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夹皮沟金矿 韩统领
第464章 夹皮沟金矿 韩统领东北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粮食加工产业。
东北特产的大豆举世闻名,所以榨油业在东北的近代民族工业中占据首位。
在东北没有铁路之前,营口是对外通商口岸,自然也就成为机器榨油业的发祥地。
在营口刚刚开埠时,英商太古洋行就在营口建立了机器油坊。
曲家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收购大豆运送到营口出售,挣了不少钱,后来在营口开设了一家榨油坊。
据曲绍扬所知,目前营口有国内商人设立的油坊一共十二家,其中四家是机器油坊。
但是吉林城,目前还没有机器榨油厂。
面粉加工,则是随着沙俄修组中东铁路开始的,哈城是东北面粉业的中心。
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内资本涉足此方面。
至于其他的,像什么玻璃、砖瓦、水泥、电业、火柴等等,更是连民族企业的影子都瞧不见。
曲绍扬的意思,想要振兴本地经济,光靠农业是没用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
如果可以吸引一些国内资本参与其中,先占领了市场,也能避免将来大部分市场都被帝国主义掌控。
当然,想要劝说这些人投资,并不容易,曲绍扬也只能尽力试一试。
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由曲家带头来做了。
曲绍扬说完这些,不出意料的冷场了。
在场这些乡绅富商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吭声儿。
主要是这些年,大家伙儿都让朝廷给坑怕了。
买地建厂可不是儿戏,大把的银子投进去,万一没有回报怎么办?
这个,可不是脑袋一热就答应的事儿。
曲绍扬见此,也只能叹气,“我知道,诸位心中有顾虑,罢了,大过年的,不提这些,诸位随意即可。”
曲绍扬摆摆手,正好那边戏台子锣鼓点儿响起,新上来一折戏,众人继续看戏了。
宴席结束后,宾客散去,曲绍扬颇有些郁闷的回到后院陈秀芸住处。
作为将军府女主人的陈秀芸,早就知道前面宴席上发生了什么。
见曲绍扬回来,忙给他端过来醒酒汤,又上前去,帮着曲绍扬按摩头部,缓解不适。
“你啊,太心急了,咱们来吉林城这才多久啊?还没站稳脚跟呢。
那些人也没摸透你的脾气,更是怕你在这个位置上坐不稳,哪能贸贸然就答应投资建厂啊?
这些,得慢慢来,不能着急。”陈秀芸一边给曲绍扬按摩,一边温声劝慰他。
“要我说呢,年后咱们先把机器局重新办起来,再弄个药厂,不行的话,就把临江那头的钢铁厂挪过来。
总得有个带头的,大家伙儿看着挣钱了,人家才能跟着投钱吧?
对了,那边还有军工厂呢,你想好怎么办了么?”
吉林机器局,在庚子年那会儿,被沙俄军占领了之后,大量机器设备都被拆了运走,还有一些被投进松江中。
去年沙俄签订条约后,从机器局退走,留下满目疮痍。
曲绍扬已经奏请朝廷,要整顿机器局了,估计年后会有回复。
“嗯,临江那头的军工厂暂时关停,人员的话,我打算调到吉林城来。”曲绍扬闭着眼睛,嗯了一声儿。
临江军工厂以前就是火药作坊,是经过张锡銮同意的,主要研究生产各类炸药。
后期扩建,增加生产线,生产子弹炮弹,提供给定边军。
东边道起义之后,直接改成了军工厂,开始生产迫击炮和飞雷炮。
后来跟朝廷议和的时候,张锡銮提出个要求,就是军工厂必须关停。
开玩笑,这些东西必须掌控在朝廷手里,要不然太危险了。
本来,朝廷还想要炸药配方,以及手榴弹和迫击炮、飞雷炮的设计图。
这个,被曲绍扬拒绝了,他只答应了军工厂关停,不再生产。
军工厂关停,安德斯等人无处安置,曲绍扬的意思是,尽早恢复吉林机器局,把临江那头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挪到这边,继续搞研究。
而且,他听张天志说过,天津机器局在庚子年被八国联军给毁了,相关的技术人员散落各处。
曲绍扬委托张天志帮忙,打听那些人的下落,想办法把他们都请过来,到吉林机器局任职。
有这些人才,再加上安德斯他们,说不定还能研究出更先进的武器。
哪怕是不生产,先积累技术,将来肯定也有用处。
“还是先建药厂吧,你之前一直都想建厂来着,我拦着没让。
回头,你安排人去选一块儿地,等着开春了咱就动工建厂。”
制药这个真的是利润非常大,要不是有药坊跟洋人的合作,换回来那么多机械设备、枪支弹药,曲绍扬哪来的底气敢率部起义?
其实前几年陈秀芸就想在奉天或者营口建药厂来着,那边交通运输更方便些。
曲绍扬一直担心庚子年跑毛子,药厂会遭到破坏,所以就没同意。
眼下战事已过,沙俄马上就要第二期撤兵了。
虽说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日俄战争,但主要战场在辽南各地,吉林这头影响不大,建药厂应该不耽误。
及早建起来,再想办法多研究生产出一些药品,将来说不定还能大赚一笔。
“至于钢铁厂,先别挪了吧,留着生产各类农具。我打算年后派人回山东去,加大力度招垦。”
东北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想要发展经济,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数量得上来。
这两年,山东、直隶等地的日子不好过,战乱、灾荒,可以说是饿殍遍地,大量的流民逃往关东。
如果吉省可以放宽政策,给流民一些优惠条件,应该可以招揽不少人过来垦荒、做工。
曲绍扬这一天也够累的,加上喝了不少酒,两口子絮絮叨叨唠着,没多会儿倒是睡着了。
衙门正月十六才开印办公,一般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就不需要去衙署处理。
当然,曲绍扬也没闲着,定边军分散在吉省各个州县的将领,趁着过年也都来省城拜见。
这些都是老部下了,感情深厚,曲绍扬肯定要好好招待。
正月初九,陈允哲、陈允瀚兄弟,连同赵正国、周传勇、王俊山、郑铁柱等留守东边道的那些人,也相约一同来了省城。
众人相见,又是一番欢喜。
陈秀芸见着俩哥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各种打听家中情形。
陈郎中夫妻目前在凤凰城,跟陈允哲住一起。
老两口身体挺好的,陈郎中在凤凰城的医馆,又重新营业了。
陈郎中如今倒是不在乎挣不挣钱,主要就是带徒弟,研究药方。
这次过来,陈允哲还给妹妹带来了几个陈郎中新研制出来的方子。
陈家兄弟现在都是四品官职,要说在京城可能多如牛毛,但是在地方上,那就是挺了不起了。
这等身份,自然不可能只守着媳妇过日子,为了陈家多开枝散叶,由李氏做主,给俩儿子都纳了妾室。
好在沈丽珍跟何青竹都识大体,倒也没闹腾。
加上李氏挑的姑娘出身普通人家,清白端正,人也老实,故而妻妾还算和睦。
如今妾室已经有了身孕,陈家有要添丁进口了,陈郎中和李氏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得知妹夫府里又添了俩新人,兄弟俩少不得要打听打听,妹妹是不是受气啥的。
当他们得知,是陈秀芸主动提起纳妾的事,而且林玉环和杨春红二人进府后也很安分,总算是放心了。
众人都有官职在身,自然不可能久留,小聚两日,热闹够了,便又各自返回任上。
正月十六,将军衙署开始办差,朝廷的旨意也下来了。
因吉省各地烧锅屡遭马贼焚抢,朝廷诏准免交课税。
吉林机器局被沙俄军毁坏,着户部拨款一部分,吉省自筹一部分,抓紧时间重建,恢复生产。
夹皮沟一带,抗俄武装六合拳再度起事,朝廷命令曲绍扬,立刻派兵镇压。
接到朝廷命令后,曲绍扬立即派人,往临江送信,告知安德斯等人,即刻收拾行囊来吉林城。
要重建机器局,肯定少不了他们这些技术骨干。
同时,曲绍扬又派了人前往桦皮甸子,请韩家掌事人韩登举,来吉林城议事。
桦树甸子离着吉林城也不算很近,一来一回的,总得五六天。
正月二十三,韩登举来到吉林将军衙署,面见曲绍扬。
“哎呦,韩统领,多年未见,统领风采依旧啊。”曲绍扬一见来人,忙起身相迎,含笑道。
“海城一别,如今已有八年了吧?韩统领可还好?”
说起韩登举,曲绍扬倒是不陌生。
甲午抗倭时,韩登举自带粮饷、自筹军械,率领五百精锐,随同荣和一起前往海城前线。
在肃清海城外围倭军时,韩登举率部冲锋在前,毙敌数百名。
韩登举所部骁勇善战,被依克唐阿赞为劲旅,倭军闻风而逃。
曲绍扬与韩登举在海城有过数面之缘,并未深交,后来曲绍扬率部返回凤凰城,便再也没碰面了。
据说韩登举在抗倭战斗中表现出色,后来被清廷授守备军衔,四品军功,驻守奉天。
光绪二十三年的时候,韩家老当家韩宪宗过世,韩登举返回家中整顿家风,执掌家业。
“见过大人。”韩登举一看曲绍扬这般,连忙行礼。
“桦树甸子地处偏僻,消息闭塞,得知大人赴任时,已是年底了。
因家中事务繁杂,未能来省城拜见将军,还请将军恕罪。”
曲绍扬一把扶住了韩登举,“韩兄这般说,倒让我心里不得劲儿了。
是我公务繁忙,来到吉林城,也没能去拜会韩兄和家人,韩兄莫怪才是。”
韩登举比曲绍扬大了一岁,二人虽交情不深,但曲绍扬对韩登举还是挺敬重的,故而态度非常客气。
双方见面,寒暄一番之后,韩登举这才说起了家中近况。
庚子年,沙俄军犯境,韩登举上奏吉林将军,禀请抗敌,长顺不准。
韩登举遂率部返回夹皮沟一带,闭境自守。
沙俄军进犯蚂蚁岭,韩登举率部与沙俄军激战几日后支撑不住,连失桦树林子、地窨子、宽街等地,韩家的宅院也被沙俄军焚毁了两处。
面对强敌,韩登举民团不得已只能化整为零,与沙俄军周旋。
去年夏天,长顺严令韩登举到省城,与沙俄议和,沙俄方赔偿了烧毁宅院的损失一万吊。
之后,韩登举就留在南山地区,大修宅院,重整家政。
“大人,下官尚有一事相求,恳请大人帮忙。”
韩登举从奉天回吉林南山执掌家业,长顺任命其为吉字军统领,驻守吉林南山一带,被当地人成为韩统领。
“韩兄,你有事尽管说,但凡我能做的,一定不推辞。”
吉林南山一带虽然设治,但政令不达于江东。
韩家的势力不可小觑,曲绍扬既然邀请人家来商议夹皮沟一带治安协防事宜,不管对方有什么要求,能办的肯定会办。
见曲绍扬如此诚恳,韩登举也没瞒着,就把韩家以及夹皮沟金矿目前的情况讲给了曲绍扬听。
夹皮沟金矿虽然在韩登举的努力下恢复了运营,但是由于长顺与沙俄签订了《新开吉林金矿条约》等。
去年在曲绍扬没到吉林之前,沙俄矿山技师阿赛尔特、门什葛夫等人,在军队的保护下进驻夹皮沟,建立勘矿事务所,开采金矿。
“大人,沙俄那些人用的新式机器采金,开采速度非常快。
下官担心,若时间久了,夹皮沟金矿怕是都要被他们开采走。
还请大人帮忙,代为购进一批机械设备。”
韩家老当家在世时,一直都用的是土法采金。
老当家过世第二年,金场因地震出水,金子产量就少了。
不过韩家除了金场还有大量的田地、参场、鹿场等,另外烧锅、当铺、油坊、杂货铺等产业遍布各地,因此韩家不缺钱。
韩登举为人并不迂腐,已经在金场使用炸药,如今为了与沙俄人较量,就想着购进一批采金的机械,加快采金速度。
曲绍扬自接管吉林将军衙署以来,查出不少长顺与沙俄签订的合同、条约,但他真就没发现还有这个开采金矿条约。
估计,这又是瞒着朝廷签的。
“韩兄,购买机器之事容易,你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我安排人去买就行。
只是这个开采金矿条约,确有其事,不是沙俄糊弄你?”
(本章完)