汴京到现在,赵孝骞忙着见赵煦,见魏节,一直没空回楚王府。
    现在终于空闲下来,出了皇城司官署便领着陈守朝王府走去。
    王府也在御街上,距离皇城司其实并不远,赵孝骞一行人便不再骑马,步行而去。
    走了一炷香时辰,远处楚王府的门楣遥遥在望,赵孝骞露出笑容,心中翻涌起游子归家的喜悦。
    对那位常常不靠谱却又老谋深算如同精神分裂的活爹,赵孝骞在真定府时便时常在想,这位活爹在汴京又干了什么不靠谱的事,又闹出了什么笑话,又在背后狗狗祟祟谋划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大逆之事。
    现在离家已经很近了,赵孝骞愈发期待起来。
    一行人刚走到王府门外,值守的王府禁军便欢喜地大呼起来。
    “世子回来了!”
    然后一群人齐刷刷地躬身按刀行礼,脸上欢欣的笑容显然发自内心。
    赵孝骞看着禁军们一张张熟悉的脸,不由哈哈一笑,下意识一摸兜,钱没带够……
    “陈守,去王府账房支取五百两银子,给咱王府禁军兄弟分了,兄弟们人人有份,我赏的。”赵孝骞豪迈地道。
    反正王府的钱是他爹的,儿子爹的钱,一点也不心疼。
    门外值守的将士大喜,忙不迭行礼道谢。
    赵孝骞正要抬步往里走,突然一道肥胖的身影黑烟一般窜了过来,而且是从外面御街上跑来的。
    赵孝骞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欣喜地道:“父王……”
    话没说完,却见赵颢一脸慌张,肥脸上一层生鲜猪板油般油腻的汗顾不得擦。
    更诡异的是,大白天的,赵颢从外面跑回来,身上竟然衣衫不整,发髻凌乱,像是刚从床上弹射起步,慌忙逃命。
    见到赵孝骞后,赵颢不由大喜,父子重聚的时刻,却来不及共叙天伦,赵颢一双肥嘟嘟油腻的大手握住了他的手腕。
    “骞儿,来得正好,本王先问你,你是我儿子不?”赵颢道。
    赵孝骞两眼睁大,震惊地道:“父王是发现了什么真相了吗?”
    赵颢一愣:“啥真相?”
    话音刚落,赵颢顾不得思考,神情慌张地扭头看了看御街,道:“既然是我儿子,帮为父背个锅如何?”
    赵孝骞瞳孔地震,失声道:“父王,你又干啥了?”
    赵颢却已默认儿子答应了,用力拍了拍他的肩,欣慰地道:“好儿子,为父会报答你的,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动……”
    说完赵颢嗖的一下窜进了王府的侧门,在赵孝骞愕然的目光下,侧门砰的一声紧紧关闭。
    赵孝骞一脸懵逼地转身,神情迷茫地看着人潮汹涌的御街。
    呆怔了一会儿,赵孝骞才回过神来,伸手猛拍紧闭的王府侧门,一脸悲戚。
    “父王,父王!咱父子重逢,不应这般敷衍啊!迎接孩儿的仪式感就不提了,至少让我进门啊!……这还是我的家吗?”
    赵孝骞重重拍门,声声悲呼,仿佛在努力唤醒沉睡的父爱。
    王府侧门依旧紧闭,打死也不开,显然父爱仍在沉睡。
    正在努力之时,王府门外的空地上走来了一群人,为首的竟是一对中年夫妻。
    夫妻都是普通百姓,男人拽着女人的胳膊,女人脸上有着明显的巴掌印,一边哭嚎一边被男人生拉硬拽,走得踉踉跄跄。
    赵孝骞毕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看到这幅画面立马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终于明白活爹要自己背的是什么锅了。
    心中暗暗咒骂了几句,赵孝骞面无表情盯着这群人越走越近。
    陈守等禁军正要上前阻拦,赵孝骞却摆了摆手,任由他们过来。
    男人走近,抬头看了看楚王府的门楣,却毫无畏惧之色,反而一脸理直气壮。
    “刚才与我浑家厮混苟且之人,莫非就是你?”男人嗓音嘶哑,双目赤红如吃人。
    赵孝骞先打量了一番男人的浑家,见那婆娘身材微胖,容貌中等,只有一双眼睛委屈中带着几分盎然春意,而且……还是一双桃眼。
    暗暗为活爹的审美悲哀的同时,赵孝骞开始犹豫要不要背这个锅。
    以赵孝骞的审美,若真背了这个锅,这等货色他都不忌口,往后他在汴京还怎么混?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